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2023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0篇)

时间:2023-06-24 16:00:05 来源:佳谦文档网

篇一: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汇报

  人才是企业旳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事关企业旳兴衰,尤其是政策性、知识性、专业性比较强旳金融企业,显得愈加重要。农村信用社能否走可持续发展旳道路,在剧烈旳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前提和保证,因此,农村信用社就必须根据自己旳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业务发展旳各层次旳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只有各层次人才队伍旳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工作旳整体效率才能最大地提高。结合笔者对该单位实际状况进行调研,由此而引起了对目前农村信用社队伍建设旳一份浅见。

  一、信用社基本状况

  蒙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贾庄信用社位于蒙阴县最北端,比较偏远,为辖内九个行政村0.9万人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社各项存款余额到达6027万元,贷款余额到达294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86万元,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1、人员状况:该社既有干部职工11人,平均年龄在37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旳干部职工5人,占员工总数旳45%。

  2、岗位设置:贾庄信用社目前设置主持工作主任一名,内勤主任一名,主管会计一名,借据岗兼立据岗一人,柜组会计2人,复核员一人,出纳员一人,外勤业务人员2人。由于单位业务相对较少,地理位置偏远,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单位人员状况基本保持不变,人员相对较少,基本保持最原始旳业务操作流程,有旳员工还身兼两职,除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外,给业务发展也带来不便,对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了一定旳阻力,制约了业务旳发展。

  二、存在旳问题

  (一)、内部管理体制不顺,用人机制不活。LocAlhSt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前,农村信用社历年接受旳新员工大多数是顶替、照顾旳内部职工子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行社脱钩后,尽管采用了诸多措施,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员工运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多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再加上近几年来,从大中院校引进了二十几名大学生,不过由于受体制原因旳影响,仍然满足不了目前旳需求,一时还不能变化目前旳状况,形成了队伍老化、制度不活、竞争软化旳落后局面。(二)、知识构造和年龄构造老化,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严重匮乏。一是缺乏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熟悉金融业务旳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科技应用能力强旳技术人才;三是缺乏精通法律旳专业人才;四是缺乏公关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强旳市场开发人才。

  三、对策及提议

  (一)、发现人才,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旳首要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旳关键所在。一是要善于发现人才,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确不常在。这阐明发现和识他人才关键是各级领导要甘当新时代旳伯乐。二是要有求才爱才之心,善于把握人才旳本质特性,要从不一样类型人才、不一样层次和不一样规定旳特点出发,把握不一样人才不一样特性,防止用同一种原则来衡量不一样类型旳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人才旳最大潜能。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煅炼力度,

  人才不是与生俱来旳,知识在于积累,天才来自勤奋,人才在于培养,要为农村信用社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事业心强,爱岗敬业旳年青员工发明多岗位煅炼旳机会,要故意识、有目旳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四是要明确用人原则,做到按需配置。要明确人才队伍建设旳内涵,要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选择各层次所需旳德才兼备旳人才,要注意平衡德与才旳关系,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是坏才,假如一种有才能旳人,没有甘于奉献、大公无私旳敬业精神,一心只想贪图享乐旳话,那么,才能越大破坏力越强。因此,要从规避道德风险入手,从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原则方面扼制也许出现旳道德风险。

  (二)、提高一线窗口人员操作水平。营业人员服务质量旳优劣,操作水平旳高下将会直接影响信用社在社会公众中旳信誉和形象,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人员紧缺旳一种重要原因就是一线缺乏各类纯熟操作业务旳营业人员,因此,农村信用社建设一支业务操作水平精湛旳一线操作人才队伍尤其重要更是农村信用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旳根基。

  一是要加强业务岗位人才队伍旳岗位轮换,把一线人员培养成一专多能旳业务能手,逐渐实行按职务、职称、岗位取酬旳鼓励机制,能者多劳多得,劣者少劳少得,视员工旳能力可以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这样既有助于人才在当地区间旳合理流动,也有助于增进人员分流,优化全系统员工队伍。

  二是加强培训,加紧一线人才队伍新业务、新知识旳更新速度。要变化农信社管理人员知识构造旳落背面貌,

  短期内单靠外部高等院校输送人才是远远不够旳,因此,还必须坚持抓好后续教育,积极发明“学习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先天文化知识水平局限性业绩优秀旳员工加油充电,提高文化知识,业务理论水平,适应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旳需要。可以从既有用工中通过考试旳方式,选拔

  一批优秀人才输送到专业院校脱产学习,通过单位、个人双方承担教育投入旳措施,毕业后给与对应旳待遇。从而实现构造调整与既有人员盘活旳双重战略。

  三是实行岗位等级管理,严格员工绩效考核。建立鼓励和教育机制,对旳引导员工自觉加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旳学习和提高。实行调整与发掘既有人力资源潜能双重战略一是要推行全员聘任制,把职务和职称评聘全面纳入构造比例控制,真正引入竞争机制,全方位推进优化组合。根据公平、公开、公正旳原则,各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实行双向选择,不分地区,竞争上岗,按劳分派,多劳多得,以绩取酬。

  ??

篇二: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通用3篇)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专业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国家,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动,迫切需要在构建和谐湖北的历史进程中,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

  我省社会工作主要分布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障康复和群众工作等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社会工作的领域范围。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了覆盖民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计划生育等的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包括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

  社会工作队伍的规模。目前,我省从事社会工作的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其他机构共有4.1万个,从业人员约27.13万名,占就业总人数的0.7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36~50岁、51岁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2.5%、52.8%和14.7%。从性别结构看,男女比例接近42∶58。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44.1%。从职称结构看,现有社会工作人员拥有的专业技

  术职称,主要为政工师、心理咨询师、医师、教师等,社会工作师的评定工作正在启动。

  二、我省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拓宽延伸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随着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务实的社会工作队伍。__市社会福利院、__市精神病院等机构纷纷引进社会工作人才,鼓励实际从业人员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方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并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

  推进新型城镇社区建设,切实打牢社会工作的基础平台,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我省1999年8月开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改革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构建起基层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三位一体”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开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社区建设逐步完善,提升了承载社会工作的功能。截止12月,全省已建立新型社区3465个,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71万人,他们大部分属于实际社会工作者。其次,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社区管理和组织功能明显提升。社区承担了大量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就业,开展了社区矫正、残障康复、妇女家庭、儿童和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招标和社区无偿、低偿服务以及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种社会工作运作方式。

  发展民办公益社会组织,丰富创新社会工作的活动方式,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在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培育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岗位和机构,利用各种民间社会资源推进社会工作向专业化、职业

  化方向发展。截至底,湖北省民办社会服务组织总数已经达到26805个。其中:社会团体237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120个、基金会15个、社区民间组织18300个,占全省民间组织总数的73%,从业人员61600多名。这些机构和组织为社会工作人才应用专业知识、实践专业理念,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就业岗位,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施展才能的重要载体。

  三、我省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趋势预测

  (一)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在工作目标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传统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妇女儿童工作、老龄等工作,目标和手段比较单一,侧重于对困难弱势群体外在、物质的帮助,只能解决表面性、临时性问题,而受助对象自助、自决、自立意识并未得到唤醒,受助对象深层次功能和信心并未得到恢复,导致帮扶对象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平等”、“接纳”、“自决”等理念的推广,将使现有工作领域在指导思想和目标上得到升华和拓展,既注重外部问题的解决,也注重内部信心的树立;既注重物质帮助,也注重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从而使相关工作具备复合性功能,能够产生更加全面的社会效益。

  在工作方法上,由经验型向专业化发展。现有大多数社会工作岗位沿袭传统工作方法,积累了一些作群众工作的经验,但在利益格局调整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面前,这些方法显得苍白无力。社会工作方法体系以亲和、平等、接纳为核心,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工作方法相结合,辅之以心理介入等专业手段,具有亲和力强、效率高、对象受益明显等特点。这些专业方法经过实践检验后逐步形成体系,将在我国社会工作中逐步引进和推广,社会工作职业的专业性将不断增强。

  在工作定位上,由从属性向职业化发展。目前社会工作分散在各个工作系统和领域,尚未形成一个专门、统一的职业。相对于民政、司法、卫生、教育等单位的主体工作而言,社会工作还处于从属地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大多工作都属于各单位的“自选动作”而不是“规定动作”。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入、相关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从分散走向统一,职业内涵和外延逐步明确,职业理念和方法逐步统一,职业目标和作用逐步清晰。社会工作将成为一个有统一规范、用专门方法、由专门队伍从事的专门职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将在职业化过程中成长壮大。

  (二)重点领域社会工作定位及人才需求趋势

  据统计预测,我省到“十一五”末社会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需求数达到26万人,其中初级人才9万人,中级人才12万人,高级人才5万人。到总需求数达到33万人,其中初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15万人,高级人才8万人。其中,重点领域社会工作定位和人才需求预测如下:

  1、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福利机构是社会工作需求和社会工作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从广义上看,我国福利机构包含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流浪人员救助站、部分残疾人康复机构在内,为老年人、孤儿、流浪人员、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提供养、护、教、康复等服务的机构。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要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亲属联络与沟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文化娱乐服务、心理咨询与辅导、健身辅导与服务、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与辅导等手段,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生命观和身体观,帮助所有福利机构供养对象克服社会隔离感、社会交往障碍和社会认同危机,克服自卑、被遗弃感及社会适应障碍等。

  基于福利机构已有的综合性功能和示范效应,福利机构应按照供养对象1%的比例配备社会工作人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福利需求多元化,湖北省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人员需求数量将逐年递增,在达到13万人左右,其中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将达到8万人左右。

  2、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工作人员应在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参与整体应急处置,制定工作方案,预防和减轻受公共事件影响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帮助受影响人群正常开展工作和恢复正常生活。从自然灾害领域看,湖北省自然灾害频率高,灾害损失大,受灾人口多,属我国多灾、重灾地区之一。社会工作介入到救灾领域是当前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以便在灾前、灾中和灾后为灾民或潜在灾民提供一系列服务和帮助。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人员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应提前培训和储备。应根据总人口的万分之三配备应急社会工作人员,区分公共事件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大培养力度,并进入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以便处置突发事件时集中调配使用。根据湖北省人口状况,需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工作人员2万人左右。

  3、社区社会工作及人才需求预测

  城乡社区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平台,社区管理组织集党的基层组织、村居民自治组织、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四种身份为一体,功能多,任务重,是社会工作的主战场。社区层面社会工作领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行政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社区管理机构,承担社会政策的落实、社会福利资源的筹集分配、社会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等;二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有社区老年服务,社区未成年人服务,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特困家庭服务,社区优抚对象服务以及社区矫正、社区卫生、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

  我省共有277个街道、943个乡镇、3145个社区、29534个农村村委会、531个社区服务中心、2720个社区服务站,按一个街道(乡镇)配备一名专业社工,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社工,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配备3名专业社工的标准,湖北省共需配备5万名左右社区专业社工。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开发、科学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等方式和途径,实现社会工作岗位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必须着眼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城乡困难群体、妇女儿童等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要着眼于恢复人的社会功能,帮助精神心理疾患人群、司法矫正对象、问题青少年完善人格,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要着眼于基层,缓解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村落社会管理的压力,弥补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当前,应尽快在城乡社区、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聋儿康复中心、救助管理站、收养中心、荣军军休机构、减灾备灾中心、司法矫正机构、学校、医院以及工会、妇女儿童机构中明确和增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

  (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

  要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规范体系、登记注册管理制度、职级职称管理制度、行业自律评价制度为框架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价制度,着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执业资格国际间互通互认。一是抓紧制定出台社会工作者职业规范。从社会工作者的品行、专业行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与所属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等多个角度明确社会工作者的权利义务。二是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注册制度。明确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注册管理机关,通过注册把好社会工作者准入关。三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职称职级管理。开展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指导工作。四是完善社会工作者行业自律制度。

  (三)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坚持用事业、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职业薪酬制度,不断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有成就感的职业。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投入体制。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开办运行和工作岗位的设置,购买社会工作项目服务,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进出”机

  制。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________和培养渠道,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工作人才流动、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切实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打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党政领导队伍的通道,积极选拔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管理和党政领导工作岗位。

  (四)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公益组织

  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吸纳人才、使用人才、自我服务、行业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善社会公益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完善有关税收、人事、就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提高社会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和创造力。建立阳光财务制度和公众问责制度,帮助社会公益组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益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引导社会公益组织不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构,不断克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

  (五)加快社会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地位,维护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和职业尊严,保障社工的合法权益,降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成本及风险,明确社会工作者与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受助对象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要抓紧起草制定社会工作者注册办法、社会工作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基础性、框架性政策文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体系,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性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为了解卫生系统人才队伍的结构、分布情况,进一步搞好卫生系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调动本系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推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我们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归纳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人员基本情况。__县卫生局有下属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4个(包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系统共有在编职工858人(乡镇卫生院281人),其中党员247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45人;主治医师职称143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383人。县卫生局机关现有在编职工13人。

  (二)人才需求情况。缺乏公共卫生、临床医学骨干,临床医学中普遍缺乏内科、妇科、外科、儿科医师,部分单位缺乏护士、检验师、影像师、中西药师、麻醉师等。

  二、存在问题

  (一)人才队伍结构、分布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退休人员比例太高(部分单位已超过50%);在职卫生技术人员45岁以上比例偏高,35岁以下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部分医疗机构仅占10%左右;卫生系统大部分机构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2、素质结构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所调查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通过系统学习、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缺乏,有相当部分是吸纳以前本地乡村医生或本单位职工子女,其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中坚技术骨干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41.37%,而初级甚至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58.63%;高学历人才缺乏,本科生才占11.4%,且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学历。而那些中专及中专以下的人员,占53.03%,甚至有无学历人员49人(部队转业、职工家属、后勤),他们大多为90年代引进,知识结构老化,又缺乏进取精神;

  3、专业结构不合理:两站普遍缺乏公卫医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两院及乡镇卫生院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影像医师及护士。

  (二)对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出效益、出政绩,以至过去一些基层单位对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更缺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诸如:部分单位虽然每年选送了一部分人员进修,但因系统性、针对性不强,进修回来后开展不了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学习也因缺乏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而效果不明显。

  (三)政府投入不足,难以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事业本质是公益性事业,但政府每年有限的下拨经费尚不能保证现有人员的工资和机构运行的需要,更谈不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四)人才引进环境不优越。由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实施自主择业后,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引进,即使进来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有很多人才仅仅把医院当成了他们在取得“资格证”前的一个实习基地,或者说迈向一个更高平台的跳板。

  (五)人才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原因,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措施,分配机制上,仍停留在平均主义――做好做坏一个样;职称方面,论资排辈、按部就班、重资质轻能力和业绩。

  (六)人才分流导致储备不足。人才分流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经验丰富的名老医师退休;二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部分年轻的优秀人才被其它部门挖走;三医疗卫生行业是专业性强的行业,部分具有闯劲的人才外出高就或自主创业,而导致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人才不足。

  三、思考与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根据现有人才队伍情况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才,培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保障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后劲。针对结

  构不合理和人才断层等问题,经过3~5年,完成现有人员的调整,通过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外引优秀人才努力,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具体模式可采取“外培内训”的方式,一方面选派职业道德优秀、技术素质良好的人员参加医科大学举办学习培训班或送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争取上级对口单位的技术指导(如来院讲学,坐诊,指导业务开展等)。另一方面,以医学会为龙头,各医疗机构为载体,定期自行组织业务学习,制定详细、周密的培训计划,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制定可行性政策(即适当报销部分学费及特许安排学习时间)鼓励卫生技人才加强在职学历教育,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学历教育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以逐步提高医疗卫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引进工作如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协调人事、编办、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解决优秀人才引进所涉及到的编制、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每年可以考虑打破编制、身分的束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急需专业骨干,充实到县直两院工作。二是要逐年分批引进一批大专以上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到我卫生系统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优秀毕业生愿意到我县工作,对自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大专毕业生,解决编制问题,工资待遇从优;三是从民营医疗机构、企属医疗卫生机构,甚至村卫生室引进具有资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以充实乡镇卫生院队伍。

  (三)优化人才使用环境,营造“拴心留人”氛围。人才的流动往往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和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采取措施改善现有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倾注个人情感、提供发展平台,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使其感到优越,看到希望,有所留恋,避免本区现有优秀卫生人才的外流。倾注情感,返聘离退休人才,对于那些确有专长和较高资质且身体健康的退休老同志我们可以把他们留下或者聘请进来继续工作。另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卫生一线

  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在坚持以业绩、能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下适当给予倾斜,以稳定乡镇卫生院队伍。

  (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提高人才整体效能。既要努力扩大卫生人才的拥有量,也要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和聘用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后备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做到评聘分开。以工作能力、业绩及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依据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开竞聘上岗,使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易岗易薪,薪随岗走。同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做好落聘人员的培训、转岗等后续社会保障工作。在两院之间、乡镇卫生院之间打破编制、身分的限制实施“横向交流,竞聘上岗”加大人才内部交流使用力度。

  (五)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全面激励人才。建议县政府层面设立由政府、社会等各方面注资而形成的人才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对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奖励,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尝试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建立人才培养和奖励的院(所)长人才奖励基金,每年提取一定基金对重点专业、专门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如对重点专科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对专门人才的学术交流报销差旅费用,对科研课题给予专项补贴,对在职学历教育予以补助,对突出贡献的人才、自学成才的人才、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予以奖励等。

  (六)建立人才库,组织储备人才。在摸清现有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卫生系统人才库,制定详尽的人才管理办法(包括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使人才队伍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卫生系统专业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和不断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带动了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改进。

  一、目前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据对武陵区20家重点民营企业的调查,民营企业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对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与需求十分强烈。但企业内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市场配置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也反映十分集中。截至底,20家民营企业拥有职工1991人,从职称结构看,拥有各种职称的270人,其中高级职称为37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为112人,高级人才比例明显偏少。二是民营企业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够健全。用人理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相当多的企业家在观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只重产出,不求投入,表现在人才的使用上″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人才教育培训投人不足,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人才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在人才选拔任用上存在不重业绩,而看与企业主的亲缘关系的现象。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薪酬方面,据调查,我区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年均薪酬2—4万元。在保障方面,与外地相比差距较大,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区的民营企业人才普遍存在″打工″的思想,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三是党委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区委、区政府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引导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民营企业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加快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目标明确的民营企业人才队

  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2、创新人才政策,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在经济收入、技术入股、物质精神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人才″洼地效应″。要健全民营企业人才保障体系。要关心民营企业人才家属就业等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加强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要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指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践,积极推进和规范股权制、期权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机制,保证企业内部公平。

  3、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人才服务社会化。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集中精力创新行政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使政府职能、政府行政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现代化人才管理手段,建立具有我区特色的、贯通全国的统一开放的人才信息网,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要分门别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专家信息库,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构筑民营企业教育培训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要通过各部门,邀请国内外专家,定期组织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负担的教育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学院。要面向市场,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鼓励企业创办重点行业实验室,解决我区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吸引培养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篇三: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1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__县教育工会把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__年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县教育工会组织人员就全县自聘教师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和座谈,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入会工作,为维护农村中心幼儿园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学前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发挥了工会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1.__县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辖10镇5乡。全县有公立幼儿园22所,其中农村中心幼儿园17所,下设96个村幼儿教学点。公办教师166人,自聘教师364人。我县学前教育儿童80%以上在农村幼儿园,42%以上在村幼儿教学点。

  2.__县在1999年就出台了《__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幼儿园100%公办。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一乡镇一个农村中心幼儿园,一个中心一个法人,辐射管理至行政村幼儿教学点的管理模式。

  3.为保障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县政府为所有自聘幼儿教师办理了“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逐步改善幼儿教师工作环境(配置办公电脑、安装空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自聘教师福利待遇。并从__年开始,每年为农村中心幼儿园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提高保教质量。

  4.从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所有自聘教师大都没有入会,而在编幼儿公办教师作为会员只是参加所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工会活动。农村中心

  幼儿园尚未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的不统一、对自聘教师群体的关注度不够所致。

  二、吸收自聘教师入会的几点思考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________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县教育工会常委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就做好农村中心幼儿园的工会工作展开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在统一认识后,将发展自聘教师入会列入了__年工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到5月底,在个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364位自聘教师都愉快地加入了工会组织,并领到了会员证。

  2.中央组织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以“党建带工建”活动。要求通过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坚持在组织建设上带,扩大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由于我县农村中心幼儿园的教职工人数大多不足25人,建立独立的基层工会条件还不成熟,幼儿园党员很少,且党组织关系在所在乡镇小学支部,参加小学党支部活动。因此,我们确定了以“党建带工建”的形式组建幼儿园工会小组,在17所农村中心幼儿园组建作为所在乡镇小学工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会小组,纳入到小学工会工作管理中,新会员按规定交纳会费,幼儿园工会小组长列席小学工会委员会每月例会,小学工会主席每月要到幼儿园走访一次以上,了解自聘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好与园长的沟通交流。各学区工会工作委员会在对本区的自聘教职工情况摸底之后,及时召开本区小学工会主席和幼儿园园长联席会议,布置发展自聘教师入会有关事项,要求维护好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3.我县__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目前,农村中心幼儿园和村教学点正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村幼儿园的布点更趋合理,办园条件不断优化。由于政府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学前教育

  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更多的精力投向提高办园水平、提升办园内涵上来,有效促进我县学前教育特色化发展。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的组建,极大地调动了自聘教师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都说早该入会了,虽然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文体活动早已一视同仁,而入会后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为今后进一步参与民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4.落实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总体要求,农村中心幼儿园要逐步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本园各项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小学工会主席要到园指导并参加会议,力求相关制度科学、民主和公正。切实保障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依法维护自聘教师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农村中心幼儿园工会小组组建之后,工会的活动经费如何筹集?如何尽快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如何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工会的作用?让我们围绕学前教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会工作,为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2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1、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并且,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3、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

  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

  (一)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1、“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之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之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之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之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3、“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二)激励教师,前提是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只有对教师作出了正确的评价,才能实施正确的激励,激励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科学、合理、公正、严格的评价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评价要以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

  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之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改变以往只有领导评价的状况,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2、要坚持以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这是教师在回答“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3、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向前看”,坚持发展性原则,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在实施评价体系时,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倡导教师以评价促进自身发展。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研制评价的过程管理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增强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教师的自评结果,落实评价反馈。在教师自我评价以后,校长要尽快以谈心、座谈等方式给予积极的肯定,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更高的希望,提供有效的帮助,使教师自我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激励教师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正确的激励方式。结合激励的对外竞争性、激励的对内公平性、学校自身的支付能力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方式,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方式,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组合。“物质激励”是使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的激励方式,然而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同时,物质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精神激励可以有很多方式,1、领导们自身行为的“楷模激励”,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做教师的楷模;

  2、体现领导们亲和力的“情感激励”。领导们要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教师,既要在工作之中为他们创设机遇,又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教师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必定会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工作,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

  3、工作之中的“责任激励”。责任是教师身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体现的是得到了校长的信任并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赋予教师责任是调动教师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

  4、决策之中的“参与激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程度越高,其积极性越高。尊重教师的意见,就是要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5、对教师发展的“目标激励”。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更具发展潜力。帮助教师建立不断超越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等等。总之,校长要了解教师的精神需求,艺术地激发并真正的满足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欲望,这才是激励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本”落实到行动之中,就是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就是尽一切努力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一切努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教师发展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的因素不可忽视,精神文化的因素更不能忽视。一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和类化作用,它会成为个体评价自我的内在尺度,去规范个体行为;它又影响并形成了群体的需要结构,必将有效地激励个体为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断前进。从哲学上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的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是专业的文化人,比社会上其他职业更需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校园是教师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教师发展,必须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核心正是人本身,人是有理想、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广大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实现自己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2、努力塑造为全体教师认同和共有的价值理念。要引导教师形成求真、向善、尚美等价值理念。价值理念被教师内化需要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可以把价值观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之中来规范;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来启迪;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熏陶;可以通过校内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来示范。

  3、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究课、大型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学术思想、撞击学术火花、训练学术思维、激发学术智慧、加强学术互动、提升学术品味,进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促进自身发展。在学术研究之中,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以业为缘,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枷锁,提高了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场,它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了精神生活,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解决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3一、调研目的“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可付拙工。”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大面积倡导实施,并且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时,它更需要一批新型的、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完成这一教育的使命。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几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以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准推进深化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着眼点和切入点,重新调整推进思路,促进全校语文教师均衡、协调、和谐地发展,笔者对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校14位专职语文教师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涉及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中把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几方面内容。

  四、调研方法

  采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五、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㈠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语文专职教师14人,其中区骨干教师2人,校骨干教师1人,占语文教师的21.14%。师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人,占语文教师的50%。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8人,占57.14%;专科学历5人,占35.71%;中师学历1人,占7.14%。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小学高级职称8,占57.14%;小教一级职称5%,占35.71%;员级1人,占7.14%。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共计??人。

  第四:从教龄结构上看:教龄20年以上有5人;5—19年有8人;5年以下有1人。

  ㈡优势与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及教师平日教学情况分析,我校语文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踏实的工作作风,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具有朴实的甘为人梯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教师间关系和睦。年级教研组的凝聚力强,整体形成了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

  第二、学历较高、教学功底较扎实。教师92.86%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基本功比赛及论文比赛中,1/3教师获奖情况良好。教师整体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潜力。

  第三、教师结构合理,中青年化,这决定了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批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并不太多的受陈旧的教育方式、理念的影响,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代沟小,与同事、学生都容易交流。

  第四、学科带头人基本功扎实,工作务实,为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14位教师中,三位是我校的教导主任,她们在教师赛课、基本功大赛、论文中成绩较为显赫,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五、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材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当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和正确与否,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调查发现,我校教师对实施的课程改革持欢迎的态度,但对目前的教学状况感到满意的老师仅为

  25%,有60%的教师认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忙忙碌碌的现象,进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谈到“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时,有56%的教师认为要“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教师们在不满意目前的教学状况的同时,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由此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

  第六、教师思想上有较正确的学生观。在多年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思想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课堂教学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七、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所改进。教师们基本由片面地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在强调学科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能够通过“在师生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参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学科教学要求,拟订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有所改进,大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师生、生生的互动。

  劣势一:学校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虽有所知,但只是知于表皮,课堂教学的把握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而部分教师多年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比较库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很强。

  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沉淀不够。许多教师出来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有所忽视,没有给自己的头脑注入新鲜的“血液”,吃“老本”的情况尤为突出。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艺术魅力缺少,而教师课堂的教学情感的表达更是我校教师最为薄弱的地方。

  教师思想行为上的惰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发展者,对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实现师生和课程的共同成长,教师必须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调查显示,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热情不高,他们更

  多的是忙于自己平日的教学和作业的批改。一天能抽时间主动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很少。

  劣势二:影响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其一表现在“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其二,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教育方法、策略的适宜性,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来引导,教育时机的把握,管和放的度,怎样调动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怎样处理教材和有效地驾驭课堂等都感到棘手。整体上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第二、教师培训渠道单一。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需要对教师进行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角色的转变,懂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实施新课程过程应注意问题等。由于在职教师进修和提高受到经费、名额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进一步的培训,主要是参加区的通识培训或学校的校本培训。而专业提高的主要方式是学历进修。观摩同事的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探究也大多限于年级的学科组之间。教师接受外界的新理念机会少,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方法、转化为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落后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制约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网络式”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校硬件设施的限制,使教师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受到了严整的阻碍,久而久之,教师热情减退。

  第四、缺少专家的引领。学校的教师发展站不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感觉缺少领头羊,比较茫然。

  六、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调研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㈠学校努力为教师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

  1、搭建多层次的教师成长舞台,展示教师的成长

  教师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教师的个性差异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就要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多层次的舞台,使得每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成长的快乐。

  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激励教师的成长

  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个教师评价方案中,应该注重教师发展性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来激励教师的发展;应该注重多元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评价者应该来自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应该注重情感性的评价——评价要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点学科分数;应该注重互动性的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是双向的。

  3、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学校尽可能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得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提供机会。有了先进的思想指导,有了具有先进理念的专家引领,教师的成长会更有效。

  4、优化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和课程资源一样,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指的是教师学习的内容,具体可指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专家的报告,教育(学)书刊和工作伙伴等。而条件性资源指的是使教师学习成长开展的条件,如学校促进教师学习的条例,教师学习的所需要的设备等。教师学习成长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师的学习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资源,教师的学习成长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成长需要优化的资源。

  5、给教师提供参与研究的机会。在研究中,教师才能不断总结得失败,提升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才能逐步把自己由“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向。

  ㈡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提升自己

  1、教师要根据自己发展情况,拟定自己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对自己的发展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2、加强读书,使自己更具有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理念来引领自己,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自己。一个具有思想,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自己的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4一、工作成果

  蹲点工作内容:

  一是与学科教师零距离、面对面进行交流,研究新课标及统编新教材内容;

  二是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新课标理念下课堂的把握能力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现场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指导。

  1、七八年级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后,经蹲点教研指导和新教材培训,教师们对于新教材的把握整体上比以前好得多。

  2、在全市统一评价中考质量的背景下,跟踪九年级毕业班课堂,使得复习备考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及摸索解决,毕业班老师们尤其在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兼顾问题上,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观。

  3、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逐渐少了,课堂教学目标由总在课文内容上迂回,逐步向通过内容教方法、培养习惯与能力转变。

  4、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转变实验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的起了一定助推进作用,且逐渐在内化为教学行为,转变了教师教学思想的顽疾,使老师们逐步开阔思路,着眼长远;虽然对于成绩的提升还没明显彰显,但一定会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5、年轻教师在连续的跟踪帮扶下,成长看得见。而且较老教师更易于接受课改新理念、新做法,敢于大胆尝试。如三中赵玲媛老师。

  6、切实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业务指导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最真切的问题来自于教学,最鲜活的经验来自于教师,最可贵的灵感来自于课堂,最有效的指导来自于现场。蹲点包校,切实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凸显了教研员服务基层学校工作的职能作用。

  二、发现的问题

  ㈠学校层面:

  1、学校之间对于教研室的蹲点工作重视程度差别很大。个别学校缺少认识、重视与协调。如有的被培养年轻教师思想上不够积极上进,偶以学校内部的各种活动为借口,被动拖沓。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上进心之外,应该还有老教师消极情绪影响及学校领导要求不到位,忽视此工作的作用等因素。

  2、新课标及新教材鼓励并要求学生多读书,这方面虽整体有了明显进步,但学校间仍不均衡。有的学校在全旗倡导多读书的氛围下仍然无动于衷,没有有

  效的举措推进。这直接影响着作为长线学科的语文教学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和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3、课题开展情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个别学校领导认识不到其作用,被动应付,校内无任何推动措施,所以实验配套的丛书不但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反而因浪费了家长的投入而引起了部分家长的反感。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5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

  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________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________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________。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__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

  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

  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

  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6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研究和加强我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对青年教师的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查阅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国家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

  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去慰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

  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青年教师是我们二实小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各项事业得以提升和持续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23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我们深感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我校领导班子再次认真回顾总结了以往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其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对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幼儿教师3人,小学教师13人,校产教师1人,保卫教师2人,职员3人。

  (一)性别情况:男教师13人,女教师9人。

  (二)年龄结构:36—40岁3人;41—45岁5人;46—50岁4人;51—55岁5人;56以上5人。

  (三)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12人。

  (四)职称结构:小学一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未占岗教师8人,小学高级占岗教师7人。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教师结构不合理

  在调查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年教师居多,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45%。可以看出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老龄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民转公”的教师比例大;基础教育不合格教师的退出机制不健全。

  2、教师水平偏低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由于农村教学设施欠缺,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再加上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难以转换,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不强,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3、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具有小学高级占岗教师教师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31.8%,根据我校的性质及主要的培养目标,高级职称的数量及质量仍需加大培养力度。其原因存在于:首先,教学成绩差,和全镇教师通算不占优,其次,分配占岗名额不均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政策。应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从政策上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提高农村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待遇。具体表现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以不低于城镇的待遇留住骨干教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降低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流失率。

  2、采用定向招录的办法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不应从农村招录优秀教师去县直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3、严格教师队伍管理。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

  4、采取可行措施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

  要实行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同步减轻教师的负担。首先,要改革评价机制,不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其次,应多从正面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及工作中的失误,不对学生和家长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5、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合格幼师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这块阵地,尽快加大教师队伍的整体培养力度,同时利用函授、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网络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学历培训,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培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本地农村幼儿教师的轮训计划,将各幼儿园执行教师培训计划的`情况与幼儿园的分类定级检查评比联系起来,以确保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人事部门也可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规范,提高幼儿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篇四: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写一篇关于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000字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深入了解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特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为了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调研。首先,我们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网络信息查询等方式梳理了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新发展趋势。其次,我们结合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到各个市直机关单位,对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进行了访谈和调研,了解其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等。

  三、调研结果

  1.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1)队伍规模大,但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规模较大,但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其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一些干部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同时,一些干部培训机会不足,自身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

  (2)队伍结构合理,但年龄结构失衡。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团队协作能力较强,但年龄结构失衡,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数较少,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数较多。

  (3)人才引进缺乏新思路。

  虽然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人数较多,但引进人才缺乏新思路,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优秀人才。同时,一些年轻人才留不住,中高层干部缺乏培养和留用机制,导致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2.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优点:

  (1)建设思路清晰,具有发展潜力。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思路清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一些单位还建立了高度合理的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干部进行定期考评,对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更高要求。

  (2)注重干部培训和学习,形成专业人才队伍。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注重干部培训和学习,不断强化干部业务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各级干部培训制度逐渐得到完善,提升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3)吸收小众人才,提升干部队伍多元化。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吸收小众人才,提升干部队伍多元化,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补位补涨,让干部队伍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四、建议和展望

  (1)注重培养年轻干部,建立良好的梯队建设机制,推动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健全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完善干部市场化管理机制,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

  (3)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干部工作能力,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向“能干”方向发展。

  (4)加强小众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建设多元化的人才梯队。

  (5)提倡跨部门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干部队伍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的提升。

  五、结论

  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事关市直机关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保证党和政府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注重干部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在未来发展中,要把握机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动市直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篇五: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3篇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1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学校绩效管理目标,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学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武教师〔〕2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教师〔〕5号)精神,我校于近期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1、师德建设工作

  (1)学校能认真贯彻落实武教师〔〕5号文件中《武汉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考评细则》关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师德考核”“监督预防”“查处通报”“台账建设”等6方面要求;

  (2)学校传达和布置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严禁体罚学生的通知》。

  (3)学校传达了《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寒假期间中小学师德师风管理的通知》(武教师〔〕1号)、《市教育局关于暑期进一步严明师德师风纪律规定的通知》,对全体师生组织开展了寒暑假前的各项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情况

  3、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

  学校能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更新“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通知》要求及时更新教师信息(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教师信息全面更新,9月底

  前完成本年度上半年教师信息全面更新),包括新入职教师采集录入、在库教师更新岗位聘任和专技职称、年度考核、师德考核、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学科研成果、奖惩等信息。

  二、工作措施

  1、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校实际,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中层干部协同配合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理有偿补课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整改。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教师〔〕5号)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师吃透文件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完成一份书面学习心得。

  3、认真开展自查,逐班、逐个教师进行彻底排查,准确掌握每位教师是否参与有偿补课情况。

  4、以年段为单位,通过组织集体宣誓、签订责任书、做出公开承诺等形式,组织教职员工作出不从事有偿补课的书面承诺,并明确违规处理规定。

  5、在教师中开展一次远离有偿补课的承诺活动,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参加,向社会宣传国家政策,表明远离有偿补课的决心,并将教师的承诺书张贴在对外公开栏中。

  6、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聘请学校监督员、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设立举报电话、师德监督箱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成效

  通过全体教职工自查自纠,目前,我校没有发现在职教师参加有偿补课活动,为了不让有偿补课现象出现“反弹”,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整治力度,巩固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有监督员的严格监督,有家长的支持配合,有我们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陈家学校的教师队伍一定会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2我校在二七区教体局和马寨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我校成立了教师队伍建设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查和迎检工作方案,并认真开展了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与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立了以申国建校长为组长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认真部署落实各项工作,促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攀升新的高度。

  成立教师队伍领导小组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加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商榷解决的办法,把教师队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比如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都密切关注教师配备情况,及时和上级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教师配备的缺口,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商讨教师配备问题。采取向上级部门申请、自己招聘等方式,高效率地解决教师配备问题,保证在开学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到统筹管理,我们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特长安排适合的岗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让教师做到珍惜岗位,尽职尽责。制定切合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让研修活动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等培训,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经费与保障

  我校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财政部门按照标准及时将绩效工资额度到位,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并在教工大会上表决通过。根据方案确定每位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数,制表公示,及时发放到位,保障了教师的权益,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制度与管理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陶冶良好的师德情操是我校师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和师德实践,大大提升了我校师德素养。全体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高,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近年来没有发生过违反师德的行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高。组织教师参加二七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对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教师认真进行校本研修,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任务,最后拿到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每年我校都有一定数量的老师取得教育技术能力初级、中级证书。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岗,体现高效、职责明确。每个学年初,我们都坚持做到教师竞争上岗,公布学校岗位设置,让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申请适合自己的岗位。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为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

  青年教师业务快速成长,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通过“师徒”间每周相互上课、听课、评课,有力地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为学校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并给与评课。

  制定《小学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活动,充分引领教师学习、深化和

  运用,利用教研活动形式深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交流。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校长到中层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清楚地了解教

  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立足岗位成材。

  四、考核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第一,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

  提供了舞台。第二,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制度评价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五、存在不足:

  虽然,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由于学校教师缺编严重,人手不足。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繁重,导致教师整体业务水平提升缓慢。

  2.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教育观念较为滞后。

  3.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

  4.年青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的过程。

  六、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我校将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着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组织并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引领广大教师继续践行高效课堂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理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师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课标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3.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我校教师中开展以法治教,从严治教的教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旋律。重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典型,学典型,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组织教师观摩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给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5.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全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针对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工作,用具体的行动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自查报告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根据教育部、市教育局(教师【】5号和武教师【】5号)的有关文件精神,我

  校迅速召开支委会和校委会,就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查工作贯彻落实进行研究、安排和部署,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师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召开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自查工作会议。会议由校长熊卫成主持。熊校长指出,此次专项督查工作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大力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背景下开展的,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支部书记王红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范,要求全体教师入脑入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模范遵守,自觉践行。

  (二)成立专班,落实责任

  1、制定《常福中心小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任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发放师德师风调查问卷和告家长书。

  4、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

  5、成立有偿补课巡查专班,每月对所辖区域进行1—2次巡查,并做好巡查记载。

  6、对照中小学教师师德“十条红线”认真排查。

  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监督,使交流工作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根据《蔡甸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学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通知》精神,学校迅速召开校委会,讨论制定《常福中心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师个人申请,学校校委会审议通过,并对交流教师进行公示,同时,学校还制定完善了《常福中心小学交流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并与交流教师签订了《常福中心小学交流教师岗位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交流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加强对交流教师的的管理。

  2、经常与接收学校保持联系,关心交流教师,力所能及解决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问题,促使其迅速适应岗位变动,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3、切实保障交流教师的权益,加大宣传力度,传播正能量。

  三、存在的问题

  1、极少数教师在政治、业务学习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不够深入彻底,认为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教几个学生绰绰有余。

  2、个别教师对后进生的学习缺乏耐心,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不够,对学生的关爱不够。

  3、教师交流激励保障少,轮岗动力弱。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1、大力抓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动员教师学习有关师德师风的文件,落实各项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意义,纠正教师错位心理和对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产生的偏差,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2、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宣传师德典型,创设和谐校园环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化师生心灵,让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建立长效机制,让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广泛发动群众,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更有效地去发现和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完善教师轮岗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教师交流的积极性。

  教师的轮岗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进行政策引导,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管理,培养培训,业绩考核,薪酬福利,评优推优等方面制定优惠倾斜政策,才能激发教师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六: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汇报2023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汇报2023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村干部队伍建设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养过硬、班子结构合理、来源渠道广泛、工作作风扎实、适应发展需要的村干部队伍。

  一、紧盯“双好双强”,选优配强村干部。以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持质量标准,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限制,注重从农村知识青年、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优秀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中发展培养村干部。同时,严格落实“三访四谈五包保”工作要求,对全县各村(社区)进行逐村分析研判,对换届人选严格实行“三审”制度,逐村逐人开展任期考核和人选考察等工作,切实把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思想作风好、奉献精神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员选进“两委”班子,村(社区)“两委”成员的年龄、学历、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以上35岁以下班子成员,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妇女成员的目标。

  二、紧盯素质提升,培育培训村干部。为提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整体素质,帮助大家统一思想,转变角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针对素质能力提升开展需求调研,精心设计培训内容,举办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对全县105名村(社

  区)“两委”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专题培训班除开设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政策解读、实操培训等课程外,还从****区、***区以及**县邀请了三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授课,全面提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紧盯工作任务,管理约束村干部。建立村干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村干部职能职责、管理考核等制度。健全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实行周例会、节假日轮流值班等,明确去向牌,公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以及每天去向等信息,悬挂在党务村务公开栏或其他醒目位置,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采取日常考核、年终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筑牢堡垒、班子团结,发展有力、产业兴旺,村寨整洁、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清正廉洁、群众满意”的任务目标研究制定考核细则,采取扣除绩效、待岗处理、责令辞职等措施,充分运用好考核结果“指挥棒”。

  四、紧盯保障机制,激励关爱村干部。建立“基本报酬+绩效奖金+任期补贴+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相结合的村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全面提升村干部报酬。鼓励村干部采取继续教育的方式提升学历,对通过学历提升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增加年终考核分值。鼓励村干部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享受股金分红、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与村民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当年村级集

  体经济纯收入超过20万元的,且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按照不高于5%的比例提取奖励资金对村干部进行奖励。明确将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人员的绩效奖金扣除部分作为发放“优秀”等次村干部的奖励。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打造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时代村干部队伍,实现“在岗有报酬、干好有希望、离任有保障”。

篇七: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1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1、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

  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并且,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3、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

  (一)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1、“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之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之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之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

  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之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3、“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二)激励教师,前提是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只有对教师作出了正确的评价,才能实施正确的激励,激励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科学、合理、公正、严格的评价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评价要以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之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改变以往只有领导评价的状况,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2、要坚持以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这是教师在回答“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3、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向前看”,坚持发展性原则,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在实施评价体系时,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倡导教师以评价促进自身发展。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研制评价的过程管理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增强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教师的自评结果,落实评价反馈。在教师自我评价以后,校长要尽快以谈心、座谈等方式给予积极的肯定,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更高的希望,提供有效的帮助,使教师自我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激励教师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正确的激励方式。结合激励的对外竞争性、激励的对内公平性、学校自身的支付能力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方式,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方式,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组合。“物质激励”是使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的激励方式,然而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同时,物质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精神激励可以有很多方式,1、领导们自身行为的“楷模激励”,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做教师的楷模;

  2、体现领导们亲和力的“情感激励”。领导们要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教师,既要在工作之中为他们创设机遇,又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教师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必定会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工作,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

  3、工作之中的“责任激励”。责任是教师身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体现的是得到了校长的信任并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赋予教师责任是调动教师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

  4、决策之中的“参与激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程度越高,其积极性越高。尊重教师的意见,就是要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5、对教师发展的“目标激励”。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更具发展潜力。帮助教师建立不断超越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等等。总之,校长要了解教师的精神需求,艺术地激发并真正的满足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欲望,这才是激励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本”落实到行动之中,就是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就是尽一切努力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一切努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教师发展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的因素不可忽视,精神文化的因素更不能忽视。一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和类化作用,它会成为个体评价自我的内在尺度,去规范个体行为;它又影响并形成了群体的需要结构,必将有效地激励个体为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断前进。从哲学上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的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是专业的文化人,比社会上其他职业更需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校园是教师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教师发展,必须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核心正是人本身,人是有理想、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广大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实现自己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2、努力塑造为全体教师认同和共有的价值理念。要引导教师形成求真、向善、尚美等价值理念。价值理念被教师内化需要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可以把价值观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之中来规范;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来启迪;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熏陶;可以通过校内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来示范。

  3、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究课、大型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学术思想、撞击学术火花、训练学术思维、激发学术智慧、加强学术互动、提升学术品味,进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促进自身发展。在学术研究之中,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以业为缘,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枷锁,提高了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场,它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了精神生活,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解决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2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研究和加强我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对青年教师的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查阅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国家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去慰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

  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青年教师是我们二实小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各项事业得以提升和持续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3一、调研目的“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可付拙工。”教育的振兴,希望在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大面积倡导实施,并且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时,它更需要一批新型的、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完成这一教育的使命。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几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实施情况,以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准推进深化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着眼点和切入点,重新调整推进思路,促进全校语文教师均衡、协调、和谐地发展,笔者对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校14位专职语文教师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涉及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中把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几方面内容。

  四、调研方法

  采用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五、调研结果综合分析

  ㈠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语文专职教师14人,其中区骨干教师2人,校骨干教师1人,占语文教师的21.14%。师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人,占语文教师的50%。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8人,占57.14%;专科学历5人,占35.71%;中师学历1人,占7.14%。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小学高级职称8,占57.14%;小教一级职称5%,占35.71%;员级1人,占7.14%。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共计??人。

  第四:从教龄结构上看:教龄20年以上有5人;5—19年有8人;5年以下有1人。

  ㈡优势与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及教师平日教学情况分析,我校语文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踏实的工作作风,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具有朴实的甘为人梯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协作能力,教师间关系和睦。年级教研组的凝聚力强,整体形成了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

  第二、学历较高、教学功底较扎实。教师92.86%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基本功比赛及论文比赛中,1/3教师获奖情况良好。教师整体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潜力。

  第三、教师结构合理,中青年化,这决定了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这批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并不太多的受陈旧的教育方式、理念的影响,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代沟小,与同事、学生都容易交流。

  第四、学科带头人基本功扎实,工作务实,为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14位教师中,三位是我校的教导主任,她们在教师赛课、基本功大赛、论文中成绩较为显赫,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五、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材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当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和正确与否,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调查发现,我校教师对实施的课程改革持欢迎的态度,但对目前的教学状况感到满意的老师仅为25%,有60%的教师认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忙忙碌碌的现象,进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谈到“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时,有56%的教师认为要“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教师们在不满意目前的教学状况的同时,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由此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

  第六、教师思想上有较正确的学生观。在多年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思想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课堂教学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七、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所改进。教师们基本由片面地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在强调学科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能够通过“在师生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参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学科教学要求,拟订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步骤,选

  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有所改进,大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师生、生生的互动。

  劣势一:学校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虽有所知,但只是知于表皮,课堂教学的把握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而部分教师多年的教学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比较库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很强。

  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沉淀不够。许多教师出来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进一步学习有所忽视,没有给自己的头脑注入新鲜的“血液”,吃“老本”的情况尤为突出。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艺术魅力缺少,而教师课堂的教学情感的表达更是我校教师最为薄弱的地方。

  教师思想行为上的惰性。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发展者,对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实现师生和课程的共同成长,教师必须学习有关课程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调查显示,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热情不高,他们更多的是忙于自己平日的教学和作业的批改。一天能抽时间主动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很少。

  劣势二:影响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其一表现在“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其二,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教育方法、策略的适宜性,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来引导,教育时机的把握,管和放的度,怎样调动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怎样处理教材和有效地驾驭课堂等都感到棘手。整体上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第二、教师培训渠道单一。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需要对教师进行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角色的转变,懂得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实施新课程过程应注意问题等。由于在职教师进修和提高受到经费、名额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进一步的培训,主要是参加区的通识培训或学校的校本培训。而专业提高的主要方式是学历进修。观摩同事的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探究也大多限于年级的学科组之间。教师接受外界的新理念机会少,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方法、转化为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落后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制约着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网络式”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校硬件设施的限制,使教师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受到了严整的阻碍,久而久之,教师热情减退。

  第四、缺少专家的引领。学校的教师发展站不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感觉缺少领头羊,比较茫然。

  六、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调研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㈠学校努力为教师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

  1、搭建多层次的教师成长舞台,展示教师的成长

  教师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教师的个性差异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就要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多层次的舞台,使得每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获得成长的快乐。

  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激励教师的成长

  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个教师评价方案中,应该注重教师发展性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来激励教师的发展;应该注重多元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评价

  者应该来自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应该注重情感性的评价——评价要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点学科分数;应该注重互动性的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是双向的。

  3、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学校尽可能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得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提供机会。有了先进的思想指导,有了具有先进理念的专家引领,教师的成长会更有效。

  4、优化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促进教师成长

  和课程资源一样,教师学习成长的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指的是教师学习的内容,具体可指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专家的报告,教育(学)书刊和工作伙伴等。而条件性资源指的是使教师学习成长开展的条件,如学校促进教师学习的条例,教师学习的所需要的设备等。教师学习成长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师的学习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资源,教师的学习成长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成长需要优化的资源。

  5、给教师提供参与研究的机会。在研究中,教师才能不断总结得失败,提升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才能逐步把自己由“模仿型”、“教学型”“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向。

  ㈡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提升自己

  1、教师要根据自己发展情况,拟定自己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对自己的发展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2、加强读书,使自己更具有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理念来引领自己,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自己。一个具有思想,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让自己的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4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我们深感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我校领导班子再次认真回顾总结了以往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再思考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其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对我校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幼儿教师3人,小学教师13人,校产教师1人,保卫教师2人,职员3人。

  (一)性别情况:男教师13人,女教师9人。

  (二)年龄结构:36—40岁3人;41—45岁5人;46—50岁4人;51—55岁5人;56以上5人。

  (三)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12人。

  (四)职称结构:小学一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未占岗教师8人,小学高级占岗教师7人。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教师结构不合理

  在调查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年教师居多,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45%。可以看出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老龄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民转公”的教师比例大;基础教育不合格教师的退出机制不健全。

  2、教师水平偏低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由于农村教学设施欠缺,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再加上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难以转换,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不强,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3、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具有小学高级占岗教师教师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31.8%,根据我校的性质及主要的培养目标,高级职称的数量及质量仍需加大培养力度。其原因存在于:首先,教学成绩差,和全镇教师通算不占优,其次,分配占岗名额不均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政策。应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从政策上向农村地区倾斜。要提高农村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待遇。具体表现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以不低于城镇的待遇留住骨干教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降低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流失率。

  2、采用定向招录的办法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不应从农村招录优秀教师去县直学校。应充分考虑教师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3、严格教师队伍管理。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

  4、采取可行措施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

  要实行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同步减轻教师的负担。首先,要改革评价机制,不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其次,应多从正面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及工作中的失误,不对学生和家长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5、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合格幼师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幼师班这块阵地,尽快加大教师队伍的整体培养力度,同时利用函授、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网络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学历培训,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培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本地农村幼儿教师的轮训计划,将各幼儿园执行教师培训计划的`情况与幼儿园的分类定级检查评比联系起来,以确保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人事部门也可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规范,提高幼儿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5地处__省__市北部,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13个镇24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5.5万人。

  近年来,彬县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先后通过陕西省教育强县验收,成为陕西省首家“双高双普”达标县,__年全省县级党政

  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幼儿教育事业随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截止__年年底,全县共有幼儿园60所,其中公办8家,民办幼儿园52所。在园幼儿园14115名,其中公办4049名,民办10066名。在岗教师931名,其中正式编制254名。全县共有省级示范园1家,市级示范园2家,该县已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免费教育序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1、总体数量增大。截止__年底,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教师931名,较__年增加了285名,基本上能满足14115名幼儿入园的需求,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素质得到了提升。截止__年底,在全县931名教师,本科学历62名,大专学历360名,中专学历509名。较__年本科增加43名,大专增加260名。有小学高级教师32名,小一以下(含小一)222名,县级教学能手1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县级骨干教师15名,县管专家2名。

  3、待遇得到了改善。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县的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随着其他事业单位员工工资而增长,月工资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在900元至1500元之间。待遇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4、保教能力名下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园本培训的开展以及教师从教年限的增加,保教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较为稳定。在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连续从教五年以上的能占百分之六十。说明大部分人能安心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该县幼儿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截止__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14115名,按照国家规定师幼比1:6计算,全县应有幼儿教师2353名,而实际有教职工931名,还差1422名。按照两教一保的编制,全县共有318班,应有幼儿教师954名,而实际有931名,还差23名。这不含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

  2、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该县的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在一所公办幼儿园中,全园60名准专任教师中,无一人能全面通过幼儿教师的6项技能测试,懂得阅历键盘超不过10人,能进车型折纸的不足20人。这一现象,在民办幼儿园中更为突出,教师学历虽然提高了,但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功底薄弱,语言表达不强,逻辑性较差。

  3、临聘人员多,教师流动性大。

  在全县60所幼儿园中931名教师中,有正式编制269名,即使在全县两所最大幼儿园中,共聘任临时教师50名。由于这些临聘人员工资在900至1600元之间,与正式教师差距很大,加之寒暑假没有工资,一旦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随时就有流失的可能性,这给幼儿园的管理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困难。即使在平时的工作中,临时人员缺乏主人翁感,缺乏归属感,影响着幼儿园的工作。任何一个团体,要谋求发展,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团体成员。而在现实中,诸多幼儿园都面临着教师随时流失的可能。

  4、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全县幼儿教师中,虽然大专本科学历比比皆是,但真正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是凤毛麟角,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更少。在公办幼儿园中,教师已转岗居多,有一部分是师范专业毕业的。而在民办幼儿园中,学医学林学水者居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的。这些驾驶连基本幼儿教育学心理学都没学过,对幼儿

  教育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更谈不上应用。保育保教活动的开展凭经验办事,不能遵循科学的规律办事。

  5、幼儿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

  在全县931名幼儿教师中,男教师90名,占10%。女教师841名,占90%,男女比例1:9而这些那教师基本上在幼儿严从事是管理工作或后勤服务,教学一线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师。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清一色的女教师在培养幼儿勇气胆量等方面存在欠缺,长期使幼儿生活在清一色的女老师的氛围中,容易使幼儿性格女性化,是孩子性格产生缺陷,犹如一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6、幼儿教师整体事业心成就感职业幸福感不强

  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和社会上,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哄孩子的文明保姆,缺乏对幼儿就爱哦是职业的正确认识,影响到教师对从事职业不想中小学那样受人尊敬,受人崇拜。由于在工作缺乏名师骨干教师引领,好多教师忙于上班下班,缺乏对自己职业规划,是的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看不到前景,从而缺乏事业心,成就感,进而缺乏职业幸福感。使许多教师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工作。

  在认识到幼儿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后,笔者经过思考后,提出以下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有计划从省市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招录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逐年改善幼儿教师结果不合理的现象。在招聘过程要招录一定数量的男教师,以改善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在财政和编制制约前提下,要鼓励各园到师范院校招录学前教育专业的临时教师,为了是临聘教师素质得到优化,对于工资,县财政可分但一部分。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要大力争取把幼儿教师纳入其中,特别是临聘教师,特别对于经适房廉租房等方面,要积极为教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是教师有归属感。

  2、加大对幼儿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职业幸福感。首先,要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全社会认识到幼儿教育重要性,改变公众对学前教育认识。其次,要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的政策,使人们认识到国家把学前教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再次,要大力宣传那些在幼儿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人和事。第四,在评优树模方面要对幼儿教师予以倾斜。

  3、规范幼儿教师聘用程序,保障临聘教师的合法权益。对于临聘教师的聘任,要在劳动部门备案,督促用人单位为其缴纳“三金”。

  4、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

  对于新任教师,要坚持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习指南》、使其熟悉幼儿园一日工作规范。对于现任教师,要坚持立足岗位,立足课堂,立足幼儿保教活动的开展,开展形式多样业务技能比赛活动,提高其业务技能。在条件饮虚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教师到知名幼儿园参观学习,听课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可采用置换培训:与知名园所结对后,将知名园所教师派到自己园所,通过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示范引领,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将自己园所教师派往知名园所,通过跟岗培训,参与名园的保教活动,回园后进行引领。其次,要鼓励青年教师在学前师范专业院校进行学历培新提高。要充分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6一、工作成果

  蹲点工作内容:

  一是与学科教师零距离、面对面进行交流,研究新课标及统编新教材内容;

  二是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新课标理念下课堂的把握能力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现场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指导。

  1、七八年级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后,经蹲点教研指导和新教材培训,教师们对于新教材的把握整体上比以前好得多。

  2、在全市统一评价中考质量的背景下,跟踪九年级毕业班课堂,使得复习备考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及摸索解决,毕业班老师们尤其在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兼顾问题上,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改观。

  3、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课、分析内容课逐渐少了,课堂教学目标由总在课文内容上迂回,逐步向通过内容教方法、培养习惯与能力转变。

  4、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转变实验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的起了一定助推进作用,且逐渐在内化为教学行为,转变了教师教学思想的顽疾,使老师们逐步开阔思路,着眼长远;虽然对于成绩的提升还没明显彰显,但一定会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5、年轻教师在连续的跟踪帮扶下,成长看得见。而且较老教师更易于接受课改新理念、新做法,敢于大胆尝试。如三中赵玲媛老师。

  6、切实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业务指导能力,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最真切的问题来自于教学,最鲜活的经验来自于教师,最可贵的灵感来自于课堂,最有效的指导来自于现场。蹲点包校,切实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凸显了教研员服务基层学校工作的职能作用。

  二、发现的问题

  ㈠学校层面:

  1、学校之间对于教研室的蹲点工作重视程度差别很大。个别学校缺少认识、重视与协调。如有的被培养年轻教师思想上不够积极上进,偶以学校内部的各种

  活动为借口,被动拖沓。究其原因,除了教师自身的上进心之外,应该还有老教师消极情绪影响及学校领导要求不到位,忽视此工作的作用等因素。

  2、新课标及新教材鼓励并要求学生多读书,这方面虽整体有了明显进步,但学校间仍不均衡。有的学校在全旗倡导多读书的氛围下仍然无动于衷,没有有效的举措推进。这直接影响着作为长线学科的语文教学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和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3、课题开展情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个别学校领导认识不到其作用,被动应付,校内无任何推动措施,所以实验配套的丛书不但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用,反而因浪费了家长的投入而引起了部分家长的反感。

  2023年教师队伍调研报告范文(通用7篇)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

  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________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________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

  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________。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

  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__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

  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

  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

  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

  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篇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3篇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根据我校培训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此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我校有教职工38人,50岁以上8人,40岁—49岁10人,30岁---39岁12人,20—29岁8人。中专学历8人,高中2人,专科28人,学历合格率100%,小学高级12人,小学一级24人,小学二级2人。存在问题主要是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多病教师较多。

  2.教师配备不科学。体育、美术、音乐无专业教师。科学教师只有1人,语文教师过多,数学教师不足。女教职工31人,男教职工7人。男教师较少,女教师较多。存在专业不对口情况,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师资素质不平衡。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90%,平均年龄38岁,领导班子很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管理方法保守陈旧,对年轻有为教师不能大胆任用,瞻前顾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公开课始终停留在少数年轻教师身上,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缺乏主动,躲前闪后,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现状,对年轻教师缺少影响力。少数教师不思进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满意度不高。青年教师工作激情受到约束,办公环境、领导重视程度,导致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工作缺少钻研精神,竞争意识不强。

  4.教师管理不到位。无论是考勤还是课堂督查,无论是食堂管理还是办公室管理,都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少数教师不按时到岗、早退、中途经常外出;私自调课、班级无人上课、合班上课时有发生;

  二、主要措施

  1.合理核定编制,科学配备师源

  (1)上级人事部门要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解决农村因缺编造成的困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农村教师的流动,对借用教师要实行申报制,对学校教师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实行“有借用不分配”原则,从政策上堵住农村教师外流现象。

  (2)学校对老龄化教师或多病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动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教师提前离岗退养,另一方面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实行转岗使用。对提前离岗和转岗人员的身份、工资待遇以及有关个人利益问题,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让留者情愿,去者甘心,没有顾虑。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政治理论、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典型事迹,开展“求真务实,解放思想”、“责任与奉献”大讨论主题教育,弘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二是组织开展“争当师德标兵,做人民满意好教师”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把学习《规范》、贯彻《姜堰市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考评量化打分标准(试行)》,落实到教职工日常的具体言行中,引领广大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六有”好教师。三是建立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评学校、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三评”活动和教师承诺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形式了解各方面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

  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学习。一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确定培训资金投入,保证定期轮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外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公开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教学能手讲学授课,为教师引线指路;定期派员外出观摩学习,为教师筑石铺路。

  (3)重视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一是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人,做到培养一个,发展一个,选拔一个。二是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签订合同书,以骨干教师带动、带好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传真经、露一手、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引导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做到“三字一话”天天练,教学反思经常写,教育专著日日看,读书笔记周周写,教学工作月月查,论文勤动笔,课件勤制作。

  3.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1)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有形的榜样、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指挥。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无论面对大小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论工作环境好差,工作难度大小,都能迎难而上,以苦为荣。涉及荣誉、经济利益的时候,一不争二谦让,不和教师争荣誉。在思想作风方面,力求清正廉洁;对工作实事求是,不搞报喜不报忧;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

  (2)勤于督查,对症下药。疏于管理易导致领导层失去公信力,教师思想麻痹。实行层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事事有人过问,人人过问事情。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不流于形式,有工作台帐,办事日记,做到考勤心中有数,教师到班有底。坚持一日三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当场解决。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制度不是形式,不能走过场,贴在墙上不对照,说在嘴上不行动,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就是公约,是全体教职工执行的准则,大家要常对照,常排查,常反思,有改进。领导要下基层,到办公室,到课堂,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有调查,才能说服力。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有刚性规定,没有规矩不成2方圆。制度要对事不对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维护学校声誉,树立自身形象。

  4.关注教师健康,丰富教师生活

  (1)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平时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教师压力,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压力。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让教师的健康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改善食堂伙食;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对教师家庭困难,学校应尽力给予帮助解决,让教师安心工作。学校在评优、晋级等问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停留在少数人,不圈点对象,不作凭老印象,不暗箱操作,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还领导一个清白,给教师一个明白。

  三、教师一日常规管理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保障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规范教学过程,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保证教师充足的备课、作业批改、师生互动、教学研讨的时间,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涌宝片区师坐班制度如下:

  1、坐班的对象:所有在岗教师。

  2、坐班的任务:备课、学习、作业批改、听评课、其它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3、坐班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8:10之前签到,10:00-11:00签离。下午2:00之前签到,4:00-4:30签离。

  4、坐班的地点:各年级组坐班室。

  5、坐班的考勤:学校教师坐班管理实行值周教师负责制,由值周教师具体负责,值周教师在规定的签到和签离时间内发放签名册进行签名,以外时间进行封存,值周领导要每天检查登记情况。

  6、坐班要求:

  (1)请坐班教师从教学需要、管理需要出发,必须严格遵守坐班时间,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也不得无故中途离开。

  (2)因工作需要完成其它任务的,视为正常坐班;因病假、事假、出差等原因未能签到签离者,值周教师应在备注栏注明具体情况。

  (3)坚决克服自由散漫思想、行为,坐班时间不玩电子游戏,不影响他人,坚持文明坐班,有效坐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2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握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由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委员参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如何?

  2.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调研时间:

  10月21日-25日

  三、调研形式:

  1.发放征求意见表

  2.召开座谈会

  3、走访

  4、设立意见箱

  四、调研对象:

  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干部群众

  五、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从编制结构来看,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58人,后勤人员9人,民办人员2人,超编2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31-50岁19人,占教职工总数

  的26%;50岁以上3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55周岁以上教师占35%,3-5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中级职称4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初级职称2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基本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5人,大专33人,中师及高中25人,学历达标率100%。

  2.教师配备不科学。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86人。语文教师15人,代课1人;数学教师14人,兼课2人;英语教师2人,代课2人,兼课2人;音乐专职代课1人,美术专职1人,体育专职4人,科学专职2人,综合实践活动专职3人。4人怀孕在家休息,4人育婴哺乳期给予课时照顾,1人大病住院,7人被城区学校借用(其中30岁以下的5人)。兼课教师不能胜任所教学科、代课教师专业水平贫乏、专业教师被挤用、师资流失或师资力量不足明显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民转公”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左右,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教育教学需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13人,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校级干部不兼课,中层干部兼课少或不兼课,这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素质不平衡。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76.9%,平均年龄50岁,领导班子很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管理方法保守陈旧,对年轻有为教师不能大胆任用,瞻前顾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偏少,在区级、市级有影响的教师还缺乏。公开课始终停留在少数年轻教师身上,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缺乏主动,躲前闪后,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现状,对年轻教师缺少影响力。少数教师不思进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满意度不高。

  青年教师工作激情受到约束,办公环境、领导重视程度,导致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工作缺少钻研精神,竞争意识不强。

  4.教师管理不到位。无论是考勤还是课堂督查,无论是食堂管理还是办公室管理,都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少数教师不按时到岗、早退、中途经常外出;私自调课、班级无人上课、合班上课时有发生;食堂人员自由散漫,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办公室教师跑岗、闲聊等。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5.教师健康不乐观。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偏头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慢性病、“三高”等。教师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导致身心疲惫。学校不能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导致教师有病不能早发现、早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六、主要措施:

  1.合理核定编制,科学配备师源。

  (1)上级人事部门要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解决农村因缺编造成的困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农村教师的流动,对借用教师要实行申报制,对学校教师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实行“有借用不分配”原则,从政策上堵住农村教师外流现象。

  (2)学校对老龄化教师或多病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动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教师提前离岗退养,另一方面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实行转岗使用。对提前离岗和转岗人员的身份、工资待遇以及有关个人利益问题,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让留者情愿,去者甘心,没有顾虑。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政治理论、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典型事迹,开展“求真务实,解放思想”、“责任与奉献”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二是组织开展“争当师德标兵,做人民满意好教师”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把学习《规范》、贯彻《姜堰市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考评量化打分标准(试行)》,落实到教职工日常的具体言行中,引领广大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六有”好教师。三是建立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评学校、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三评”活动和教师承诺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形式了解各方面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学习。一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确定培训资金投入,保证定期轮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外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公开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教学能手讲学授课,为教师引线指路;定期派员外出观摩学习,为教师筑石铺路。

  (3)重视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一是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人,做到培养一个,发展一个,选拔一个。二是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签订合同书,以骨干教师带动、带好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传真经、露一手、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引导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做到“三

  字一话”天天练,教学反思经常写,教育专著日日看,读书笔记周周写,教学工作月月查,论文勤动笔,课件勤制作。

  (4)启动“名师工程”,为教师成长导航。制定师资培养三年规划,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新秀,五年成能手,十年成骨干,十五年成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成名师”。评选出首届校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1)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有形的榜样、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指挥。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无论面对大小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论工作环境好差,工作难度大小,都能迎难而上,以苦为荣。涉及荣誉、经济利益的时候,一不争二谦让,不和教师争荣誉。在思想作风方面,力求清正廉洁;对工作实事求是,不搞报喜不报忧;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

  (2)勤于督查,对症下药。疏于管理易导致领导层失去公信力,教师思想麻痹。实行层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事事有人过问,人人过问事情。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不流于形式,有工作台帐,办事日记,做到考勤心中有数,教师到班有底。坚持一日三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当场解决。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制度不是形式,不能走过场,贴在墙上不对照,说在嘴上不行动,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就是公约,是全体教职工执行的准则,大家要常对照,常排查,常反思,有改进。领导要下基层,到办公室,到课堂,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有调查,才能说服力。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有刚性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要对事不对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维护学校声誉,树立自身形象。

  4.关注教师健康,丰富教师生活。

  (1)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平时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教师压力,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压力。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让教师的健康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改善食堂伙食;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对教师家庭困难,学校应尽力给予帮助解决,让教师安心工作。学校在评优、晋级等问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停留在少数人,不圈点对象,不作凭老印象,不暗箱操作,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还领导一个清白,给教师一个明白。

  (3)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让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在住房、子女上学、晋级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3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

篇九: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1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实践和改革,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而,近几年,屡屡发生的虐待儿童事件,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对于提高幼儿教师道德素质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进一步的研究。

  一、幼儿教师道德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师道德素质总体良好

  根据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现状来看,整体教师队伍非常年轻,并且年轻教师思维敏捷,学习新思想、新技能的速度较快,能够迅速溶入到工作中,敢“闯”敢“做”,思想超前,工作精力充沛。但同时毕竟工作经验较少,驾驭课堂,课后反思的能力也不象老教师那样游刃有余。于是出现部分年轻教师有些心浮气躁,又有结婚生子、照顾幼小孩子等压力,不能把全部热情投入在工作中。这样一来,道德水准随之下降。

  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博士曾指出:“未来人需要学术性通行证、教育职业通行证以及关于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通行证等三张教育“通行证。在这三张通行证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三张,它制约着个人学术和职业方面潜力的发挥”。

  (二)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耐心和爱心

  对学生有爱心,才能称为合格的老师。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孟宪承也说:“社会上没有比我们享受着更多的爱的人:我们不论在哪里,都遇着儿童的笑脸”。爱,被称为师德之魂。作为教师,如果不爱学生,谈何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满腔的热情去爱学生,才能获得感情上的交流。

  但有的老师由于自身的道德素质不过硬,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与责任,从而导致对幼儿的伤害。如某人班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来幼儿园时哭了起来,这时一位教师就不耐烦地说:“你都上幼儿园还哭,还不如不上呢”。她又转身对其他小朋友说:“他丢不丢人呀?”,其他小朋友就会一起起轰:“丢人”。这样的教育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反而导致这位哭得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不仅如此,这样的教育刘于其他幼儿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他会误导他们在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从而影响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三)部分幼儿教师敬业精神偏低

  敬业精神是指“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悟尽职守,努力工作”。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爱岗敬业,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积极进取。

  但根据调查,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容乐观。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尤其是有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离职倾向,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较差,队伍的稳定性令人堪忧。具体而言,公办园教师与民办私立园教师在敬业精神上有显著差异。公办园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如民办、私立园教师。

  二、造成幼儿教师道德素质下降的因素探析

  (一)幼师本身对自己工作的错误定位

  以往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仅仅是看好孩了不出事故,同时适当传授一些粗浅的知识,这不仅是一些家长的看法,一部分幼儿教师也将此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错误的定位必然产生消极错误的影响,因此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热情

  不高,片面强调只要将孩子的安全性保障好就可以,从而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师本身师德的建设工作。

  (二)家长对儿童学前工作的忽视

  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在某些地区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与认可。即使是在城市,很多家长也存在忽视学前教育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大多数人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态不够重视。同时有些家长对幼儿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幼儿教师在权衡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时感到不平衡。长此以往,工

  作热情会逐渐丧失,对幼儿越来越冷漠

  。最终造成幼儿的教育水平严重的下降。

  (三)政府对幼教缺乏足够的重视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性事业,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承担起主要责任。

  但在当前,农村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一些领导在对幼儿教育的性质、功能等的理解上还存在着极其落后的观念;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不足,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存在缺位现象。因此造成近年来幼儿教育方面频频亮起红灯,先是校车事故屡屡发生,接着幼儿园虐待儿童事件又给我们的幼儿教育敲响了一记警钟。

  我们不但面对着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尚没有规范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的沉重话题,同时,有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粗放,监督缺位。开办幼儿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幼儿教育机构质量良莠不齐。

  三、提高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

  针对现今发生的师德缺失现象,加强师德修养建设势在必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个教师在师德修养上是否完善,这是关乎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关键。在面对频频发生的师德缺失事件,我们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建设。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工作热情

  幼儿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培养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的教育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方向。基于如此,幼儿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这的责任与义务。幼儿教师应怀着崇高的责任感,满怀热情,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良性互动

  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往往对幼教人员情不自禁吹毛求疵。但其实,幼儿老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压力也很大。要想真正为孩子构建一个完美的教育氛围,家长、幼儿园所、老师这几个环节就要主动有一个良性互动良性循环。

  家长可以从很多方面达到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如家长首先可以主动的同老师交朋友,因为当孩子看到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很友好,他也会感到很愉快。家长应经常同教师交流,因为教师也会时常感到忐忑,不知道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否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如果家长可以主动的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满意的地方告诉老师,同时指出自己满意的方面,这将不但给了教师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也促

  进家长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进行。同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体谅、支持幼儿教师,关注幼儿教师的感受。

  (三)政府应提高对幼教工作的重视

  1、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我国自古提倡“尊师重教”,并且视教育为治国之本,所以教师的地位本应是崇高的。但在我国,教师这一职业却是工资低,责任大,很多大学生毕业生都

  不愿做老师。同时由于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也导致了教师压力过大,影响师德修养水平。而“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所以要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并给予教师应得的各种待遇,就要把教师的贡献与收入挂钩。提高教师待遇,缓解压力,教师才能更好地投身事业,这也是高师德修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2、加强幼儿教师职业培训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改革大力进行,无论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都在不断变化发展。这种形势下,幼儿教师原有的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可能会直接反映在师德修养上。因此,幼儿教师不但自身需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主管部门更应积极组织培训,尤其是对幼儿教师加强思想德修养的培训,这样不但能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本领,并且对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极为有益。

  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幼儿园的管理层需要经常通过观察、调查和考核,作出审慎的分析和评定,使教师能够遵循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事教育劳动。任何良好的愿望和计划都需要具体的制度来落实,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水中仙月。落实幼儿教师角色的伦理责任也不例外,它同样需要具体的制度来提供支持。因此,幼儿教师伦理责任意识的养成需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来得以强化。

  结语: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反顾地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

  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2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根本。幼儿教育与它的从业者——教师,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实施者,这就要求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而每个幼儿园师资都不一样,各幼儿园每年的师资也不一样,以下我就以我所在的幼儿园今年的师资展开的调查情况。

  一、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目前,我园共计教师72人,教师学历达标情况:本科人数(含在读)5人,比例为7%,大专人数(含在读)65人,比例为90%,中专(高中)人数5人,比例为7%;教师工龄情况:工龄1-5年有44人,比例是61%,工龄6-10年有19人,比例是26%,工龄10-15年有6人,比例是8%,工龄15年以上有3人,比例是4%;教师年龄情况:年龄30岁以下有51人,比例是71%,年龄30-40岁有21人,比例是29%。近几年有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二、教师队伍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现象一: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年轻化。

  我园近几年陆续退休与调走了一些老教师,分配了一些新老师,使幼儿园的师资又注入了新鲜血液。根据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教师需要有耐心,有口才,活泼好动,多才多艺。就目前我园教师的情况看,这样的年轻化格局很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事物,是搞好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但年轻教师的成长还将是一项任重道远之计。老、中、青教师按比例合理组成一个体形模式,各尽所能,取长补短,才能朝气蓬勃,保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现象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不均衡。

  幼儿园需要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会唱、会跳、会画,还需要又广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结构是形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历、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等组成。从学历上看,现教师本科、大专

  的比例已经达到86%,已经达标。但其中一部分教师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知识面也比较广泛,但是专业的技能却不是很好;有的教师在唱唱跳跳等艺术方面的基本功很不错,但是知识面比较狭折,有时难以回答小朋友的提问。除此之外,理论知识也是有个别老师欠缺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只有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象三:性别结构不合理。

  不管是从在编人员还是外聘人员上看,我们幼儿园没有一名男性教师。由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缺乏,使得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放在幼儿园这个弱势群体上,而且,幼儿园也不免有一些重活都是由所有的女教师揽下,远超出女性所能承担的压力。不光是我们幼儿园,“女性化”迹象已在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很多幼儿园出现。这将存在一些负面因素,首先在培养学生勇气、胆量的教育活动不是被忽视就是无法开展,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孩子就如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样,性格可能产生缺陷,特别是男孩子的阳刚之气无处展示,其次幼儿园女教师总会经历结婚产子这个阶段,女性教师越多,需要请假的教师和需要重新安排人员的情况也越多,这无疑是给人事工作带来不便,也让中途换老师的幼儿、老师有些不适应,所以教育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让教师在性别上趋于平衡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所生活的世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对策一:强调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讲求教师合理搭配;其次性别结构要合理,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对策二:做好规划,关注成长。在做好规划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对照计划实现了多少,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看到自身价值所在。

  对策三:注重新老教师的取长补短。新教师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在注重新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老教师的“思维点拨”,使其在结合经验的基础上活跃思维,老法新用,利己利幼。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就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我认为,只要确定一个目标,形成一种机制,落实一套措施,那么,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3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我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据市学院、教师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全面开展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区共有幼儿园83所。按性质分别属公办、企办、个人办三种。其中,公办3所、企办1所、个人办79所。全区幼儿园除4所无评定标准外,均通过分等定级。全区共有一级幼儿园23所,二级幼儿园56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各2所。全区各类幼儿园共有园长103名,专职园长45名,占园长总数的43.6%。全区共有专职幼儿园教师36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1人,占教师总数35.9%,中专学历151人,占教师总数41.4%,高中以下学历83人,占教师总数22.7%。

  二、全区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几年来,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区学前教育教学取得长足进步,“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优秀课一节、省级优秀课6节、市级优秀课9节,获省级活动区先进单位3个、市级5个,两项实验课题结题并分别获省、市优秀成果奖。5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教师,11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在07省学前部组织的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大赛中,我区教师荣获金奖,也是抚顺市唯一一名获金奖教师。其具体工作措施和主要做法是:

  1、健全分类指导的研训网络。多年来,针对我区地域广、幼儿园数量多、类型复杂,其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特点,将教研组划分为企事业幼儿园、个体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三类,通过分层次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制定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标准,明确不同类型教研组的不同教研活动内容和发挥5所素质教育基地园业务上的龙头作用,以及以评选优秀教研组为激励机制,形成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推动全区研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2、注重实效,提高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具体做法:一是研培结合,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做到培中有研,研中有培,研培并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是拓宽渠道,形成立体培训。充分发挥研训部门与基层园两个阵地作用,有不效利用电教、科研两个研训部门的教育资源,通过专题培训,拜师结对,城乡联谊等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形成立体培训模式。三是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实现教研员对骨干教师跟踪听课,面对面进行指导,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公开课、评优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优化骨干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四是确定标准,目标调控。从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几方面制定骨干教师标准,严格按目标去培训,去评定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质量。

  3、注重专业引领,强化园本培训意识。引导基层幼儿园在研训部门的专业引领下,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园为主的培训机制,提高园长园本培训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园本培训的有效方法。一是学习园本培训。什么是园本培训?园本培训的意义何在?如何进行有效的园本培训?在各园教师们的疑惑声中,我们在全区开展了“走进园本培训”系列活动,使每一位园长、教师对园本培训有了初步的认识。

  1、专题讲座。我们逐步建立了教育专家和学科教育专家的资料库,组织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面对全区教师、园长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讲座。使园长、教师明确当前课改背景下,幼儿园开展自培工作的重要性。

  2、现场观摩。现场观摩使幼儿园园长教师对园本培训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到省、市内的8所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各幼儿

  园各具特色的园本培训现状。沈阳南宁幼儿园“以科研带动园本培训”的方法给了大家很多的启示。

  3、研讨交流。积累了有关园本培训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又组织进行“如何开展园本培训?”的专题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各所幼儿园都总结了本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园本培训的选题、组织管理、培训形式等方面达成共识。二是实践园本培训。项目培训是园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不同的幼儿园根据不同的办学要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设计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培训项目。在我们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蓓蕾幼儿园以“突破传统,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园课改的主要内容。区幼将“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素质”确定为“十一五”研究课题等,使园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和不断的实践,各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都有了切实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区共有4所幼儿园被省确定为省级园本研训基地,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培训网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我区幼教工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我区幼教工作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园办园者或管理者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不能与教师交流、研讨教育方法,只是注重组织开展有利于宣传幼儿园的一些大型活动,阻碍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

  2、《纲要》落的不实。一些私立幼儿园园长对学习贯彻新《纲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滞后,“纲要”颁布已多年,几乎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过,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还有一些幼儿园对如何更准确把握《纲要》精神实质,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克服重教轻养等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要求,教学方法和内容小学化现象严重,忽视省统编教材的使用,把市场上推销的成语、三字经、拼图识字等图书当成教材使用,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4、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幼儿园不按编制规定配备保教人员,保育员和教师界限不清,一个班只配一名教师,造成教师缺少备课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难于外出学习。教师待遇低,加之没有保教

  管理经验,工作信心不足,流动性很大。

  三、方法对策及工作设想

  我区幼教研训工作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现实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索幼教工作,也必须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去发展幼教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和工作设想。

  一是要加强领导,积极制定全区幼教发展规划。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奠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站在历史起点上开创全区幼教研训工作新局面,就要紧紧围绕幼儿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构建全区幼教工作的发展战略。明确全区幼教工作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推动幼教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是要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园本研训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培训内容的限制,使培训工作具有多样化、弹性化、柔软化的特点。使广大教师能够在有效的培训中不断地更新、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全面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是要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要彻底转变儿童观,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教育观,实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步;转变课程观,使教学向着动态的、开放的、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要树立两全思想理念、发展观理念,幼教新课思想理念和软、硬环境并重的思想理念,推动我区幼教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结束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两个幼教法规为准绳,以贯彻新《纲要》为切入点,借幼教改革的的东风,加大力度搞好全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队伍的德与才、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早日建成一支整体素质过得硬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幼教改革的需要。

  邹城市太平镇东里幼儿园调研报告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4一、调查背景

  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时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此要采取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等措施来发展学前教育。《太仓市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均衡发展,到省市优质园要达95%。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幼儿教育相互依存。要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促进幼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我们在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新毛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本园教师队伍的现状,找出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对症下药,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新毛幼儿园的发展。

  那么,近6年来,在逐步将《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途径?专门的培

  训机构

  和教师自身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取得哪些经验?又遇到哪些困难?我们特此做了一问卷调查,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并试图就现实存在的问

  题做一些思考。

  二、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10月,我们幼儿园随机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回收71份,回收率为88.8%,全部为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由反

  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四大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分若干个具体问题。前三部分主要是客观题,采用填空式或选择题形式;最后一部分为主观题。调查问卷具体

  内容包括:

  (1)幼儿园基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幼儿班数和人数等;

  (2)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基本情况,如园长和教职工年龄、学历、教职工的稳定性

  和待遇、教职工工作时间等;

  (3)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途径;

  (4)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困难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问卷由各幼儿园的园长

  或业务园长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情况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性质

  幼儿园的性质是制约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71所幼儿园中,私人办园比例最高,达45%,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集体办

  园(占18%)、企事业单位办园(占15%)、教育系统办园(占14%);街道办园所占比例最低,为8%。比较而言,私人办园发展迅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主力军;而通常所说的公办园、街道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比例逐年减少。这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教育系统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较好,主要表现为幼儿园领导重视、外出学习机会较多、教师参

  加各种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等。而部分幼儿园因为园领导不重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流动性较大、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原因,无法保障幼儿园

  教师专业成长的权利和机会。

  (二)幼儿园师资情况

  园长、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发展之根本。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园长学历具体情况是:有57%的幼儿园园长已取得大专学历,37%的园长具有中专或高中学

  历,6%达到本科学历,除个别以外,园长们取得的学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与10年前相关资料对比,幼儿园园长学历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园长的学

  历提高是通过在职学历培训完成的。这反映了幼儿园园长非常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园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管理、教育教

  学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

  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从教师职称的`统计数据看:12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高级职称的教师,28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中级职称的教

  师。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是:21所幼儿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专科学历教师比例占30%以上的幼儿园有40所,具大专学历的教师比例高于中专学历的教师比

  例的幼儿园有24所之多。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同时给一些负责和管理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门的在职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如幼儿园教师对更高层次的学历培训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各种培训内容、形式等的要求也更趋专业化,普遍希望培训能与信息时代的特点、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

  展现状相适应等。

  另外,关于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调查结果如下:有25%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每日工作的时间是在8小时以上,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占63%,少于8小时的仅占6%。从数据统计上看,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不算过长,但要注意的是:幼儿园一般中午有一至两小时的午休时间,而真正能有空间

  有时间午

  休的教师并不多,这些时间往往被很多教师用来备课和准备教具;另外,幼儿园教师下班后加班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往往会更长。在统

  计中我们还看到很多单位上班时间改为8点30分后,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也推迟了,但在71所幼儿园中仍有49所(占69%)幼儿园教师的上班时间在7点30分到7点45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偏长、上班时间较早,同时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一定比例的幼儿园教师生理、心理出现疲倦状

  态,有些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幼儿园教师主动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在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成长,就显得较为困难了。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方面,各幼儿园都表现出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条件。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外途径中,专门机构培训以30.5%的比例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参观、观摩学习、学历培训、区和片教研活动、专家讲座。而在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内途径方面,比例高达42.9%的园内教研活动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他依次是园内观摩、业务学习、培训、阅读书报刊、传帮带活动等。

  专业途径的多样化说明了幼儿园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途径,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更好

  地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都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看,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

  在教师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园内各种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部分幼儿园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幼儿

  园信息渠道欠畅通,等等。从幼儿园教师的角度看,上班压力大,工

  作量也大,教师身心疲惫,用业余时间参加专门机构培训较辛苦;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是从幼师中

  专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在进行学历进修时难以处理好家庭、工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幼儿园园长支持度不够,有关专业成长学习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

  性和实效性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专业成长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23年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5篇)5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上级下发的调查表内容,我校对本校所管辖的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基本情况:

  幼儿园现有大、中两个幼儿班,有幼儿48人,教师2人。有幼儿用房4间(其中办公室1间,教室2间,活动室1间),有部分电教设备及幼儿玩具,基本能够满足幼儿园的使用。幼儿园在学校教学楼一楼西边。

  二、主要成绩及取得的经验

  经过两年的学前教育,幼儿大都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升入一年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受学校管理体制和师资的制约

  学校幼儿园都是归属于学校领导的,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出来,受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小学化。师资都是临时代课教师,非幼师专业毕业,不了解幼儿心理,不懂得幼儿教学规律。幼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受小学不正常教学的影响

  据幼儿园教师反映,有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对刚入学的孩子要求过高,对一些基础知识一带而过,如拼音、识字等。孩子在

  幼儿园如果不学,上小学时就跟不上,而且还会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幼儿园学什么了?”有的甚至会被退回到幼儿园重学。这样就迫时幼儿园不得不搞小学化教学。

  (三)受家长理念的影响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功近利,急于让孩子多学东西,要求幼儿园教这教那,幼儿园为了生员

  只能迎合家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搞小学化教学。

  (四)受校舍条件限制

  由于我校校舍条件限制,幼儿园无法独立出来,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模式,作息时间都难依幼儿特点制定。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幼儿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幼儿家长会,向社会和幼儿家长大力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宣传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不断更新幼儿家长的育儿理念。

  (三)加强教学指导

  经常深入学校幼儿园听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探讨,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篇十: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23有关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三篇

  关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汇报三篇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

  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

  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已

  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所以,作为生产力第一

  要素的人力资源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1世纪甚至以后更长

  的时间内,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体制、人员素质提高等等问题一

  直会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现代钢铁企业能否构建具有自

  身特色且符合企业实际的一整套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

  才管理、人才激励体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及生产经营高效运行的保障,更是企业做精、做细、做

  大、做强的根本所在。

  1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1.1从人员结构现状分析。目前企业管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

  人才、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中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待提

  高、技术队伍略显薄弱、成熟人才较为稀缺、整体素质较低(见表一),且成熟的高素质人才流

  失较多。

  1.2从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分析。管理人才体制(选拔、聘用、激励、管理等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部分管理岗位由学历较低、年龄

  偏大、工作经历较丰富的人员担当,这样的管理人员阅历丰富、稳定

  性强,但缺乏创新意识,适应不了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发展对人才的要

  求。因此企业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培养一批年轻的后备

  管理人才,否则会造成企业管理人才断层,从而会制约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与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初步成

  形,配套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正在建设。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

  业技术人员、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较

  小,亟待提高。

  1.3壮大队伍、完善机制、提高素质,全面加强技术技能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首先应该通过内部培训培养、高学历人才招聘、成熟人才外部引进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引进适应企业、适合企业

  的各类人才,壮大企业各类技术技能管理人才队伍;其次在完善各项

  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优秀技能人才选聘机制、管理人才选聘

  机制、各类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管理人才,从而

  深挖其内在潜能,发挥其专业特长;再次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外出外聘

  培训、星级员工技术比武、技能劳动竞赛、传帮带等形式提高各类人

  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2企业人才构建管理措施

  企业应从人才引进入手,完善人才培养、选聘、激励、评价体

  制,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促进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待遇来

  激励人,以企业文化来塑造人。

  2.1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切实改善人

  才队伍结构。一是完善人才引进及相关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和战略,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和完善人才引进、人才管理等一系列计划、目标、方案和制

  度。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过程控制。企业领导要把引进优秀人才

  工作当作企业的大事、要事来抓。首先引进前要做好与引进人才相对

  应的岗位的分析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并进一步确定择才的途

  径、范围、重点、程序和具体考察、筛选方案。其次引进过程中要坚

  持品德和才干兼备、品德为重,学历和能力并重、能力优先,年龄和

  业绩兼顾、业绩为主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引进后要加强对引进人才的考察、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不但能够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

  要求,而且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工作团队,尽快为企业创造

  出良好的工作业绩。只有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引进优秀人才工

  作,使企业的人才队伍不断得到有效的补充、发展和壮大。

  2.2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一是逐步建立人才信息库。依据学历与综合素质相对较

  高、工作

  协调能力相对较强、可塑性较强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管理人才选拔

  程序,选拔一定数量的年轻骨干,建立起适合企业实际的人才信息库,为后备人才的选拔聘用奠定基础。二是企业应根据人才的学历、职务、岗位和专业特点安排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培训。

  对于管理人才,其培训重点在于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的业

  务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确保

  部门工作的顺利完成;培训应采取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技能比赛、交

  流研讨会等形式。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其培训重点在于各自专业领域

  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研讨等,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

  技能水平;培训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举办专业知识和专

  业技能的外聘(外出)培训。对于技能人才,其培训重点在于操作理论

  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实践培训等,使他们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

  战技能;培训形式可以是传帮带式培养、举办短期技能培训班、举办

  各工种技术技能比武活动、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

  三是做好后备人才梯队培训,以全方位提升其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培训应以已聘优秀技能人才带徒培养、举办定期理论知

  识培训班、日常岗位实践培训等为主要形式,以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公司政策与法规知识、执行力、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管

  理知识、团队意识等为主要内容。这样

  既能满足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

  展的需要,很好地激励员工更快地成长,提高其工作的胜任力、满意

  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又能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管理人才,从而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数量需求与素质要求。

  2.3完善人才选聘管理制度,丰富人才激励政策,创新人才评

  价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选拔聘用管理制度,规范选聘流程。企业的技术

  技能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已经初见雏形,首先应继续对既定职

  数设置、选拔聘用条件、选拔聘用流程、薪酬待遇等细节问题在执行

  过程中的适宜性、适用性、可执行性进一步进行考察分析,确保相关

  制度基本符合企业人才现状及生产经营实际。其次应建立健全配套的人才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以确保人才队伍体制建设逐步步入良性循

  环的轨道。

  二是企业应根据自身和行业的实际情况,改进环境激励、提升

  价值激励。首先应以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要进步的文化体制为切入

  点,着力改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继续完善公平的职务竞聘体制,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增强人才对企业的满意

  度。其次要逐步提高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津贴标准;制定出计划性

  工资福利增长方案,提高薪酬福利待遇;不断扩大各个系列专业技术

  职称评聘、职业技能等级评聘范围;通过丰富且有意义的形式,认可

  人才取得的成绩,给予精神的鼓舞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