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10篇

时间:2022-11-25 18:50:04 来源:佳谦文档网

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10篇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202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演讲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开展起来了。关于主题教育,你了解多少?知道该怎么学、怎么做吗?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10篇,供大家参考。

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10篇

篇一: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202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演讲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开展起来了。关于主题教育,你了解多少?知道该怎么学、怎么做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系列音频课,带你先学一步、学深一点。

  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力戒形式、官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

  到底什么是正确政绩观呢?20__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功成不必在我”,这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要以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要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对过去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都要继续坚持,扎实推进。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一件事还没落实,又要朝令夕改。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

  

  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一重要论述,为全体党员干部匡正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引导着我们去该为谁而建立政绩,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以及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政绩。

  政绩观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干部的品质。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本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然而,当前仍有少数干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

  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缺乏造福一方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不讲大局,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四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轰动效应。

  五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上述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根,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正确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形式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它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导致信息失真,决定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的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真抓实干尽责担当。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总书记指出:“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与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密切关系。”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树政绩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取得成效。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政绩好不好,关键看重任面前、困难之时、风险之处的表现。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敢于坚持真理,树正气、讲原则,不随波逐流;在急难险重时,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面临困难问题时,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不怕责难,敢于担当。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但党的事业是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必须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以“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历史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篇二: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精品文章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交流发言》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担新时代新使命”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根据学习安排,就“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担新时代新使命”,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围绕“五个方面”,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精神实质1.围绕“树立什么样政绩观”,准确把握内涵实质。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反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对于正确的政绩观,xx从深浅、远近两个角度做过阐释,即“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以此为标准追求自己的政绩。2.围绕“依靠谁实现政绩”,准确把握力量源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依靠人民力量的支持,我们党才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绝不是靠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就能实现的,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3.围绕“为谁建立政绩”,准确把握目的动机。xx同志指出,树

  精品文章

  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党员干部的政绩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业绩,是帮助、引导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实践过程。这也决定了我们做工作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4.围绕“怎样实现政绩”,准备把握方式方法。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xx同志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取得辉煌的成就,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灭的文化痕迹,就必须从实干中开拓出一条路来。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才算做到位、做到家。

  内容仅供参考

  

  

篇三: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所以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解决好什么是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怎么创造政绩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外正其行内修其心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如何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绩就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为民,勤勤恳恳奉献

  如何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产生“四风”问题的源头和要害,为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坐的各位党员领导干部大都分管一部分工作,掌握一部分权力,如果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甚至腐化堕落。所以,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解决好“什么是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怎么创造政绩”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外正其行、内修其心,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地方各项配套规定,自觉净化“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做到在风浪考验面前不动摇,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失德,在腐朽文化侵蚀面前不蜕变。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只有自觉把自身工作置身在全旗经济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切实树立起“一盘棋”思想,才能在推进具体工作张既跳出一域谋全局,又在谋全局中抓好一域。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发展规律,我们在推进每一项工作时,都必须按照事物

  .

  的发展规律办事,科学制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力戒“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决策、拍胸脯蛮干”。同时,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必须符合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组织工作而言,就是既注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培育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干部考核机制,在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实绩考核中正确评定他们的工作政绩。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实质是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掌好权、服好务的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深刻牢记并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每一个决策,都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考虑群众承受能力,看能为群众带来多大好处。就组织工作而言,在培养选拨干部过程中,什么样的干部敢担当、能吃苦,能够做到总书记说的一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我们就培养、选拔和使用什么样的干部。人民群众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人间的善与恶、美与丑;人民群众是一把标尺,可以衡量出工作的成与败、得与失。组织部门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检验政绩的根本标准,不是看自己怎么说,上级如何评价,而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只有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为老百姓所公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执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实。决策的生命在于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靠工作来体现,靠落实来保证。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绩就越突出。当前,我旗正处于爬坡过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任务艰巨,矛盾错综复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推进的“底线”,否则,就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好的思路、好的方案、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取得成效,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落实机制。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抓工作落实,就要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决策一旦出台,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一个声音传下去,一个调子喊出去,一个标准执行到底,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组织部门承担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使命,将始终坚持旗委“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论、不搞论资排辈”的用人导向,在推进全旗重点工作中考验领导班子,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考验、使用干部。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困难大、矛盾多、任务重、条件艰苦的地方默默无闻干事创业、具有“潜绩”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对那些热衷于“显绩”、自吹自擂、搞虚假政绩、跑关系、找门路,群众不认可甚至反对的干部,要坚

  .

  决将其从领导岗位上换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为民,勤勤恳恳奉献。总之,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抓落实,就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

  .

  

  

篇四: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中共中央xx同志在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所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逐步形成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各级党委、中央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分清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可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幼小,甚至会影响党的天成事业昌盛。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中央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持久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应有贡献。应如何逐步形成树立片面的政绩观呢?就此,谈几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权力观

  政绩观是在政绩上环境问题表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决意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一此领导干部重“显绩”,轻“潜绩”,避实就虚,拈轻怕重,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百姓困难漠不关心,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党务党务工作不愿投入精力;一些领导干部重本周效果,轻长远利益,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包括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干部做虚假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虚报浮夸,工作还没做,就急着向上报临床经验,把纸上投资计划说成实际结果,把几年的成绩说成一年所为,出更了问题就遮遮盖盖,糊弄上级。这些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出了偏差。因此,要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解决逐步解决本源上的问题,急遽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必须加强学习,加强教育。除了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外,党委、政府要经常开展

  集体学习和教育工作活动。要根据xx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奠定干部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的科学理论基

  二、树立准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政绩逐步形成在实事求是的政绩基础上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xxxx”重要思想的精髓。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出有所谓“政绩”,不顾客观实际,或盲目建功,或急于显功,或造假邀功,说到底都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设立治绩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政绩,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才算真正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反之,所创造出的所谓“政绩”就失去了根基,就怕见阳光,怕经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的“政绩”越大,危害也就越大。为此,领导干部想问题、干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本地、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不能好大喜功,定过高的指标、提过头的口号;一定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展示,在实践中创造业绩、实现价值,而不能贪图虚名,把劲头用在空喊口号、坐而论道上;一定要坚持看实际效果,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搞那些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搞那些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那些有头无尾、只开花不结果的“半截子工程”。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

  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必须以人民群众受益多少为标准,科学评断和评价政绩

  代表最提供方便人民群众的领袖人物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反对党一切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科学衡量德行政绩的根本标准。

  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是功绩实是虚、是大是小,其根本标准在于人民群众是否从中受到实惠及所受实惠之大校“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赞美”。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须要树立群众观念,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评价科学衡量和评价干部的功绩,必须走群众路线,请群众当裁判,不能只听干部本人的表白。在评价干部的政绩中会,要充分看到,政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制约其变量的因素很多,很多时候即使主观上同等努力,政绩也可能不尽相同或各不相同大不相同。衡量党政干部的政绩必须辩证分析、综合考核,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短期的政绩,更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看长远的影响;不仅要看显现出的政绩,还要看风险因素的政绩;不仅要看主观努力,还要看客观条件,基则呢集体的作用和前任的基矗

  同时,要在自然科学衡量和评价衡量政绩的前提下,严把用人关。对政绩得到群众认可的党员干部,包括那些在条件较差的地方甘当无名英雄、具有“潜绩”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对那些热衷于“显绩”、自吹自擂、搞虚假政绩、群众不认可甚至反对的干部,

  一再要坚决将其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绝对不能提拔。只有这样,以求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为民,勤勤恳恳奉献。

  

  

篇五: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发言材料—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精选多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和县委的领导下,按照县委分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下面,我简要地谈一谈自己今年以来的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帮助。一、加强学习,不断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一是不断通过自学和参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和**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二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我做到深入学习,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积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参加讨论会等形式,交流心得,相互促进,力求准确把握,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增强了躬身实践“*”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巩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为党努力工作、忘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对两个《条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信念,增强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意识。四是学用结合。在学习中,我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将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将观念和工作实际相融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真抓实干,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工作和县委工作会的要求,深入研究“三农”问题,密切关注工业问题,探寻有利于加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路子,在全县人民思想*的提高上下工夫,在促进全县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业跨越发展上做文章,不断推进了“三个转变”,不断促动了“三个集中”。一方面,着力转变观念,引导全县人民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识。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最大的差距仍然是在思想观念上。因此,我认真分析,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突出我县非公制经济比较快的特点,引导和倡导对全县人民进行*理论和“*”的再学习、再,继续启动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大工业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树立全局、统一、开放、竞争、发展的观念,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解放,认识更加一致,精神更加振奋,形成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生动局面。二方面,着力真抓实干,不断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和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我遵照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坚持深入部门和基层,真抓实干,为企业发展和增产增效献计献策,为企业融资和做大做强尽心尽力;加大邓双到梨花溪沿线景观风貌建设,加大南河南岸综合(请关注)整治力度,加大土地征用

  制度的改革,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优化全县的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把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农村村组,扶贫包挂,解决实际困难,为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和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工作作出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三、坚持党性原则,坚决维护民主集中制我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锤炼自己,在县委常委会上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性原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既顾全大局、维护班子的团结,又不搞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在党内生活中有表扬、有批评、有监督,还要有警示。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坚持共同研究决定,对不能确定的问题,坚持向朝华书记,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后,坚决按照县委的集体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在落实县委决策、提高执行力上,严格执行市委《八项规定》,不讲价钱,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在县纪委,我作为纪委班子的班长,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纪委“常委会职责任务”、“常委会议制度”、“书记办公会制度”、“常委民主生活会制度”、“调研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在班子内充分发扬民主,研究工作时要求各常委务必各抒已见,努力做到工作上科学决策,查处案件不出错案,有效地调动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强化党的建设

  *三部委发出学习两个《条例》*后,按照县委要求,我随即召集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各党组织联系实际,扎实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二是与开展警示教育相结合;三是统筹兼顾,做到点面结合;四是与灵活多样的形式相结合;五是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参照《党内监督条

  今年以来,在市委和县委的领导下,按照县委分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下面,我简要地谈一谈自己今年以来的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帮助。一、加强学习,不断

  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一是不断通过自学和参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和**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二是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以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我做到深入学习,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积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参加讨论会等形式,交流心得,相互促进,力求准确把握,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增强了躬身实践“*”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巩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为党努力工作、忘我工作的信心和

  

篇六: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标准表述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面临的问题: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应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同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科学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

  一、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要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为人民创造突出政绩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创造突出政绩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对无所作为、政绩不足的干部,要予以戒勉,不能提拔重用;对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热衷“政绩工程”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首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事实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复建设、银行坏账、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致因。

  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而我们目前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体制,往往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五、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全能政府下的一种设计。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反映到政绩考核方面,考核指标就非常庞杂。事实上,如果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社会投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那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三、如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其次,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

  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最后,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考评量政绩。俗话说,政声人去后。考评干部政绩,既要看任内做了些什么,更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由于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不同,在衡量政绩时应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和区位差异,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政绩,鼓励干部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考核班子和干部,既重视“硬件”,更重视“软件”;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一些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充分重视那些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成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广而告之,昭示天下;而弥足珍贵、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还是老百姓的口碑。当所有的喧嚣过后,尘埃落定,真正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只有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的意愿为皈依,才能创造出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政绩。

  

  

篇七: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中共中央xx同志在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中央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呢?就此,谈几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政绩观是在政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决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一此领导干部重“显绩”,轻“潜绩”,避实就虚,拈轻怕重,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对容易看得见的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不愿投入精力;一些领导干部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干部做虚假政绩,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虚报浮夸,工作还没做,就急着向上报经验,把纸上计划说成实际结果,把几年的成绩说成一年所为,出了问题就遮遮盖盖,糊弄上级。这些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出了偏差。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解决本源上的问题,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必须加强学习,加强教育。除了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外,党委、政府要经常开展集体学习和教育活动。要根据xx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质教育,奠定干部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的科学理论基矗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政绩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xxxx”重要思想的精髓。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出所谓“政绩”,不顾客观实际,或盲目建功,或急于显功,或造假邀功,说到底都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政绩,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才算真正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反之,所创造出的所谓“政绩”就失去了根基,就怕见阳光,怕经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的“政绩”越大,危害也就越大。为此,领导干部想问题、干工作,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本地、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和目标,不能好大喜功,定过高的指标、提过头的>;一定要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展示才干,在实践中创造业绩、实现价值,而不能贪图虚名,把劲头用在空喊口号、坐而论道上;一定要坚持看实际效果,不能陷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搞那些华而不实、中看不

  中用的“形象工程”,搞那些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那些有头无尾、只开花不结果的“半截子工程”。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

  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以至产生严重问题。比如: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干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绩就是发展经济,经济搞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而把发展经济又简单地视为量的增长,单纯扩大数量和追求速度,而不顾质量和效益,甚至只以gdp论政绩,以致在一些地方演出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政治游戏;又如,一些地方为图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资金积累,不惜出台各种违规的优惠政策,低价拍卖土地和其他资源,杀鸡取蛋,竭泽而渔,严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再如,一些领导干部为在自己的任期内干出一番业绩,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以至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与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有关外,主要就是与领导干部缺乏或根本没有科学的发展观息息相关。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篇八: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完善三个民主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o:p></o:p>黄良国<o:p></o:p>(20XX年9月6日)<o:p></o:p><o:p></o:p>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lOCaLHoSt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完善“三个民主机制”。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o:p></o:p>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

  1/12

  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o:p></o:p>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

  2/12

  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

  3/12

  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o:p></o:p>

  3、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

  4/12

  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o:p></o:p>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o:p></o:p>

  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

  5/12

  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o:p></o:p>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

  6/12

  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凡是涉及行业领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

  7/12

  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o:p></o:p>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创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

  8/12

  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紧紧抓住当前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o:p></o:p>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o:p></o:p>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消除监督管理的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o:p></o:p>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

  9/12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首先,一把手要有很强的民主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是民主能否落实的关键。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注意倾听方方面面的呼声;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提前征求委员的意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自觉地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勤于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集体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批评,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o:p></o:p>

  2、突出二个层次。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即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探索与人大、司法监督联动机制。如开展巡视工作,逐步在层次上延伸和内容上扩展,及时纠正和防范一些滥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

  10/12

  制度,坚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廉洁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坚决查办,不得推拖不管,更不允许压案不查。对办案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限期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要追究责任。二是群众对领导的监督。首先,通过民主评议实施监督。实行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对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单位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并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其二,通过政务公开实施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凡涉及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作用。其三,通过信访工作实施监督。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认真处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实施有效监督。

  3、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事前监督。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进取心和工作干劲要给予充分鼓励,大力支持,但一定要弄清搞准

  领导干部决策的动机,该提醒的提醒,该泼冷水的泼冷水。

  11/12

  在组织换届、考察班子、了解干部的时候,对一些干部头脑中不切实际的“蓝图”、“设计”和“观点”,该劝阻的劝阻,该制止的制止,不能顾及面子,一味迁就或迎合。二是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行为和落实工作部署工作过程中的措施、途径、手段和运行状态,要尽可能地了解掌握,特别是要以法律的尺度,看是否做到依法行政,必要时要予以指导、引导。对那些已经存在问题或为创政绩而不择手段的干部,可以通过考察反馈、任前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函询等形式进行提醒、教育和纠正。同时,要从关心爱护干部出发,对群众反映或干部考察等渠道发现的问题,在坚持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批评、诫勉、警告等挽救性措施,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过酿成大错。三是事后监督。通过年度考核、来信来访、离任审计以及换届考察等手段,调查了解干部的工作业绩,对浮夸不实的要予以批评,弄虚作假的要予以处理,因假升迁的要坚决撤下来。

  12/12

  

  

篇九: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专题研讨材料

  完善九个民主机制;;;树立实事求是的政绩观

  黄良国

  (2021年9月6日)

  ;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非常重要长远目标,是党组织技术标准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技术规范,也是干部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基层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才干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南,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党组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真才实学原则,把选人用人核心理念确立好。不断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减退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机关干部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办到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为官的基层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显现出来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

  情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着干事的人干成事;对成绩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更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切实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须要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保障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所,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民主评议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明显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未的好民主的科学建立考评体系,因此,引导要鼓励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明的政绩考评坚持原则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市场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评价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广大职工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评价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评定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突出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转型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数值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

  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工具进行考核。分析方法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数目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机关干部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绩效评价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论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有的放矢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绩效评价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知晓。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不断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推进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其后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根据全委会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加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面,进一

  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曾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开展选人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求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党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促使将令干部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1、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法律条文在法律框架内实行民主决策。透析安徽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其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错位”,饮食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有的抓工作“越位”,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有的抓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行。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组织工作落实、损害工作作风建设。为此,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地方“让位”。各级领导机关都要各级自觉把省直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相关政策决策时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世界闻名追求多产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非正统,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的自主权、职责和任务开展组织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于下级自主权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小事不要管,确保他们能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

  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短果、解难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关键要健全民主的决策民主自由机制。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全局的格局。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全面落实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使政府决断咨询建立启蒙在相互补充启发、略为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二要畅通民主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逐步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设,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参加,实施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上市公司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方能够参与重大决策过程。二要实现民主公开,使决策软性处理过程始终做到公正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即使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时对社会各界公布;凡是涉及公众自身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发觉;凡是涉及行业交叉学科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应当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风险问题。四要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事由界定应经会议展开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个人的都无权不经会议进行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程序的政治责任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

  权责相等的原则,功亏一篑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究方面,法律却未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当正式发布引咎辞职、自愿地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民主决策各个方面的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作风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顺利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民主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宏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基层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抽样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工作部门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明确要求,是否符合符合国际自然规律和当地实际,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新政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投资应充分考虑其前景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灵性的统一;创造性开展想象力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佯装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教育工作工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紧紧抓住当前颇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证干部引领党组织正确的政绩观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执法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确保。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

  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避免出现监督管理的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集体主义条件下情形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切实加强加强整党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得力到位。首先,一把手要有很强的民主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是民主能否落实的关键点。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注意表达意见方方面面的呼声;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才,提前征求常委的意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在党委讨论断然重大问题时,自觉地以平等决策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中所在处理商业性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建设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的民主参与意识,毫无疑问做到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党委讨论断然重大问题时,要勤于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奥皮尔河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嘲讽,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政治、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

  2、突出二个层次。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即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计划单列干部管理权限,法制对下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积极探索与人大、司法监督联动机制。如开展巡视工作,逐步在上时层次上延伸和内容上扩展,及时贪污腐败纠正和防范一些滥用权力的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坚持早打招呼,及时提醒,把不廉洁问题道德教育解决在萌芽状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必须坚决查办,不得推拖不管,更不会允许压案不查。对办案不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限期申明纠正,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

  的要追究责任。二是群众对领导的监督。首先,通过民主评议实施监督。实行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将评议考核结果政风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对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管理模式社会服务单位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并与舆论监督紧密结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察。其二,通过政务公开实施监督。的政府及部门要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政治文明建设各级重要内容和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凡涉及基层、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国民事项都要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程序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监督积极作用。其三,通过信访工作实施监督。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有着落,使群众举报的问题得到问题认真处理,风险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同时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实施有效监督。

  3、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事前监督。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进取心和工作干劲要给予在工作中充分鼓励,大力支持,但一定要弄清行使权力搞准领导干部决策的动机,该提醒的提醒,该泼冷水的泼冷水。在组织换届、考察班子、了解干部的时候,对一些中曾干部头脑中均不切实际的“蓝图”、“设计”和“观点”,该劝阻的劝阻,该制止的制止,不能顾及面子,一味迁就或迎合。二是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实施领导高层领导行为和落实工作部署工作过程中的预防措施、途径、手段和运行状态,要尽可能地了解认清,特别是要以法律的尺度,看是否达致依法行政,除非时要予以指导、引导。对那些存在问题或为创政绩而不择手段的干部,可以通过考察反馈、任前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组织区别情况等形式进行提醒、教育和纠正。同时,要从关心爱护年轻干部出发,对群众反映或干部考察等渠道发现的,在坚持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批评、诫勉、警告等挽救性举措,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过频生大错。三是事后监督。通过年度考核、来信来访、离任审计以及换届考察等手段,调查了解干部的工作中报,对浮夸不实的要予以批评,违法乱纪的要予以处理,因假进升的要坚决撤下来。

  

  

篇十:围绕树立怎样的政绩观发言

  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发言稿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就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结合分管工作,谈几点看法。一、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看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质是以人为本,要义是加快发展,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在于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作为基层来讲,必须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紧要关头,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要以发展为主,要全面、协调、可持续,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快发展。当前,面对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土地政策的适度调整,周边县市千帆竞发的发展势头,临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招商引资、发展民营、大上工业等各个方面。要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充分调动起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积极性,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忠实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实

  档文实品上献户用大广为,选筛心精部辑编本

  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本文来自之音,更多精品免费请登陆.338.查看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党建资讯网中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才能建立为党增光添彩、为民谋利造福的政绩。在当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持续升温、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而要给人民群众服务好,就必须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工作中,既要防止好高务远、贪大求全,给经济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要防止小富即满、裹足不前,影响发展进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时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绳,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二、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分管部门和系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要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民营经济、工业经济、

  档文实品上献户用大广为,选筛心精部辑编本

  重点项目、对外经贸、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呈现几个特点:一是民营经济成型成势。在继续实施“五股力量”带动的同时,狠抓了民营经济的总量扩张和规模膨胀。在全县筛选出20家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骨干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骨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重点发展了面粉加工、塑编、纺织、化工、机械铸造五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户,增长**%;从业人员**人,增长**%;注册资金**亿元,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上缴税金**亿元,增长**%。二是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各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生产速度效益同步增长。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速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实现利税**亿元,增长**%。工业用电量完成**亿千瓦时,增长**%。**等十大出口创汇企业培育工程卓有成效,外经外贸增势强劲。截止5月底,新批外资企业**家,增资企业**家;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万美元,分别增长**%和**%;实现自营出口**万美元,增长**%。三是原创网站:知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狠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项工作的力度,切实做到经

  档文实品上献户用大广为,选筛心精部辑编本

  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出现的安全事故和环保案件做到了应急处理,把危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大检查活动,对全县所有单位、部门、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进行了排查,并拉出单子,限期整改。上半年,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2月份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在去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又被省环保局列为全省生态示范区。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上半年,所分管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虽然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指标在全市继续保持了领先位次,但有的指标与自己相比增幅出现下降,有的指标与先进县市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工作的干劲还不够足。自己跟自己比,虽然工作干劲有了明显增强,但与其他县市相比,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重点项目党建资讯网开工率低、进展迟缓,项目转变为企业、企业转变为财源支柱的周期较长。三是发展的措施还不够硬。虽然在大上工业、发展民营、出口创汇、优化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少一些快速发展的硬措施、硬手段。在企业融资、峰谷用电、安全生产、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没有找到

  档文实品上献户用大广为,选筛心精部辑编本

  有效的解决办法。三、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好发展的基础问题。就**来说,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是要倾力培植骨干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重培植一批市场前景看好,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企业。继续对**等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植,确保其充分发挥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植和发展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企业,作为我县未来的财源支柱和骨干企业。对十大工业项目、十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十大出口创汇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重点扶持,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支柱型企业。二是要全力打造民营经济三大亮点。打造“**”亮点,对列入全县重点扶持范围的20家骨干民营企业,因企制宜,因企施策,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形成典型样板,增强示范本文来自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知音网站带动作用。打造产业亮点,继续重点培育面粉、塑编、纺织、化工、机械铸造五大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使五大产业发展成为企业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市场占有率高度化的产业基地,凸显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形象和党建资讯网特色。打造科技亮点,引导民营企业加速科技创新步伐,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