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思想汇报 >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7篇

时间:2022-12-15 17:55:05 来源:佳谦文档网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7篇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7篇,供大家参考。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7篇

篇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

  

篇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期,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

  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即日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三: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贡献

  作者:刘凯来源:《卷宗》2016年第01期

  摘要:《实践论》产生于“九一八”事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这样的国内、国际背景之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揭露了当时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实践论》对“实践”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阐明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还论述了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总规律。作为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实践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论》;主要内容理论贡献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顽强斗争过程中,产生了《实践论》等一系列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在探讨《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贡献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实践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国际方面,在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德意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趁机上台执政并积极扩军备战。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避免自己遭受损失,纷纷采取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苏联对长期奉行的战略、策略进行了调整,不再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也指出“不要机械地把一国的经验搬到别国去,不要用呆板格式和笼统公式去代替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1]。国内方面,“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对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十分必要且可能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清算主观主义的错误,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一)对“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对实践及其与认识关系的论述,但是他们的思想都受到时代、阶级的局限而无法实现质的飞越。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一样,他们普遍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将其虚幻化、非物质化处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人们对实践的理解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桎梏,不再局限于精神范围。毫无疑问,马、恩、列等人科学的指出了实践的本质,然而他们关于实践的论述散布于众多著作中,十分零散。和他们相比,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深刻、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实践,从此实践以它的本真面目出现在了中国哲学史的长河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最早的关于认识来源问题的解释,一种认为是神赋予的,一种认为是人类天生具备。这两种观点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只是在唯心主义的圈子里打转。毛泽东在《实践论》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尤其是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认识的基本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是别的,正是实践推动了人类的认识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关于人为什么要认识,毛泽东强调理论要“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

  (三)阐明了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总规律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3]一方面向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即:不断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个人,人类社会才会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另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不可知论者认为认识主体不能认识客体的本质,本质是不可被认识的。毛泽东对此持以下观点:人类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前进的无穷过程。通过不断更替的人类社会中无数人的实践和认识循环过程,终将认识事物本质。

  3《实践论》的理论贡献

  (一)《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的理论结晶

  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才得以实现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提炼、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现状、特点认识不清,盲目的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早期中国革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从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才是挽救中国革命的根本途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实践论》则是对“左”倾错误及其思想根源更深入、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突出强调的内容。《实践论》是毛泽东从哲学上,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斗争践进行的科学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宝库,是我党发挥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并且《实践论》具备很强的理论针对性,有力地把中国共产党从“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拯救出来。

  (二)《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首先,《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1938年,也就是《实践论》成书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环境中的具体斗争当中,这样才能成为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它,使它的每一个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特性。”《实践论》反对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而成为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其次,《实践论》为实事求是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指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凭一时热情,凭死的书本,从事实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就,而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实践论》的理论支撑,“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出正是对《实践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三)《实践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论》作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产物,不过是一本僵化的、教条主义的作品,在理论上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真正的创造和发展。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哲学教科书为毛泽东创作《实践论》提供了理论准备,然而《实践论》与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之间有许多的不同。首先,《实践论》的体系与苏联教科书不同,他并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述哲学的一般问题,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突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其次,《实践论》将苏联教科书中的某些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挖掘,更具批判性和战斗性,突出了哲学对显示的指导意义。第三,《实践论》是一部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著作。文章立场鲜明、言简意赅,极具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毛泽东善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运用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生动形象地阐明高深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篇四: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

  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

  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首先,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

  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

  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

  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与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

  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

  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

  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

  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

  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

  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

  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

  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

  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

  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

  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辨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

  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

  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

  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

  “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

  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

  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

  念和论理来。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

  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

  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说

  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

  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

  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

  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

  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

  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

  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

  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

  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

  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

  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

  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

  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

  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

  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

  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

  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

  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

  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

  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

  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

  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

  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

  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

  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

  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

  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

  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

  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

  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

  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

  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

  拉,开倒车。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

  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

  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

  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

  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

  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

  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

  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

  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

  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五: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论》提出的背景毛泽东1937年7月在延安写的《实践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

  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所作的最系统、深入的阐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理论的新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础,科学总结了毛泽东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相结合。《实践论》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共产党人就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到1937年2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不过,虽然中国共产党党内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一时期并未来得及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清算。而《实践论》就“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的。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主观主义,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重要著作。它在认识论上,既反对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统一,这种统一又是以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统一,通过这种统一不断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用毛泽东同志自己的话来说,就叫做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实践论》以唯物主义为前提,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批判了教条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实践论》从我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地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的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二)《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矛盾运动的考察,全面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2.《实践论》从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意义。毛泽东指出,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飞跃,一方面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3.《实践论》论述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主观方和客观的原因,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了认识的无限性。(三)《实践论》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要求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进一步从思想理论上清算了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主要目的正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主观主义,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实践论》的现实意义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中国社会上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论》’中的实践观在受到了长期的教条式的理解后,终于又以它的本真面目回到了人间,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坚持《实践论》所体现的实

  践精神,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别是现在,党和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由于它是首次提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坚持《实践论》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按照《实践论》的要求,才能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检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必须真正在实践中坚持《实践论》中的实践观,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实践论》,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情况和工作的调查研究,“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第二,必须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做到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坚持了《实践论》,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更有成效。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谐社会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真理性。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起步阶段,人们想要掌握它发展规律的,把握其历史变迁的本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坚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了目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解决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建构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一、“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实践论》和《矛盾论》都是以扫清党内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哲学总结,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两个统一”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实践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我们也反对“左”倾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实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一句话,“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m鳓《矛盾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是为人们所不能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他们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

  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因此,“两论”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充分的哲学论证,对否认这种“结合”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深刻的哲学批判,对如何实现这种“结合”在方法论上给予系统总结。它们的问世,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形成,从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二、“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实践论》作为一篇认识论的著作,不是简单复述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而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抓住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认识问题上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集中阐明了认识与实践之具体历史统一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取得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检验我们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三、“两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要重视学习哲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两论”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最初二十年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问题,一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首先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实质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即既然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那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其实,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源于实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沃土中。它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实践的呼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根据。

  《实践论》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从静态角度,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1。“从动态角度,毛泽东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

  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u_i296。297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因此,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之辩证关系原理的这些精辟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认识论方面作了哲学论证,提供了哲学根据。(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始终都存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毛泽东看来,每一个事物的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又受矛盾普遍性制约。他还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1913”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但是对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的阐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根据。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把握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而谈“中国化”,势必背离马克思主义而走向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要了解中国的特性,分析中国与别国不同的特点,这是把握矛盾特殊性的体现。毛泽东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共性,“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J”8后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更加鲜明地向全党发出注重“中国的特性”的号召,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z芦”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的特性”,亦即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详尽阐述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同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创造出一种真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背离作为历史和社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二、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两论”从哲学高度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根本对立,它是一种用孤立、静止、片面、无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主观主义正是这种观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两论”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在观察、处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二)坚持能动反映论.揭示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首先,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的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在于认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即在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违背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路线。他们或者是将理论、认识看成是脱离了实践的绝对的东西,或者是将经验、感觉夸大为不需要理论的绝对的东西,都使理论成为脱离实践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洞抽象的公式和教条。正如毛泽东所说:主观主义不管表现为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是“左”倾冒进还是右倾保守,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必须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两论”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了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理论,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获得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因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成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主要学术探讨试论《实践论》对当代知识青年的几点启示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知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二、学习《实践论》提高当代知识青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三、学习《实践论》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择业指明航向四、学习《实践论》使当代知识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意义摘要《实践论》发表距今已有77年的历史。77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本文以《实践论》中的三个基本观点,来阐明它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今天,重温《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不仅对于贯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篇六: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毛泽东《实践论》

  写作时间:《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作的演讲。此篇系毛泽东讲课提纲即《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一部分。1950年经过作者修改润色后正式发表。

  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革命逐步地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国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了总结革命经验教训,从哲学上分析“左”右倾错误的根源,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在长征到达陕北后,以极大的经历从事哲学研究,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本篇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

  《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系统阐释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著作内容:

  第一,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论》开篇就明确

  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指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后,毛泽东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观作了深入展开。其一,关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除生产活动以外,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人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实际活动,也都是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活动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其二,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系统阐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毛泽东指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

  认识到革命的实践。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一方面,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层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此意义上说,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阶段。换言之,认识开始于感性经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具体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论》强调:“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主义飞跃。”这是因为,首先,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其次,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过程是“检验理论和

  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这个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毛泽东正是在此意义上,认为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也更重大。

  第三,科学地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人们的认识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飞跃,一般说来,如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或过程的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事物过程的推移而言,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毛泽东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深刻地揭露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他因此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党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的认识结论。

  《实践论》用十分简洁明晰的语言,把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概括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概括是对人类认识过程的科学抽象,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总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和《矛盾论》一起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体系的形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③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④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⑤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⑥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⑦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七: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一是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三是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矛盾论》的主要观点矛盾的普遍性1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2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3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4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1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这是两个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以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2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3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连接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是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其变化。4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实践论>>的主要观点(一)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1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再次,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最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生产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即物质的生产活动。“无论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还是在各种阶级社会中,人们都要以各种不同形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种生产活动,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实践形式的多样性:1生产斗争指的是物质的生产活动;2阶级斗争指阶级社会中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3科学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的特点。物质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认识的基本来源,也是产生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两种实践形式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因为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其次,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不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再次,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人的认识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最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也都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方面,事物的片面,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一方面,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认识开始于经验,这是认识的唯物论。另一方面,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的辩证法。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a)所谓客观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通俗地说就是靠得住的。b)所谓全面性,就是说获取的感性材料是全面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果只看重感性经验而否定理性认识,将导致经验主义;只看重理性认识而否定感性认识,就会导致唯理主义。3.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重要的一半。”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其次,从感性认识得到的理性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实质上还是一种假说。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一是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二是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