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9篇

时间:2022-11-18 14:40:09 来源:佳谦文档网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9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与规制研究  作者:沈伟民来源:《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9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9篇

篇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与规制研究

  作者:沈伟民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24期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治理中心下移,基层社会组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能够为乡村振兴管理提供资金动力和人才保障,但现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的定位较模糊,治理效率低,相关立法建设滞后,参与工作的依据和保障不足。为此,应加强政府引导,为其提供政策支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社会组织;乡村振兴;法律依据;规制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9.24.079

  [中图分类号]D922.182.3;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引言

  社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现有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匮乏,社会组织参与过程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来讲,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不足,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底气不足,为此,有必要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相关法律依据进行研究,以期强化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

  1.1;法理学依据

  从法理学层面来讲,首先,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是宪法赋予社会组织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换句话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是法律和政策要求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组织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其次,制定法律最重要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宗旨在于提高乡村管理的公平性。农村社会组织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收集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掌握人民群众的发展情况。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村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这一主体发言,或为这一主体谋得更多的实惠。最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有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与宪法精神相契合。社会组织在与乡村基层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政府沟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农村社会组织都是农民自发的组织,组织存在就是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因而社会组织也成为人权保障的重要维护主体。

  1.2;现实法律依据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国家从法律层面制定了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出台了各部门和各地方形成的引导性规范文件。党和国家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逐渐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扩大其民主范围。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项复杂工程,单一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实现高效管理。而且,单一依靠政府治理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带有行政化色彩,在管理过程中政府占据垄断和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个体参与,难以体现乡村振兴管理的公平性、民主性、公正性。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乡村振兴问题,充当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接者角色,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管理方法和模式创新。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中具有自由活動的权利,能够担当政府分配的各项责任和任务,有助于打破政府对资源的垄断,进而实现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提升乡村振兴管理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组织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更是确保乡村振兴管理的关键责任主体。

  2;;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规制现状

  2.1;缺乏专门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并没有针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出台专门的法律,也没有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从法理学角度和现实法律依据来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缺少细致的法律依据,必然会制约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影响管理效果。加之当前在乡村振兴管理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是以政府内部文件形式下发,但这些内部文件并不具备法律权威性,导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规范性依据不足。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社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经常会面临困难,法律依据不足导致权威性不高,整个农村社会环境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度偏低,社会组织的规模又相对较小,难以被广大群众所信服。

  2.2;外部联动机制匮乏

  从法律上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管理的权利能够确保其“光明正大”地履行管理职责,或遇到管理问题时具有发言权,除此之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还需要得到制度层面的支持。尤其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还要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地方在践行乡村管理时也会按照原有的乡村规约进行规制,将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纳入乡村规约中,形成外部联动机制,这是优化乡村振兴管理、促进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从现实中来看,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其一,监管机制不健全。正是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在针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监督过程中主要以内部的规范性文件为主,这些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其二,外部指导机制欠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政府角度来讲,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培养。现实中,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缺少经验,对社会组织业务性指导不到位,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其三,多部门协同机制欠缺。乡村振兴具体工作的落实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社会组织只是其中的一个主体,虽然赋予了社会组织乡村振兴管理的重要责任,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联动机制,导致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发展和具体工作支持力度不足。

  2.3;受到自身能力限制

  在农村治理中,社会组织还属于新鲜事物,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需要承担乡村振兴管理的社会组织多是农村社会组织,由于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主体多以农民为主,同时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环境还相对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组织主要由农民自发形成,在稳定性、规模化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因而也容易被基层干部忽视,且许多农村组织建立的时间较短,参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一般,这也影响了社会组织自身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自信心,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权利和义务。此外,农村社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很多农村社会组织更多是空架子,企业自身建设和发展水平都相对滞后,很难承担起社会活动重任,也很难在乡村政权管理中发挥作用。即便是一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较好的社会组织,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很难做到面

  

篇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乡村社会组织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幸福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新

  时代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分析哪些乡村需要振兴,这不但需要从外部可视的乡村空

  间分布,如与城市的距离以及乡村的经济水平观测,也需要从

  内部较难辨析的乡村社会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培育新型乡村

  社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方案制定与实施路径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乡村社会历史变迁在传统社会,我国多数地区(尤其是汉族聚居区)的乡村治理由地方乡绅与县一级政府机构

  合作完成。这意味着,当时的乡村社会组织是围绕乡村

  重要力量和地位的乡绅建立的,乡绅与县衙存在着一种长期

  默认的授权与代理关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征粮纳税与

  剿匪保境两方面的合作。20世纪初,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社

  会设置的普遍引入与推广,我国一些地方的乡村治理把传统

  的乡绅作为乡村治理代理人的方式,从县级默认授权下延伸

  到镇一级。当然,多数偏远地区还是保留了与县政权机构的合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入各乡村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也就建到了乡村层面。作为国家政权力

  量,党政机构的一些功能普遍在乡村延伸与设置,这在组织乡

  村生产、生活和对一些贫苦村民的帮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百废待兴的乡村经济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村社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够多,质量也不够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央、各地方政府对社

  会组织采取的积极的培育行动,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得到

  定程度的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的社会组织由于内在动力不足,数量和质量上有待fIt进一步提到升目前为止,以海南省为例,一些贫困乡村的社步会组织仍保持着原生态

  状态。而且,贫困的乡村或居住分散的村落,这种情况较显著。

  贫困乡村的社会组织一般由当地有威望的年长者组成,他们

  填补了乡村基层政权难以完全覆盖的社会生活空间。例如

  当有家庭陷入贫困且亲戚朋友无能为力时,这些有威望的年

  长者会动员乡村其他力量予以支持,从而使贫困家庭渡过难

  关。村民之间产生竞争、冲突,在诉诸法律之前,甚至

  在村正

  式组织出场之前,这些有威望的年长者们会出面,发挥庭前的

  调节器作用。他们并不一定掌握特殊的资源,但是,一般都受到本村大多数村民的认同,这也是其作为乡村社会组织的“合

  法性”基础。虽然这种情况与过往存在的族群中族长等权威人士有一定的渊源,但如今,由有威望的年长者组成的乡村社

  会组织的继续存在,确实是对基层政权力量的补充。在一段时期之内,这种补充是传统的自发性社会组织和社会自组织在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尤其是贫困乡村的必要过渡。相比发达地

  区的乡村社会组织,由有威望的年长者组成的乡村社会组织是新型乡村社会组织的初级形态,需要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

  比较成熟的乡村社会组织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资源

  发挥作用。因此,贫困乡村要积极建立促进乡村生产和生活的

  社会组织,尤其在资源稀缺的乡村构建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乡村社会组织。贫困乡村社会组织的观察视角近几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政策文件,积极培育社会

  组织。因此,已经有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在数量上

  得到了快速增加,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的社会组织

  由于资源、内在动力等原因,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主

  要以后者为分析对象。目前,学界一般用社会理论的国家与

  社会分析工具,以社会理论冲突论的分析视角,将乡村社会组

  织放在基层政权的层面考量。我国各地乡村的文化传统、社

  会发展状况、村民之间的关系模式都不尽相同,因而,

  各地的

  乡村社会组织的类别、数量、形成背景、具体形式也多种多样。然而,这个分析工具与观察视角并没有充分重视各种各样

  的地方性差异。事实上,大城市群区域、城市郊区、发达省份

  等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并不具有同一性。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具有依靠资源、组织资源的优势,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由于地处偏远,缺少特殊资源可资利用。因而,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组织

  既可以成为政府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可能由于资源

  利用与政府主张的公平公正发生冲突。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尤其是一些贫困乡村,缺少发达地区那些活跃而有力量的乡

  村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一点在海南贫困村的乡村社会组织调查中表现突出。当前,贫困乡村急需脱离政策

  输血”。贫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国家政权基层力量的发展,还

  需要发动其他社会力量的中国式社会治理,即组织新型的乡

  村社会组织。内容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

  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幸福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分析哪些乡村需要振兴,这不但需要从

  外部可视的乡村空间分布,如与城市的距离以及乡村的经济

  水平观测,也需要从内部较难辨析的乡村社会组织结构进行

  观察。培育新型乡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方案制定与实施

  路径具有积极的作用。基层政权组织实现从观念到职责再到

  机制的转变,才能有效整合更多积极的乡村内部力量,才能顺

  利培育新型的乡村社会组织,推动乡村经济振兴,进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词:乡村社会;贫困乡村;乡村经济作者简介:整合传统乡村社会组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比

  重不断加大,然而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这一基本情况不会很

  快改变。因而,当前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这

  

篇三: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构想

  1.冯汉悦2.庞香锋

  1..兴业县葵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玉林537800

  2..兴业县葵阳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玉林537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时代农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路径指引。农村社会工作的任务与特点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的有契合之处,这为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能。为了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笔者就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构想

  引言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1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与农业生产的融合

  推进社会工作与农业产业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农村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主要是为广大的农民进行资源链接以及政策倡导,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农民的意见自下而上地传递给有关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自上而下地将政策法规传递给农民。因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所以可以避免一些因自上而下强制执行的政策所造成的

  矛盾。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找到成就感,这就需要转变农民的观念,让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要通过创新发展方式来激活农业发展,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打造创新型农业,降低农业成本投入,降低农业发展风险,完善农业发展政策支持法规,提高农业发展效益,激活农业发展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个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政策倡导者的作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农产品销售,在与农业生产融合的同时还促进了产业兴旺。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与农业生产的融合也是解决农业发展动力不足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要求的有效路径。

  2在地价值的融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职业,但其独有的在地价值观念使社会工作明显区别于其他志愿服务。中国乡村社会独有的差序格局,使其形成了“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在地价值观念。社会工作“在地化”式的服务工作,必然面临多种价值相互冲突和交融,社会工作在面对不同价值观拉扯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合乎情理的价值介入,不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服务对象,而是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排忧解难。社会工作独特的接纳、同理、倾听等手段可以很好地拉近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聚居了朝鲜族、满族、回族等几十个民族,在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多方价值观念,找寻其中的平衡点,这有助于弥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缺失,也是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修补和完善。

  3可持续生态再造

  首先,改变化学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支配地位,扭转单一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方式。在绿寨,社会工作者推动村民成立合作社,恢复本地老品种水稻种植,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逐步改变杂交稻种植面积独大的生产格局。合作社每年稳定地种植老品种水稻,通过减少施用化肥农药降低种植成本和单一种植带来的风险,同时有助于土壤修复和水体净化,维护了社区生物多样性,并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食物来源。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弥合人与自然的疏离关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人与自然的疏离表现为人与自然直接联系的减少、人对自然的

  漠视和侵害。因此,弥合人与自然的疏离关系需重塑人们的环境意识,使其日常生活习惯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主题讨论、播放环保电影、邀请环保生活践行者分享经历等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开展乡村社区生态导赏项目,促使村民重识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与自然直接互动的生态体验平台。社会工作者还推动村民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

  4专业理念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需坚持关怀弱势的社会性本质

  在实践中,部分基层党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缺乏信任,担心产生矛盾,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工作社会效能的发挥。在现有格局下更应该坚持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本质,固守其关怀弱势群体的专业使命与价值观,面向数量庞大的农村弱势人群,将国家政策中带有温度的服务转换为对乡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充分链接与整合政策性资源和财政资源,立体性关怀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具体来说,从地区发展策略来看,少部分中东部地区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地区需要社会工作以推动经济为主的项目发展,对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来说,需要社会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弱势人群的社会保护与关怀,这是社会工作最为重要的服务内容。

  5乡村治理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农业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必须要持续优化基层管理制度,并加强对乡村治理工作的关注度。结合近年来各地乡村振兴发展累积经验分析可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社区至关重要。现阶段,虽然很多社区部署都是基于城市文明建设所提出,但农村发展环境和城市所处条件存在差异,通过结合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家庭因素等创造尽善尽美的农村社区环境,不仅能为农业生产和区域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可以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区不只是一种地理概念,还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而社会工作在积极参与建设发展中,持续关注农业内外发展变化,并注重深入发掘潜在优势,明确社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不仅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产业链,而且可以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充足动力。

  6提升农民自身谋生技能

  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其原因之一就是自身无谋生技能,外出工作机会更多。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衔接相关资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协调者和咨询者作用,了解致贫原因,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推动农村发展。如通过引导相关部门加大对工厂的扶持力度、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工业带动农业协调发展;通过解读政策文件,帮助农民利用优势视角激发创业潜能;通过干部服务基层和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引进,注入新力量,稳定农村人才队伍。

  7发展集体经济,开展文化活动,提高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者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将国家政策普及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引导农民自力更生、积极创业,激发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引用外部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提供技术支持,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短视频平台等,宣传农业特色产业。根据农村乡土人情和人文背景,组织成立文化馆,创建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比如戏曲、秧歌、打鼓等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农村文化娱乐项目,不仅可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结语

  乡村振兴系国家发展大计,关乎人民群众之民生,社会工作者要秉承着专业价值观,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服务乡村振兴,不断加强实践研究,突出自身特色专长,以高质量服务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把专业服务扎根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展示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的新使命与新担当。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2]胡幺会,付金平,付丽.浅谈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以安顺市为例[J].南方农机,2020.

  [3]李伟.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理念、模式与方法[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8):117-124.

  作者简介:冯汉悦(1972–),女,汉族,广西兴业人,农经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工作。

  

  

篇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作者:仲崇建乔丽荣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32期

  【关键词】主体性公共性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各项政策、设施、资源和力量不断向乡村积聚,公共服务也在不断向乡村覆盖,乡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村民收入逐渐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民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的关切与日俱增,对村落的疏离感逐渐加深,公共性参与逐渐减少。村民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精神日渐匮乏,乡村的公共生活日渐衰微。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和任务的落地,需要不同的行动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建设,需要不同群体的合力支撑。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究主体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两者的融合路径,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主体性既存在于实践技术层面又存在于意识心理层面;既有个体的规定性又有群体的规定性,这两方面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只有同时具备时,主体性才会完整。

  公共性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话语体系中表述不尽相同。在交往互动层面上,强调以交往理性进行对话,在生活世界里形成一种公共领域,形成公共民主意识的社会整合机制。在制度层面上,认为社会整合的机制来源于法律程序制定的体系所具有的正当性和唯一性。在原理性价值观层面上,是以正义论的形式展开的。整体而言,学者们大多是从公共性的形成要素来理解其内涵的。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公共性参与以及参与的公开、公平,对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的需求和维护,有公共空间和公共性参与主体的在场。具体到乡村社会,公共性专指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即基于公共需求产生的乡村公共空间在其所处的空间场域中以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为基础,以集体参与的公共活动为载体,以平等、多元、自由、包容等为核心理念,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社会属性。

  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本身出发,主体性的生长是人发展的基础和标志,公共性的扩展是人发展的需要和要求,主体性和公共性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存在价值耦合。也就是说,对于全面发展的个体而言,主体性和公共性缺一不可,主体性的发展需要公共性的融入,公共性的获得会促进主体性的完善。当个体表现为积极参与公共活动,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时,既是公共性的获得,也是主体性的成熟。二是从社会来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同主体之间增强联系和有机合作,形成强主体性,进而发展出公共性,促进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增长。可以说,从主体性到公共性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

  主体性与公共性的融合是不同主体之间凝聚群体理性、协同能力和行动、走向共建共享的過程,需要从利益联结、组织联结、公共文化认同构建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利益联结是乡村振兴主体性与公共性融合的现实基础。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让全体村民和行动者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利益联结可以发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契合点,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激发其主体性。利益联结的关键在于深化农村改革,把乡村经济发展的利益“蛋糕”做大。一方面,相关责任主体应立足于当地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盘活土地、人力、技术、文化以及资本等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类型和产品形态。实践证明,那些在乡村振兴中比较成功的个案,都是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特色产业的带动不断延伸产业链,以进一步保障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相关责任主体需要创建多样化的利益联结,公平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一是明确村集体产权是村民参与利益分配的重要保障。可以将土地、房屋建筑、水域、山林、文化遗产等要素,按照国家评估标准置换为村集体和村民的集体产权,作为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分享收益的重要依据。同时鼓励村民通过“租金动态上涨”“收益保底+利润分红”“碳汇交易”等多种方式,与经营主体合作共享各种收益。二是加强政

  府监督职能,注重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既要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运作市场化、要素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的要求合法盈利,也要通过相关制度明确相应的公共责任,将村民入社的人数、入社后的权益保障、对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作为衡量经营主体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总之,稳定、合理、公平、多层次的利益联结有利于不同主体的分工与协作,是形成利益共识、增进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的物质基础。

  公共文化认同是乡村振兴主体性与公共性融合的价值基础。乡村公共文化是在乡村公共活动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评价意义的系统,既包括外部输入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包括乡村内生的基于集体性活动而产生的文化形态:村域公共空间、集体仪式以及村规民约等。乡村公共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行动者在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实践过程中对这种文化及其价值的肯定和体认、传承和发展,反映了行动者对自我与群体关系、自我与村落关系的主动塑造,是行动者主体性和公共性融合的意义来源和价值基础。增强乡村文化认同,一方面,要激发村民的主动性,不断优化乡村文化环境:一是公共文化活动要自组织化和多样化,即大力扶持乡村自组织发展(如自乐班、兴趣社、互助队等),创设丰富的文娱活动,以加强村民和集体的联结感、存在感和归属感;二是公共文化空间要行为化,即对那些承载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重塑,使之成为村民表达和创造集体文化、传播乡风文明的新载体;三是公共文化遗产要活化,即让更多的人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共享公共文化遗产的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四是村规民约要实在化,村规民约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在文字上,而且要通过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创新,使其具有执行力和公信力。从实践上看,真正有效的村规民约都是主体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外部的公共文化供给要努力寻求与乡村内部文化需求之间的契合,建立“需求—供给—效果反馈”的互动模式。比如,由政府提供资金、协调相关平台,让村民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呈现独特的乡景、乡愁、乡趣。此外,还应积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传播文化、聚合民意等方面的作用。

  组织联结是乡村振兴主体性与公共性融合的结构化载体。村民不仅需要通过一定的经济组织增强竞争力,以应对市场风险、获取相应收益,而且也需要通过其他的组织形式,与他人、与群体形成互动,在具体实践中获得发展。所以,组织联结解决的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融合问题。村民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并获得组织身份的过程,正是公共性构建的过程和体现。公共性水平越高,组织的凝聚力就越大,组织行为与个体行为就越具有一致性,个体的利益诉求就越容易得到满足,个体参与集体活动的主体性就越强。实现组织联结的基本路徑是“他建”与“自建”相结合。“他建”方面,主要是发挥政府在政策、资源以及人才等方面的聚拢优势。一方面,要求政府对有成熟项目、成熟产品以及市场渠道的市场主体重点扶持,引导其不断规范化和组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着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系统化和日常化,以贴近民心、体恤民情、顺应民意的服务引导村民组团建社,共同参与管理乡村公共事务。“自建”方面,主要是村民之间基于需要自愿、自主联合建立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参与相关的经济或公共活动。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组织联结都应嵌入乡村具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发挥乡村精英在人脉、民意、社会舆论等方面的正向促进作用。

  制度建设是乡村振兴主体性与公共性融合的根本保障。乡村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同才能真

  正实现。一方面,各领域和各事项内部需要不断制度化,发挥出其导向和规范功能。比如,吸引村民加入合作社,必须要有明确的实施办法和风险应对、责任义务以及进入退出等的具体办法。另一方面,有关主管机构要统筹协调和推动不同事项制度之间的关联和互动,通过制度与制度之间的承接性、相倚性和互补性,释放出更大的机制活力。在实践中,保证制度建设的公共性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制度建设既要契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要与乡村振兴阶段性的具体任务及其要达成的目标相一致。二是效率性与公平性的统一。制度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持续增加村民的收入以及资源收益和公共利益,而这种促进和增加应当符合社会价值的公共导向,体现基础制度的公平性。在制度的组合架构中可以通过公共协商提升“民主的分量”和“民意的尺度”,增强市场组织、社会组织、村民个体以及民间自组织在制度制定中的参与性。只有所有的制度和政策在执行和运用过程中公开、透明、可监管、可矫正,才能确保效果不断趋近于公共性目标。总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体系愈成熟、愈贯通,其所蕴含的公共性就越充分,就越能激发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分别为齐鲁工业大学(济南)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齐鲁工业大学(济南)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

  【参考文献】

  ①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②韩平、薛嘉树:《关于农民公私观念的审视与重塑——基于主体性、公共性、现代性的逻辑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③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④张诚:《回归公共性:消费社会中乡村公共空间的资本化及其超越》,《求实》,2021年第2期。

  ⑤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⑥姚树荣、周诗雨:《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2期。

  责编/孙渴美编/王梦雅

  

  

篇五: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试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参与乡村建设

  的途径

  摘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成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本文将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参与;建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建设效果、实现乡村振兴,做好村民参与乡村建设路径的研究则十分必要。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关键在于村民参与乡村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明确说明“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十分繁琐,所以,需要协调开展乡村经济、文化、政治、生态文明及社会协调发展,所以,在乡村振兴中依赖个体并不现实,因此,一定要保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乡村振兴中,应将政府主动、群众被动的“推动力”调整为不仅存在政府助力、还存在群众主动参与的“拉力”,使村民由“要我干”转化为“我要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村民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只有引导村民通过实际行动助力开展乡村建设,才能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1]

  实际上,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一方面,有助于为村民培养保护家乡的能力,激发村民责任意识与创造力,保证了乡村振兴中集体智慧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村民主动参与和反馈信息,有助于降低组织内部决策失误概率,可以改善政府决策科学性、执行合理性,能更好的监督政府、保护村民合法权益。

  (二)村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1、村民参与政治建设的途径

  1.1村民知情权的行使

  村民参与乡村政治建设的基础是知情权的行使。所以,要采用村级财务、政务公开的方式,为村民知情权提供保障。政府积极保证决策公开性、透明度,方可让村民有效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1.2村民参与权的行使

  村民参与乡村政治建设的体现以获得参与权为主,乡村村民由农民、农村大学生等组成,其均具备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乡村建设方案研讨及实施、参与村集体干部选举的权利。

  1.3村民表达权的行使

  村民参与乡村政治建设的支柱以具备表达权为主,如乡村振兴环节,应要求政府打开公众参与渠道,让村民能够利用不同渠道表达看法,使村民可以自由、有权利的参加村集体及和个人利益有关的事务讨论活动,以此使村民需求得到满足。

  1.4村民监督权的行使

  开通乡镇纪监委、村支两委专用的办公电话、微信微博等诉求表达渠道,畅通群众反应情况、提出建议的言路。完善民主测评机制。在村干部选举过程中,科学合理设计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主测评内容,将民主测评制度前置于民主选举程序,把民主测评的依据作为村干部选任的重要参考。[2]

  2、村民参与经济建设的途径

  2.1土地流转与技能培训

  在乡村经济建设中可引导村民参与土地流转,每年为其提供分红;或者组织技能培训,吸引农民参加,有效对接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活动。

  2.2招商引资

  初期当地政府应提供启动资金、制定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加,在乡村周边建厂,聘请农民入厂就业,获得收益。

  2.3发展特色产业

  村集体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实际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比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售卖土特产等,将本地优势农产品等变成实际收益。

  3、村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3.1做好政策宣传

  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乡村环境建设政策,组织“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参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比如整治农业污染、拒绝乱扔垃圾等,认真打扫庭院内外环境等。

  3.2为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

  村领导要发挥典范作用,引导村民一同整治村庄,比如,按时带领村民清扫、处理废弃物,主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创造干净的农村生活环境。

  3.3引导村民发挥宣传、监督作用

  村干部应带头发挥宣传、监督作用,鼓励村民相互宣传乡村振兴的方法、好处,引导村民共同监督乡村建设,协同维护村规民约,才能共建和谐乡村气氛。

  4、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途径

  4.1基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

  近年来,乡村文化深受城市化理念影响,而村民作为创造、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人,一是,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积极融合优秀的乡村传统风俗和个人习惯、行为。二是,应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传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比如举办唱民歌等活动,树立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的水平。

  4.2基于自办文化视角分析

  乡村振兴期间要做好“民间文化民间办”优秀传统的发扬,调动村民文化建设热情、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村民从乡村文化生活的观赏者转变成参与者,这样才有助于振兴乡村文化、激发村民文化自觉性。研究发现,乡村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供丰富的、村民认可的、可以引发共情的文化产品,从而使村民复杂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比如,要结合乡村日常,组织文体活动等,从而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所需。

  5、村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其包含水利、环卫等基础设施。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对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生活质量、乡村整体面貌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乡村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村民,所以,要引导村民主动参加到建设乡村公共基础建设的工作当中,鼓励其大胆表述个人意见及诉求。[3]

  比如,乡村村委会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制定中,应鼓励村民参与方案制定,组织村集体中的手艺人参加项目建设,并认真倾听、论证村民意见;在设施建设中,应通过发动村民集资、争取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形式,满足资金需求;同时,要严格排查乡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推广村民管养主体责任制等,才能提高村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

  总之,在乡村振兴环境下建设乡村时,政府应支持村民参加乡村建设,做好村民参与乡村建设途径的研究,才有助于凝聚力量,提高乡村建设效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董向东.甘肃农业.2019(02):49-52

  [2]数字乡村建设: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J].沈费伟,叶温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41-53

  [3]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乡村建设路径探究[J].王亮,陶月明,何靖.南方农业.2021,15(29):44-45

  

  

篇六: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Researchonmattersofruralsocialorganizationsunderbackgroundof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

  作者:郝振荣[1]

  作者机构:[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出版物刊名: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页码:62-65页

  年卷期:2019年第3期

  主题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社会组织;农民群体;农村基层政权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社会组织既是政府和农民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重要调节器,又是农民之间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重要力量,还是我国农民群体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此前更加专注经济建设、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对建立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和农村行政职能过度扩张而导致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受限等原因,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因此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参与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其提供发展空间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

  

篇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社会资本如何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探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为了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做好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中有效参与的引导与研究则至关重要。

  关键词:社会资本;引导;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突出强调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使社会资本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有效参与拓展了空间。所以,本文将对如何引导社会资本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社会资本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意义

  1、能突破农业农村发展资金困境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国内诸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充分,集体经济水平低,在乡村振兴中依赖农村内部力量不能实现预期目的,从而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出现了资金困境。因此,鼓励社会资本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有助于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资金困境、降低公共财政投资压力、使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1]

  2、有助于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农村发展速度明显比城市化速度慢,致使城乡差距拉大,更突出了城乡发展失衡、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等问题。所以,促进社会资本有效参加乡村振兴,有助于深化结合农村三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这对城乡差距有效缩小具有积极影响。

  二、引导社会资本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策略

  1、健全土地流转政策体系,增加社会投资发展规模

  首先,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削减土地在社会保障方面对农民的影响,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因土地流转产生的顾虑。其次,统一财政激励及扶持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转包、入股等方式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给社会资本增加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范围奠定基础。然后,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扶持专项资金,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最后,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的成立、发展提供支持,健全土地评估机制,提高土地流转规范性,营造和谐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环境,给社会资本增加发展规模提供保障。

  2、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重建利益分配格局

  首先,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依托本地生态环境,助力农产品再加工业发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同时,结合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支持生态旅游发展;另外,要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实践中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农业旅游生态基地建设,改善乡村产业单一结构状况。其次,社会资本对于市场规律要充分尊重,重建利益分配格局,使各主体利益得到满足;所以社会资本应充分研究政府部门、乡村等主体行为、需求;比如,采用政府部门、乡村居民、社会资本联合形式经营乡村旅游小镇,从而使建立的生产关系更加稳定、利益分配变的合理,以此保障社会资本能够长期的有效参加乡村振兴活动。[2]

  3、做好国家政策引导功能发挥,使社会资本融资问题得到处理

  首先,由财政出资建立农业担保公司,给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建设提供担保,同时,主动和产业基础扎实、信用好等的优质社会资本投资者进行合作。其次,为金融机构在农业贷款担保抵押方式创新中提供助力,如引导市县级政府健全基于农业资产确权、基于农业保险创新为配套等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制度,增加农村居民抵押担保物的种类、数量;健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制,为银行贷款损失提供风险基金补偿,引导银行对抵押农业生产设施等行为予以接纳。然后,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社会资本投资经营主体信誉,强力支持农业信贷,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融资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最后,由政府为民间集资筹建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补贴,当农业担保机构下辖担保业务符合要求时提供风险补偿,从而激发其提供担保服务给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的兴趣,满足乡村振兴中社会资本的融资需求。

  4、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保证社会投资运行稳定性

  首先,优化政府在农产品方面的直接补贴等模式,将一些财政支农传统补贴转换成涉农保险补贴,引导保险机构增加涉农保险范围,使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投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尽量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其次,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中央财政在农业补贴方面的金额,地方政府可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健全权益体制及农业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最后,地方政府若财力允许,要为当地农业保险公司提供政策性兜底支持,使社会资本敢于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大胆投入,确保社会资本稳定运行。

  5、健全支农稳定增长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

  首先,各地政府要完善财政支持结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资金,健全农业农业有限发展投入有限保障制度,保证三农在财政方面得到的资金支持稳定增长。其次,要健全农业考核制度,纳入三农政策落实效果。然后,各地政府应对财政、土地等政策手段合理运用,做好政策效应发挥,重视支持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的建设;同时,要健全农业投资激励制度,做好财政支农资金引导作用发挥,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方式,保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引导功能有效发挥,吸引、支持社会资本向农业建设方向投资,增加农业投资路径,改善支农投入规模,构建多途径、多样性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新局面。

  6、构建PPP合作项目

  各地政府,可引导、支持社会资本采用PPP合作项目目视参加乡村振兴,如由社会资本搭建合作平台,通过市场化平台为乡村引入生产要素,社会资本则依托管理经营,为乡村正性建立经济保障。实践中,社会资本应积极联系各地政府,明确合作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得到政府土地许可,然后和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制定项目规划。同时,要结合乡村资源、乡村特色确定合作项目;相关项目要允许村民参与。社会资本承担主导管理任务,乡村及政府则可参与经管,如结合乡村特色,发掘特色旅游、制造特色产品等,从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3]

  总之,各级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在重视社会资本力量应用的同时,科学制定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策略,才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实现乡村振兴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孙启声,陈露,孙毅杰.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70-71

  [2]河南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机制和模式研究[J].卜金超.当代农村财经.2020(05):10-14

  [3]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J].宋文芳,万海滨.科技创新与品牌.2019(04):28

  

  

篇八: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统战工作实践路径研

  究

  作者:钟力杨歆琦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05期

  摘要: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既是优良传统,又是实践工作的必然要求。新乡贤由传统乡贤发展而来,如今已经成为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力量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乡贤统戰工作是为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的举措之一,做好新乡贤统战工作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拥有大量新乡贤的磁灶镇,在新乡贤统战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走访调研的成果,梳理出乡村振兴中磁灶镇新乡贤所发挥的作用、新乡贤统战工作的实践路径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新乡贤统战工作作出一定思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统一战线;新乡贤;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5-00029-0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地农村的现状,十分重视与开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富农结成统一战线,通过充分吸收和运用他们的力量进行土地革命,促进当地乡村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开明士绅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发生了变化,但是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从未动摇,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在乡村工作中仍然举足轻重。在新时代乡村各阶层利益既交织又冲突的情况下、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振兴仍然需要统一战线发挥作用并且应当积极拓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乡贤与乡村基层统战工作

  (一)新乡贤的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新乡贤的内涵界定并未完全统一,国内许多学者对新乡贤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过概述。例如,严旭认为,“新乡贤是指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基于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一切愿意为农村脱贫和农业振兴贡献自己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乡村事业的贤能之人,有品德、有才能、有学识,而且被村民所认可和尊崇之人。”[1]胡鹏辉、高继波将新乡贤界定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2]付翠莲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分化的加剧,在乡村社会涌现了一大批率先富裕起来的‘能人’及愿意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贤人’,即‘新乡贤’。”[3]吴

  莉娅认为,“新乡贤指积极为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发展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有效提高当地乡村整体社会福利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有乡土情结、掌握新兴知识、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为乡村居民认可并赋权。”[4]以上学者们均从新乡贤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价值作用等方面对新乡贤进行了内涵界定。结合学者们的观点及调研走访晋江市磁灶镇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新乡贤界定为——在家乡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心系乡土,有能力且有意愿为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作出贡献的群体。其一般包括三种类型:拥有较多财富和资源的经济能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贤达以及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道德模范。

  (二)新乡贤统战工作的内涵界定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新乡贤作为乡村建设中起着重要带头作用的群体,在乡村自治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乡贤的人员结构组成是复杂多元的。传统乡贤多为官僚士大夫、地方士绅,而新乡贤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它由企业家、教师、退休干部、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构成。因此,为了将复杂多元的新乡贤作为统战资源充分有效地组织起来,就需要发挥好新乡贤统战工作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将统一战线运用到乡村建设中来,不仅是历史传统,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乡贤统战工作通过充分整合广大新乡贤的资源优势,引导新乡贤群体积极为农村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出资出智,以改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二、磁灶镇田野概况

  本文以晋江市磁灶镇为例。磁灶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是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有“中国陶瓷重镇”的美誉,现陶瓷建材年产值444.30亿元,市场占比高,产品丰富,是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磁灶镇辖2个社区,24个行政村。“近年来,得益于海内外乡贤的鼎力支持,磁灶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不仅先后培育了1个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和1个泉州级、7个晋江级‘美丽乡村’,通过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还挖掘、培育了一批农村治理人才,6名农村带头人获评晋江市农村治理人才,4名农村带头人获评省级以上劳模称号。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磁灶镇党委、政府还多次组织开展‘乡贤反哺’座谈活动,并组织全镇村(社区)主干走访浙江‘美丽乡村’学经验,引导各村(社区)更好地发挥乡贤力量反哺乡村振兴。”[5]

  伴随着磁灶镇陶瓷产业的发展,海内外磁灶籍乡贤企业家群体也得到了不断壮大。相较于本地的其他村民,乡贤企业家们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而更有条件和能力反哺家乡,参与家乡

  建设。本次调研,我们主要选取了磁灶镇的S村和D村为调查对象。两个村结合实际情况,开创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新乡贤治理模式。S村有较多旅居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等世界各地的华侨,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爱国爱乡情怀,还具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S村探索出了以乡贤自发成立的“锦里慈善基金会”为主与村两委协助的乡贤治理模式,通过依靠新乡贤对本村的资金支持,来助力乡村发展。而D村的经济发展实力、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S村更完善,且目前更注重提升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D村更多是借助新乡贤在村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通过充分发挥新乡贤自身的道德模范示范作用,以带领村民积极实现本村民风民俗的传承与革新。

  三、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作用

  笔者一行人走访调研了磁灶镇S村和D村,对两个村的30名普通村民、5名村干部、4名在村乡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采访,同时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归纳整理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磁灶镇新乡贤统战工作的现状。

  (一)新乡贤的定位

  乡贤在我国由来已久。《庄子》中说:“以财分人之谓贤”[6]可见最初财富是划分是否为“贤”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是仅仅有财富不足以得到乡亲的广泛认可。明朝嘉靖年间,曾定义乡贤——“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7]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更注重乡贤的品德。乡贤这一群体存在历史悠久,因此,流传下来了许多关于乡贤的佳话。如东汉时期的甄士然、宋代的“吕氏四贤”、明朝的王艮等。他们都因教书育人、教化百姓,改善乡村风貌,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历史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的乡贤群体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政治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乡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呼唤着乡贤的复归。

  现如今,党中央在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也多次提到了“乡贤”这一概念,这为农村工作中的新乡贤赋予了明确定位。2015年出台《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8]2016年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9]2018年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需要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增强村民自治能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可见,作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之一的新乡贤,其身份处于不断转变更新中,已由之前的文明乡风建设引领者逐渐转变为了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二)新乡贤在磁灶镇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兴旺

  磁灶镇的个别乡村先天自然禀赋较差,村财政资金困乏,各方面发展比较落后,导致对外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无论是从乡村内部打破发展壁垒还是从外部引进产业助力发展,都存在较大难度。新乡贤们起初不得不选择到世界各地闯荡,这也使得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均有磁灶镇新乡贤们打拼的足迹。在外打拼多年的新乡贤们,也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但他们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想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具有浓厚故乡情的新乡贤们,一部分选择直接在家乡投资办厂,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经营人才回归家乡。随着新乡贤群体的逐步壮大,既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家乡带来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与模式,减轻了乡村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降低了乡村治理的成本。

  2.参与乡村治理,丰富治理形式

  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主要形式。[10]磁灶镇积极创新、丰富乡村治理的形式,近年来成立了许多乡村社会组织,例如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乡贤议事机构、老年人协会、慈善基金会等。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新乡贤组织因更具有亲和力,能够更广泛地联系村民、了解村民,成为了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联系人”。与此同时,新乡贤组织还具有开放性,新乡贤们因长年在外打拼,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这为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同的思路。以此次调研的S村锦里慈善基金会为例,锦里慈善基金会由在外乡贤出资发起成立,不隶属于村中的任一行政部门,且由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维持日常的运作,资金的使用也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当村里遇到如修建村养老院、村小学、主干道等重大事务需要大量资金时,基金会常经过商议决定如何出资。除此之外,慈善基金会还会为村里事务提供智力支持,参与重大事务的协商。

  3.化解邻里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新时代引发乡村矛盾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利益纷争、职责不清、权力错位、心理落差等因素。在磁灶镇D村积极整改村容村貌的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村里的房屋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造,这关乎D村每一位村民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整改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各家各户房屋建造的占地面积、房屋结构完全一致,若不能兼顾广大村民的利益,就无法说服村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如果将建好的高大、宽敞的居民楼矗立在村庄中,那么未得到新住房的村民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与不平衡感,从而影响村民团结。面对这一矛盾,D村利用本村姓氏单一,宗族观念深厚这一优势,积极动员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借助他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发挥他们调解和缓和矛盾的作用,在村两委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扮演好沟通、协调角色,以减少村庄房屋改造的阻力。

  4.建设乡村文化,塑造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是指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反映了各村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精神价值、道德风尚,是当地村民特有的精神依托。乡村振兴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好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磁灶镇将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乡贤是乡贤文化建设中的主體,通过以乡贤为楷模,宣扬乡贤优秀事迹,以进一步引导乡村风尚建设,更好地教化村民、涵养乡风。同时,通过弘扬学习乡贤、重用乡贤、尊敬乡贤的社会治理理念,助推新乡贤成为乡村生活方式变革的倡导者,实现以乡贤文化塑造当地村庄精神,以乡贤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作用

  笔者一行人走访调研了磁灶镇S村和D村,对两个村的30名普通村民、5名村干部、4名在村乡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采访,同时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归纳整理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磁灶镇新乡贤统战工作的现状。

  (一)新乡贤的定位

  乡贤在我国由来已久。《庄子》中说:“以财分人之谓贤”[6]可见最初财富是划分是否为“贤”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是仅仅有财富不足以得到乡亲的广泛认可。明朝嘉靖年间,曾定义乡贤——“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7]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更注重乡贤的品德。乡贤这一群体存在历史悠久,因此,流传下来了许多关于乡贤的佳话。如东汉时期的甄士然、宋代的“吕氏四贤”、明朝的王艮等。他们都因教书育人、教化百姓,改善乡村风貌,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历史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的乡贤群体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政治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乡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呼唤着乡贤的复归。

  现如今,党中央在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也多次提到了“乡贤”这一概念,这为农村工作中的新乡贤赋予了明确定位。2015年出台《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8]2016年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9]2018年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化村民自治實践需要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增强村民自治能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可见,作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之一的新乡贤,其身份处于不断转变更新中,已由之前的文明乡风建设引领者逐渐转变为了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二)新乡贤在磁灶镇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兴旺

  磁灶镇的个别乡村先天自然禀赋较差,村财政资金困乏,各方面发展比较落后,导致对外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无论是从乡村内部打破发展壁垒还是从外部引进产业助力发展,都存在较大难度。新乡贤们起初不得不选择到世界各地闯荡,这也使得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均有磁灶镇新乡贤们打拼的足迹。在外打拼多年的新乡贤们,也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但他们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想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具有浓厚故乡情的新乡贤们,一部分选择直接在家乡投资办厂,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经营人才回归家乡。随着新乡贤群体的逐步壮大,既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家乡带来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与模式,减轻了乡村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降低了乡村治理的成本。

  2.参与乡村治理,丰富治理形式

  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主要形式。[10]磁灶镇积极创新、丰富乡村治理的形式,近年来成立了许多乡村社会组织,例如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乡贤议事机构、老年人协会、慈善基金会等。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新乡贤组织因更具有亲和力,能够更广泛地联系村民、了解村民,成为了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联系人”。与此同时,新乡贤组织还具有开放性,新乡贤们因长年在外打拼,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这为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同的思路。以此次调研的S村锦里慈善基金会为例,锦里慈善基金会由在外乡贤出资发起成立,不隶属于村中的任一行政部门,且由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维持日常的运作,资金的使用也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当村里遇到如修建村养老院、村小学、主干道等重大事务需要大量资金时,基金会常经过商议决定如何出资。除此之外,慈善基金会还会为村里事务提供智力支持,参与重大事务的协商。

  3.化解邻里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新时代引发乡村矛盾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利益纷争、职责不清、权力错位、心理落差等因素。在磁灶镇D村积极整改村容村貌的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村里的房屋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造,这关乎D村每一位村民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整改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各家各户房屋建造的占地面积、房屋结构完全一致,若不能兼顾广大村民的利益,就无法说服村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如果将建好的高大、宽敞的居民楼矗立在村庄中,那么未得到新住房的村民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与不平衡感,从而影响村民团结。面对这一矛盾,D村利用本村姓氏单一,宗族观念深厚这一优势,积极动员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借助他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发挥他们调解和缓和矛盾的作用,在村两委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扮演好沟通、协调角色,以减少村庄房屋改造的阻力。

  4.建设乡村文化,塑造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是指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反映了各村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精神价值、道德风尚,是当地村民特有的精神依托。乡村振兴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好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磁灶镇将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乡贤是乡贤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通过以乡贤为楷模,宣扬乡贤优秀事迹,以进一步引导乡村风尚建设,更好地教化村民、涵养乡风。同时,通过弘扬学习乡贤、重用乡贤、尊敬乡贤的社会治理理念,助推新乡贤成为乡村生活方式变革的倡导者,实现以乡贤文化塑造当地村庄精神,以乡贤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作用

  笔者一行人走访调研了磁灶镇S村和D村,对两个村的30名普通村民、5名村干部、4名在村乡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采访,同时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归纳整理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磁灶镇新乡贤统战工作的现状。

  (一)新乡贤的定位

  乡贤在我国由来已久。《庄子》中说:“以财分人之谓贤”[6]可见最初财富是划分是否为“贤”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是仅仅有财富不足以得到乡亲的广泛认可。明朝嘉靖年间,曾定义乡贤——“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7]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更注重乡贤的品德。乡贤这一群体存在历史悠久,因此,流传下来了许多关于乡贤的佳话。如东汉时期的甄士然、宋代的“吕氏四贤”、明朝的王艮等。他们都因教书育人、教化百姓,改善乡村风貌,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历史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的乡贤群体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政治制度改革、人口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乡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呼唤着乡贤的复归。

  现如今,党中央在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也多次提到了“乡贤”这一概念,这为农村工作中的新乡贤赋予了明确定位。2015年出台《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8]2016年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7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9]2018年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需要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增强村民自治能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可见,作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之一的新乡贤,其身份处于不断转变更新中,已由之前的文明乡风建设引领者逐渐转变为了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二)新乡贤在磁灶镇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兴旺

  磁灶镇的个别乡村先天自然禀赋较差,村财政资金困乏,各方面发展比较落后,导致对外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无论是从乡村内部打破发展壁垒还是从外部引进产业助力发展,都存在较大难度。新乡贤们起初不得不选择到世界各地闯荡,这也使得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均有磁灶镇新乡贤们打拼的足迹。在外打拼多年的新乡贤们,也逐渐积累起了丰富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但他们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想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具有浓厚故乡情的新乡贤们,一部分选择直接在家乡投资办厂,另一部分作为企业经营人才回归家乡。随着新乡贤群体的逐步壮大,既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家乡带来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与模式,减轻了乡村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降低了乡村治理的成本。

  2.参与乡村治理,丰富治理形式

  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村民自治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主要形式。[10]磁灶镇积极创新、丰富乡村治理的形式,近年来成立了许多乡村社会组织,例如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乡贤议事机构、老年人协会、慈善基金会等。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新乡贤组织因更具有亲和力,能够更广泛地联系村民、了解村民,成为了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联系人”。与此同时,新乡贤组织还具有开放性,新乡贤们因长年在外打拼,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这为乡村治理带来了不同的思路。以此次调研的S村锦里慈善基金会为例,锦里慈善基金会由在外乡贤出资发起成立,不隶属于村中的任一行政部门,且由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维持日常的运作,资金的使用也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当村里遇到如修建村养老院、村小学、主干道等重大事务需要大量资金时,基金会常经过商议决定如何出资。除此之外,慈善基金会还会为村里事务提供智力支持,参与重大事务的协商。

  3.化解邻里矛盾,促进乡村和谐

  新时代引发乡村矛盾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利益纷争、职责不清、权力错位、心理落差等因素。在磁灶镇D村积极整改村容村貌的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村里的房屋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造,这关乎D村每一位村民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整改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各家各户房屋建造的占地面积、房屋结构完全一致,若不能兼顾广大村民的利益,就无法说服村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如果将建好的高大、宽敞的居民楼矗立在村庄中,那么未得到新住房的村民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与不平衡感,从而影响村民团结。面对这一矛盾,D村利用本村姓氏单一,宗族观念深厚这一优势,积极动员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借助他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发挥他们调解和缓和矛盾的作用,在村两委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扮演好沟通、协调角色,以减少村庄房屋改造的阻力。

  4.建设乡村文化,塑造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是指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反映了各村獨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精神价值、道德风尚,是当地村民特有的精神依托。乡村振兴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好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磁灶镇将大力弘扬乡贤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乡贤是乡贤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通过以乡贤为楷模,宣扬乡贤优秀事迹,以进一步引导乡村风尚建设,更好地教化村民、涵养乡风。同时,通过弘扬学习乡贤、重用乡贤、尊敬乡贤的社会治理理念,助推新乡贤成为乡村生活方式变革的倡导者,实现以乡贤文化塑造当地村庄精神,以乡贤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篇九: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分析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美丽乡村建设是关键性内容,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首先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意义,之后分析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当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当中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之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设路径,希望能对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的重点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情况也与乡村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美丽乡村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程,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生态、人文、产业等内容。因此对乡村振兴视角下,开展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国家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

  1.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传统生产模式受限制

  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农业机械化程度还有待提升,这不仅大大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严重阻碍到绿色农业的发展,在目前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之下,如果无法充分提高农业技术的服务水平[1],则会导致各种农业相关物资,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等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从而降低土地质量,甚至出现水污染等问题,无法有效保证农产品的品质。此外,在传统模式下对于现代科技的使用较少,就意味着无法顺利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而相关科研人员未能充分与村民进行沟通,

  造成无法在农业生产当中充分应用各种最新研究成果,让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有所减缓,不利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开展[2]。

  1.1.

  缺少完善的乡村生态管理机制

  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缺乏完善的乡村生态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机制设置不够科学、机构冗杂以及政策未能真正落地执行等方面。在机制上,有关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没有从整体上对乡村进行指导,且缺乏充足的资金和转方面的支持,无法建立起专业化水平高的生态管理机制。在机构建设上,存在着多个部门联合指导,共同解决和处理生态问题的现象,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充分发挥出不同部门的职能,但是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工作效率较过低或者一个项目多次开发等问题。比如说卫生部门大力推行改水改厕的农村厕所改建方案,而农业部门则鼓励利用家庭沼气来开展农业施肥,多个部门指导工作就会导致农村开发的项目出现冲突或者重叠。此外,还存在着生态保护费用无法持续投入,未能充分落实各负责人责任导致农村生态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等情况。

  1.1.

  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建轻管问题

  许多乡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要建设,忽视管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有关部门没有组建起专门的领导班子,仅仅是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交给某个专门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及其下属部门干部开展,队伍力量博物,很难充分发挥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二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而偶尔开展一次整治工作,而应当进行长效的管理。目前,许多乡村由于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乡村依旧存在比较严重的脏、乱、差问题,陷入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圈套。

  1.1.

  乡村建设特色不鲜明,产业优势不明显

  在许多乡村开展规划建设时,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开展规划工作时,未能真正深入到乡村当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地理优势等等,没有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方案,从而造成乡村与乡村之间规划相似度很高,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无法挖掘当地旅游潜力。此外在开展乡村规划工作时,没有深入挖掘当地的环境和地理优势,未能找到当地可能发展的优势产业,也没有将资源进行整合,部分优势资源还处在待开发的状态,这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3]

  1.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1.树立起科学规划建设思维

  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科学规划的思维,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部署各项规划建设工作。不但要从整体上考虑乡乡村振兴的发展方案,还需要从细微之处着手,确保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衔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此外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每个乡村都需要对自身发展特点进行明确,在方案当中融入当地文化习俗等特点,赋予美丽乡村文化内涵,这有利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创新化发展。

  1.1.

  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孕育乡村建设人才土壤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有足够的现代化人才,乡村只有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这样才能为乡村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及人才保障。近年来,众多乡村都普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问题,老龄化成为影响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一方面需要针对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开展针对年轻人的根性教育,种植乡愁,让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生长的土地有归属感,从而愿意学成之后主动回到家乡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应当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给

  具有理想,愿意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的人才提供发展平台,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改变乡村面貌。

  1.1.

  开拓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当中,产业支持是根本动力,一是可以通过项目推动产业发展,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美丽乡村建设做得好的地区都会通过引进资金项目,利用当地土地、山、林或者其他资源置换资金,来开发项目,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二是发展农业新产业。可以深入挖掘乡村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等,开设农家乐、度假村、户外活动场所等等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三是构建起绿色农业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废物处理资源无害坏、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等等,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1.1.

  强化管理,巩固建设成效

  要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具体地说首先应当要构建起乡村治理新机制。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治理污染源头,有效解决农村长期存在严重污染的现象,从而为美丽乡村的环境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应当有效利用各社会组织,在乡村内部建立起乡贤理事会,利用其协调乡村治理过程当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和解决矛盾,乡贤由村中声望较高的人担任,从而有效推动乡风建设。再次应当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在各个村落建立起一套由村民组成的管理机构,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开展自我管理。最后还应当制定起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在针对干部考核的指标当中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评价,从而引导各基层干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虽然这项工作非常复杂且具有长期性,但是相信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广大人民

  群众的合作下,美丽乡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村民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农村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江文.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常州市西夏墅镇梅林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3):21—22.

  [2]杨园争.乡村振兴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与突围——以H省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3):137.

  [3]高海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1(08):49-50.

  [4]姚永光.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