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心得体会 >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14篇

时间:2022-11-17 17:15:13 来源:佳谦文档网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14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会  作者:单连军来源:《求知导刊》2021年第29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14篇,供大家参考。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14篇

篇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会

  作者:单连军来源:《求知导刊》2021年第29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小学学校教育中必须落实的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课本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要吃透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运用生活化元素,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先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内容,然后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28-02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小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小学德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吃透教材的同时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学习能力,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核心素养

  (一)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主要包括两点:健康人格与珍爱生命。

  所谓健康人格,就是各类优秀人格集中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人格特征,某种程度上显示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对情绪进行自我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自身思想情绪的异常并有意识地加以调控,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效果;二是秉持健康开朗的生活态度,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三是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正确评价自己,具有健康积极的主体意识,自立自强、自律自爱、自信自尊;四是对社会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尤其是

  对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具有较强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与独立性较强;五是能够构建良好的社交网络,具有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顾名思义,珍爱生命就是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命意识,知道尊重并保护生命,具体如下:一是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置自身或他人于险地,始终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知道生命很珍贵,对生命及人生的意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虚度光阴,愿意在有限的生命里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奉献与创造的意义;三是具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二)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其优良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在为人处世中体现出来的道德倾向与行为特点,是各种社会规范、原则等在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上的综合、稳定体现。一般来说,道德品质由道德习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认识组成,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内容。

  (三)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指学生对法律的地位、作用与性质等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法治观念的核心内涵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用法、守法、尊法,这也是对小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用法,是指学生在遇到需要使用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守法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恪守法律规定,坚决不做法律法规禁止的事情,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尊法是指学生对法律有敬畏之心,从内心深处认同法律规定,崇尚、信仰并捍卫法律,自觉按法律规定办事。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会

  (一)以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融入了大量的生活化情境,与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为教师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开展教学提供了可能,并且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知也不全面,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把课本上晦涩难懂的道理与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给学生,使其在思维层面建立起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并在教师的语言指导与言传身教下,逐步形成核心素养。教师运用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我不拖拉”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安排学生模仿其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如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动画片、不按时刷牙和洗脸

  等,进而提问学生:“这样的行为对吗?正确的行为应该怎样做?”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拖拉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并逐步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二)以多元化教学方法深化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往往是教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相当枯燥和乏味,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此,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多元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经常思考怎样完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學效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适当补充资料,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生活技能与人生经验。例如,在学习“爱护地球”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提前收集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然后为学生展示被污染的河流、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被乱砍滥伐后的一个个树桩与鸣叫徘徊的小鸟等,通过正反对比的视觉冲击,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第二,积极创设情境,把课本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比如,采取调查访问、情景模拟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样更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例如,在“欢欢喜喜上学去”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和同学交流。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新环境中更快地认识新同学,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的同时,体会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以生为本打造宽松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榜样,但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就会使教师的榜样作用大打折扣,并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此,一方面,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由知识本位向以生为本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采取更加灵活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授课。例如,在“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翻转教学的方式,将师生身份进行互换,教师“变身”为小学生,模仿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行为,例如,在马路上玩耍、吃饭挑食、乱拿乱动家用电器、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等,然后让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以及应该如何改正。在教师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模仿表演,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从而改正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上所学法律知识办一份以法律为主题的手抄报,使学生在查阅资料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四)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撑,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核心素养渗透到自身思想体系内,全面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校园环境,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安全护我成长”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交警部门联系,安排学生参与交通指挥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通规则,并体会奉献的快乐,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参与实践的感受写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把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牛运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20):34-35.

  [2]生斯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中华少年,2020(2):63,65.

  [3]殷德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天津教育,2021(6):34-35.

  [4]何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贏未来,2017(24):227.

  [5]陈道林.立足核心素养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文学少年,2020(20):235.

  [6]戎丹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学园,2020(13):27-28.

  

  

篇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5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1刚步入中学的我们,接触了一门新学科《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我们青少年身心安康进展,有利于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就像一棵树,不能长歪,一旦长歪就很难扶起。惟独仔细学习《道德与法治》,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防备的意识和能力才会不断增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才会不受或少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才得以实现和维护。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那什么是法治呢?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顺从法律,恪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格外重要,它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同时我也明白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在法治时代,并不否定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们增添遵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法治文化环境的形

  1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成。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是法治中国建立的受益

  者,我们更应当成为参加者和推进者,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2我懵懵懂懂的进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告知了我怎样度过中学时代。中学时代是人生进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的根底;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越发丰盛而厚实的底色。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面对中学生活,我们应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我还明白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的追梦圆梦,才干变化生活,变化我们自己。努力是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进入初中,我们也进入了青春期,《道德与法治》告知我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我们应当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用发明见证生命的喜悦。中国正大步走向法治时代,我们须要主动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当仔细学习更多法律学问,自觉增添法律意识,在学法中懂法。要学会依法办事,

  2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学会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法律庇护我们安康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我收获了更多成长的喜悦,我更乐于学习这门学科。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3阳光春日,万物欣欣以向荣。在这弥漫生机与活力的大好春光里,第五片区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带领学生对学问的探索、教师对课堂的细心设计在潘南小学展开。首先,格外荣幸能够在这次片区研修活动中出课,在磨课的过程中由衷谢谢耿校和赵教师的指导和帮忙,让我能够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针对性地逐步改过自己的教学,让自己成长和长进。通过此次出课,我对"学为中心,素质为本'的教学宗旨有了初步的认识,正如耿校所说教学就是"唤醒和激励',要唤醒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本身就要做一个弥漫活力和激情的人,能够以自己对学科的酷爱感染学生,而不是以老师的思维牵着学生走。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这一学科素质的提升,不是靠老师的学问灌输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觉,在叙述中对照思量。此外,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对学生的答复进行总结和提

  3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升,而不是流于重复学生答复这样浅层的阶段,这种课堂的掌控须要在平常的课堂中磨炼。

  其次,我仔细观察了巩教师和胡教师的出课,两位教师在教学时都弥漫对教学的热烈和对学生的酷爱,对教学环节的把握都格外明晰,了然于心。巩教师在课堂上化作纸精灵,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弥漫童话色彩的课堂,在教学时将生活中浪费的纸量化,让学生对浪费有直观的认识,让孩子在与纸精灵的互动中懂得节省纸、爱护纸。胡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浪费行为出发,思量纸浪费带来的危害和节省纸的好办法,最后建议书的处理让孩子们能够做节省纸的宣扬员,更好地节省用纸,让思想变为行动。

  最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没有完善的课堂,但好的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中思量辨析,在问题中寻觅真正属于自己的学问。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4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七年级的中学生活已经向我们告辞。在这一年里,《道德与法治》学科让我受益匪浅,它陪同着我度过了一段美妙的学习时光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

  4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越发丰盛而厚实的底色。在这样美妙的青春时代,我们更应当心怀幻想,把握机遇,自主进展,开发自身潜能和发明力,用汗水挥洒青春,用双手发明美妙的明天,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法治时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恪守法律,依法办事,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一个有道德、懂法律的公民。法治的社会是和睦的,法律的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我们应携起手来,时刻捍卫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自觉尊法守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发明美妙的明天!

  在一年时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了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孝亲敬长、如何与他人交往,体会到了家的意味,感触到了生命的意义,也学会了在集体中成长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激发了我的学习的热烈,让我的学习弥漫乐趣;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的成长弥漫喜悦;我更爱慕这门学科。

  思想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篇5通过一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这门学科不能只为了考试而学习,

  5

  本文档为Word版本,可随意编辑

  学习它意义重大。仔细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我们可以坦

  

篇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所以要想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就必须要以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将其品德教育立足于健康基础将教学目标伫立于学生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从而来促使学生良好品德思想的形成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

  精品文档

  对《道法课程》核心素养的认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又开始了,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全新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中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关注点已经由关注知识的学习,变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和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提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经过两年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本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有了一点认识和理解。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与知识的关系所谓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外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方面。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在初中《道法》课程体系中分别体现为:七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三个方面;八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心理健康、法治观念、社会和谐三个方面;九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和谐、国际理解、人生价值六个方面。

  .

  精品文档

  在教学实践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材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进退”的。只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才有可能获得越高的素养。如果我们将知识和素养对立起来,认为知识教学会占据素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主张向“素养”的知识“宣战”,那么“素养”就不可避免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知识教学,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才能为“素养”的发展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

  二、《道法》课程核心素养的本质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此学科后行为的表现,也是育人的价值所在。《道法》作一门德育学科,就要求我们要理解其核心素养的真正本质,也就“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三点一心”。“一心”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也就是以人为本为中心;所谓“三点”,指的就是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健康生活、道德品质以及法制观念。将这三点作为其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一方面是此科目的宗旨所规定,另一方面是由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决定。众所周知,本学科与其它的学科不论在知识范围还是思想理论方面都大不相同。本学科的宗旨就是促进初中学生在品质、心理、法律认知以及公民义务和权力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可以拥有更加向上活跃的奋斗目标,促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养成。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

  精品文档

  《道法》这门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应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和进行实践。其次,本学科核心素养以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质就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要想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就必须要以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将其品德教育立足于健康基础,将教学目标伫立于学生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从而来促使学生良好品德思想的形成,以及道德素养的提升。最后,还要注意坚持以“四性”为基本原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人文性、思想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只有将四性作为学习法治课程的基本原则,才可以使学生从思想、实践、人文等各方面的身心得到养和熏陶,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篇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5篇

  我懵懵懂懂的进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告诉了我怎样度过中学时代。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面对中学生活,我们应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我还明白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的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进入初中,我们也进入了青春期,《道德与法治》告诉我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我们应该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用泪水记录成长的悲欢,用创造见证生命的喜悦。

  中国正大步走向法治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更多法律知识,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在学法中懂法。要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学会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我收获了更多成长的喜悦,我更乐于学习这门学科。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三

  阳光春日,万物欣欣以向荣。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好春光里,第五片区道德与法治研修活动带着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潘南小学展开。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片区研修活动中出课,在磨课的过程中由衷感谢耿校和赵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够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针对性地逐步改正自己的教学,让自己成长和进步。通过此次出课,我对“学为中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宗旨有了初步的认识,正如耿校所说教学就是“唤醒和激励”,要唤醒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本身就要做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人,能够以自己对学科的热爱感染学生,而不是以教师的思维牵着学生走。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这一学科素养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的知识灌输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在表达中对比思考。此外,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提升,而不是流于重复学生回答这样浅层的阶段,这种课堂的掌控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磨炼。

  其次,我认真观看了巩老师和胡老师的出课,两位老师在教学时都充满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学环节的把握都非常明晰,了然于心。巩老师在课堂上化作纸精灵,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课堂,在教学时将生活中浪费的纸量化,让学生对浪费有直

  观的认识,让孩子在与纸精灵的互动中懂得节约纸、爱惜纸。胡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浪费行为出发,思考纸浪费带来的危害和节约纸的好方法,最后倡议书的处理让孩子们能够做节约纸的宣传员,更好地节约用纸,让思想变为行动。

  最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没有完美的课堂,但好的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后实践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辨析,在问题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四

  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七年级的中学生活已经向我们告别。在这一年里,《道德与法治》学科让我受益匪浅,它伴随着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

  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在这样美好的青春时代,我们更应该心怀梦想,把握机遇,自主发展,开发自身潜能和创造力,用汗水挥洒青春,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法治时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一个有道德、懂法律的公民。法治的社会是和谐的,法律的

  蓝天是湛蓝而深远的,我们应携起手来,时刻捍卫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自觉尊法守法,秉持心中的利剑,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一年时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孝亲敬长、如何与他人交往,体会到了家的意味,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也学会了在集体中成长……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激发了我的学习的热情,让我的学习充满乐趣;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的成长充满喜悦;我更喜爱这门学科。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五

  通过一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这门学科不能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它意义重大。

  认真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我们可以坦然应对青春期的变化,不会为青春期的变化而苦恼;我们会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异性间的情感,不为这种情感所困扰;我们会正确对待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我们会认识到自信的力量、自强的作用以及学会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人;我们会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会真正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正确处理好个人节奏和集体旋律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引导我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这是一门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的“必修课”。

  

  

篇五: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

  践与反思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还是新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时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着手,立德树人,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制定完善的学习目标,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道德修养,真正让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获得提升。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不仅仅是指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还包含对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等等进行相应的培养,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好是增强学生道德修养与核心素养的主要课程,更是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就应该彻底转换自己原先的教学思想,用新颖有趣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进而能够在学习环节中让自己的核心素养获得提升,切实达成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垫基础。

  1.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

  观察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内容,还是让学生自身核心素养获得提升的主要方式。观察能力属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直觉能力,还是个人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感性认知。其能够被称之为“思维的直觉”,此种思维直觉并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要求老师进行耐心的指导。思维源于质疑,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提出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同时慢慢明朗的环节,通常是由学生完成自问自答。自然,外部的提问也可以变成启迪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授课环节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要巧妙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的观察社会、品味生活。比如,在讲解“走进法治天地”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就能够制定一个观察社会的任务,在正式上课以前,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大量有关法律的案件或者是闲暇时间去往法院进行旁听,如此一来,学生就必定可以对法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法律的神圣是不可侵犯的。然后老师就能够让学生对课堂进行相应的布置,将其装置成庭审现场,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部共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为后续阶段的角色扮演与情境创设作铺垫。接着,老师就可以随意挑选几名学生针对本堂课的授课内容或者是社会上最新出现的案件进行演绎,如此学生就必定可以在此种环节中重新燃起对学习的渴望,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社会能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1.制定授课目标,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老师需要按照如今的课程标准来设计并制定出本学期的授课目标。在制定授课目标的时候,还应该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对教材知识和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做出考虑。在制定授课目标的时候,老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是三观的培养等等,只有如此才可以制定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授课目标。例如,在对“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在备课以前就应该对本堂课的授课内容有一个最为全面的了解,并对课文内容作出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把教材所包含的重难点知识都划分出来,在授课环节中开展重点讲解。而在确定知识目标以后,就能够辅助学生对网络社交、网络资源甚至是网络语言等等方面的知识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观念,真正掌握网络的基本特点,让学生明确网络有着哪些弊端和优势。网络的应用有弊有利,学生们需要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对于网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自觉抵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核心素养,如此就能够让他们对遵守网络规则产生习惯,进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合理科学的应用互联网,真正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发展能力。

  1.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念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编排和目标的制定,需要全程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从教材内容开始着手,只有真正尊重教材,不断的挖掘教材,才能够增强实际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老师才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道德修养,让他们自身的核心素养获得提升。比如,在对“守望精神家园”这一课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中华文化的诞生过程、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守望中华精神的重要意义等等。更需要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同时在这一前提下达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是自豪感的增强。基于以上授课目标,在开展教学的环节中,老师就能够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让课本资源和其余的课外资源达成密切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体会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可以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真正承担起弘扬与继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此外,老师还能够为所有学生播放“国家宝藏”的相关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的沉浸在观看过程中,进而对国家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切实在此种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授课效果和授课目标,对他们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还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所以,老师就需要主动转换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为后续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安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1(31):95-96.

  [2]刘振南.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12):64-65.

  [3]陈立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新智慧,2020(06):49-50.

  

  

篇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5篇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1一、惩处犯罪分子,我们引以为戒今日看了中心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法治在线〉之〈斩断毒祸〉,

  介绍的是成都市公安局胜利破获3.16特大贩毒案的主要过程,看后颇有感受!

  一个案子的破获,从长远看来,就是对中国整个巨大的法治进程,具有不行忽视的促进作用。干脆地看,本案的破获,不仅表现了我们公安干警与违法犯罪分子斗志斗勇的才智才能,而且也对观众是一种警示。它向公众展示了公安机关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平安作出的突出贡献,必定增加人民对警-察的信念和信任,爱戴与拥护。该案子的破获,通过过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场生动地干脆地让坏人望而却步,使观众引以为戒。

  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不管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会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贩毒运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会罪人!生命是珍贵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华蜜,我们应当拒绝毒品,遵纪遵守法律!莫象节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终落个无望下场!

  案子的告破,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更多的问

  

  题须要解决,民众的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贩毒女子的丈夫已经因为毒品的违法行径而蹲守监狱,而她却不知悔改,一些民众竟然如此愚昧混沌。这些例子令人内心沉重,使我们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教育公民遵纪遵守法律实乃当务之急,而且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我们国家或许还存在更多象她这样愚昧的人们,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自己要时刻想到要遵纪遵守法律,明辨是非;而我们或许还有更多的底层人民,更多一般老百姓须要法律阳光的普照,对于有关部门,我们的普法工作任务艰难,有关法律工作人员任重道远啊!

  二,三女孩落网,我们深思在抓获“张大哥”的过程中,引出了三个女孩子。最小19岁,最大22岁,都是阿坝藏族自治州财贸学校的毕业生,被一个老乡介绍相识了犯罪团伙中的一个女子。该女子说是能给她们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给她们的

  在等待着她们。被抓获后,三位女孩面露土色,黯然得令人觉得可怜,尽失刚毕业学生应有的胸怀美妙前途的昂扬气概,尽管未曾找到工作。就连办案者也为它们惋惜缺憾,同样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悲伤怜悯。

  节目一起先,就是一位穿着囚服的年轻女孩的哭诉忏悔,哽咽不断,哭鼻子抹眼泪的,说话几近模糊。看得出已经成为罪人的她面对记者和镜头很真实,毫无掩饰。且不论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详细是什么罪名,单从节目起先时候的这位女孩子的哭诉就可知,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她们所犯的罪行已经无法挽回。观众的怜悯归怜悯,惋惜缺憾也无济于事,因为法律是不信任眼泪的!

  不过,这三位女孩子的误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索。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经常成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标,她们本身的问题出在哪?是什么缘由使她们走上犯罪道路?

  假如说其他没有经过教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学问和道德规范教化的贩毒马仔和运毒女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情有可源。可是,接受过教化,有着高学问高素养,至少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刚毕业的学生也踏入危害社会的领域,实在令人感叹于接受过教化的学生法律学问,法律意识的缺乏。

  我想,不仅是因为蝇头小利的诱-惑,找寻工作的紧迫,也不仅是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缺失,更深层次的缘由在于良好教化

  

  的缺失。而教化的失败导致三个学生的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可以说,除了家庭,社会的一些根源外,教化恰恰是导致三位女孩成为罪人的“罪人”之一。

  学校单一的应试教化导致学生涉世不深,对社会了解不清晰,思想单纯单一。恰恰使得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并能很好对其欺瞒引诱。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2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阅历,具有显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夫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很多分支,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推断一个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师,首先必需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首先,老师必需心中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须要什么,才能依据学生的须要进行教学。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

  

  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须要的学问传授给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老师必需关切学生的思想,驾驭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老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假如有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必需刚好找他谈心,了解状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开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很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终流失,特别惋惜。假如老师能刚好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许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开的。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老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什么是必需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教化学生不能随意吐痰,不能随意丢弃果皮纸屑,不能打人骂人,见到废物要主动捡捡起来,扔到果皮箱里。在校外,我们教化学生要爱惜草地,不践踏草坪,爱护环境;到旅游胜地,不胡写乱画,不损坏公物。在家里,我们教化学生要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在大街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在一起玩,讲着标准的一

  

  般话;孩子们拿着废物能主动扔到果皮箱里;孩子们乱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主动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过公路。看到这些情景,作为老师的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孩子们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养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今后,我将仔细贯彻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处根据纲要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为教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3道德与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两大车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最牢靠的保障,道德是最有力的支撑。以法治国,法礼并重是我国区分于其他国家法治思想的一个显明之处。那么,如何善用这两大车轮而令我们的社会前进得更加快速,这又是一个问题。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担当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详细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明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

  

  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扬教化以及公共指责等诸多手段。法是根据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别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定要经验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农夫工,生活在贫困的小山村,让他觉得自己就似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猫,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加安适,他要变更自己的命运,怀着这样的无限向往他来到城市打工。

  有一年,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他始终抱着美妙的愿望,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但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他从工地上的高台上掉落,差点跟这个世界saygoodbye,由于工友的帮助,他活了下来,却大病了一场,但是老板却不给他看病,只是给了几片感冒药,多么让人心寒。在这里,他的工作是又脏又累又危急,经常是几十个人睡在一间用木板支起来的大通铺上。但是想到5000元工资,那关系全家人生活的钱,他忍耐着。但是,想不到的是,当他满怀希望的去领取那应得的工资时,得到的却只是50元!多么讽刺啊!当时承诺的5000元竟生生的被削减了一百零一零一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他全部的忍耐,全部的辛苦都付诸流水。多次讨要,老板却死赖着不给。他本不是一个野蛮的人,他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结果却是令

  

  人无比悲观。不得已,他再次向老板讨要工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财大气粗的老板不但分文不给,反而骂他像条狗,并伙同其家人和下手将他暴打了顿,淳朴和善、备受欺侮的他生气之下向工头举起了报复的钢刀,连捅了5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然后去公安局投案自首。这个农夫工的名字叫王斌余。或许是全部受欺压农夫工的代名词。

  在法律上,他无疑要受到制裁,但是,那一个老板就不该接受审判吗?在我看来他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也是人性的泯灭!假如,劳动部门和法院刚好出面赐予协调解决,维护了农夫工王斌余的合法权益;假如,那位老板讲点道德,知道打工者不简单,将人家干下来的血汗钱刚好兑付了;假如,老板当时能向民工说句愧疚的话,承诺何时兑付工钱,或许就不会有被杀的悲剧。看来,人格的道德问题,也能酿出更大的灾祸,不守道德,迟早会付出肯定代价的。

  道德修养若落后于这个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同时也将给法律带来更多的无奈。近年来,我国政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道之所至,法之所在。所以,为了道德与法制两大车轮的平衡运转,社会更加和谐,我代表新一代的青少年,将始终将道德进行下去,使它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实实在在的动词!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4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详细反映。道德是人们在困难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看法,激励人生进取,优化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养,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人活在世,就要以德立身,以自律为前提。道德是走向胜利之路的性格基石。“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才”也有品质的含义。凡具备才华和优秀品德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终将会超越平凡,大多历史上宏大的人物都能在物质的种.种诱惑前保持气节。职业道德也是家庭教化、学校教化、社会教化逐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人的一生都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因此职业道德将伴随你走完人生从业旅程。社会上有一种正值的职业,就会有一种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言论,强调“德为医之本,仁乃德之源”;老师有师德,“以身立教”,“传道,授业,解惑”;商人有商德,“诚恳守信,买卖公允”;艺人有艺德,德艺双馨如邓丽君就以孝顺父母,为人谦和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宠爱。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关切企业,当好主人。关切企业,对企业有深厚感情,摆正自己与企业的位置,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相识到企业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业兴衰就是自己的兴衰,把本职工作的成就作为人生志向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并主动参加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题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气,这是对员工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员工自觉搞好生产的前提。二、刻苦钻研业务,一专多能在企业生产中,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业务实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为企业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加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刻苦钻研业务,这是员工必需具备的重要职业道德,每个人必需终生学习,驾驭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须要。三、遵章守纪,执行规程员工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章、技术规范、各生产操作规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具备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看法,保证前后工序协调运转和生产的顺当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遵章做事,爱惜设备工具、材料、产品,杜绝跑冒滴漏。同事之间礼貌相待,共同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我尽责”。

  

  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实践阅历的结晶,所以遵章守纪、执行规程是每位员工应具备最至少的职业道德。

  四、团结互助,尊师爱徒团结互助反映的是集体的友情和凝合力。每位员工要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上亲密协作,同心协力,搞好生产,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主动性、创建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尊师爱徒是传承至今的美德,也是员工职业道德重要的内容,青年人要敬重老师傅,虚心求教,仔细学习技术。师傅也应爱惜徒弟,搞好传、帮、带。师傅不仅在技术上培育徒弟,还应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关切帮助徒弟,使之健康成长。五、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职业道德企业不断深化发展,就会不断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等。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突出品牌,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我们员工要不断自我扬弃,勇于超越,为企业发展与旺盛,做出贡献,更应勤于自省吾身,自我完善,成为企业优秀员工。有一句话: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同样没有典型的群众也是没有战斗力的群众。历来先进人物是创建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模范,是加强职业道德教化的活教材。我们企业先后涌现出市劳动模范,区劳动模范和先进班组。在生产中心,就不乏有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其中,田巍就是我

  

  们学习的榜样。被评为铁西区劳动模范的他,正值壮年,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看法深受青年员工的拥护。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接受,为生产供应了好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我公司于2022年通过了GMP认证,这是兴齐发展之路的又一起点,是许很多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田巍担当重任,由青涩向成熟蜕变的起先。多年来,他一如既往的虚心谨慎,乐观敬业,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成为同龄人中的模范。

  我在制瓶班组工作的几年,慢慢形成了“公司是我家,为公司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源于制瓶班组,也源于生产中心的带头人。她的品德、才华、待人的谦和与对事业的热忱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什么是领导艺术,什么是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了详细的相识。高总不仅仅是优秀的领导者,也是良师益友,她的言行树立起职业道德的榜样,正所谓“其身体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一个企业的理念,也能看出了其所重视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康,诚信,务实,进步”,这是每个兴齐人来到公司,走上岗位前上的

  最大的华蜜是,在生命中遇到一个或几个优秀的人,他们的观念、言行、思想、感情将影响着你,推动着你,令你的人生从今不同。在此,我真诚的感谢全部在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和扶持过我的人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良师益友的熏陶下,我日益成熟进步着,在这个重视品德与重视才能兼具的集体里,只要有心、专心,每天都能收获着物质和精神的财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也有幸从事在一份良好的职业,还有什么理由要浑浑噩噩的虚度时日?的确,我们可能不是社会上称之为“精英”的那一群之一,但我也不会觉得一个称谓就能让自己生活的更充溢更有意义;或许,倾尽我一生之力创建出的财宝很有限,但我兢兢业业无愧于心。珍惜光阴,珍惜在兴齐的日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作看法,树立社会责任感,用真心报效企业,让职业道德的信念伴随自己一生。

  “众人捧柴火焰高”,只要员工们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真心奉献企业,必将与企业共同获得丰厚的回报。

  道德与法制心得体会5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心灵的内在,像一片阳光,暖和人心。道德是一种无形的规则,没有特殊的约束,在行为上是出于内心的。

  

  道德在人们眼里,或许是微乎其微的,或许是很起眼的。在道德的行为上,或许会有人是发自内心的,或许会有人是刻意做作的。这些人都存在。但是,一个浅浅的微笑,就是一种礼貌,可以使人心情开心,同时又显示出一个人的端庄优雅。

  今日,我遇到了一件事,让我深有感慨。今日我和平常一样,到公园漫步。我走着走着,突然望见似乎有一个老奶奶蹲在地上。刚起先,我以为她和她的亲属出来,因为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于是我没有再留意她,接着向前走。突然我望见那位穿着年轻的姑娘带着厌恶的表情转身离开,那老奶奶仍旧蹲在那儿,我发觉不对劲了。于是我连忙跑过去,望见老奶奶的手始终按住右脚,原来老奶奶的脚受伤流血了,我连忙扶起她,坐在长椅上,看着老人,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一双孤独的眼睛要流出泪来似的。过路好心的人们也连忙过来了,但只在一旁观看。突然不知是谁说出一句话:“谁有布,帮老奶奶先包扎起来。”“我有,请让开。”一个嘹亮洪亮的声音。迎面走来的也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她走过来,蹲在地上,看了一下老奶奶的脚,从裤兜掏出一条全新的手帕,手脚利索的帮老奶奶包扎起来了。最终,还把老奶奶送回了家。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知了父亲和母亲,他们只对我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了,不像平常一样相互帮助,只顾自个儿了。”我也深有感慨:同样是两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就是这么别出心

  

  裁呢?这或许就是道德的问题吧!我希望全部人都能具备道德意识,并在行为上实现它。我信任,只要我们心中有道德,行为做道德,肯定能共创和谐社会!共创美妙将来!

  法制心得

  

  

  

篇七: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

  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证那么你会写“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一

  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加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老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精确理解,敬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意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加学问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方法,与时俱进,增加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剧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开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加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意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供应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

  1

  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全都的,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减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老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意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全都”: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全都?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全都?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全都?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全都?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全都?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全都?只有保持六个“全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时纠正学生的负面熟悉,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2.实行课中课---上微课,师生共同成长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整个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内容上:规律性更强、可教性更强、可读性更强;形式上:版面更活、颜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许多活动设计,例如: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探究与共享和拓展空间等。这些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实行微课形式呈现出来,以求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3.勇于担当,努力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刚刚起步,我们还有许多艰辛的路要走,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更新,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的教育也任重而道远。我作为工作室的学员在今后的教育

  2

  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制作《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件,和大家共同共享自

  己的特别经验和本事。制作课件时关注细节、深度思索、精益求精,在课件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互惠互利,力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群中,勇于提出和解决疑难问题。把自己平常遇到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以及经验心得发布在群里,在对这些教学困惑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相互启迪彼此的思维与想法,让我们都能在研究与交流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汇聚大家的力气,共同完成平常靠一个人或几个人不能完成的事,集全部人的智慧和能力为一体,让我们之间发生聚变效应,发挥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积极反思,撰写论文。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准时将这些感悟提炼成教学论文,力争我们学校政治科组每学年都有教学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同时也积极呼吁我们全市的政治老师踊跃向相关教育报刊投稿。同时向工作室建议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专题,引领全体成员、学员共同研究、探讨、实践、总结。为工作室将来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著书立说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二新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好玩的小游玩。比如“传话游玩”,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终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3

  游玩虽然简洁,但游玩过程中熬炼几个能力:一是倾听能力,要专注;二是语言能力,把话说清晰。通过传话游玩,让孩子们学会等待,熬炼专注力。现在都是快阅读,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传话游玩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心来做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改名《道德与法治》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介绍,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全部换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新教材版本的采用上,陶元红说,依据教育部“过去采用什么版本现在仍采用什么版本”的原则与要求,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x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三种。过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了“部编本”,所以,今年我市将有20余个区县采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10余个区县采用x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陶元红称,今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仅局限于小学一年级,从明年起,小学全部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都将换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三法制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开学初,我们依据上级指示精神把安全法制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不能松懈,做好法制安全工作是确保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

  4

  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班在学校统一支配下,依据本班实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各种常规要求,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学问教育,良好的心理素养培育和高尚的道德引导。

  

篇八: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就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如何落实,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几点认识和理解: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含义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素养?所谓的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外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方面。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核心素养指在一定时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二、了解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明确了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它们之间根本就不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水涨船高”、“共同进退”。只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才有可能获得越高的素养。如果我们将知识和素养对立起来,认为知识教学会占据素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主张以“素养”的知识“宣战”,那么“素养”就不可避免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知识教学,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才能成为“素养”的发展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三、课中核心素养如何落实1.把握好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首先就要打造有效课堂,把握好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那么应该怎样确定《道德与法治》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呢?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指导好课中的体验活动学会做人,就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就能拥有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部分技能。教育家顾明远认为,让学生真正梳理做人的品德,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鼓励学生多交往,让他们在遇到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人际关系和体验如何做人。因此课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悟,践行道德践行法律,提高能力,体验“做人”。教学即人学,通过研读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核心,重在育人。健全的人格,心灵的陶冶,更是核心素养的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篇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由WTT带来的有关道德法治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道德法治心得体会1首先是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老师们要懂得爱。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梁荣耀”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展分析^p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历的总结提升。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施行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才能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展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指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老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历,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老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才能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开发的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历丰富,表达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缺陷。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指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时机,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道德法治心得体会2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标准。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立社会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安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那么。老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局部人,歧视另一局部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化理解情况,详细分析^p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擅长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展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方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老师法规定了老师体罚学生应承当的法律责任。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可以擅长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拟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对于老师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进步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老师法》中,这两点是老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老师和老老师请教他们的经历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多听一下优秀老师的课,增强自己的业务才能。道德法治心得体会3上一周,我们学校利用下午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发生一些矛盾,也许都是一些小事。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和平可以处理,不需要动用武器,这样会毁了大家。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一天,一个小组在班里值日,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还没有值完。一个男生只是在外面刚刚涮完墩布回来,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另一个男生的身上。那个男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喂,你没长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还比拟有诚意地说:“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定注意。”可另一个男生却得理不让人,“你一声对不起就完了,这衣服怎么办。”那个男生见情势不对,有点怒火了,这下,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还动用上了扫把。被水溅到衣服的男生用扫把的后面把另一个男生的眼睛给弄伤了。仅仅一滴水的事,就引发出这么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来,又通过学生们演的一个“抢钱事件”又提醒了如今社会的黑暗。三个男生管一个男生要钱,不给钱就得挨揍,这简直是天理何在呀!

  我认为,一个人假如没钱,他不是最穷的;但假如他连一点宽容都没有的话,那就是真的穷了。

  说到尊重,也与宽容紧紧相连。假如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就应该学会去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这样才有资格承受别人的尊重,才有资格提“人。”

  假如你可以做到宽容一小步,那么社会就会少一份伤害,警察叔叔就会多一些功夫去做别的事。

  从今天起,就让我们来靠近宽容,创立和谐社会吧!道德法治心得体会4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保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应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法律就在身边,我们学习、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有一个强大的法律保护网,时时刻刻标准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只有自觉遵纪守法,才能安康顺利的成长,并有一个良性开展。换个角度讲,法制教育是一个普法的过程。我们应当告诉学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针对他们的陷阱,如何识别、自救、求助等。还要让他们明白有哪些权利,

  

  如人格权、受教育权等等,假如这些权利受到损害应当采取何种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于付出更大的代价。

  

篇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5篇

  姓名:时间: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5篇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1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阅历,具有鲜亮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夫都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推断一个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老师,首先必需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首先,老师必需心中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需要的学问传授给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老师必需关心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老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假如有学生消失违纪行为,必需准时找他谈心,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

  

  芽阶段,避开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终流失,特别惋惜。假如老师能准时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许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开的。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老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什么是必需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教育学生不能任凭吐痰,不能任凭丢弃果皮纸屑,不能打人骂人,见到废物要主动捡捡起来,扔到果皮箱里。在校外,我们教育学生要爱惜草地,不践踏草坪,保护环境;到旅游胜地,不胡写乱画,不损坏公物。在家里,我们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在大街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在一起玩,讲着标准的平凡话;孩子们拿着废物能主动扔到果皮箱里;孩子们乱闯红灯的现象少了,主动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过公路。看到这些情景,作为老师的我,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孩子们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我认为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今后,我将专心贯彻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处根据纲要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

  

  有的贡献。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2一、惩处犯罪分子,我们引以为戒今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法治在线〉之〈斩断毒祸〉,

  介绍的是成都市公安局胜利破获3.16特大贩毒案的主要过程,看后颇有感触!

  一个案子的破获,从长远看来,就是对中国整个巨大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直接地看,本案的破获,不仅表现了我们公安干警与违法犯罪分子斗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对观众是一种警示。它向公众展示了公安机关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平安作出的突出贡献,必定增加人民对警-察的信念和信任,爱戴与拥护。该案子的破获,通过过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场生动地直接地让坏人望而却步,使观众引以为戒。

  法律面前人人公平!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不管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会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贩毒运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会罪人!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们应当拒绝毒品,遵纪守法!莫象节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终落个无望下场!

  案子的告破,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民众的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贩毒女子的丈夫已经因为毒品的违法行径而蹲守监狱,而她却不知悔改,一些民众竟然如此愚昧混沌。这些例子令人内心沉重,使我们

  

  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教导公民遵纪守法实乃当务之急,而且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我们国家或许还存在更多象她这样愚昧的人们,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自己要时刻想到要遵纪守法,明辨是非;而我们或许还有更多的底层人民,更多平凡老百姓需要法律阳光的普照,对于有关部门,我们的普法工作任务艰巨,有关法律工作人员任重道远啊!

  二,三女孩落网,我们深思在抓获“张大哥”的过程中,引出了三个女孩子。最小19岁,最大22岁,都是阿坝藏族自治州财贸学校的毕业生,被一个老乡介绍认识了犯罪团伙中的一个女子。该女子说是能给她们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给她们的

  断,哭鼻子抹眼泪的,说话几近模糊。看得出已经成为罪人的她面对记者和镜头很真实,毫无掩饰。且不论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详细是什么罪名,单从节目开始时候的这位女孩子的哭诉就可知,她们已经没有什么期望了,她们所犯的罪行已经无法挽回。观众的怜悯归怜悯,惋惜遗憾也无济于事,因为法律是不相信眼泪的!

  不过,这三位女孩子的误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常常成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标,她们本身的问题出在哪?是什么缘由使她们走上犯罪道路?

  假如说其他没有经过教育,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学问和道德规范教育的贩毒马仔和运毒女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情有可源。可是,接受过教育,有着高学问高素质,起码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刚毕业的学生也踏入危害社会的领域,实在令人感叹于接受过教育的学生法律学问,法律意识的缺乏。

  我想,不仅是因为蝇头小利的诱-惑,查找工作的紧迫,也不仅是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缺失,更深层次的缘由在于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败导致三个学生的法律学问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可以说,除了家庭,社会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导致三位女孩成为罪人的“罪人”之一。

  学校单一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涉世不深,对社会了解不清楚,思想单纯单一。恰恰使得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并能很好对其欺骗引诱。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3

  

  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心灵的内在,像一片阳光,温暖人

  心。道德是一种无形的规章,没有特殊

  的约束,在行为上

  是出于内心的。

  道德在人们眼里,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或许是很起眼的。在道德

  的行为上,或许会有人是发自内心的,或许会有人是刻意做作的。这

  些人都存在。但是,一个浅浅的微笑,就是一种礼貌,可以使人心情

  开心,同时又显示出一个人的端庄优雅。

  今天,我遇到了一件事,让我深有感慨。

  今天我和平常一样,到公园漫步

  。我走着走着,突然

  看见犹如有一个老奶奶蹲在地上。刚开始,我以为她和她的亲属出来,

  因为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于是我没有再留意她,

  连续向前走。突然我看见那位穿着年轻的姑娘带着厌恶的表情转身离

  开,那老奶奶仍旧蹲在那儿,我发觉不对劲了。于是我赶忙跑过去,

  看见老奶奶的手始终按住右脚,原来老奶奶的脚受伤流血了,我赶忙

  扶起她,坐在长椅上,看着老人,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脸,一双孤独的

  眼睛要流出泪来似的。过路好心的人们也赶忙过来了,但只在一旁观

  看。突然不知是谁说出一句话:“谁有布,帮老奶奶先包扎起来。”

  “我有,请让开。”一个清脆洪亮的声音。迎面走来的也是一个年轻

  美丽的姑娘,她走过来,蹲在地上,看了一下老奶奶的脚,从裤兜掏

  出一条全新的手帕,手脚利索的帮老奶奶包扎起来了。最终,还把老

  奶奶送回了家。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和母亲,他们只对我说:“现在

  

  的社会已经不同了,不像平常一样互相帮忙,只顾自个儿了。”我也深有感慨:同样是两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呢?这或许就是道德的问题吧!我期望全部人都能具备道德意识,并在行为上实现它。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道德,行为做道德,肯定能共创和谐社会!共创美好将来!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4道德与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两大车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最牢靠的保障,道德是最有力的支撑。以法治国,法礼并重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思想的一个鲜亮之处。那么,如何善用这两大车轮而令我们的社会前进得更加快速,这又是一个问题。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详细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明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责备等诸多手段。法是根据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别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定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现在,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农夫工,生活在贫困的小山村,让他觉得自己就犹如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猫,为了家人

  

  生活的更加安适,他要转变自己的命运,怀着这样的无限向往他来到城市打工。

  有一年,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他始终抱着美好的愿望,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但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他从工地上的高台上掉落,差点跟这个世界saygoodbye,由于工友的帮忙,他活了下来,却大病了一场,但是老板却不给他看病,只是给了几片感冒药,多么让人心寒。在这里,他的工作是又脏又累又危险,常常是几十个人睡在一间用木板支起来的大通铺上。但是想到5000元工资,那关系全家人生活的钱,他忍耐着。但是,想不到的是,当他满怀期望的去领取那应得的工资时,得到的却只是50元!多么讽刺啊!当时承诺的5000元竟生生的被削减了一百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他全部的忍耐,全部的辛苦都付诸流水。多次讨要,老板却死赖着不给。他本不是一个野蛮的人,他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无比失望。不得已,他再次向老板讨要工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财大气粗的老板不但分文不给,反而骂他像条狗,并伙同其家人和下手将他暴打了顿,淳朴和善、备受欺侮的他生气之下向工头举起了报复的钢刀,连捅了5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然后去公安局投案自首。这个农夫工的名字叫王斌余。或许是全部受欺压农夫工的代名词。

  在法律上,他无疑要受到制裁,但是,那一个老板就不该接受审判吗?在我看来他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也是人性的泯灭!假如,劳动部门和法院准时出面给予协调解决,维护了农夫工王斌余的

  

  合法权益;假如,那位老板讲点道德,知道打工者不简单,将人家干下来的血汗钱准时兑付了;假如,老板当时能向民工说句抱歉的话,承诺何时兑付工钱,或许就不会有被杀的悲剧。看来,人格的道德问题,也能酿出更大的灾祸,不守道德,迟早会付出肯定代价的。

  道德修养若落后于这个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同时也将给法律带来更多的无奈。近年来,我国政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道之所至,法之所在。所以,为了道德与法制两大车轮的平衡运转,社会更加和谐,我代表新一代的青少年,将始终将道德进行下去,使它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实实在在的动词!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5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是社会一般道德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特定职业行业中的详细反映。道德是人们在简单的社会交往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生活和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态度,激励人生进取,优化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质,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人活在世,就要以德立身,以自律为前提。道德是走向胜利之路的性格基石。“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才”也有品质的含义。凡具备才华和优秀品德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终将会超越平凡,大多历史上宏大的人物都能在物质的种.种诱惑前保持气节。职业道德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

  

  中。人的一生都要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因此职业道德将伴随你走完人生从业旅程。

  社会上有一种正值的职业,就会有一种职业道德。医生有医德,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言论,强调“德为医之本,仁乃德之源”;老师有师德,“以身立教”,“传道,授业,解惑”;商人有商德,“诚实守信,买卖公平”;艺人有艺德,德艺双馨如邓丽君就以孝顺父母,为人谦和而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关心企业,当好主人。关心企业,对企业有深厚感情,摆正自己与企业的位置,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认识到企业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业兴衰就是自己的兴衰,把本职工作的成就作为人生抱负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并乐观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题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气,这是对员工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员工自觉搞好生产的前提。二、刻苦钻研业务,一专多能在企业生产中,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为企业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加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刻苦钻研业务,这是员工必需具备的重要职业道德,每个人必需终生学习,把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遵章守纪,执行规程员工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章、技术规范、各生产操作规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具备专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保证前后工序协调运转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遵章做事,爱惜设备工具、材料、产品,杜绝跑冒滴漏。同事之间礼貌相待,共同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我尽责”。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实践阅历的结晶,所以遵章守纪、执行规程是每位员工应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四、团结互助,尊师爱徒团结互助反映的是集体的友谊和分散力。每位员工要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上密切协作,齐心协力,搞好生产,才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乐观性、制造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尊师爱徒是传承至今的美德,也是员工职业道德重要的内容,青年人要尊重老师傅,虚心求教,专心学习技术。师傅也应爱惜徒弟,搞好传、帮、带。师傅不仅在技术上培养徒弟,还应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忙徒弟,使之健康成长。五、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职业道德企业不断深化发展,就会不断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等。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突出品牌,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我们员工要不断自我扬弃,勇于超越,为企业发展与富强,做出贡献,更应勤于自省吾身,自我完善,成为企业优秀员工。

  

  有一句话: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同样没有典型的群众也是没有战斗力的群众。历来先进人物是制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模范,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教材。

  我们企业先后涌现出市劳动模范,区劳动模范和先进班组。在生产中心,就不乏有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其中,田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被评为铁西区劳动模范的他,正值壮年,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深受青年员工的拥护。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采纳,为生产供应了好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我公司于20xx年通过了GMP认证,这是兴齐发展之路的又一起点,是许许多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田巍担当重任,由青涩向成熟蜕变的开始。多年来,他一如既往的虚心谨慎,乐观敬业,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成为同龄人中的模范。

  我在制瓶班组工作的几年,慢慢形成了“公司是我家,为公司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源于制瓶班组,也源于生产中心的带头人。她的品德、才华、待人的谦和与对事业的热忱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什么是领导艺术,什么是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了详细的认识。高总不仅仅是优秀的领导者,也是良师益友,她的言行树立起职业道德的榜样,正所谓“其身体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一个企业的理念,也能看出了其所重视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康,诚信,务实,进步”,这是每个兴齐人来到公司,走上岗位前上的

  我们踏实做人做事,拒绝浮夸,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今,经过努力,我已经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本科毕业生,这段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让我由衷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生命中遇到一个或几个优秀的人,他们的观念、言行、思想、感情将影响着你,推动着你,令你的人生从此不同。在此,我真诚的感谢全部在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帮忙和扶持过我的人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良师益友的熏陶下,我日益成熟进步着,在这个重视品德与重视才能兼具的集体里,只要有心、用心,每天都能收获着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也有幸从事在一份良好的职业,还有什么理由要浑浑噩噩的虚度时日?的确,我们可能不是社会上称之为“精英”的那一群之一,但我也不会觉得一个称谓就能让自己生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或许,倾尽我一生之力制造出的财富很有限,但我兢兢业业无愧于心。珍惜光阴,珍惜在兴齐的日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感,用真心报效企业,让职业道德的信念伴随自己一生。

  “众人捧柴火焰高”,只要员工们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以真心奉献企业,必将与企业共同获得丰厚的回报。

  法制心得

  

  

  

篇十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

  20__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参加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培训,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谭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通过培训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教材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

  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谭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涪陵区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罗英老师上的二年级《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巧妙地把对中秋的学习,用找中秋、知中秋、过中秋、品中秋、迎中秋等系列活动贯穿其中,并紧密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既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又得到了“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的情感体验。

  听了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我们懂得了,这次中央统编三科教材一方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教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需要,我们要从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质量等高度充分认识新编教材的意义。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从理念层面,一是要突出德育为魂,二是要突出能力为重,三是要突出基础为先,四是要突出创新为上。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对统编教材的使用一要

  高度重视,二要强化培训,三要加强教研,四要落实保障措施,五要加强舆论引导。我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钟晓菊老师的培训,从统编教材的新变化、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及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明确了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日常的生活当中。知道了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以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为主的法治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具备规则意识、程序观念等法治意识的公民。钟老师的培训通过课件全面展示,生动而且具体,使人印象深刻,对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__x年8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四川成都的一位教学经验丰富且参与了新教材编写的廖洪森教授给我们讲解,

  讲解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块:修订新教材的目的和新旧教材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在将近两天的培训中,我在洪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洪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区域维度、理论维度、个体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洪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洪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洪廖森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4

  __年3月9日,市北区张均、孙婷工作室全体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教研员徐璐老师的组织下,在青岛上海路小学多媒体教室,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三下)统编教材络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统编三科教材培训工作方案要求,为使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把握统编教材在全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编写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统编教材教师全员培训的目标,结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本次培训采用集中观看及分散观看的方式进行培训。过程中,专家们毫无保留地为大家传经送宝,唐燕和何颖老师全面深刻地对每个单元剖析、解读,使任教老师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及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并对每一课的课时安排,重点难点,对应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很详细的讲解和说明,从课程理念与教材编写理念、编写者视角进行本源性解读,为任教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明确了教学任务。老师们听得聚精会神,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专家互动交流,听会教师个个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活动,使我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提供了有效的着力点。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大研究的力度,使该学科教学绽放异彩。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

  9月11日,虽然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但是也阻挡不了工作室成员参加培训学习的脚步。来自中原区教研室的教研员王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让儿童生活更美好,让儿童成长更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时间,但是受益匪浅。

  王老师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从理解课程、解读教材、研究教法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教材的解读与分析。王老师在调研听课中发现,教《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课堂教学也就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孩子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道德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无实效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为我们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有小学思想品

  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那设置这门课究竟是为了什么?它承担什么样的教育任务?我们可以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就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听了王老师的报告,感觉责任重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强调:“回归儿童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求,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只有让品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我们教师必须能够真正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凭借教材呈现的话题、范例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和优化教学内容,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构思能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体现出来。这样,教材才能用活用好。

  课程标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也做了明确的定位:“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的核心素养贯彻德育的全过程,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动摇。在本课

  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总之,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认真钻研教材,用好教材,把每一节课上好。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6

  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霍静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的主题是做有情怀的引路人,我在霍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明确了课程性质,紧扣课程目标

  培训中,霍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区域维度、理论维度、个体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

  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洪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霍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

  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霍静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7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称,从20__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一决定是为了响应和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中小学法治教育。相信教材更名之后,教育部还将推出更多的计划来推动中小学法治课程的建设和落实。

  未成年人犯罪、校园伤害案件频发,早已引发公众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质疑和批评,加强法治教育的呼声日益高亢。但是,中小学校依然痛感无法施展拳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思想认识和课程意识上不够重视。二是缺乏法治教育专业教材,学校

  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只愿意将精力花在考试科目上。即使学校有心开展法治教育,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中小学法治教育教材更名,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走进学校,听听他们的声音。

  现状:

  法制教育不被重视

  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那么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如何呢?让我们跟随昌邑市都昌后伍塔小学的刘来国老师来做一下具体深入的了解:

  首先,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级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半年上一次法制课。虽然有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奈,因为法制教育没

  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还不够。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其次,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多为带班上来的政治教师,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课堂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第三,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

  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

  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第四,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

  对策:

  教育部门、学校、老师齐用力

  谈到法制教育的对策,昌邑市都昌后伍塔小学的刘来国老师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他的观点。

  首先便是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其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

  其次是质量要提高。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能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赋教于乐。逐步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

  第三,教学要规范。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

  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最后,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内容更要丰富,不应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上,应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让法制课仅仅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要适当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等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

  根本:

  完善课程、依实评价

  法制教材更名,说明国家已意识到了建设法治型社会首要之举是从教育入手,从青少年入手,教材名称的更改类同于广告的渗透性效应,可以增强法制的威慑力和影响力,相信这一举措定会对当今青少年犯罪等现象有所改善。

  德州市陵城区陵城镇明德小学的魏平老师谈到,对于承担法治教育最重要的思品课程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课程的全面整合,教材名称更改,那课程标准、内容都要有所改动,课程标准应对法治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地提出。而且,为使法制常识更体系化,可以尝试相关内容再集中一些,对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散落的法制常识进一步归类,以更醒目更完整的样貌呈现。

  课程不只包括教材,社会实践,课外学习资源的拓展都是重要的补充,为防止形式化、碎片化,学校还应研究制定自己的课程纲要,即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及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措施(如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等给出全面的系统的安排和设计,使法治教育更系统更有效。

  提到有效,那何为有效?是高分吗?非也,成绩好的学生未必不知法犯法,未必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最根本的是有没有更良好的行为习惯、身心是否健康以及能力如何,而现在衡量学生这些多维标准的方法只有一个,即书面测试,最终归结为小考中考,而且又以此来考评教师。但我们知道,校园暴力等青少年犯罪问题以及其他法治要求于公民的所有标准最终是落实到行为上的,所以,呼吁相关部门更合理地改进道德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比如行为习惯等级评价,重大违法违纪行为处罚标准、档案记录甚至犯罪行为一票否决等,使评价更具有监管性和引领性,使法治教育真正能抓住根本,立足于根本又见效于根本。

  昌邑外国语学校的杜春玲与孙超两位老师则提出,此次教材内容和名称的改革,必定会加大法制教育的内容,建议在教材的编排上,每一种道德教育之后紧接着进行与之相关的法制教育,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例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道德教育之后,是一个真实的案例,银行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进入络黑名单,乘坐动车,飞机等都被法律禁止;超市售卖假苹果手机被处以十倍罚款;山东“乐天在线”络信贷诈骗人被拘捕……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不遵守道德,势必受到法律的惩处。

  深化:

  教师需要自我提高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昌邑市围子小学的田亚卿与满晓红两位老师认为,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守法。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规。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

  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

  二、从身边做起,预防犯罪。我们积极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要谨慎交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切莫虚荣攀比,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渗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8

  今天在德源学校参加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一天培训颇有收获。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

  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开个辩论会,问题越辩越明。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生经历,具体可感。是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

  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却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们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让品社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9

  道德与法治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社会生活中人们因处理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产生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有了法治,人们在参与社会生活中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出学校和教室这一框框,应把儿童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之中,密切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不但把他们看成学校里的一个小学生,还要把他们看成社会上的一个小公民,让我们的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体会社会生活的规则,播下法治的种子,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1.社会化的教学内容。教材篇幅是有限的,教材的内容也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因此,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教材,通过

  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曾兴俊老师教学的《不同肤色的居民》课前引导学生上查找资料,了解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和不同人种特点;蓝晓霞老师上的《我是一张纸》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纸制品,了解它们的作用,邱羿昕老师上《小水滴的诉说》,收集了自来水的制作工序、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等视频,这些都是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丰富了课程资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理导行,三节课中,教师都有涉及相关社会规则、法律规范的渗透,如“种族歧视问题”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节约用纸,保护森林”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现了课堂的“法治”味,学生的学习时空都得到了拓展,不再是课堂的40分钟和教室的几十平方米,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与课本,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生活。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老师在参与学生课堂讨论中加以点拨,并维持秩序,指引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2.多样性的教学形式。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是枯燥的说教,三位老师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像音乐课一般的放声歌唱,有像美术课一样的剪纸、贴画,还有像语文课一样的美读诗文,又有像数学课一样的计算明理……在多种活动体验中感悟内化道德要求,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突出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与社会性。

  3.大面积的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作为综合性课程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更应突出这一理念。三位老师的教学都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设计了同桌、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友好和谐相处,这就是校园小课堂的“社会化”。

  (二)学科测试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本次培训活动,教研室钟晓菊老师给我们做了《立足儿童生活,科学设计纸笔测试》的专题讲座,从当前学科测试的命题角度,给我们做了一个引领,提出当前纸笔测试命题,应当立足儿童生活,拓展命题空间;关注社会热点,学习社会参与;创设问题情境,融入儿童生活等理念,可以说,当前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命题,和课堂教学一样应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理论性的、死记硬背的一些道理条文。

  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测试的指挥棒影响着教师的教,不管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还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教学都必须做到“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明理导行,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0

  开学初我参加了《道德与法制》课的培训,让我感受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守法。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规。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

  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

  二、从身边做起,预防犯罪。我们积极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要谨慎交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切莫虚荣攀比,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渗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3篇: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

  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虽然是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本学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说实在的,开学一周了,《道德与法治》我还没有上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感觉这门学科抽时间突击简单讲讲就行,但今天听了络培训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担任此科目的老师们,肩上的胆子很重,我们必须把法制课当回事,还要把它上好。

  二、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陶元红老师和章乐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

  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再次感谢领导给的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精彩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线和暗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1

  今天在永城市__小学参加了一天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络培训。

  这是人教版主编一流专家讲的,高屋建瓴,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培训,我知道要灵活地使用教材,不是讲教材,可以有创意地利用教材,做到本班设计。假如有一个练习,让学生比较两片树叶的不同。有的地方当时还没有长出树叶,可以换成别的题,可以拿两个不同的核桃进行比较,观察核桃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体验农民插秧的辛苦,农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教法就不能相同。农村孩子有插秧的经历,通过回忆,能清楚地记得曾经帮妈妈插秧的情形,城市孩子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带花盆,装上沙子,学插秧,来体验生活,让学生说感受,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我曾经就让儿子在太阳下剥玉米,他热得满头大汗,他说全身都不舒服,他说当农民真不容易。如果不让他亲自体验,他就不能感同身受,就不能体谅农民的辛苦。

  让学生把书包挎在胸前,当五分钟的怀孕妈妈。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不方便,身体很笨重,学生感到很难受,体谅妈妈曾经怀着自己的不易,就知道感恩妈妈了。孩子的心灵得以净化。

  孩子爱父母,知道感恩是一方面,能真诚地帮父母改正缺点,也是爱父母的表现。爸爸吸烟,让学生想办法帮爸爸戒掉,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

  让学生知道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强,你强它弱。鼓励学生勇敢战胜困难,学生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会增强自信心。

  三年级的学生,是中年级,是过渡阶段,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明白人人都可以学好,不要自卑。要多元化评价学生,让学生眼里放光,让学生内心愉悦,让学生常常面带微笑,让教室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动起来,实践活动搞起来。不是靠老师单纯地说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设计活动要为这条主线服务,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方法有效。

  教材也不一定是权威,教材就好像一个儿童,儿童看教材,就当是给朋友对话了。给朋友互动,说自己亲身经历的具体的事情。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内容,让学生说,畅所欲言,学会聆听,记住要点,写下感受,再演一演,在做中学。

  在活动中渗透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养成遵守法规的好习惯。例如你身边有女孩,家长不让她上学,她家长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法律保护了女孩上学的权益。

  要采用生活建构教学模式,不是单纯传递知识,而是引入到生活中,学生的亲身经历中,从智育到德育的转化。要体现价值导向,确定教学目标以价值导向为目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对接。不脱离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就是引导生活建构道德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价值灌输转为价值探究,活动与学校的整体日常德育融合,从情感角度,拉近学生与学校,老师,父母的距离。不要机械整合,要灵活整合,深层融合,体现综合性,提升实效。

  我们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学会诊断,看学生需求,看教材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进行灵魂教育,让学生得以提升。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2

  新学期开始,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版本的一时更新让我有些始料未及。因为我们上学期还是粤教版本,新学期一开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教版本,正当我饥渴无助之际,今天的新教材络培训如同一场可贵的春雨及时地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

  络培训让我站在"高处"把握了教材的主题、理念与框架:宪法精神是贯穿全册的红线,统帅全篇的灵魂。本册书我应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不断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教材采取总——分框架结构,犹如一篇__,思路特别清晰,这一切似乎使我顿生驾驭教材,运筹帷幄之感。

  我最赞赏的还是本书很贴近青少年实际,遵循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建构"基于生活——反思生活——回归生活"的路径。这将会使学生们增加很大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抽象、枯燥。

  同时,本次培训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教材研读方面,我要肯下苦功。字斟句酌,逐层分析,多思考,勤动脑,既不能想当然的望文生义,也不能迷信权威或墨守成规。

  新学期,新教材,新挑战,我虽不能轻车熟路,但不能不说,这次络培训,真的很给力。当然,探索学习之路没有止境——我会努力不懈,只求更好!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3

  20__年9月22日,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在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举办了初中教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为期一天的活动由市教研室中学政治教研员崔永奇老师主持,茂名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的彭志洪校长发表了致欢迎词。

  一、培训概况

  由人教社委派的培训专家冯军教授,作了《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的讲座。冯教授从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新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总体设计、呈现方式及意图,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学的一些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活动最后安排与会教师与专家就教材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研讨。

  20__年秋季起,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变化,在教材框架设计、教材栏目设计、教材素材选择、教材容量和难度、教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内容设计上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逻辑暗线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长规律,善于捕捉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正视矛盾,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与会600多名教师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人教版政治教材修订的精神实

  质与主要变化,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使教学更具有人文关怀,更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需求;尽己所能,为更快地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建设留下自己的足印,贡献一份力量。

  二、培训感悟

  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准确理解,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办法,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__,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

  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一致?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一致?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一致?只有保持六个“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2.实行课中课---上微课,师生共同成长

  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整个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内容上:逻辑性更强、可教性更强、可读性更强;形式上:版面更活、颜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很多活动设计,例如: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探究与分享和拓展空间等。这些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实行微课形式呈现出来,以求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3.勇于担当,努力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艰辛的路要走,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更新,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的教育也任重而道远。我作为工作室的学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制作《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件,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经验和本领。制作课件时关注细节、深度思考、精益求精,在课件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互惠互利,力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QQ群中,勇于提出和解决疑难问题。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以及经验心得发布在群里,在对这些教学困惑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互相启迪彼此的思维与想法,让我们都能在研究与交流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平时靠一个人或几个人不能完成的事,集所有人的智慧和能力为一体,让我们之间发生聚变效应,发挥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积极反思,撰写论文。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及时将这些感悟提炼成教学论文,力争我们学校政治科组每学年都有教学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同时也积极呼吁我们全市的政治老师踊跃向相关教育报刊投稿。同时向工作室建议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专题,引领全

  体成员、学员共同研究、探讨、实践、总结。为工作室将来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著书立说做出贡献。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4

  8月24——25日,我参加了在婺源风景酒店举行的上饶市教育局20__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骨干教师培训会。此次培训有两个内容:一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中小学德育》杂志社副社长、《道德与法治》教材副主编王清平教授对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进行解读;二是由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刘秋燕老师带来的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其实是对微课概念及其使用制作的较系统的讲授。

  我们先来看第一块内容。王教授作为刚刚由教育部审定并推广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副主编,对此套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性质、教材特点及课堂教学当然了然于胸,因此她的讲座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当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尤其是依法治国理念稳步实施,更需要我们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引入到小学品德课中来。

  此次推广使用的粤教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__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它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教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会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德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提升道德认知(道德觉识、价值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决定、道德反省等)

  增强关系理解(人生认知、关系觉察、价值体悟、道德敏感、道德对话等)

  培养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学习、交往、处事、休闲娱乐等)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责权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独立人格意识、对话协作意识等)激发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热情(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媒介素养(媒介识别、媒介选用、媒介批判、媒介责任、媒介法规等)四: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侧重点是什么?a、道德教育(一)人与自我卫生之道——卫生、整洁、运动、规律作息等。修学之道——立志、勤奋、好学、专心、讲理、问难、毅力、进取、惜时等。谋生之道——进取、自立自营、勤劳、节俭、技能、创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诚实、谦虚、自信、豁达、勇敢、坚毅、理智、求真、爱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洁、不贪心等。

  (二)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个人与社会——(1)与熟人(同学、朋友、邻居等):真诚、友爱、理解、信任、体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睦邻、合作、守信等;(2)人与陌生人:礼让、友善、同情心、关爱、守信、善群、公正、宽恕、尊重、帮助他人等;(3)人与社群:讲卫生、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美化公共环境、珍视社会进步、乐于社会参与等;(4)对职业或工作:责任、敬业、创新、信用、公平等。个人与国家——爱国、守法、平等、民主、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个人与国际——正义、和平、国际交往与合作等。(三)人与自然贵生、博爱、和谐、探究心等。b、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五、《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什么?1、加强法治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2、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3、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4.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是什么?1.编写思路:明暗结合、纵横衔接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体现生活逻辑;暗线: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内容范畴,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的日常起居、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体现品德发展的逻辑……2.编排结构:三位一体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知识与法治行为的三位一体。3.取材: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4.呈现方式:体现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5.独有特色:正确对待儿童成长中的问题,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儿童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七、《道德与法治》教材体例说明教材主体:单元+主题+“放大镜”(我发现、我知道、我会做)栏目设计:小词条:法规小词条、传统文化小词条、谚语小词条小脚印:自我评价和行为指引知识卡:掌握相关知识点小游戏:培养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八、《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是什么?1.积极体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逻辑)2.尊重儿童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3、聚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4、关注社会生活,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15

  新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游戏虽然简单,但游戏过程中锻炼几个能力:一是倾听能力,要专注;二是语言能力,把话说清楚。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现在都是快阅读,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心来做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改名《道德与法治》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元红介绍,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全部换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新教材版本的采用上,陶元红说,根据教育部“过去采用什么版本现在仍采用什么版本”的原则与要求,今年我市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仍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三种。

  过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成了“部编本”,所以,今年我市将有20余个区县采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10余个区县采用河北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大内容。

  陶元红称,今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仅局限于小学一年级,从明年起,小学所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都将换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

  

  

篇十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它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19月11日,全县小学三年级教师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虽然是网络学习,但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网授专家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本学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说实在的,开学一周了,《道德与法治》我还没有上过这门课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感觉这门学科抽时间突击简单讲讲就行,但今天听了网络培训老师的讲课以后,我感到上好法制课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担任此科目的老师们,肩上的胆子很重,我们必须把法制课当回事,还要把它上好。

  

  二、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在这次培训中,陶元红老师和章乐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再次感谢领导给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此次培训在专家和名师的精彩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线和暗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用德浸润和温暖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霍静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的主题是做有情怀的引路人,我在霍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明确了课程性质,紧扣课程目标培训中,霍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区域维度、理论维度、个体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洪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三、认识到应该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通过霍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

  

  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霍静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9月11日,虽然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但是也阻挡不了工作室成员参加培训学习的脚步。来自中原区教研室的教研员王娴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让儿童生活更美好,让儿童成长更精彩》。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时间,但是受益匪浅。王娴老师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从理解课程、解读教材、研究教法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教材的解读与分析。王老师在调研听课中发现,教《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德育课堂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课堂教学也就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

  

  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孩子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道德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无实效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为我们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那设置这门课究竟是为了什么?它承担什么样的教育任务?我们可以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就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篇十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1)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称,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决定是为了响应和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中小学法治教育。相信教材更名之后,教育部还将推出更多的计划来推动中小学法治课程的建设和落实。未成年人犯罪、校园伤害案件频发,早已引发公众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质疑和批评,加强法治教育的呼声日益高亢。但是,中小学校依然痛感无法施展拳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思想认识和课程意识上不够重视。二是缺乏法治教育专业教材,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只愿意将精力花在考试科目上。即使学校有心开展法治教育,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中小学法治教育教材更名,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走进学校,听听他们的声音。现状:法制教育不被重视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那么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如何呢?让我们跟随昌邑市都昌后伍塔小学的刘来国老师来做一下具体深入的了解:首先,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便可看出,在现行的教材

  1——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中,只有初中二年级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半年上一次法制课。虽然有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奈,因为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还不够。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其次,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学生积极性不高。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多为带班上来的政治教师,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课堂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第三,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即使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第四,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的法制教育由于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主要是靠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许多家长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很有限,特别是对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由于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来约束,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2)

  2——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孩子,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学习氛围,也是我们学校一直所重视的,更是我们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学校将中小学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护、财产安全教育等内容列为教育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法制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使法制教育深入到方方面面,力求全面无遗漏。

  另外,除了安排教师组织班会教育,学校组织观看相关座谈,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媒体,加大“法制教育、平安校园”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然,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应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法律就在身边,我们学习、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有一个强大的法律保护网,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只有自觉遵纪守法,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并有一个良性发展。

  换个角度讲,法制教育是一个普法的过程。我们应当告诉学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针对他们的陷阱,如何识别、自救、求助等。还要让他们明白有哪些权利,如人格权、受教育权等等,如果这些权利受到侵害应当采取何种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于付出更大的代价。总之,开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民主、法治的观念,让青少年认识到法律不是约束行为的锁链,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义会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势群体也能得到法律阳光的普照,从而自然地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他们从单纯的课堂教育中学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价值所在。

  遵纪守法的道理人人都懂,法制教育更要潜移默化地从青少年身边的事件起,从他们身边的事做起,通过科学全面的法制教育增强有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权利

  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义务意识和守法用法的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法制环境。

  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3)“从今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教育部的一则通知在学科教师之间激起热议:‘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起始年级的教材知识模块会有怎样的变化?作为学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种种疑惑都在每一个学科教师内心拷问着。通知的关键词是:起始年级、道德、法治,即只是在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教材名称是“道德与法治”;‘品德’变为‘道德’;‘生活’和‘思想’变为‘法治’。本文从价值取向、教材知识模块可能变化、学科教师素养三个维度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复杂现状,自2014年12月国家主席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以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等一系列平台使得“四个全面”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并且第一次将“全面以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生活’和‘思想’变为‘法治’是我国基础教育回应社会需求,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践行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具体举措,意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民的法治素养。‘品德’变为‘道德’将偏向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道德与法治”符合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潮流,与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课程联系将更加紧密。由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将法治教育放在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前沿部分中将法律意识作为课程核心——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必不可缺的价值观念。

  4——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在课程部分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做出了相关阐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意识,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课程内容部分中安排了“心中有法”、“权利与义务”、“法律与秩序”三个知识版块讲述法治,并在其他相关知识版块中对学生的法治教育进行渗透教学,就课程内容比例而言法治教育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在实施建议部分将法律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模块教学、渗透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教学评价建议中从评价目标、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中都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中,注重强调了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和利用率。“道德与法治”这一名称亦更加名副其实,同时教材将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中将加大社会道德、法治常识的呈现和解读,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道德与法治”不仅要求老师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更要符合更高标准的教师职业道德,更多的要靠榜样示范,而非填鸭式的灌输。学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道德与法治”意在从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地引导学生将法律作为人生的底线,将道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即将到来的教育教学中,应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和学生们一起将法治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4)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近段时间,学校开展了学法知法活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师法》等重要理论,通过学习,本人受益非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概念

  5——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感想:(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在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设法律常

  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同时,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

  6——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对于教师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法》中,这两点是教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多听一下优秀教师的课,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道德与法治的心得体会(5)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学好、用好《教师法》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对《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学习,使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7——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一、爱党爱国。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

  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七、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八、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

  8——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选择了教师,我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

  9——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篇十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怎么写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研读心得体会

  道法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感悟总结最近我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同时观看了相关专业教授的视频解读,感悟挺多,收益不少。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新课程标准呈现了下列亮点值得关注:一、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一体化设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三、有机融合多种因素,构建全新德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合为“道德与法治”,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四、增强了操作性指导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道德与法治是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我们要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灵魂和实质,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线老师,我觉得要落实新课标,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注重课程素养培养义务教育新修订课程标准突出课程核心素养,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深刻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课程育人的系

  统性、体系化、整体化得以充分彰显。为此,我们老师要充分关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了课程在同一

  核心素养指归下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并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加以实践性呈现,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闭环链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培养。

  二、注重课程融合实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课程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大特点。因此,“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则,《标准》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上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有效举措,《标准》倡导“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在学生“学的方式”上,更要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突出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为此,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加强横向学科间相互关联、有效配合,突破学科边界,探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课内外学习有机融合,带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三、注重学段有机衔接课程实施不能用割裂的方式,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强化教材学段衔接”。新修订《标准》特别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注

  重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循序渐进地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四、过程性评价比行为评价更重要作为一线教师,成绩有时作为我们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与考试成绩相比,过程性评价比行为评价更为重要。我常常跟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学习成绩不能代表所有,但是至少代表这一阶段大家的学习态度。”是的,态度很重要。老师不是要求人人考满分,而是希望学生都能积极向上。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就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更希望在学生身上看到一股正能量——乐于助人、坦诚相待、无私奉献。这种关于正能量的评价就是一种行为评价。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关注核心素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实践,创新活动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