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11篇

时间:2022-12-07 09:55:08 来源:佳谦文档网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11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如何理解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11篇,供大家参考。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11篇

篇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如何理解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

  为本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生态良好的目标,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这一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全面建成》的内容更加完整,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按照这一新的更高的要求努力奋斗,我们将迎来一个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

  综合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应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篇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扩展资料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篇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扩展资料

  五位一体的相关明细

  事实证明,五位一体的落实需要做到:

  上下要迅速兴起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部署举措的热潮,深入领会要求,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明确自身任务,找准工作方案,排出任务表、时间表、路线图。

  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为全国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五位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扩展资料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经济现代化”,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次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篇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

  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内涵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五项建设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经济建设是根本,奠定坚实的物质生活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建设一种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建设是灵魂,营造一种丰富多彩的新生活;社会建设是条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其他领域提供幸福健康的生活环境。其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最后到“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党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转变,这是科学发展观孕育的“新生儿”,是一种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

  “五位一体”的提法,打破了过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水平指数的扭曲式发展,营造了经济发展强劲有力、政治环境民主畅通、文化发展繁荣多样、社会发展和谐美好、生态发展健康持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氛围,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值得拍手称赞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

  .

  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格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国人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豪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指针,是处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中华民族,对书写“绿色”传奇的殷切期盼。上下一心,美丽中国的愿景必将实现!

  ..

  

  

篇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的内涵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就一定能推动当代中国全面发展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生机勃勃。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相关部署。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必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总结。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篇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布局

  ThelatestrevisiononNovember22,2020

  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大棋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摆脱积贫积弱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振兴,这是多少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先辈们为此不惜千辛万苦、英勇奋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直到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个伟大目标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地进行总体布局。这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智慧的中国人民为提振自身命运的空前壮举,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局。

  与当年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重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比,应该说今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提出以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程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一定会进入新的境界。

  总体布局的提出和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也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

  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有两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目标;二是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处讲到了这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这一时期我们党能形成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中国怎么发展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但是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理解得过于狭窄。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也就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讲的“两点论”。即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

  能忽略甚至忘记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不能忽略甚至丢掉非重点。在邓小平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在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历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的安排都是依据这一总体布局来部署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总体布局。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还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

  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因而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就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了。

  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很多方面,应着重从制度、方向、战略重点和理念上来加深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

  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定不移推进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作的总体部署,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实践中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

  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伟大事业,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篇八: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涵

  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内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项建设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经济建设是根本,奠定坚实的物质生活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建设一种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建设是灵魂,营造一种丰富多彩的新生活;社会建设是条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其他领域提供幸福健康的生活环境。其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最后到“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党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转变,这是科学发展观孕育的“新生儿”,是一种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五位一体”的提法,打破了过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水平指数的扭曲式发展,营造了经济发展强劲有力、政治环境民主畅通、文化发展繁荣多样、社会发展和谐美好、生态发展健康持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氛围,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值得拍手称赞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格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国人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自豪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指针,是处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中华民族,对书写“绿色”传奇的殷切期盼。上下一心,美丽中国的愿景必将实现~

  

  

篇九: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五位一体的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是什么五位一体具体内容是什么经“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

  1

  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就一定能推动当代中国全面发展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生机勃勃。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相关部署。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

  2

  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必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位一体,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

  3

  大发展的总结。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4

  

  

篇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是什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附件列表:

  

  

篇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含义

 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大棋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摆脱积贫积弱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振兴,这是多少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目标,先辈们为此不惜千辛万苦、英勇奋斗,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直到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这个伟大目标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地进行总体布局。这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智慧的中国人民为提振自身命运的空前壮举,堪称人类发展史上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局。

  与当年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重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比,应该说今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和提出以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程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一定会进入新的境界。

  总体布局的提出和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间虽然遇到了困难,遭受过挫折,但也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

  这一时期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有两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12月,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目标;二是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处讲到了这个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它的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这一时期我们党能形成这个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中国怎么发展的问题。他先后提出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但是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理解得过于狭窄。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也就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讲的“两点论”。即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

  略甚至忘记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不能忽略甚至丢掉非重点。在邓小平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思想,并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总体布局。

  在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由此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历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的安排都是依据这一总体布局来部署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个总体布局。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还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实现党领导的伟

  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因而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就是从新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了。

  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很多方面,应着重从制度、方向、战略重点和理念上来加深认识和把握。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

  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定不移推进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作的总体部署,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实践中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

  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践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

  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在实践中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创造性回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伟大事业,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是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

  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