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教案设计 >

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9篇

时间:2022-11-16 18:10:07 来源:佳谦文档网

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9篇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2.怎样放得更大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8月28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9篇,供大家参考。

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9篇

篇一: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2.怎样放得更大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8月28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学生通过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

  倍数和清晰度。

  3.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

  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

  2.学生初步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

  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

  录。

  难点:学生能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使用它进行观察记

  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

  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引入

  1、前几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

  发现了许多肉眼无法发现的细

  节,但放大镜只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几倍,想再放大一些,图像

  就变模糊了。怎样把物体的图像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

  放得更大呢?边提问边板书课讨论。

  题。

  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引入

  第二环节。

  用两个放大倍数不

  二、探索研究

  同的凸透镜组合起

  1、让学生用两只手一上一下(一

  来观察物体,比较用

  上一下)分别拿两个放大镜,对

  两个透镜和一个透

  着课本上的文字调整两个放大

  镜看到的物体图像

  镜之间的距离。当文字图像比较

  有什么不同?从中发

  清晰时,移开一个放大镜,只用

  现把两个透镜组合

  一个放大镜看课本的文字。反复学生交流探究结果。

  起来观察物体,放大

  几次,有什么发现?(指导随班

  倍数会大大提高。这

  就读生参与观察)

  个活动引领学生经

  2、为什么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

  历一个显微镜的发

  来能放得更大呢?

  明过程。

  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

  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通过数据感受:如果一个放大镜

  放大倍数是3倍,另一个放大镜

  让学生用两个放大

  放大倍数是5倍,两个放大镜组

  镜,调整它们的距离

  合能放大多少倍?

  来观察物体,从中去

  如果一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是8

  发现这样的组合能

  倍,另一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是10

  把物体放得更大,这

  倍,两个放大镜组合能放大多少

  是引领学生经历前

  倍?

  人发明的过程。

  两个放大镜组合的放大倍数等学生仔细聆听。

  于两个放大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经历的

  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

  程。在17世纪(三四百年前),

  人们无意中将两个放大镜组合

  起来,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的倍

  数,这就是最早期的显微镜。

  下面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显微镜。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

  三、自制显微镜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

  1、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说,可以提出问题后

  在一张卡纸上开一个圆洞和长

  放手让他们自主合

  方形的槽(根据两个放大镜的焦

  作研究。

  距)。圆洞的大小刚好能插进一

  通过显微镜的制作

  个放大镜的手柄,这个放大镜

  过程更一步巩固对

  (物镜)是固定的。长方形的槽

  显微镜的认识。

  的宽度刚好能插进另一个放大学生制作显微镜。

  镜(目镜)的手柄,长方形的槽

  的长度即是目镜移动调接的范学生分组制作。

  围。然后将卡纸卷成圆筒,把两

  个放大镜包住,用胶水粘连。

  发给每个小组开好圆洞和槽口

  的卡纸(节省时间)。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学生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

  物体

  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观察对象,

  如青苔、昆虫的翅等,让学生用

  自制的显微镜观察。

  与原来单个的放大镜比较,观察

  效果怎样,又有哪些新发现。

  提示:观察时要注意把观察对象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

  用手电筒等方法增加观察对象

  的亮度。(指导随班就读生观察)

  4、教师小结:显微镜的发明,

  拓宽了人类的观察领域,是人类学生认真阅读“列文虎克发

  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它把人类现微生物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激发学

  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生用显微镜观察身

  6、阅读课本“列文虎克发现微

  边的生命世界的兴

  生物的故事”。(指导随班就读

  趣,并学习列文虎克

  生阅读)

  坚持不懈、刻苦钻研

  四、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

  的精神。

  1、我们刚才制作的和列文虎克

  当年用的显微镜都是“光学显微

  镜”,这是第一代的显微镜。最

  精密的光学显微镜能放大1500学生认真聆听显微镜的发

  倍。但是因为人眼所见到的光有展。

  一定的范围,因此光学显微镜的

  由于学生的理解水

  放大倍数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

  平,什么是折射,以

  更小的物体,如细菌、病毒都无

  及电子显微镜和扫

  法看清。

  描隧道显微镜的原

  2、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类

  理,不必讲解。但要

  不断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让学生明白:显微镜

  展,人类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

  技术的发展,为我们

  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

  的研究微观世界提

  倍。看课本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显

  供了可靠有力的工

  微镜下的病毒、细菌的图片。

  具,它是人类最敏锐

  3、1981年,德国人宾宁和瑞士

  的眼睛。提出下一节

  人罗勒又发明“扫描隧道显微

  课的研究任务用显

  镜”,这是第三代显微镜。扫描

  微镜观察研究身边

  隧道显微镜的分辨率很高,横向

  的生命世界细胞。

  为0.1nm,纵向可达0.001nm。

  (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直接观

  察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

  蛋白质等分子的原子布阵,和某

  些生物结构,如生物膜、细胞壁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感

  等的原子排列。

  受。

  五、课堂小结

  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

  么感受?

  板书设计:

  1.4怎样放得更大肉眼看——放大镜——显微镜(两个凸透镜组合)——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授后小记: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上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

  授课日期:9月8日

  

  

篇二: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4课时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放大镜放大的倍

  数是有限的,能看清物体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此,仅仅使用放大镜观察是不够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看得更清楚呢?与显微镜没有问世前的人们一样,学生在本堂课中也面临着上述的问题。

  教师将引导学生用两个放大镜组合的方式来制作简易的显微镜,以获得更加清楚的视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体验科学家们走过的探索之路,收获深入思考带来的喜悦,提高动手能力和研究兴趣。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显微镜;2.能够使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并使用简易显微镜。【教学难点】知道两个凸透镜组合能够使物体放得更大。

  第1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聚焦

  1.师: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得更大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展示早期复式显微镜照片:

  师: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够明显提高放大能力。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2.教师展示各种类型显微镜的照片:

  师: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设计意图:本堂课以问答互动和图片展示的形式展开,用各种各样的显微镜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体——显微镜。

  第2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二、新知扬帆活动一:制作简易显微镜。1.教师动画演示用两个凸透镜观察:

  师: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2.师: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对比几次。

  学生进行活动。师:大家两次看到的物体图像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动画演示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①在纸筒的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凸透镜镜柄的粗细大致相同;

  ②把凸透镜从纸筒的一端放入,让柄从缝中伸出;

  第3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③将物镜在纸筒的底端几厘米的地方固定;

  ④调整目镜与物镜的距离,当出现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图像时停止移动,将目镜固定。

  学生进行制作。活动二:用简易显微镜观察。4.师: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学生进行活动。5.师:你们有哪些新发现?和同学一起分享交流。(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该板块以学生实践、观察为主,通过用一个凸透镜观察和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的对比,学生将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的区别。这些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用显微镜观察的新奇世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积极性。

  第4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三、学海深究1.观看视频:列文虎克与显微镜。师: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270倍的金属结构

  显微镜。他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的血流。对人类认识世界作出伟大贡献。

  2.教师展示罗伯特胡克相关照片:

  师: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发现了所有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从而被公认为是显微镜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3.教师展示电子显微镜相关照片:

  师: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在20世纪30年代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4.教师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相关照片:

  第5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师: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5.师(小结):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知识讲解为主,教师通过几种典型显微镜的发明应用来讲述显微镜的发展历程,补充了课本内容,有助于开拓学生眼界,提高研究兴趣。四、视野开阔

  1.教师展示显微镜下的植物照片:

  第6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2.教师展示显微镜下的细菌与病毒:

  3.教师展示显微镜下的晶体:

  4.观看视频:男孩和他的原子。师:《男孩和他的原子》堪称世界上最“小”的电影,因为它是由IBM研究院的科学家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摆放原子,并逐帧记录,制作完成。设计意图:该板块配以丰富的图片来辅助教学,以一部微电影从不一样的角度展示了显微镜的应用,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叹,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观察微小世界的兴趣。五、新知巩固1.填空题。

  第7页

  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组合起来明显提高

  了放大能力。

  (2)一个凸透镜能够把另一个凸透镜的像进一步

  ,这

  就是早期的

  。

  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

  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

  【答案】

  1.(1)凸透镜(2)放大;显微镜

  第8页

  

  

篇三: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课题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

  (教材P4~5)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怎样放得更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了解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教学重点:制作并使用简易显微镜,认识光学显微镜。重难点难点: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

  教学为学生准备:凸透镜、纸筒、头发、细沙、剪刀、透明胶、尺子。准备教师准备:凸透镜、纸筒、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

  流程聚焦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1.导入:(教学提示:图片展示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凸度越大,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但是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活动: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并尝试使用桌上的凸透镜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预设:将两个凸透镜叠起来、相隔一定的距离,观察物体。)3.小结:同学们基本都赞成将两个凸透镜叠加起来观察,可以把图像放得更大,并且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和验证得到的结论,有理有据,很棒!4.揭题:但是同学们对于实验步骤的叙述太简单了,究竟先移动哪个凸透镜?叠加时两个凸透镜的位置是怎样的?怎样摆放放大倍数最大?这些问题我们都还没有仔细地考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操作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板书:怎样放得更大)

  【设计意图】课前利用旧知导入,使学生获得熟悉感,在开展较为复杂的聚焦探究活动时更易打开思路。由于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成熟,往往只能提取最

  重要的思路,在交流过程中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步骤不够具体、完善,还

  有待认真、积极地探索。

  探索一:简易显微镜的制作与使用1.提问:要使图像放得更大,两个凸透镜叠加时应该怎样放置?(预设:相互平行。)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对图像有影响吗?(预设:有影响,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步骤,并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帮助卡。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与研讨

  3.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是如何组合凸透镜,使图像放得更大的?小组1:我们先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将第二个凸透镜平行放置在第一个凸透镜下方,上下调整第二个凸透镜的位置直至图像最大且清晰。主持人:在使用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你们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小组1:利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不方便。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可以把实验中的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参考上面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主持人:其他小组有疑问或者补充吗?其他小组:没有。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1.过渡:通过刚才的尝试,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由于器材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好这个实验,物体的图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放得更大的效果。我们需要用更好的器材来观察,来体验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校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2.出示:出示光学显微镜(实物)。3.播放:播放并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光学显微镜的视频,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研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完成活动帮助卡。

  5.提问:光学显微镜是更加精密的放大仪器,与我们自己做的简易显微镜有哪些相近之处?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预设: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目镜和物镜。)6.小结:我们的组合凸透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而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等是为了人们使用方便而为光学显微镜增加的一些结构。

  拓展与小结

  板书设计

  1.拓展:展示书上拓展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拓展”资料,并请学生代表发言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2.小结: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2怎样放得更大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包含“制作简易显微镜”和“认识光学显微镜”两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密切配合。距离测量的误差、制作纸筒的误差、仪器的限制等造成观察效果不佳,可以结合视频讲解。在认识光学显微镜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讨,把观察、辨识学校实验室用的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与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对应起来,推测各部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简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

  四、成成尝试自制简易显微镜(如图),并与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对比。1.请帮助成成完善制作过程:制作材料:两个____________、一个纸筒、胶带。制作步骤: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②取一个凸透镜放在第一个凸透镜下方③上下移动下方的凸透镜④将一个凸透镜放在上方⑤使两个凸透镜相互平行⑥观察到清晰放大的图像,测量凸透镜间的距离3.如右图,由上到下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载物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光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调节旋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1.凸透镜(放大镜)④②⑤③⑥①3.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放置被观察物体调节光线调节物镜和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篇四: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4、如何放得更大-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如何放得更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两个凸面镜组合起来能够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二、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看领域,显微镜是人类熟悉微小世界的重要观看工具。进程与方式:一、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二、用自制的显微镜观看周围的物体3、阅读文中列文虎克发觉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熟悉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二、科学的不断进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良,而技术的进展,又会增进科学研究的进展。一、

  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讨精神。【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的不懈追求增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预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子、胶带。供显微镜下观看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如显微镜的历史等)。【教学进程】一、显微镜的进展一、如何放得更大?师:同窗们咱们已经能熟练地利用放大镜来观看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讨欲望总在不断地进展,放

  大镜不能知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讨的欲望。如何能使咱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二、介绍各类显微镜1)

  最先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面镜和一个凹面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良,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二、做个简易显微镜一、如何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进程中人类进行了如何的试探与尽力呢?我想那时人们第一想到的问题确信是:如何放得更大?同窗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二、咱们自制显微镜1)

  咱们已经明白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能够够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便咱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倍左右。那个凸面镜已经不能知足咱们的需求,咱们该如何办?2)

  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看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看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面镜,比较

  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回,看看有什么发觉?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式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前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不然堂上的时刻会不够)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看周围的物体。供显微镜下观看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讨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咱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面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看工具,它们即是显微镜的前身。板书设计:4、如何放得更大肉眼看

  希望——放大镜

  看——(两个凸面镜组合)

  到——光学显微镜

  更——电子显微镜

  多——扫描隧道显微镜

  ……——……教学跋文:

  

  

篇五: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怎样放得更大教案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丌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六年级科学下册《怎样放得更大》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过程与方法: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手电筒或小镜子。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

  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板书设计:4、怎样放得更大肉眼看希望——放大镜看——(两个凸透镜组合)到——光学显微镜更——电子显微镜多——扫描隧道显微镜……

  

  

篇六: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课题

  怎样放得更大

  单元

  1

  学科

  科学年级

  6

  学习目标

  重点

  科学概念目标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放大镜之间距离的调试。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这是某同学分别用5倍、10倍和20倍的放大镜观察国槐树虫卵的情形,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图像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思考:想观察更清晰的图像怎么办?

  回答,思考

  2.请用放大镜观察皮肤,你观察到了什么?明确:

  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

  组织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长毛的开口

  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

  3.人体的皮肤是由细胞组成的。用放大镜能观察到观察,交流,

  吗?

  思考

  明确:观察不到。

  思考: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

  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

  一、探索

  我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看看能否把物体

  放得更大。

  实验器材:

  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卡纸、直尺、铅认识器材

  笔、美工刀、双面胶

  (一)相同倍数的凸透镜组合

  1.组合过程

  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组合

  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大。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仅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是不够的,需要有能让图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仪器,从而引出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两个放大镜平行组合下,能让物体图像放得更大一些。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之间需要调节合适的距离,才能使观察的图像大而清晰。

  放大镜相互平行。③上下移动第二个凸透镜,观察到最大的清晰图像。④反复移出、移进第二个放大镜,比较观察到的图像大小。2.动画演示。3.温馨提示:操作要领◆平行放置◆上下移动◆清晰的像4.观察发现①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会更大。②组合时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摆放。③在先固定一个放大镜的情况下,从下边放第二个放大镜。④组合时要调整位置,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二)不同倍数凸透镜组合1.两个倍数不同的凸透镜怎么组合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效果最好?请用倍数不同的图透镜组合观察直尺1厘米的格子,有什么新发现?

  实验交流:①5倍在上,10倍在下,图像放大效果最好。②5倍在上,20倍在下,图像放大效果最好。2.观察发现

  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小于下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三)固定凸透镜

  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脱不了双手,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怎样固定两个放大镜?

  明确:(1)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怎么测量两个凸透镜的最佳距离?①测量两个镜框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②测量两个镜框上边缘与上边缘之间的距离③测量两个镜框下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2)将测量好的距离在卡纸上裁剪好。(3)将裁剪好的卡纸固定在两个放大镜的外围,用双面胶进行固定,留一个缝,让放大镜的手柄露出来。(4)用这样组合固定好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就比较方便了。

  ◆跟视频学习制作。(四)观察1.用组合凸透镜观察蚜虫、食盐和面粉,看看是否

  观看交流实验观察交流

  测量固定

  不同倍数的放大镜怎样组合效果更好。

  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不仅要固定好两个放大镜,还要让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保持为大而清晰的测量值。制作时需要两个同学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对多个对象

  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分析,归纳

  食盐:每个颗粒都是规则的立方体。

  面粉: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的。

  蚜虫:有触角、足和翅膀。

  2.用自己组合的凸透镜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看看

  是否也能把看到的图像放得更大。

  二、研讨

  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

  明确:

  两个放大镜需要平行放置,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回答

  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要观察到较大且

  清晰的图像需要找到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

  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

  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

  三、拓展:阅读资料,梳理显微镜发展历程

  阅读资料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

  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

  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

  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微

  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比较,交流

  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

  图像放大约200万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

  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显微镜的发展史,科技进步史:

  显微镜价值:

  阅读,分析

  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

  世界。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______显微镜。

  2、______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3、_____________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

  的微观世界。

  4、两个凸透镜组合可明显提高放大倍数,是因为

  一个_______把另外一个_______成的像进一步放

  

篇七: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2.怎样放得更大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但是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聚焦部分引导学生提出“怎样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的问题。探索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调节合适的距离并固定,让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图像放得更大;二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比较和肉眼观察的不同之处,并记录新的发现;三是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本课中不涉及实验室显微镜的使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较自制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异同,来了解光学显微镜每个结构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其在观察对象上的变更,在比较中体会到技术的改进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学生分析】

  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本课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3.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凸透镜片2#,凸透镜片3#,印有小字的纸片、A4白纸、剪刀、透明胶带、餐巾纸、供观察的物体(如头发、花蕊、纸纤维、昆虫标本等)、学习表。教师准备:两个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聚焦1.每位同学发一张印有小字的纸片,观察上面写了什么内容。提问:(1)用肉眼观察,能看清纸片上的信息吗?(2)用放大镜观察,能看清吗?和肉眼观察有什么区别?2.谈话:用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勉强辨认纸上写的内容;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字放大了一些。可看起来还是比较累,有什么办法能放得更大吗?(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二、探索和研讨(一)自制显微镜提问:提供两个放大镜,把它们组合使用,能不能使物体图像放得更大?1.第一次活动。(初步尝试)(1)学生两人一组,使用两个放大镜的组合,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2)研讨:通过尝试,两个放大镜组合能否让图像放得更大?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2.第二次活动。(找准方法)(1)谈话:我们发现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距离会改变放大倍数和清晰度,这两者哪个要优先保证?(板书:清晰度)我们要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放更大倍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距离,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PPT出示)。①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观察到最大的图像。

  ②保持第一个放大镜不动,在下面平行增加第二个放大镜。

  ③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找到最大的清晰图像。

  ④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到的图像。

  (2)学生用上述方法边观察边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并比较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所得的放大倍数和一个放大镜观察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差异。

  (3)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4)研讨: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3.固定放大镜的组合。

  (1)谈话: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脱不了双手,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怎样固定两个放大镜?

  (2)提供材料:A4纸、剪刀和胶带(或者直径和放大镜相当的塑料管、透明亚克力管等),做一个纸筒将两个放大镜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提示:提供的A4纸尺寸要事先裁好,长度大于刚才测量的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宽度和放大镜周长相同。如果是塑料管和透明亚克力管等硬质材料,应课前进行处理,割出一条纵缝,保证放大镜镜柄放得下去。

  (二)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自己选择的其他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表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所得。

  3.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在放大倍数上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

  1.谈话:早在16世纪,来自荷兰的詹森父子就已经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根据这个发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出示PPT图片),它和我们做的显微镜有什么相似之处?

  2.出示光学显微镜,用课件介绍光学显微镜主要有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和调节旋钮等结构。

  3.学生观察比较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结构的功能。

  三、拓展

  1.了解电子显微镜:呈现电子显微镜图片,介绍它的放大倍数和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

  2.研讨: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以及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了解,认识到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使观察内容变得越来越清晰,体会技术的进步给科学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利用放大镜能使我们发现更多微小物体的特征,这也是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发现更多微小事物的特征。

  【板书设计】

  怎样放得更大

  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放大倍数

  清晰度(优先保证)

  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得更大

  显微镜

  学生励志寄语:

  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篇八: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怎样放得更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了解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教学重点:制作并使用简易显微镜,认识光学显微镜。重难点难点: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

  教学为学生准备:凸透镜、纸筒、头发、细沙、剪刀、透明胶、尺子。准备教师准备:凸透镜、纸筒、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导入:(教学提示:图片展示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凸度越大,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但是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活动: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并尝试使用桌上的凸透镜将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预设:将两个凸透镜叠起来、相隔一定的距离,观察物体。)3.小结:同学们基本都赞成将两个凸透镜叠加起来观察,可以把图像放得更大,并且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和验证得到的结论,有理有据,很棒!4.揭题:但是同学们对于实验步骤的叙述太简单了,究竟先移动哪个凸透镜?叠加时两个凸透镜的位置是怎样的?怎样摆放放大倍数最大?这些问题我们都还没有仔细地考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操作才能把

  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板书:怎样放得更大)

  聚焦

  【设计意图】课前利用旧知导入,使学生获得熟悉感,在开展较为复杂的探究活动时更易打开思路。由于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成熟,往往只能提取最重要的思路,在交流过程中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步骤不够具体、完善,还有待认真、积极地探索。探索一:简易显微镜的制作与使用

  1.提问:要使图像放得更大,两个凸透镜叠加时应该怎样放置?(预设:相

  互平行。)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对图像有影响吗?(预设:有影响,会影响图

  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步骤,并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帮助卡。

  探索与研讨

  3.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是如何组合凸透镜,使图像放得更

  大的?

  小组1:我们先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将第二

  个凸透镜平行放置在第一个凸透镜下方,上下调整第二个凸透镜的位置直

  至图像最大且清晰。

  主持人:在使用简易显微镜的过程中,你们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好

  的建议吗?

  小组1:利用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不方便。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可以把实

  验中的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参考上面实验

  中测得的数据。

  主持人:其他小组有疑问或者补充吗?

  其他小组:没有。

  探索与研讨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探索二:认识光学显微镜1.过渡:通过刚才的尝试,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由于器材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好这个实验,物体的图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放得更大的效果。我们需要用更好的器材来观察,来体验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校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2.出示:出示光学显微镜(实物)。3.播放:播放并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光学显微镜的视频,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研讨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完成活动帮助卡。

  5.提问:光学显微镜是更加精密的放大仪器,与我们自己做的简易显微镜有

  哪些相近之处?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预设:

  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目镜和物镜。)6.小结:我们的组合凸透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而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等是为了人们使用方便而为光学显微镜增加的一些结构。

  拓展与小结

  板书设计

  1.拓展:展示书上拓展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拓展”资料,并请学生代表发言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2.小结: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2怎样放得更大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本课主要包含“制作简易显微镜”和“认识光学显微镜”两部分,

  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简

  易显微镜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密切配合。距离测量的误差、制作纸

  筒的误差、仪器的限制等造成观察效果不佳,可以结合视频讲解。在认

  识光学显微镜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讨,把观察、辨识学校实验室用的

  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与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对应起来,推测各部分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简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都有两个镜片和一个镜筒,发

  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四、成成尝试自制简易显微镜(如图),并与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对比。1.请帮助成成完善制作过程:制作材料:两个____________、一个纸筒、胶带。制作步骤: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②取一个凸透镜放在第一个凸透镜下方③上下移动下方的凸透镜④将一个凸透镜放在上方⑤使两个凸透镜相互平行⑥观察到清晰放大的图像,测量凸透镜间的距离3.如右图,由上到下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载物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光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调节旋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1.凸透镜(放大镜)④②⑤③⑥①

  3.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放置被观察物体调节光线调节物镜和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篇九:怎样放的更大教案设计

  第4课时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过程与方法: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1、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觉等,手电筒或小镜子。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

  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

  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

  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

  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

  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

  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

  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

  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

  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

  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教学后记:

  多……

  我们在生活中要站得挺拔,坐得端正,读得响亮,说得大方。要做一个有精神的学生!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