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6篇

时间:2022-11-18 08:45:15 来源:佳谦文档网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6篇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对治愈癌症未来前景的探讨  癌症是什么?用西医的话说,癌症是免疫细胞的疲劳综合症;用中医的话说,是气血不足、气血亏损、气血虚寒,导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6篇,供大家参考。

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16篇

篇一: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对治愈癌症未来前景的探讨

  癌症是什么?用西医的话说,癌症是免疫细胞的疲劳综合症;用中医的话说,是气血不足、气血亏损、气血虚寒,导致气滞血瘀的综合症。癌症也叫恶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恶性肿瘤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癌症如何拖垮人体的

  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细胞老化死亡后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2癌症是怎么转移的

  癌细胞转移的路径主要有3条: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但在消灭癌细胞的过程中同时消灭了白细胞,俗话说:在杀死1000个癌细胞(敌人)的同时杀死了800个白细胞(好人),癌症化疗不可取。

  3治愈癌症的前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人员朱恩率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为人类攻克白血病带来了曙光。白血病是人体自身造血组织发生的严重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美国媒体2011年8月10日报道,朱恩团队在实验中成功杀灭了三位测试者体内的癌细胞。8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科学-转化医学》都刊登了他们的实验成果。

  接受实验的三名志愿者均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晚期患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晚期患者一般只能寄希望于骨髓或干细胞移植,但移植疗法风险极高,而且未必起效。此前科学家曾利用基因技术改造人体内用于对抗病毒的T细胞,希望借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治疗癌症。但由于改造过后的T细胞繁殖不佳,而且遭到人体防御系统的“围剿”,因而收效甚微。

  朱恩的团队沿用了使用T细胞治疗癌症的思路,但是对T细胞进行了更大的改进,使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且可以形成自己的“记忆”,永久地追踪杀灭全部恶性的血液B细胞,从而持续缓解患者的病情。

  实验结果令研究人员振奋不已。一名不愿具名的64岁受试者在接受T细胞植入仅仅23天后,体内的癌细胞便奇迹般地全部消失。实验进行一年之后,三位受试者的病情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中的两位体内的癌细胞均已被全部杀灭,另外一位受试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不过,这种疗法目前还并非无懈可击。B细胞的大量死亡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恶心、发烧等症状,还会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加大人体循环系统的压力,严重时甚至将威胁生命。

  更重要的是,这项实验目前只在三名受试者身上得到验证,确切疗效还有待证明。来自俄勒冈州奇尔斯研究院的沃尔特•厄巴博士认为,朱恩团队的实验“非同凡响”,但同时也指出只有更为长期广泛的实验才能证明此项疗法。这项研究的成果一旦获得证实,将有望为其他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简单地说,只需要在患者T细胞内注入含有相应的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便可以自动追杀癌症细胞。据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正在考虑将这种方法用于胰

  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而其他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利用T细胞改造治愈前列腺癌和脑癌的可能性。

  4对癌症新的认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东西致癌,其实,我们还不能说只要不吃什么就不会得癌,或者接触什么就会得癌。战胜癌症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愈。我们开头已经说过80%的癌症病人是被自己吓死的,余下的不是被毒死就是被饿死的。癌症其实并不可怕,1984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艺术家乔榛患鼻咽癌,25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端正了就增强了免疫力,反之则免疫力就会下降”。他就是用感恩心待人、用平常心处事的智者,把癌症视为一个感冒。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是有癌细胞的,只要与它们“和平相处”就会没事。这种与癌症“和平相处”、“带瘤生存”也是中医所提倡的。努力使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尽量使肿瘤细胞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这样,人的机体仍会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独立工作和生活,病情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并趋于好转。就像一个医生曾说的那样:癌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朋友。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既然癌细胞已经来到你的体内,你何不与它交个朋友,让它与你体内的正常细胞和平共处呢?也许,有了中医的这种施治理念,加上我们乐观的心态,还有那些成功患者的经验,癌症真的就像一场感冒那样简单。

  

  

篇二: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相关文章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杂志上发表!

  8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6%!文章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这80年期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改变和原因,为未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工作规划了方向。

  上图是1930年到2015年80年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到,全美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91年,这一年的总死亡率是215.1/10万人,而到2015年,全美癌症总死亡率已经降到158.7/10万人,降幅达到26%!

  国家在1988-90至2013-15期间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国家对1980-82年至2013-15年结肠直肠癌死亡率的下降。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美国癌症协会:死亡率下降三大要素!

  癌症首先是预防,吸烟与否极大地影响了以肺癌为首的多种癌症,因此降低癌症死亡率靠戒烟。

  其次是筛查,筛查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结肠癌和宫颈癌的预后。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还是有贡献的。

  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放疗方法的进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针对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

  未来十年10大抗癌策略!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①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③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④鼻咽癌——EB病毒途径:唾液传播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限制你患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限制你的阳光照射。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建议:▍①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600和1/270,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11080和1/8100)。

  不过,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①氡: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矿渣砖和装修使用的天然石材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

  ▍②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和家具所使用的人造板,如复合地板、大芯板、密度板以及装修使用的白乳胶和布艺制品等。▍③苯:主要来自溶剂型木器漆、油漆、溶剂型胶合剂和清洁剂等。建议:装修新家入住前,建议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pCi/L就超标。5戒烟是头等大事!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建议:▍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②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③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6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英国科学月刊《成瘾》)。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篇三: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

  癌症是一种在目前来说还没有好的方法来治疗的疾病,一旦这个人被确诊患上癌症以后,那么他的时间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能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有很多癌症患者就想知道: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

  疾病是慢性病的累积过程,癌症也是如此,如果人们每年可以做一次体检,很有好处,但是人们的健康预防意识太差了,去医院检查总是觉得很麻烦。许多人认为癌症就是死亡。事实上,有些癌症可以治愈。近年来,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学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哪几种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1、结直肠癌。80%的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统计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相关上升。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癌,治愈率可高达80%,且手术创伤也较小,早期发现肿瘤,实施腹腔镜手术即可。

  2、肺癌。肺癌是最致命的肿瘤,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发现。当出现明显的呛咳、痰中有血、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往往在进入医院的中后期。不过现如今,已经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肺癌,它就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

  3、宫颈癌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可以接种疫苗。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目前,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宫颈癌疫苗是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的高治愈率无疑是对未来抗癌事业充满信心的原因。

  4、胃癌的治愈率也与早期发现有关。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也是一种治愈率超过60%的疾病。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您应该知道了“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虽然有的癌症我们宣称是能够治疗的,但是这种治疗往往是需要在发现的早期或者是使用一些非常昂贵的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术才可以,这样大大增加了百姓治疗负担,属于片面意义上的治疗,所以,我们只有定期体检才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篇四: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美罗凯癌症研究前沿:癌细胞转移扩散研究方向

  众所周知,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转移和复发倾向,从而导致了癌症患者的死亡。

  美罗凯专家介绍到,癌细胞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肿瘤细胞骨架的重排、变形,从原发社脱落,侵入周围细胞外基质,并降解,侵入血管和淋巴管而进入循环系统,并与血小板和靶点处内皮细胞黏附,相互作用而穿出脉管系统,通过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形成一个新的癌巢,然后又再次转移,如此恶性循环。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肿瘤细胞都可以有效地逃避机体免疫清除而生存下来。

  了解了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之后,我们来看下目前对于癌细胞转移研究的新进展,医学界对于癌细胞转移究竟包含哪几个方向?

  一、转移信号关于转移信号,专家认为肿瘤所处的环境才是决定其转移的因素。目前有3种互不排斥的理论来解释肿瘤转移的起始信号。①肿瘤转移潜能是由于肿瘤形成早期的基因突变引起的。②与淋巴细胞的迁移机制类似,肿瘤的环境因素(如趋化因子、神经递质等)是肿瘤转移的起始因素。③肿瘤细胞通过与髓系干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而获得转移潜能。三种理论均被认为是肿瘤获得转移的基础。一直致力于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美罗凯,在转移信号研究方向上也有重大的突破。美罗凯研发团队以肿瘤相关信号转导与分子机制为研究方向,以各种信号转导关键分子为切入点,开展肿瘤靶向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了用于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靶向抗肿瘤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系统,目前美罗凯已应用于众多患者的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ECM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包括:①纤维类,主要是蛋白物质。②黏附糖蛋白类。③蛋白多糖类。细胞外基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①ECM可作为机体防御肿瘤转移的天然屏障。②作为细胞生长的重要微环境。③抑制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假说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自发性细胞一细胞融合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脱离ECM是其前提,初始状态的ECM抑制突变细胞的融合,从而控制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但被肿瘤细胞重塑后的ECM反而导致肿瘤细胞高增殖、低分化,致细胞凋亡、肿瘤浸润和转移受阻。

  推荐精选

  三、酶类参与肿瘤转移的蛋白酶属于不同的家族,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丝氨酸蛋白酶、苏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这些酶是肿瘤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清除其转移障碍的主要工具。MMP这种物质,均以酶原形式分泌至ECM中,在纤溶酶等多种外源性酶的作用下激活,可在中性pH环境下发挥作用。这些酶类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机制是:①被激活后酶解ECM成分,以利于肿瘤细胞等进人血管或淋巴管。②通过酶解ECM成分,间接释放与ECM结合的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或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原发肿瘤生长。③对ECM进行重塑,改善肿瘤细胞的生存空间。

  四、血管形成血管生成能力是肿瘤侵袭性的标志,因为丰富的血管网为肿瘤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营养成分和肿瘤生长因子等,而且也是肿瘤转移的通道,肿瘤细胞及肿瘤基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都能产生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生长。

  五、免疫逃逸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呈递抗原机制的变化。一方面,少数肿瘤细胞的突变体可通过抵抗免疫杀伤或伪装而存活下来,经过长期积累,最终引发转移,此过程被称为“免疫编辑”;另一方面这些长期积累的突变体作为慢性免疫刺激,导致特异免疫细胞耗竭或失活,同时T细胞由于缺少共刺激因子等辅助分子,也可导致对相应肿瘤抗原的耐受,此过程被称为“肿瘤编辑”。

  六、多药耐药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形成机制与耐药肿瘤细胞膜表面一类能把抗肿瘤药物泵出细胞的跨膜蛋白密切相关。此外,细胞凋亡和细胞本身的一些酶类如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和γ-谷氨酸水解酶(gamma-glutamylhydrolaseGGH)等也参与细胞耐药。

  推荐精选

  七、循环肿瘤细胞的归巢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归巢是指肿瘤细胞的扩散并非随机播散到其他器官,而是有一定偏好,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易发生骨转移等,胃肠道肿瘤易发生肝转移。这种转移对患者来说也是致命的。肿瘤这种靶向转移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已有一些观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肿瘤特定靶向转移。八、肿瘤干细胞学说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是近几年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有理论认为,CSC是肿瘤发生的根源,同时也与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非靶向治疗,如化疗、放疗,要么不能识别CSC,要么根本对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息期的CSC无能为力,而使其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而且CSC有可能在接触抗肿瘤药物后产生耐药,并通过自我更新机制长期保留耐药性状,使肿瘤无法治愈。癌症肿瘤细胞的转移可以说是由多分子参与的,逐渐的由量变到质量的复杂过程,所以癌症的治疗就不单单是单一药物可以解决的问题。癌症转移的研究新方向也为未来癌症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篇五: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治疗癌症最新方法综述

  1青蛙皮肤可望治疗癌症和其他多种疾病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科研人员发现青蛙皮肤里的一种成分可以用来治疗几十种疾病,包括癌症。

  青蛙皮肤里含有的两种蛋白可以调节血管的生长方式。有关人员认为,这些蛋白质成分可以用来治疗恶性肿瘤。

  女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肖解释说,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就需要生成自己的血管来提供氧和营养以便继续生长。如果能够阻止血管生长,就可以减少肿瘤扩散的可能性并最终杀死肿瘤,从而令癌症从绝症转变为慢性疾病。印度一项研究显示喝茶对健康有一系列好处,现在又多了一个好处:一天一杯茶能大幅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它可以使肿瘤缩小。

  红茶能杀死癌细胞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茶具有健康的抗氧化特性和高含量的类黄酮,使我们患某些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现在,一项新研究显示,红茶可能有助于防癌,红茶能杀死癌细胞。在这项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对仅在红茶和中国乌龙茶中发现的茶黄素2(TF-2)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能杀死癌细胞。

  研究人员仔细查看了TF-2是如何导致癌细胞死亡的,并发现它能在3小时内使此类细胞缩小。当研究人员看到一组杀死癌细胞的特殊基因时,他们发现是TF-2激活了这组基因。

  英国《每日快报》报道,研究还发现TF-2能抑制一种基因的活动,这种基因可激发一种已知名为CO某2的酶,同时TF-2还能降低其他炎性分子的活动。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癌疫苗,或能治疗70%的癌

  症。不过,当前实验仅在老鼠身上进行,距真正应用于人类可能还需近10年时间。

  佐治亚大学与梅奥诊所研究人员说,他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一种名为“MUC1”的蛋白质上。“MUC1”是一种高糖基化、高分子量蛋白,又称附膜蛋白,广泛分布并异常丰富地表达于癌细胞表面,在癌的发生与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糖基化不完全,“MUC1”外表覆盖一层糖类。

  研究员桑德拉·亨德勒:“癌细胞把糖置于细胞表面,以此欺骗免疫系统,让自己可以在身体内部活动而不被发现。

  ”

  新型疫苗正是利用这一点,“训练”身体免疫系统更有效识别“MUC1”外层覆盖的糖,从而找出并消灭癌细胞。

  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新型疫苗能让小鼠身上的乳腺恶性肿瘤体积缩至原来两成。他们估计,这种疫苗对前列腺、胰腺、肠与卵巢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预计能治疗70%的癌症。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新型疫苗对人体癌细胞的作用。预计两年左右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如果一切顺利,这种新型疫苗有望在2022年进入市场销售。

  研究员扬-布恩斯说,一旦新型疫苗能与癌症早期诊断相结合,癌症“就可能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数据显示,衰老源于细胞增殖减少,而非分子损伤

  癌症风险随年龄增加,而且科学家早就认为,较长的寿命和较大的癌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一种进化权衡选择。现在,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数据中发现了这种权衡的直接证据——一种重要肿瘤阻抑蛋

  白的表达导致小鼠过早衰老。主持此项研究的恩德斯说:“我没有预料到p16肿瘤阻抑蛋白增加会如此快速地导致衰老。人们以前认为p16蛋白与衰老有关,我们知道在衰老的后期阶段,p16蛋白的表达增加。但其表达足以引发衰老特征的理论让人惊讶。”他们的研究还让科学家对p16如何阻抑肿瘤生成加深了了解。通过密切观察野生鼠和基因改造鼠的肠组织,研究人员发现p16蛋白在肠干细胞中积累,阻止干细胞分裂。此外,p16表达减少肠癌鼠模型中的肿瘤生成。将这两种结果放在一起考虑,恩德斯和他的同事认为,p16遏制癌前干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增殖,从而阻抑肿瘤生成。他们目前正在验证这一假设。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咖啡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是错误的。这项始于1993年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证据。研究涉及超过6.3万名45-74岁的新加坡华人———据认为,他们患肝癌的风险较高。

  2022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天喝4杯或4杯以上咖啡可能把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0%。

  因咖啡含有大量抗氧化剂,这些复合物有助抑制肝癌的潜在作用。不过咖啡是含有一些抗氧化物,但同时也含有咖啡因。如果咖啡过量导致睡不着、免疫力降低,也会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注意适量,一天不宜超过2杯。过敏很烦人,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敏其实可能有好处,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其免疫系统或许能防范某些类型的癌症,其中包括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哥本哈根大学根措夫特医院全国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长期跟踪研究对象罹患癌症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其他人群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人罹患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要低得多。

  研究还表明,与没有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相比,存在接触性过敏反应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较低,但在统计数据方面并不显著。不过,研

  究人员发现,存在接触性过敏的男性和女性患膀胱癌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化学代谢物堆积在膀胱中造成的”。

  存在接触性过敏的人罹患脑癌、乳腺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比例之所以较低,可能与他们的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有关。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证实了免疫监视假说。根据该理论,具有高免疫力的人会受到过敏的困扰。这种高免疫力或许能防范某些癌症。

  英国科研人员通过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受到这些致癌因素威胁时,会释放出一种特殊分子,这种分子会激活周围的免疫细胞,让它们摧毁某个有可能癌变的上皮细胞。但与此同时,实验鼠身体其他部位的免疫组织也都被这种分子激活了,整个免疫系统开始释放出大量抗体,这种情形与机体过敏时发生的反应相同。

  在过敏时,免疫系统的这种反应是为了清除进入体内的花粉等过敏原,而在抗癌“动机”的驱使下,免疫系统的上述反应是为了彻底清除那些由于威胁因素而产生、可能致癌的毒素,降低患癌症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医生已经研发出一套评分系统,癌症病人借此能够可靠地测算出他们的存活时间。医生研发该系统的目的是帮助长期患病者和他们的护理人员更好地规划未来。

  对1000多名患者的研究显示,该系统在预测病人能活多长时间方面同临床医生一样准确。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中医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方法以生存期、体重状况、综合症状评分"三要素",制定中医肿瘤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现代医学肿瘤客观缓解率(R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9例患者,按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有效36例(73.47%),稳定8例

  (10.20%),恶化5例(18.37%);按现代医学疗效标准:CR为2例(4.08%),PR5例(10.20%),NC31例(63.27%),PD11例(22.45%)。RR14.28%(P0.005)。结论"三要素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能反映晚期肿瘤的预后、与生存期,推荐作为中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PTB蛋白是一种致癌蛋白质,在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其致癌机制至今不明。科学家们对该蛋白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证明PTB蛋白可以通过结合特定的RNA序列,而抑制靶基因的可变剪接,从而控制靶标基因产生的蛋白质种类和功能。这一结论已被写进许多教科书里,但是仍然无法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

  2005年,美国科学家揭示出PTB蛋白在细胞外结合RNA的精确机制,此后各国科学家试图“看清”该蛋白在细胞内是如何与RNA结合和进行基因调控的以及如何在致癌中起作用。在这一场“赛跑”中,武大生科院张翼教授和付向东教授联合指导的研究组率先通过一种新技术,解析了PTB蛋白在癌细胞基因组里结合位置,发现了受该蛋白质调控的一大批新靶标基因,其中一些可以解释该蛋白质的致癌机制。同时发现和证明PTB蛋白不仅能直接抑制,还能直接促进靶标基因的可变剪接。该发现打破了已写入教科书的该蛋白质作用机制的定论,对理解PTB蛋白的致癌机制和推动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们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公布了全球首个利用溶瘤病毒(J某-594病毒)治疗癌症的临床实验结果,研究首次证明,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进入人体的J某-594病毒能持续地在肿瘤内感染和扩散,但不会伤害正常的人体组织;科学家们也首次通过这个实验证明,随病毒进入人体的基因会对肿瘤进行有选择地表达。“在医疗史上,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通过静脉注射方法将病毒注入人体后,其能持续且有选择性地在肿瘤内复制。”OHRI的资深科学家、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

  “最新研究也表明,该病毒疗法可选择性对肿瘤进行表达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为全新的靶向癌症疗法打开了大门。”

  

  

篇六: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甲状腺癌是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常见肿瘤,大多数患者生存期长,其疾病的管理与慢性病类似,中国药参与诊治具有很大空间和重要作用。本文从甲状腺癌的臣医药诊治适应症及其特色优势、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臣医病证论治诊疗思路方法的传承与创新、辨证与诊疗规范化研究等方面,对甲状腺癌的臣医药诊治现状、研究进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现状;未来

  引言

  近年来,甲状腺癌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增长迅速、病死率低且相对恒定、生存率高且上升趋势显著的低风险上皮来源的惰性肿瘤。甲状腺癌进展缓慢,不引起临床症状,不良预后风险极低,不影响生存。甲状腺癌主要治疗方式仍是手术切除,但存在手术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是通过生物样本库,结合分子影像,得出患者完整的临床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合理化治疗方案,从而在治疗全程使用该方案,实现诊疗的优化和精准性,最终增加疗效、避免不足、减轻患者损伤、降低治疗费用的一种现代医疗模式。而作为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临床实践模式需要更充分地体现新时代的精准医疗概念,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实现以患者为目标,以需求为基础的护理,即精准护理(precisionnursing)。

  1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上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占比最高,主要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不易出现远处转移。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尽数篇》云:“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济生方·瘿瘤论治》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

  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滞血滞,为瘿为瘤。”《圣济总录》载:“瘿瘤乃忧恚气结所出,且妇人多有之,盖忧恚甚于男子也。”由此可知,古代医家认为瘿病的发生离不开水土不宜、饮食失衡、情志失调,而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则为病机的关键,而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故瘿病多见于女性。魏华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主要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压力较大所导致的情绪抑郁易怒相关,故肝郁气滞是甲状腺结节的始动环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云:“运血者,即是气。”气机郁滞,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进而形成痰、饮、水、湿、血瘀等病理产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脾主水谷津液的运化及输布,肝旺乘脾,脾失健运,津液停聚成痰,痰凝、血瘀日渐加重,痰瘀胶结,凝聚于颈前,病情逐渐加重,正如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所言:“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随着疾病的进展,痰瘀胶结,郁而化热,若火热耗伤阴津可出现阴虚火旺之证,后期因疾病迁延不愈,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生减少,加之火热耗气伤津,病证可由实转虚,出现气阴亏虚等证。综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郁气滞为始动环节,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痰凝血瘀为标,后期可出现正气虚衰的表现。

  2甲状腺癌的中医辨证规律与诊疗规范化研究

  甲状腺癌邪在少阳三焦,病情复杂多变,且兼证错杂,其8首新方给兼夹证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车前子、石菖蒲、仙鹤草、炙甘草、牛膝组方,滋益肝肾、补虚化痰,可用于气虚无力运行水液为特点的甲状腺癌;黄精、银柴胡、柴胡、枳实、青蒿组方,侧重于清虚热理气,可用于绝经后妇女伴潮热、盗汗等症状者;蛇床子、龙骨、柴胡、青蒿组方,疏肝清热、温补肾阳;蛇床子、黄芪、夏枯草、甘草、滑石组方,可用于气虚有热者;生地黄、菊花、防风、姜黄组方,血祛风,可用于阴虚邪实有热者;炙鳖甲、龙骨、柴胡、青蒿组方,息风作用强,辅以疏理肝气、清肝内虚热;白芍、蒲公英、当归、益母草、茜草、旱莲草、小茴香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相关性甲状腺癌;茯苓、藿香、党参、苍术、南沙参组方,可用于甲状腺癌伴随气虚痰湿内阻者。8首新方所隐藏的潜在规律,与甲状腺癌疾病发展变化相对应,拓宽了临床治疗思路。

  近年来,甲状腺癌中医证候规律和规范化研究逐步增多。我们依托北京中医药发展科技项目“甲状腺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调查研究",从2014年起开展了甲状腺癌中医证候系列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30余名专家调查基础上,制定了甲状腺癌“痰瘀互结证、肝郁气滞证、瘀热伤阴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6大证候判断初步标;并采用该标准进行甲状腺癌中医证候规律进行流调,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为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范式。国内不少专家亦开展了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还有学者对甲状腺癌的中医证候客观化开展了研究,如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不同中医证候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的甲状腺癌中医辨证论治标准。今后的甲状腺癌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除了辨证论治,还应包括中医诊疗模式、术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借鉴西医学诊治和管理甲状腺癌的经验,结合中医药特点,进一步明确中医药诊治甲状腺癌的具体适应症、不同病症、不同年龄段的中医治疗策略和方法,以及中医药养生康复等。通过诊疗规范化研究,把握其诊治规律,完善病证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志,总结出有效的、特色鲜明的甲状腺癌中医诊疗新模式。现代临床,亟待呼唤甲状腺癌中医诊疗规范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治疗

  现阶段,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将针灸治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单一疗法更有疗效,且见效迅速。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过针刺来治疗,可以减少其复发的概率。针灸在治疗过程中,选穴的思路主要以远、近端搭配为主,远端穴位多选用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的五腧穴,比如说太冲、阳陵泉、中封、邱虚等,近端以甲状腺局部穴位为主,比如说天突、人迎为主。主穴可选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天突、膻中,天突穴为病位所在处,可起到疏经活络之功,合谷、膻中穴用以化痰散结兼祛肿大,足三里、三阴交则用以运化脾胃,祛痰散结。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方药与穴位同时进行施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其发病率每年约递增4%。患者以女性

  居多,不同病理分型中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最好,其5年生存率高达97%,早期确诊并规范化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晓晨,王桂彬,张传龙,庞博,朴炳奎.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论治甲状腺癌经验辑要[J].北京中医药,2020,40(11):1187-1189.

  [2]郝菲菲.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000047.

  [3]高明,魏松锋.甲状腺癌精准治疗概念下的加法与减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9(04):207-210.

  [4]胡洪生,孙少华,沈丰,吴红伟,张桢,方大正,周文波.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4(03):355-360.

  [5]辛向红.甲状腺球蛋白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治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8,41(21):2172-2173+2233.

  

  

篇七: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华夏肿瘤康复会

  多靶向药物美罗凯是未来治疗主流

  导读:癌症治疗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医学和科学界的重点和难点。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过,在抗癌的道路上,还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来做铺垫。据了解,美罗凯团队科学家认为,多靶向药物美罗凯将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主流。而国际抗肿瘤专家杨金波JINBOYANG教授曾在国际肿瘤免疫治疗学术交流会中也强调,将来针对肿瘤治疗的方向将是靶向治疗。目前医学界上,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是靶向药物,这种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肿瘤的形成、生长以及存活依赖于那些控制肿瘤的靶,靶向药物通过抑制或杀灭靶,从根本上“饿死”癌细胞。不过,我们也需要理解,肿瘤的存活并非依靠单一靶点,仅仅抑制一个靶点,肿瘤仍然可能转移复发,因此多靶点作用将是靶向药物的发展趋势。而美罗凯是一种多靶点作用的抗癌产品,经过高科技的特殊分离技术研制而成,用于靶向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癌症。美罗凯能针对多个肿瘤生长信号和靶点,同时将多种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信号关闭,扼断肿瘤激活基因表达和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传导信号,促使癌细胞凋亡。美罗凯可与化疗药物协同增效,杀灭化疗不敏感或耐药的细胞,且由于是纯天然产物,具有无毒性、抗耐药的优点。作为国际最新靶向治疗研究成果,美罗凯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现在美罗凯已加入美国克利夫兰癌症研究中心百万援助计划,与更多中国患者分享国际先进的癌症疗法,已有多名患者从中受益。抗击癌症离不开科学的进步,更离不开国内外医疗、科技力量的合作,随着抗肿瘤药物开发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增多,癌症治疗便多了一分希望和保障。

  

  

篇八: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程宇豪:未来癌症像感冒一样好治?

  作者:刘婵来源:《大学生》2016年第13期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本科生程宇豪马上就要结束自己的本科生生涯了,5月20日,南京大学举行建校114周年庆祝会,他作为学生代表、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在会上发言。在发言中,他提到,大学生涯中的四个春节,有三个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度过的。

  “家人把我送到南京念大学,盼的是四年后我会变成一个成功、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应该回家休息少一点,在外锻炼多一点。”程宇豪说,家人支持自己的学业,自己也很感谢家人的支持。2015年的大年三十他是准备回家过的,跨年时正坐在火车上,刚刚抵达绵阳站,仿佛游子返乡——而大学四年已满,他的父母以无比开心和骄傲的态度来到南京大学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这令程宇豪感到欣慰和幸福。

  2012年,程宇豪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2016年NatureIndex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0,而程宇豪又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拔尖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另一简称是珠峰计划)”的学生,这个计划旨在培养学术人才。

  他的学术成果很亮眼,本科阶段即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特等奖。但是,他并不喜欢宣传自己。记者第一次联系到他时,他以学业繁忙为由拒绝采访,后来的采访中他承认,觉得自己现在并没取得多么出众的成绩,每年国内都有好几个以第一作者在这一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比自己更厉害的也有不少,自己不值得过多宣传。

  2015年是程宇豪的丰收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程宇豪的参赛作品从全国156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也是这一年,他在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获评全国十位“自强之星标兵”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和先进事迹多次被媒体专题报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被报道时,心情非常平静。通过奖项得到学术能力、人格品质上的认可时,他要高兴得多,不过也是“大奖大开心,小奖小开心,没奖也开心”。

  所有的肯定和鼓励都来源于他一点一滴的汗水。由于实验室所在校区离他生活的校区有很远的距离,在过去的四年里,程宇豪每天需要搭乘两个半小时地铁来回往返,日复一日。科研实验经常持续时间较长,程宇豪常常因此误了最后一班地铁而留宿实验室。他会在实验室休息区用三张椅子拼成一张“床”,稍微休息几个小时又继续实验。为了完成研究进度,程宇豪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在了科研上。周末,他在实验室里埋头实验;寒暑假,他回到家里呆不上两三天便匆匆赶回学校。

  在同时研究光动力疗法和人造血液时,程宇豪发现人造血液刚好可以解决光动力疗法应用时肿瘤内部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光动力疗法起效需要氧气的参与,可是很多肿瘤里面的氧气都非常匮乏,人造血液中却含有大量的氧气。把临床用的人造血液和癌症光动力药物联合起来,光动力治疗效果可以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很多没法治疗的肿瘤也变得可以治疗了。他为这个想法欣喜不已,并在南京大学药物开发研究所负责人胡一桥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不断研究,终于在2015年11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訊》上发表了他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自供氧光动力疗法”。

  程宇豪是四川绵阳人,对于人造血液的兴趣源自他在汶川大地震时的经历。“当时是初二,下午还没开始上课,在教室里玩耍。突然整个学校剧烈地晃起来,以为是学校要垮了,跑出去才知道是地震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志红教授评价程宇豪的工作:“取得了可信的增效效果,为临床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光学疗法如同无形‘手术刀’,对癌症组织具有靶向性。如果未来应用到临床,将可以使光学疗法更广泛地取代目前使用的放、化疗,减轻副作用给癌症患者带来的痛苦。”初入大学,在关于人生理想的第一次主题班会上,程宇豪就把“治愈癌症”这一梦想告诉了身边所有的人,这个科研成果或许正是他实现“治愈癌症”理想的第一个起点。

  程宇豪觉得,在辛苦的科研经历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向往科研但一窍不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职业的科研工作者,这份努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科研的热爱和想要做得比别人更加优秀的好胜心。他即将在南京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他未来的研究目标就是探索癌症转移的彻底治疗办法——“等到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就离把癌症变成像感冒一样的小病来治的目标不远了。”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三个院系——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它们是我学习、成长和科研的地方,“脚踏三个院”给我带来了丰富的人际关系和学科交叉的科研优势。两位老师——胡教授和吴教授,我的两位导师。一个女朋友——鲍比(当然是昵称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问:在大学哪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答:高中时我对大学期间的安排有了清晰的规划:早点进实验室,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进入实验室之后我对科研和事业有了清晰的规划:科研目标是什么?博士期间干什么?毕业之后干什么?跟女朋友在一起之后我对家庭有了清晰的规划。虽然规划的不一定都实现了,但是有规划让人很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动力啊。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我是从千千万万优秀学子里挑选出来的一个典型,可能是我的经历和材料更有代表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秀才干和品质,参评年度人物我想不是为了展示我那些微不足道的成果,而是弘扬背后那些追逐梦想、自强不息、矢志创新的精神。虽然我可能竭尽一生都取得不了光辉的成就,但哪怕再普通的人也可以有值得佩服的精神,不是吗?

  问:进入大学后,你是否有过做最艰难选择的时候?

  

篇九: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肺癌基本治疗方向的预测

  梁晓【摘要】@@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肿瘤,2008年在美国有超过160,000人死于肺癌,而且在美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5%[1].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尽管这些年来,肺癌诊治在诊断、手术、放化疗等方面有了一些新进展,但对于肺癌而言,5年生存率依然没有明显突破.不仅如此,对于经历过放化疗的患者以及体内其他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2页(P207-208)【作者】梁晓【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110001【正文语种】中文

  目前,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导致死亡的肿瘤,2008年在美国有超过160,000人死于肺癌,而且在美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5%[1]。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尽管这些年来,肺癌诊治在诊断、手术、放化疗等方面有了一些新进展,但对于肺癌而言,5年生存率依然没有明显突破。不仅如此,对于经历过放化疗的患者以及体内其他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随着肿瘤干细胞(CSC)学说、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提出和越来越清晰,或许清除CSC会从根本上改变肺癌治疗现状,靶向治疗和个性化治疗会明显减少治疗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此外,RobertA.Weinberg[2]总结的肿瘤的10个特征,使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了肿瘤,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多角度多方面的治疗肿瘤。本文通过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个性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简单概括,总结了肺癌治疗的可能方向。1针对干细胞的治疗传统的抗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引诱DNA损伤;另一种是破坏有丝分裂或DNA复制[3]。然而这两种方法只能增加患者几个月的寿命,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癌症,MaxS.Wicha[4]等提出CSC假说,指出肿瘤起源于组织干细胞,正常干细胞恶化形成肿瘤干细胞,CSC发生不治疗癌症对称分裂,部分子代为肿瘤干细胞,其余为肿瘤细胞,构成肿瘤的主体;而CSC具有自我更新、抵抗治疗、启动肿瘤形成和导致肿瘤异质性的性质。从急性髓性白血病中分离出的表面标记为CD34+CD38-的CSC最早表明了CSC启动肿瘤形成[5]。将经过常规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活检与预处理的肿瘤活检相比,发现前者CSC(CD24low/CD44+)被检测出的概率要高于后者[6-8]。EramoA[9]等也报道,从原发性肺癌分离出的CSC对标准化疗表现出很高的抵抗力,这表明这些细胞本身存在高效的抵抗机制。另外据报道,胶质瘤干细胞能有效地识别并修复放射引诱的DNA损伤[10]。以上关于CSC能抵抗化放疗的证据解释了为何经理想治疗的肺癌依然容易复发。因此,针对CSC的治疗应该是根除肺癌的关键,也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抗肿瘤药物与肿瘤的特异性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常见的靶向治疗方法根据其作用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及作用在过度表达的癌细胞或是特异性酶类的药物[11]。例如,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与VEGF相结合,抑制VEGF与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区域结合。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第一次证明了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播散中的作用[12]。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抑制剂,尤其是贝伐单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其它靶向治疗方法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在细胞增殖、凋亡受抑、血管生成、肿瘤进展或转移扩散等方面起作用,从而抑制或清除肿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此外,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马格瑞特公主医院的科学家们利用两种天然的分子(叶绿素和脂质)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纳米颗粒,并证实这种纳米颗粒有潜力适用于广泛的生物光子应用,通过它将装载的药物导入到肿瘤中进行靶向治疗可实现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具有高度灵敏度的治疗特点。这也必将有助于靶向治疗今后的发展[13]。靶向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决定了它是当前及未来治疗癌症研究的方向。3遵循个性化治疗原则吉非替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苯胺喹啉唑,主要作用是选择性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14],在IDEAL1和IDEAL2研究中证实了阻断EGFR能缓解肺癌症状[15]。然而,一项评价吉非替尼疗效的IDEAL1研究发现,吉非替尼在日本人群中的有效率为27%,而在欧洲人群中的有效率仅为11%,两组差异悬殊[16]。后来研究发现,亚洲人群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欧洲人群,从而解释了这个现象。由此,我们应意识到分子靶向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种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柳艳飞[17]等通过研究观察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l、XPD和XPA3个基因的多态性与其对含铂类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生存期的关系发现,XPDLys/Gln和Gln/Gln基因型的1年生存率长于Lys/Lys基因型,OR=6.936,P=0.016。因此,

  患者个体所携带的不同基因,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效具有很大差异性。因此,我们可建立一个基因标本库,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出部分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肿瘤治疗和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实现为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让患者接受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4可考虑多角度多方面综合对付肿瘤RobertA.Weinberg等[2]最近总结了肿瘤的10大特征,即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我们可针对这些特征全面研究其机制,从而找出能抵抗肿瘤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我们可根据肿瘤不同特征多角度多方面清除肿瘤。当然,我们应认真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其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这样可实现快速安全地治疗肿瘤,提高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传统化疗方法中一线治疗方案的昂贵,二线治疗方案的局限,以及发展到现在的第3代紫杉醇与铂类药物的合用等方法,虽然进一步提高了肺癌治疗的效果,但对常规化疗无效或不能接受联合化疗的晚期患者可用的药物仍很有限,据统计其有效率都在30%以下。同时由于其为细胞毒攻击方式,副作用大,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不超过12个月[11]。因此我们应以肿瘤基本特征为根据,努力创新研制新药物、新方法,为肿瘤患者提供"量体裁衣"的治疗,做到尽量减少治疗时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和彻底治愈肿瘤,提高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和5年生存率。5参考文献[1]JemalA,ThunMJ,RiesLA,etal.Annualreporttothenationonthestatusofcancer,1975~2005,featuringtrendsinlungcancer,tobaccouse,andtobaccocontrol[J].JNatlCancerInst,2008,100:1672

  [2]HanahanD,WeinbergRA.Hallmarksofcancer:thenextgeneration[J].JCell,2011,144(5):646[3]AEramo,TLHaas,RDeMaria.Lungcancerstemcells:toolsandtargetstofightlungcancer[J].Oncogene,2010,29:4625[4]MaxS,Wicha,SulingLiu,etal.Cancerstemcells:anoldideaaparadigmshift[J].CancerResearchReview,2006,66(4):1883[5]LapidotT,SirardC,vormoorJ,etal.AcellinitiatinghumanacutemyeloidleukaemiaaftertransplatationintoSCIDmice[J].Nature,1994,367:645[6]YuF,YaoH,ZhuP,etal.Let-7regulatesselfrenewalandtumorigenicityofbreastcancercells[J].Cell,2007,131:1109[7]LiX,LewisMT,HuangJ,etal.Intrinsicresistanceoftumorigenicbreastcancercellstochemotherapy[J].NatlCancerInst,2008,100:672[8]CreightonCJ,LiX,LandisM,etal.Residualbreastcancersafterconventionaltherapydisplaymesenchymalaswellastumor-initiatingfeatures[J].ProcNatlAcadSciUSA.2009,106:13820[9]EramoA,LottiF,SetteG,etal.Identificationandexpansionofthetumorigeniclungcancerstemcellpopulation[J].CellDeathDiffer,2008,15:504[10]BaoS,WuQ,McLendonRE,etal.GliomastemcellspromoteradioresistancebypreferentialactivationoftheDNAdamageresponse[J].Nature,2006,444:756[11]郭钒,裴建明.非小细胞癌靶向治疗的前途与困惑[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8):39

  [12]HurwitzH,FehrenbacherL,NovotnyW.Bevacizumabplusirinotecan,fluorouracil,andleucovorinfor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J].NEnglJMed,2004,350(23):2335[13]JonathanF,LovellChengS,JinElizabethHuynh,etal.Porphysomenanovesiclesgeneratedbyporphyrinbilayersforuseasmultimodalbiophotoniccontrastagents[J].NatureMaterials,2011,(10):324[14]CiardielloF,CaputoR,BiancoR,etal.AntitumoreffectandpctentiationofcytotoxicdrugsactivityinhumancancerceilshyZD1839(Iressa),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selectivetyrosinekinaseinhibitor[J].ClinCancerRes,2000,6(5):2053[15]PenneK,BohlinC,SchneiderS,etal.Gefitinib(Iressa,ZD1839)and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hewaveofthefutureincancertherapy[J].CancerNurs,2005,28(6):481.[16]SaijoN,TakeuchiM,KunitohH.ReasonsforresponsedifferentcesseenintheV15-32,interestandipasstrials[J].NatRevClinOncol,2009,6(5):287[17]柳艳飞,管晓翔,陈龙邦,等.ERCC1与XPD和XPA的遗传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预测的研究[J].中国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7):1285

  

  

篇十: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目前肿瘤治疗的现状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己治疗癌症水平如何如何高,但实际疗效并未如其所言。目前,在癌症的疗效判定中有了一些客观的标准,了解他们有助于患者及其亲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上当受骗。

  癌症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主要看肿瘤缩小的程度和肿瘤退缩的维持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1)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3)稳定,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下,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4)进展,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癌症治疗后远期限疗效的观察指标主要有生存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大多数肿瘤主要以5年生存率观察疗效。而具体到某一个患者则强调的是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第一次接受的正规治疗称为首诊治疗。首诊治疗选择方案正确与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医学水平来说,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药物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它们各有一定适应证。一般来说,实体肿瘤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越早越好,越彻底越不易复发。暂时不能手术的,可先采聚其他治疗措施,创造条件再行手术。但有些癌症手术效果不如放疗或化疗,则应首选后者。如鼻咽癌和1期淋巴瘤放射治疗可达到相当满意的疗效,绒毛膜细胞癌和绝大多数的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化疗就是第一选择。至于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因副作用小易为患者所接受,但就目前治疗所达到疗效水平来看,尚不能作为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只能作为

  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措施;或者当癌症已属晚期,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都已无用武之地时,这时单纯使用免疫治疗或中医中药常能起到延长寿命和减轻痛苦的功效。总之,癌症必须通过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疗效。

  一、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

  十九、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二十、那些随风散落的微笑眼神,仿似落寞诗人的爱情诗句,一段一段,错落成行。孤独的钟鸣彻夜悲鸣,那些如花容颜,终不敌过时间切割的颓败,我们忧伤的仰望阳光,看流年未亡,年华尽耗。

  二十一、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一起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二十二、爱一个人,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总是心有期待,才有灯火阑珊处的望眼等待;总是情怀善待,才有心甘情愿地付出所有,习惯的依赖。也许你的世界一无所有,但在爱你人的心里,你就是全世界。珍惜一个深爱你的人,更要珍藏一颗为你融入生命的心。

  二十三、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一躲在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二十四、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二十五、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二十六、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二十七、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二十八、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二十九、无数次在梦的意境,勾勒你的样子,那样的虔诚,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生刻骨。

  三十、有

  人背叛你,你却想挽回。有人不爱你,你却讨好他。何必为爱委屈自己。一个人如真心爱你,绝不会对你忽冷忽热;一个人如真心想追你,绝不会跟你玩暧昧。与其卑微的恋爱,不如选择单身。

  

篇十一: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

  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原标题:研究新进展,癌症已经不再可怕!定向癌症疗法是通过靶向参与癌细胞增长,发展和传播特定分子进行治疗

  的方法。他们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称为精密医学。定向癌症治疗的目标是针对单个癌细胞,因此要和健康细胞完整的离开。为了做到这一点,研咳嗽北匦胝业角分健康细胞的特定癌症的肿瘤细胞的特征,这样治疗就可以专门针对那些特性。

  定向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癌症的一大新利器,但一些肿瘤细胞缺乏合适的受体,很难被捕捉标记。但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望开辟癌症新疗法,应对那些对现有疗法无反应的癌细胞,比如三阴性乳腺癌。

  众所周知,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癌症,存活率极低。如果可以知道一个人工受体是否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呢?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中国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使用小分子糖在癌细胞表面产生一种独特的人工细胞表面受体。这种受体可以帮助标记难以发现的癌细胞解决这种问题。此次研究在实验室阶段取得很大成功,对小鼠体内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转移性乳腺癌肿瘤效果显著。(PS:该研究报告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之中。)

  近两年,随着基因诊断的发展,在癌症治疗方面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比如胰腺癌的治疗。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且早期诊断很困难,而且缺乏特异的药物。目前可通过许多化疗方案来治疗。其中,Nupr1蛋白属于“内在无序蛋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指出它参与胰腺癌的发展进程。现在,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发现,能够抑制这种蛋白活性的分子。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从已经批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1000多种药物中筛选出了有效抑制Nupr1活性的分子。通过计算机模拟与药理试验的结合可以知道,该分子能够与Nupr1蛋白相互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其能够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和转移的能力,并完全抑制了集落形成的可能性。该有效化合物已经在动物

  

  体内进行了药效测试,证明其能够阻止该疾病的发展。这种化合物就是三氟拉嗪。

  三氟拉嗪之前仅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用于临床,现表明其抗肿瘤疗效甚佳。此次研究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抑制Nupr1可能成为治疗该癌症新的治疗方向。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未来征服癌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癌症领域12项颠覆性创新技术,细胞免疫治疗居首美国联盟医疗体系在其举办的

  获血液中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出叫做胞外体或游离肿瘤DNA的细胞碎片,然后进行分子学分析,可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随着基因测序的资本化运作以及基因检测成本的下降,有数十家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液体活检。许多医生认为液体活检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个性化医疗。

  4.机器学习和计算生物学为了探究癌症的起因和开发更有效的癌症预防、检测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需要研究大量的分子和临床数据。美国和欧洲研究机器学习的领先机构以及统计遗传学现在正在通力合作,开发强大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和阐明癌症的发病机制和进展原因。通过收集最新的患者生物信息和成千上万其他癌症患者产生的以万亿计的数据,医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分钟之内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癌症治疗方案。最终,这些信息会加入到庞大的数据库中,帮助全世界的癌症研究者发掘抗击癌症的方法。5.表观遗传学和癌症治疗在癌症患者中,调整表观遗传学的能力对于重置细胞状态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造成癌症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通过新疗法逆转,这在一些案例中较传统化疗毒性更小。表观遗传学方法不仅会改变研究者对癌症的看法,还会改变癌症的治疗方法。新的表观遗传学治疗方法不是杀死癌细胞,而是将病变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或使其对现有疗法或新疗法更敏感。对癌症细胞DNA包装差异的理解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精准有效的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细胞中特定的表观靶点,从而获得疾病的缓解甚至治愈。6.人体微生物组和癌症尽管该技术仍处于“婴儿”阶段,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发展,科学家们知道了更多微生物在癌症形成、疾病进展和治疗应答中所起的作用。对肠道菌群作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个性化的介入方法,预防或减轻癌症患者的微生物失衡,从而减轻症状。许多商业公司开始研发商业化的基于微生物的癌症免疫疗法,使用特定的肠道菌群激发免疫系统攻击癌症细胞,增加抗癌药物的效果。探索微生物的治疗效果为开发新疗法提供了无限可能。7.CRISPR:基因编辑和癌症

  

  CRISPR是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缩写,因其可以让科学家更容易、快速和精确地改变DNA的基因编码而风靡世界。一些人认为CRISPR基因编辑可以称得上是过去100年来最重要的生物学工具之一。这一技术可以用来发现新的癌症治疗靶点,从替代基因编辑到靶向免疫抗癌细胞,将使癌症治疗进入新的世界。

  8.单细胞分子分析当癌症发生时,一个细胞的恶变可能会导致整个机体的毁灭。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对单个细胞进行衡量、识别、描述和分类。一些技术可以放大单个细胞的物质,还有技术可以多重处理多个细胞。随着细胞捕获、分型、分子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无数生物和医学上的应用。在未来几年内,单细胞分析将有助于回答癌症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解决肿瘤内异质性、跟踪细胞族系、了解罕见肿瘤细胞群、以及衡量突变率。这些工具还可以应用到临床领域,包括早期癌症检查、无创性监测、指导靶向治疗等。此外,对癌症进展时细胞浸润、转移和抗药性的深入了解也对癌症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9.移动医疗和癌症治疗移动医疗技术不仅可以获取患者的健康状况,也可以让医生实时了解癌症患者在家中和日常活动时的情况。谷歌、苹果、微软等重量级选手都参与到移动医疗领域,通过利用智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增加了治疗和研究介入的机会。新型癌症护理应用程序可以提供新的廉价的癌症支持路径,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患者教育,就医导航,以及个性化社会支持。这些都最终会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个体化研究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新的研究策略可以基于患者的病史、癌症分期和病理预测治疗的效果,这将在未来几年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治疗应答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医生将根据肿瘤的各种参数使用计算机建模,例如基因和蛋白质组数据、肿瘤细胞功能分析、药物剂量和先前的治疗数据。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型的试验设计可以提高监管的成功率,并且可以更快地向可能对一些治疗有效的癌症患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药物。11.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价值

  

  由于技术的进步及人口的老龄化,癌症医疗将会是医疗卫生支出的一个主要增长因素。癌症治疗产业内的参与者们将一起分享癌症相关的数据,制定衡量癌症治疗领域进展的标准。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患者组织将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各领域的决策者将一起管理复杂的癌症、寻找不同的支付模式、通过指南规范癌症治疗,减少浪费,例如通过基因分析(精准医疗)设计试验,避免效果有限的治疗方法。这种合作方式将有助于改进癌症的预防、检查和治疗,降低经济负担,使得治疗的价格可以真实反映治疗的效果。

  12.纳米技术和癌症治疗纳米技术有可能有选择性地直接将药物输送到癌症细胞中,指导肿瘤的手术切除,加强放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助力基因编辑、基因疗法等辅助技术。纳米技术的研发速度很快,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预计纳米技术将开始进入临床试验,而且随着纳米技术在免疫治疗、基因疗法、RNA干扰、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见识到纳米技术的强大力量,将会极大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2022癌症治疗最新进展

  

  

  

篇十二: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大有希望的癌症新疗法

  在折磨我们的各种顽疾中,癌症是最可怕的,发现癌症就意味着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对抗癌症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例如一些类型的癌症的确诊已经不再等于判死刑,睾丸癌的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儿童癌症的治愈率大约为80%,但是,其他一些癌症,如肺癌、胃癌和胰腺癌的预后却不尽如意,而任何类型的癌症,发现越晚越糟糕。因此,在许多国家,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号或二号杀手。

  我们目前对抗癌症主要采取三种方法: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用放疗灼烧癌肿,使用毒性和副作用极大的药物抑制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这三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们也给人体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这些治疗方法不仅能破坏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同时也对患者身体其他部分造成了严重伤害。

  在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挑战按肿瘤在身体上的生长部位进行分类的传统观念,寻求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治疗癌症的新途径,这使得癌症的治疗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了解了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能破坏分裂增长中的细胞之后,科学家就研究出了靶向疗法——针对致癌位点(肿瘤细胞内部的某个蛋白分子或某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它只针对活跃的肿瘤细胞分子,不会波及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细胞,因而不会产生像化疗那样严重的副作用。靶向治疗理念风行一时,但它通常也只延长了患者几个月的生命

  而已。原因无它,肿瘤细胞的高突变率使得它们往往能够避开靶向药物的攻击。正因此,医生们热切地期待着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问世,包括以下几种目前正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方案:RNA干扰疗法、纳米粒子技术疗法、细菌疗法、免疫疗法,以及病毒疗法。虽然这些治疗方案也许还要经过若干年才能正式投入临床应用,但哪怕其中只有一种方案达到了期望效果,都将成为自70年前化疗治疗癌症方法问世以来,癌症治疗领域内取得的最大进展。

  RNA干扰疗法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RNA干扰治疗,代表的是一种自然的细胞控制机制——暂时性开启或关闭单种基因,它为癌症治疗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天地。这一治疗理念涉及到如何合成能关闭特定基因的较短RNA,但我们的细胞擅长于检测和摧毁较短的RNA片断,因为它们可能看起来很像入侵的病毒。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科学家正在研究各种巧妙的分子“骗局”。其中一种方法是,将RNA隐藏在脂质纳米粒子中。一种名为ALN-VSP的药物就使用了这种技术,目前正试用于治疗肝癌,针对目标是与肿瘤生长有关的两种基因。在一项试验中,接受这种治疗方案的37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体内的肿瘤增长得到抑制并停止生长。专家估计,未来10年里,首个以RNA为基础的癌症治疗药物可进入临床使用。

  

  纳米粒子技术疗法基于微观科学研究的纳米粒子疗法可以说是癌症研究领域内的人类救星——虽然纳米粒子本身并不具备杀死癌细胞的能力,但却可以将现有化疗药物的效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化疗的问题是,它不分敌我地杀死迅速分裂的细胞,无论是癌变细胞还是正常细胞。由于化疗对肠道、皮肤和免疫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医生们不得不限制药物的剂量。而将纳米粒子技术与化疗治疗方案结合在一起,治疗药物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肿瘤细胞,因而可以安全地使用更高的剂量。纳米颗粒倾向于积聚于肿瘤所在处的部分原因在于,与正常血管相比,微小的纳米颗粒更容易渗透进入肿瘤细胞的血管。一些传统的化疗药物已经开始用纳米粒子进行封装处理。纳米技术有望让疗效一般的药物变得疗效显著,让好的药物变得更了不起。病毒疗法对于病毒来说,破坏人体细胞是它们的一种自然行为。病毒的生命周期通常为:感染细胞,然后迫使细胞产生更多病毒,直到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新的病毒,再去感染更多的细胞。利用病毒的破坏性力量对抗癌细胞的想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各种各样的病毒被注射进入人体肿瘤细胞内,但如果感染扩散,有时带来的是致命的后果。不过,今天研究人员使用的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细胞,它们只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疯狂复制。它们在肿瘤中一路穿行,一路吞噬肿瘤细胞。

  

  至少有10组经过各种遗传基因修改的不同类型的病毒成为“病毒治疗”研究的后备力量。迄今为止,效果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利用一种疱疹病毒,将一种叫做GM-CSF的强效免疫化学物质,注入黑色素瘤转移患者体内。在接受治疗的50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消失。强化病毒治疗效果的几种方法目前仍处于动物研究阶段,病毒治疗癌症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细菌疗法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说谁也不希望细菌进入自己的身体,但如果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击退癌细胞,我们可以考虑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战略盟友。许多细菌菌株,包括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都有向肿瘤细胞转移,并在那里安家落户的倾向——它们隐藏在肿瘤中心的低氧区,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同时以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的代谢物为食。和病毒疗法一样,细菌也可以经过基因改造释放某种毒素或进行某种活动。与病毒疗法相比,细菌疗法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个例也不多,但它确实具有某些优势,例如比病毒更容易大批量生产,更容易进行基因修改。而且,与病毒不同的是,它们可以针对基质,即构成肿瘤细胞80%的非癌支持细胞。2010年的一项实验表明,无害的肠道细菌菌株以老鼠的肿瘤为攻击目标,即使口服治疗也有效果。利用益生菌等不会自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抵御癌症之前景令人振奋,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它们的存在是无毒无害的,可以听由它们在身体里做它们要做的事情——成为

  

  肿瘤内部的抗癌药物。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新方法中,呼声最高的是免疫疗法——利用我们自身

  的免疫系统寻找并摧毁癌细胞,无论它们在身体里的任何地方。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具有两大主要“武器”——免疫细胞和抗体,

  而其中能够破坏癌细胞的是免疫细胞。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以这种方法对数百名患者进行的临床实验,以及无数的动物试验,最后都宣告失败。究其原因,一是肿瘤会发出让免疫细胞功能减弱的信号;更主要的是,经过化疗和放疗的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变弱。

  “免疫疗法”的想法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纽约外科医生威廉·科莱偶然发现,一位颈部癌症患者在经历了一次讨厌的皮肤感染之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此后几十年中,科莱不断“调制”不同细菌的混合物并注射到患者的肿瘤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例子。

  科莱当时可能并不知道,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一直都在监测着癌细胞,如果我们的身体里出现了癌肿,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出了问题。偶尔有一些幸运的癌症患者,他们的肿瘤自发地萎缩乃至消失。据推测,是他们体内较迟醒来的免疫系统觉察到了危险。

  20世纪初,科莱去世,他的探索暂时沉寂。今天,随着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越来越多,借助免疫系统之力来对抗癌症的想法再次复苏。事实上,当我们接种疫苗预防各种传染病时,就是这么做的。所不同的是,注射麻疹和流感疫苗是以预防为主,癌症疫苗是以治疗为主。

  

  可以预见的是,癌症疫苗的研制最初可以模仿针对细菌和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可给患者注射某些癌细胞所特有的蛋白质,或仍附着有蛋白质的已死亡的肿瘤细胞,同时辅以可向免疫系统亮起示警红灯的某种化学物质。癌蛋白出现在活细胞表面,而不是自由漂浮在血液中或附着在死亡癌细胞上,这正是激起免疫细胞采取行动所需要的。目前几种不同的DNA疫苗正在小规模的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中。

  还有研究人员对另一种被称为“过继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即从癌症患者身上获取免疫细胞,以某种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其送回患者体内。

  美国首次临床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是在2010年,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平均生存率延长了4个月,每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都是在实验室中量身订做的,这也正是其治疗成本高达10万美元的原因。

  其他类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更令人兴奋的结果。例如,从病人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细胞并不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将癌细胞的蛋白质“展示”给T细胞,让T细胞来杀死癌细胞。培养T细胞的一种技术是,对手术切除肿瘤中的T细胞加以培养,然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T细胞在肿瘤中的存在,表明它们已经发现肿瘤细胞并视为“外来入侵者”。通过T细胞与药物和放疗相结合除去免疫抑制细胞,几乎致命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达40%。

  在开发免疫系统的潜力方面我们也许还能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将能够识别已知癌蛋白的受体基因引入T细胞,让T

  

  细胞杀死癌细胞。以这种方式将过继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是最新的研究课

  题之一,它的效果会有多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到目前为止,已在几十例绝症患者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部分患者的情况显示,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拥有真正的癌症治疗潜力。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3的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充分缓解。

  我们过去说要“战胜癌症”,而现在我们要说“与癌共存”。人类与癌症“你死我活”的“战争”也许可以休战了。

  1998年5月,一名死于脑溢血的患者的两个肾被分别捐赠给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18个月后,那名女子的乳房处发现肿瘤,4个月内死亡。2000年5月,那名男子的肾脏发现了肿块,经活组织切片检验证实:他得了癌症。

  那位器官捐赠者在15年前曾患有恶性黑色素瘤,不过已治愈,并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中,癌细胞并无卷土重来的迹象。然而,当黑素瘤细胞随着被移植的肾脏一起进入被捐赠者的体内后,癌细胞被重新唤醒,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为了与癌症抗争,该男子停服了用来遏制身体免疫系统的药物,结果他失去了肾,只能靠透析治疗维持。然而,奇迹出现了:在停用免疫系统抵制剂后,该男子的免疫系统恢复了正常,而与此同时,癌症也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现在仍是一个谜。癌细胞有可能潜伏在人体内的理论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但免疫系统“压制”着某些癌症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却是最近才发现的,如果免疫学者能够学会模仿

  

  这一过程,人类就有机会让肿瘤细胞永远处于被控制状态中。这一罕见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启示:人或者可以与“休

  眠肿瘤”共生共存。免疫系统一直在监视着身体内出现的不寻常的情况,包括出现异

  常的、有转变为癌细胞可能的细胞。研究发现,一种老鼠拥有极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迅速摧毁注入其体内的任何癌细胞。肿瘤细胞被注射到这些老鼠体内后,免疫细胞迅速包围并摧毁了癌细胞。将具有高强抗癌能力的免疫细胞注入患者体内——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已经在实验鼠身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在,研究人员正着手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控制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的变化似乎与癌症发展有一定的关联。癌症免疫学者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开发出一种能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抗击癌症的疫苗,从而驾驭免疫系统停止或扭转癌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一研究目前在人类身上进展缓慢,但在动物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知道,带病生存最明显的例子是艾滋病,抗艾滋病病毒的“鸡尾酒”药物可以减缓艾滋病毒复制速度,使患者能够与病毒共存到老。而许多肿瘤专家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能够把癌症从一种致命疾病变成慢性疾病,人们几乎可以无限期地与癌共存。模仿免疫机制让肿瘤休眠,而不是消灭癌症,这是人类抗击癌症的一种新战略。专家说:“如果免疫疗法尚不能用于治愈癌症,也许可以用来让癌症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篇十三: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目前肿瘤治疗的现状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癌症的防治工作。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利用足够的资源和持续的研究,现在癌症有1/3是可以预防,1/3是能够治愈的,另外1/3不能治愈的癌症患者大多数也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医疗单位和个人宣传自己治疗癌症水平如何如何高,但实际疗效并未如其所言。目前,在癌症的疗效判定中有了一些客观的标准,了解他们有助于患者及其亲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上当受骗。癌症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主要看肿瘤缩小的程度和肿瘤退缩的维持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1)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3)稳定,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下,维持4周以上,同时无新病变的出现。(4)进展,肿瘤病灶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癌症治疗后远期限疗效的观察指标主要有生存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大多数肿瘤主要以5年生存率观察疗效。而具体到某一个患者则强调的是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第一次接受的正规治疗称为首诊治疗。首诊治疗选择方案正确与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医学水平来说,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药物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它们各有一定适应证。一般来说,实体肿瘤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越早越好,越彻底越不易复发。暂时不能手术的,可先采聚其他治疗措施,创造条件再行手术。但有些癌症手术效果不如放疗或化疗,则应首选后者。如鼻咽癌和1期淋巴瘤放射治疗可达到相当满意的疗效,绒毛膜细胞癌和绝大多数的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化疗就是第一选择。至于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因副作用小易为患者所接受,但就目前治疗所达到疗效水平来看,尚不能作为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只能作为

  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措施;或者当癌症已属晚期,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都已无用武之地时,这时单纯使用免疫治疗或中医中药常能起到延长寿命和减轻痛苦的功效。总之,癌症必须通过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好疗效。

  一、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

  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我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我在乎我自己的成长;我无法掌握别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会一直尽力走下去,不为了别人,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来。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告别很多人,会继续往前走,也许还会爱上那么几个人,弄丢那么几个人。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对于生命中每一个这样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比如天空的颜色;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

  比如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的那个人;比如昨天擦肩而过的人变成了你今天的知己。梦想这东西,最美妙的在于你可以制造它,重温它。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去一个地方,梦想就能重新发芽,那个在你体内扎根的与生俱来的梦想。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事情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们不能不成长,没有什么比背叛自己更可怕。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牵到那个人的手,但是你付出了就不会有遗憾;也许最后你也只是默默无闻,但你曾经为了将来努力地奋斗了一把;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篇十四: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是采用一系列手段对肿瘤进行控制和消除的一门专业科室,目前我国肿瘤内科发展较快,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对肿瘤内科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的发展,提出了对该学科未来的展望,供相关的人员参考。

  标签:肿瘤内科;治疗;发展;现状;展望

  一、前言

  肿瘤世界医疗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采用先进的手法对肿瘤进行消除是世界性的难题,那么肿瘤内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专科,因此了解肿瘤内科的发展,对于今后的法杖方向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二、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

  1、世界肿瘤内科发展的历程

  目前肿瘤内科的治疗主要是以化学手段为主。国外对于化学药物治疗的研究较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对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的在淋巴癌中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逐渐拉开了历史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这些药物逐渐开始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顺铂、阿霉素和卡铂等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在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儿童的白血病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这样标志着肿瘤内科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可以发展到根治的层面上。上世纪90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也开始逐渐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已经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中去,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发生的历程以及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运用生物学治疗的手段的,其作用靶点包含的位置校对,其中细胞表面的抗原,生长的因子的受体,以及形成的重要酶和蛋白质,这些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的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目前世界对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已经批准了7个单克隆抗体,以及5个小分子的化合物运用于肿瘤的治疗。目前运用到肿瘤治疗的药物非常多,单细胞毒类药物就达到了70多种,而内分泌和激素药物就达到了20多种,另外靶向药物和支持治疗的药物逐渐问世,多元化的对肿瘤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在治疗上的主旋律,新的复制治疗对于同步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6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成立,学会设立的目的是广泛的对世界癌症的质治疗方法和途径进行交流,增加临床和转换研究的投资,对全世界每年数百万遭受癌症侵扰的人群找到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因此ASCO得建立在

  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我国肿瘤内的发展

  我国的肿瘤内科治疗是在国外治疗和发展的经验上慢慢的总结出来的。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即现在的肿瘤医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肿瘤内科科室的创立,这标志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已经正式的形成。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地区的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肿瘤科室的建立,到90年代我国许多三甲医院都成立了肿瘤治疗中心,对肿瘤内科进行了单独的设置。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也一直非常积极,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个抗肿瘤药氮芥在上海成功的进行了生产,接着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噻替哌等药物也广泛的运用到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随后更生霉素、爭光霉素、平阳霉素等抗肿瘤药物也相继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高三尖杉酯碱在美国临床成功,并被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三线治疗药物。而我国中药在肿瘤治疗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于重要的重视,而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三、肿瘤内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积极治疗的意义

  近年来临床实践的事实让我们看到,有一些癌症患者虽然在一定意义尚不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却可以长期的带瘤生存惰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浆细胞肿瘤,例如长期和人类抗衡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血压、糖尿病等良性的慢性疾病一样,通过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加上一些药物进行配合治疗,这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有效的减少疾病负荷,控制和减少肿瘤对机体的危害,使得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样,即使不能根治肿瘤,也能和肿瘤进行相互依存。病人可以向正常人一样进行有效的活动,对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靶向治疗问世以后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肿瘤治疗的思维,使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根治作用还是一直被目前的医学重视,并且也是目前治疗中最好的方法,例如在霍奇金淋巴瘤、儿童白血病、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采用根治的办法是保证患者正常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2、有效预防是降低肿瘤发病率的最佳手段

  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针对病因进行干预是目前在治疗过程中红研究的重点,可以预防癌前病变向癌的转化。目前在治疗的过程中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对肿瘤发生的病因几乎女性积极的干预,在某些肿瘤的预防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ScottLippman医生荣获了2007年ASCO年会的美国癌症学会奖,因此可以说肿瘤预防已经成为了人们在今后研究过程中的重点。Lippman医生的转化性研究极大地扩展人体各种不同器官对于癌症发生的

  风险、生物学和化学预防的认识。肿瘤在亚临床阶段就存在分子生物学的异常,在这个阶段应用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看作早期治疗和晚期预防的交汇。因此未来的靶向治疗可能从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的机理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认识到靶向治疗的关键技术所在,靶向治疗的研究依然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四、结束语

  综上,本文重点对肿瘤内科的发展历史,以及结合国内和国外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前肿瘤内科依然还是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如何科学治疗的问题依然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孙燕.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

  

篇十五: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实现癌症精准治疗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实现癌症精准治疗

  黄祺肖鑫克服疫情期间种种困难,5月初,按照国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建设标准、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建设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顺利试营业。癌症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寻求最前沿的治疗技术和个性化的精准治疗,这些年国内一些癌症患者远赴海外寻求治疗,不惜花费高额的费用。癌症精准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现在,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正在将最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和个性化精准治疗带到中国患者身边。以细胞免疫治疗为特色的肿瘤精准治疗将如何从理论变为现实?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探索将给出答案。以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为引擎,实现癌症精准治疗驱车从上海市中心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约40公里,就到了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位于安亭的上海市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内,医院周边是别墅区、嘉北郊野公园,距离不到一公里处是肝胆外科领域著名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分院)。身处长三角腹地的医院,未来将辐射全国,为各地患者服务。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于20XX年启动建设,20XX年底建成,20XX年3月21日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今年5月初开始试运行。医院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开设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妇科、中西医结合科、放射治疗科、肿瘤早筛、消化内科、联合门诊等科目。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之下,目前已经有病人入院接受治疗。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20XX年5月开始试运作。在优质医疗资源云集的上海,选择治疗难度大的癌症为主要病种,投资8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家高水平的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医院院长程传苗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这些问题。

  1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以及治疗技术都有关系,我国癌症治疗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的癌症治疗效果相比仍有差距。而这种差距,就来自于癌症个性化精准治疗实现的程度上。

  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是全世界癌症研究的热点,中国的科学团队在癌症免疫治疗的研究上也早有参与。

  近十年来癌症治疗理念有了巨大的突破,特别是免疫治疗领域的进展,克服了传统癌症治疗方式的不足,给一些过去无法治疗或者治疗效果差的癌症带来新的机会。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是全世界癌症研究的热点,中国的科学团队在癌症免疫治疗的研究上也早有参与。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提出以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为引擎,以“免疫治疗+”为诊疗特色,以多学科联合为诊疗模式,为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精准治疗。针对肿瘤患者,医院采取“一体化诊治定制”模式,由多科专家联合对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究竟什么是细胞治疗?包括细胞治疗在内的免疫治疗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院长程传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二十年出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治疗方法都基于“借助外力杀死癌细胞”的治疗理念。而免疫治疗理念的出现,改变了癌症治疗思路。免疫治疗寄望于寻找一种方法,解除免疫细胞受到的抑制或者激活免疫细胞,调动患者自己的免疫能力来控制甚至消灭肿瘤。

  6月6日,上海大学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建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授牌仪式。

  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被動免疫治疗和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和(或)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已经上市的PD-1就是这一类药物;而主动免疫治疗则包括癌症疫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

  CAR-T细胞治疗是目前免疫治疗领域中方兴未艾的一个方向。CAR-T技术治疗肿瘤的原理,是从病人身上分离出T淋巴细胞,赋予T细胞特定的能力,再把“赋能”的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这些解除了抑制的免疫细胞回到病人的身体内,重新识别肿瘤并参与消灭肿瘤的战斗,最终消灭肿瘤。

  2

  据介绍,中国国内目前正在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有141项,仅次于美国的143项,位居全球第二。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隶属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细胞治疗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主要的研发方向之一,其也是国内首家以非病毒载体工艺制备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公司。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在细胞治疗研究上的工作已经持续多年。20XX年4月11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申报的项目——以CD19为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新药“非病毒载体CD19CAR-T细胞注射液(BZ019)”获药监局批准可开展临床试验,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通过许可的以非病毒载体制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非病毒载体CD19CAR-T细胞注射液(BZ019)”曾获20XX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年度十大进展项目。

  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钱其军表示,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运行补上了集团在细胞治疗研究上的最后一环,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全过程。

  据院长程传苗介绍,未来,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细胞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到时候,部分癌症患者将受益于这一新技术。

  一流专家团队保障,高水准临床转化医学平台程传苗院长介绍,从患者入院那一刻起,“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理念就贯穿始终。医院门诊每日设首席专家,根据病情需要,首席专家牵头组织相关学科共同对疑难病例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于住院患者,医院采用肿瘤患者“一体化诊治定制”模式,由相关学科专家联合对每一例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科学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最佳治疗,以解除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医院按照国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建设,因此患者所有的检查、治疗都可以在医院内一站式完成。按照精准治疗的要求,从基因诊断,到影像检查、胃肠镜检查、病例检查等等,医院配备的科室完全可以满足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一家医院除了硬件设施,更重要的自然是医疗团队。

  3

  程传苗院长介绍,目前已经有多个权威专家团队加入医院。医院正打造一支以两院院士为领衔的中外融合研究型医疗队伍。

  中国放射医学学界著名专家肖湘生教授和其团队,为医院打造了高水准的影像诊断平台。

  肖湘生教授是我国第一个影像学界博士,为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心胸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介入治疗学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从医50多年来,他在胸部疾病诊断、特别是肺癌诊断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被许多病患誉为“火眼金睛”和“神眼”。

  影像诊断可谓现代医学的“眼睛”,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帮助医生直接探查到病人的病灶,为后续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了先进的设备,还需要高水平的影像学人才来解读机器探查到的图像。影像医学团队的水平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一家医院的诊断水平。

  有了医院,最新的医学成果,才有可能变成患者受益的治疗技术。肖湘生介绍,当今影像检查尽管有先进的设备提供越来越清晰的图片,但疾病误诊率仍有相当比例。肖湘生教授多年来对于全国各地到长征医院会诊的疑难杂症患者进行影像检查,他手上检查结果的一次确诊率,可以高达98%以上。除了肖湘生教授团队,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从全国各地三甲医院引进各个领域的中坚骨干专家担任医院科室主任,为癌症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了强大基础。完整的学科建制和技术平台,使得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可以向患者提供从检查、诊断到肿瘤外科手术、放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以及未来的细胞治疗等所有肿瘤治疗方法。“白泽计划”,60%中国人用得起免疫疗法“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精准医学中心,国际一流‘免疫治疗+研究型肿瘤诊疗中心,国际一流精准抗衰老中心,国际一流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程传苗院长说。从目前细胞治疗研究上的进展可以看到,细胞治疗将在对抗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产生革命性的变革,随着

  4

  产业的成熟,细胞治疗的价格也可能从高端走向平民化。程传苗院长介绍,目前海外一些允许开展细胞治疗的地区,细胞治疗的费用

  高达300万元人民币,而未来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细胞治疗如果进入临床应用,治疗费用有望控制在20万元人民币,普通患者也能承受。

  有了医院,最新的医学成果,才有可能变成患者受益的治疗技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于20XX年提出雄心勃勃的“白泽计划”,医院的运行也是“白泽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白泽”是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一只神兽,它知道所有鬼怪的名字、形状以及它们的驱除方术。“白泽计划”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让60%的晚期肿瘤患者癌症消退,60%的中国人用得起最新的免疫疗法。

  “白泽计划”迄今陆续打造完成了细胞药物制备到临床的完整产业连:包括抗体研发(乘黄纳米抗体)、基因检测(白泽医学检验所)、CAR-T制备和研发(白泽细胞治疗研究院),以及临床肿瘤治疗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

  打造好完整闭环的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将开启下一步的征程:推动更多的肿瘤治疗药物进入临床。

  在细胞治疗技术平台上,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还将在肿瘤早篩、健康管理、抗衰老和美容等领域面向大众提供服务。

  肿瘤发现的早晚,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程传苗院长介绍,医院开展的肿瘤早期筛查主要分为三大类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

  “我们拥有被称为‘下一代癌症指标的ctDNA液体活检技术,不但可以抓取ctDNA,还可以定量分析它在血液中的含量,根据突变基因标志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癌症情况。”

  实验室检查中的另一个技术——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的异形细胞、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来辅助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如肿瘤的超早期筛查。这种只需采集15毫升外周血的肿瘤早期筛查方式,可以方便地帮助医生获得病人的早期癌症信息。

  精准的肿瘤早筛,为患者赢得生存机会,避免了癌症发展为晚期带来的遗憾。研究型医院,追求突破创新

  5

  突破和创新,是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的使命所在,无论是癌症治疗上还是早癌筛查、抗衰老研究上,医院都瞄准未来。

  程传苗院长说,吴老是医学界的一面旗帜,医院以“孟超”为名,既要传承吴孟超院士执着于医学事业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医院发展的鞭策。

  细胞技术在抗衰老上的应用,这些年也是科学研究的热点。20XX年3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皮肤病专家廖万清教授正式签约并将领导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医美抗衰老中心。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开始试运营后,大家对以“孟超”二字命名的医院给予了很大的期待。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钱其军是吴孟超院士的博士后,当初得到吴孟超院士的同意,将医院命名为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吴孟超院士是中国肝胆外科界的“传奇”,90多岁仍上台开刀的美谈令无数医学后辈受到鼓舞。程传苗院长说,吴孟超院士也非常关心基础研究,吴院士认为“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

  程传苗院长说,吴老是医学界的一面旗帜,医院以“孟超”为名,既要传承吴孟超院士执着于医学事业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医院发展的鞭策。“用了吴老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这个名字激励团队不忘初心,守正创新,造福人类。”

  6月6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面向未来的医学创新与教育”首届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上海大学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建的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授牌仪式。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COO(首席运营官)丁娜介绍,此次战略合作是基于双方在各自领域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在细胞治疗研发、医学人才培养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厚博资源,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助力上海大学医学学科建设发展。

  程传苗院长说,合作双方在上海孟超肿瘤医院基础上建立“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精准医疗中心,国际顶尖“免疫治疗+”为特色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以及国际一流细胞疗治临床试验基地及转化应用平台,助力上海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6

  作为国内首家以免疫治疗为特色的肿瘤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将在癌症个性化精准治疗上探索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技术。未来,细胞治疗在癌症上的突破,可能就将在这里从梦想变为现实。

  7

  

  

篇十六: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

 上海中科医学最新研究动向:精准医疗或将成为癌症治疗新方向

  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并于1月30日正式推出该计划。而在3月底,我国计委医政医管局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也预示了我国政府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趋势。2015年,将是精准医疗的元年。

  精准医疗都能做什么?简而言之,精准医疗就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体征量体裁衣地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它是由“个性化医疗”联合最新的遗传检测技术发展而来。相较传统诊疗方法,上海中科医学认为精准医疗作为下一代诊疗技术有很大技术优势,精准医疗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省去患者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基因测序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患者的血液甚至唾液,无需传统的病理切片,可以减少诊断过程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在精准医疗的基础上,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检测体内的突变基因,判断出基因容易

  患上哪一种疾病,之后患者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疾病预防。不仅如此,对药物过敏体质的患者也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对哪一种药物过敏或者无效。针对癌症的“精准医疗”对于癌症,上海中科医学发现大多数患者走的还是这样一条路:先手术,然后化疗、放疗,接着转战靶向、免疫治疗。实际上,癌症治疗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样一条“路线图”来进行。从美国精准医疗的发展来看,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个体化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而基因测序技术正是精准医疗的基石之一。目前,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基因测序主要可以做到两点:一是检测肿瘤易感基因,利用DNA测序技术确认导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者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肿瘤易感基因,寻找患者适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其他适宜的治疗手段。二是检测肿瘤靶向药靶点,在分子靶向药使用之前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

  对于常规靶向药而言,患者在服用之前,都需先做基因检测,至于基因进行突变才可以服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研究中心——美国克利夫兰癌症研究中心基于此种情况研制出多靶点抗癌产品——美罗凯,多靶点的特性使得患者在服用前无需进行基因检测就可服用。另外,上海中科医学已于日前联手韩国共同开展基因测序项目,研究成果也会服务于美罗凯。如今癌症的治疗手段多样,只有根据病人个体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而精准医疗的发展或将成为下一个癌症治疗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