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10篇)

时间:2023-06-24 16:40:05 来源:佳谦文档网

篇一:“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

  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旅游和学习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旅行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定位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明确培养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在旅行中获得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在旅行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在旅行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

  二、课程设置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根据目标定位,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该包括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三个阶段。旅行前,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和准备工作;旅行中,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交流互动活动;旅行后,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和反思。

  三、教学方法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实地考察、互动交流、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学科成绩、实践经验、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应该公正、客观、科学,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篇二:“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1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A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22021General

  No.

  134(总

  134期)

  “+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白秀兰(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省阜新市12340)摘要:职业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创新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关乎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国家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开展了“1+X”证书试点工作。基于“+X”证书制度,阐释了“+X”证书制度的意义,分析当前旅游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就“+X”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旅游管理;“+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221)22—2121—232219年,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国家职业

  书。“X”职业等级证书根据岗位技术水平可分为初

  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2条”)及《关于在

  级、中级、高级等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证书代表该

  生拥有不同等级的技能水平。“+”代表了学历证书

  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说明了未

  来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

  度试点方案》,简称“1+X”证书制度。这种职业教

  育的改制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向带来

  了更多的思考。那么旅游管理专业应如何顺应“+

  X”证书制度进行有序稳步的改革,培养出更多适

  (二)领会“1+X”证书制度意义职业教育的知识具有即时性,需要顺应社会和

  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旅游职业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

  面临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复合型人才。“1+X”证

  书制度的启动和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职业院校和企

  业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教融

  发展现状,结合“职教22条”等最新政策和制度,探

  究了

  “1+X”证书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正确领会“+X”证书制度意义合。二、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明确“+X”证书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

  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1”是代表受教育者在职业

  教育不同的学制体系下完成学习任务后获取的文凭

  分析(一)专业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不匹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当前

  和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

  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能够胜任旅游行

  业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复合型人才。目前,

  或是不同层次的学历水平,即学历证书;“X”则代

  表各种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这些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是由职业院校实施培训,同时联合相关

  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为“2+1”模式,一、二年级在校学习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三年级在企

  企业专家参与评价考核,实施过程中始终由上级教

  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学生可自愿选择与自己

  专业相关的“X”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待考试通过后

  学生就会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

  业进行顶岗实习。另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求考

  取导游资格证书。在此模式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的培养体系基本从旅行社、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所

  需岗位出发,开设相应的课程,大致包括“导游基础收稿日期:2221-22-

  22基金项目:2222年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X证书制度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FXJYD222021)阶段成果作者简介:白秀兰(971-),女,辽宁省阜新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研究。1知识”

  “导游业务”“旅游法律法规”

  “旅行社经营与

  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正向影响缺乏认识。另外,在校企合作中,很多企业

  只是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

  和任务,缺少系统的培训与指导。从学校角度,对校

  “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1+X”证书制度出

  台后,旅游类的“X”证书正处在开发和实施阶段,目

  企合作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工作尚停留在邀请企业

  前已被审批通过的有旅行策划师、景点讲解、民宿管

  专家开讲座和送学生去对口企业实习等浅层次合

  家等三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虽然上述专业课程的作。两者之间还没有达到相互交融、彼此介入的深

  度合作的层次,要想达成校企利益共同体,还有很长

  教学内容涉及到“X”证书考试的理论及操作技能,

  但并未达到完整契合和匹配,有些“X”证书培训课

  一段路要走。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讲,

  要想制定一

  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

  机制,就要加强学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为

  程也并没有被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

  的知识与“X”证书培训内容不能够很好地衔接融

  通,出现“课证分离”现象。(二)

  专业课程评价与“X”证书考核无衔接学生提供长期有效的实践环境,使“1+X”证书制

  度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与企

  旅游管理专业所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

  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四个模块。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相对全面地

  掌握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学会一定的职业技能和

  专业思维。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这些课程的评

  价标准往往比较单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

  轻过程、重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等现象。

  在校学习

  时的考核方式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评价的主体为

  校内任课教师。而“1+X”证书的考核一般分为理

  论与实操两个部分,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有学校

  教师,也有企业专家。

  因此,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与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标准有出入,且缺

  少有机的联系。(三)

  “双师型”教师短缺,“1+X”证书制度推

  进受阻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基本围绕旅游企业传

  统岗位开设理论与实训课程,如旅行社接待、导游服

  务、景区讲解、前厅接待、客房服务等。

  大部分教师

  自身掌握所属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力有限,且长期在

  校教学,

  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固化。而“X”证书需要的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需要的是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能对学生实践活

  动进行指导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原有的教师很

  难胜任“X”证书对应的职业技能教学指导和考核评

  价工作,从而延缓了“1+X”证书制度的推进。(四)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1+X”证书制度缺

  乏保障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学校的发展需要

  企业的支持。现今高职院校普遍对校企合作建设非

  常重视,但是企业方对此的态度却不够积极,这是企

  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足造成的。

  企业在职业教育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帮助职业院校明确人才

  培养的具体规格和具体方向,从而培养出来的人才

  能直接为企业所用。

  而企业对校企合作对其效益的02业需要的旅游职业技术人才。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X”人才培养模

  式的建议(一)

  重组专业课程方案,提高课程教学与“X”

  证书培训的匹配度为了充分保证“1+X”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可以

  将“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整合其中内容相近的课程,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形成

  项目化或模块教学,每个项目及模块的三维教学目

  标与考证要点精准对接,学习内容与证书对应,达到

  考证的标准。如针对“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

  书”的培训,可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旅游

  产品管理”一项中增加“研学旅行产品定制与质量

  管理”模块、在“导游业务”课程里可增设“研学旅行

  服务”项目。这样点对点地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

  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相应的职业能力,达到人才培养

  的教学目的。

  对于原有课程体系中没有相近课程的证书培训内容,可考虑在培养方案中增设课程。如

  “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书中,高级培训将

  涉及“旅游线路设计”的教学内容,根据考证的需

  要,可以将该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专业选修

  课或实践活动课程,满足证书培训的要求和学生学

  习的需要。

  由此,在校专业课程教育与“X”

  证书培

  训不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体系,而是有机融合、一体

  推进的关系。(二)

  重构课程评价方案“使课程考核与“X”证

  书制度有效衔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科学检验教学成果、有效

  促进成绩进步的必要手段。整个评价体系,应该对

  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进行全

  面的考察。课程考试中应采取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定性与量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而考试的主体,应包括学校、用人单

  位和社会,形成多维的、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符合当前的1+X证书制度的考核要求。另

  (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落实“1+X”证书制

  度完善规范的校企合作平台、科学合理的评价机

  外,还可以考虑将“X”证书纳入课程考核体系。首

  先可以考虑以证代考,学生完成相应的证书培训课

  程后,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对应的旅游类“I

  +X”证

  制和良好的产教融合模式,是“1+X”制度高效有序

  书考试,待学生考取“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就能

  进行的必要保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双方可以合

  作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更多教学与培

  训资源,共同培育适应行业需求的新型教学团队,一

  起建设更为先进和现代化的实训基地。

  学校和企业

  获得相应的学分,无需再参加另外的考试。其次,针

  对与“X”相近的课程,或是有交叉内容的学科的评

  价,"X”证书可以占一定的分值。例如:与“1+X研

  学旅行策划管理”职业技能证书相近或交叉的课程

  有“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两门课程,对这两

  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

  才培养在学校、企业、社会之间得到良好的循环。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新理念,高职

  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不断地调整、门课程的考核分值比例可定为:过程性评价(44%)

  +终结性评价(44%)

  +“X”证书(22%)=总成绩

  (100%)。这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更加符合目前“1+

  X”证书人才培养的形势。(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1+X”证书制

  度的有力推进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专

  业须打磨和升级教师队伍,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政策

  的“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为“1+X”人才培养提

  供更为强有力的保障。“1+X”证书制度突出体现

  了职业教育中“训与评”的特别要求和鲜明特点,这

  就亟需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而从事教

  学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了重中之

  重。重点是教师的转型,由单纯的专业教师向既能

  理论教学,又能技能培训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师)

  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教师自身的学习结合培训来完

  成。在职教师可通过参加企业举办的“1+X”师资

  培训,

  通过考核获取培训师资格,

  平时可利用网络资

  源和行业师资培训资源学习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个

  人授课能力,也可利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

  锻炼和学习,真正达到“双师型”标准,使教师队伍

  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和培训需求,

  从而为行业培育

  和输送更好的专业人才。完善,以适应新政策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改革创新

  的施行需要以准确解读“+X”证书制度和正确领

  会其精神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反观现有的旅游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寻找其中的不足

  和欠缺,以新的职业教育新理念重构“1+X”人才培

  养新方案新模式,使“+X”证书制度得到有序开

  展,培育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型旅

  游职业人才。参考文献〔〕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EB/OL]

  ,201-

  04-16,〔2〕戴勇等.职业院校实施1+

  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

  :34-33,〔3〕唐以志2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9)

  :-14,〔4〕简玉峰,董瑞甜,刘长生.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旅游+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

  ?教育现代化,2019,6(83):

  41-42,103

篇三:“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2年2月第7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ANDTEACHINGFORUMFeb.2022No.71+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曾兰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务学院,广东?广州?511483)[摘?要]?基于1+X证书制度,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阐述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融合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强化教师能力建设、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衔接“X”证书开展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关键词]?1+X证书;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师能力;课程考核[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CYJ20103);2021年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小、精、灵”校企合作项目“基于研学旅行策划与应用创新实践基地”(2021XQX07);2019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开发”(WLRCS2019-087);202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差异化教育研究”(GD20CJY49)[作者简介]?曾兰君(1979—),女,湖南邵阳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2)07-0185-04??????[收稿日期]?2021-10-05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于职业教育技能技术水平与从业资格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加深。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19号),对1+X证书试点工作从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开展师资培训、规范考核颁证等提出要求。教育部职称司在“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上,分批公布了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中,产生了第一个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X证书——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第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中,新增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DIEE)、旅行策划、旅游大数据分析、定制旅行管家服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X证书产生。一、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举措。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提高就业质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创新性、前瞻性上与行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1+X证书制度刚好弥补这一不足,该制度既能夯实学历教育本身,也能通过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引入以社会化机制建设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途径。-185-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2月(二)深化人才培养培训及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开展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并引导院校育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服务与培训。同时,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将“X”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1]。(三)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也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结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探索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相衔接,既能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也能科学、准确地衡量人才成长发展程度和水平,有效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各校正积极主动地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但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专业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融合度不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导游资格证为主。因此,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常只考虑与导游资格证考试相关的课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而忽略了与“X”证书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报考“X”职业资格证书后,师生需额外找时间开展考前培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培训,而这部分培训学时往往没被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也反映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没有很好地进行衔接,课证并未融通。(二)缺少专门的“X”证书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X”证书,都紧锣密鼓地安排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试。以广东省为例,在2020年,共有40所学校(其中高职31所、中职7所、本科2所),共3111人参加了由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考试。由此可见,各院校对“X”证书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毕竟是近两年来诞生的证书,各院校缺乏专门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组织学生考证前,自行参加评价组织的师资培训班,通常一周左右的培训时间,获取相应等级的考评员证书。回校后马上组织、培训学生参加考证。这种操作导致教师压力大,对指导学生考证缺乏自信,同时,由于时间紧,证书无法运用于市场进行检验,无法考量证书在市场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三)1+X证书制度缺乏校企深度合作目前,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但有的企业参与不够深入。不少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让学生到公司参观学习,而没有深入的合作内容。其实,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检测1+X制度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因此,企业应当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如果没有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就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也难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难以保证1+X证书制度的推广。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如何对标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一)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机制是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制度,产学深度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应符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结合证书要求和企业行业实际,紧跟现代旅游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提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细分课程,划分若干“X”模块,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择某一领域[2]。也可把研学旅行、旅行定制、旅游大数据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相关内容纳入人才培养-186-

  第7期曾兰君?1+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做到课证融通。(二)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不同生源需要和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1+职业技能”的模块化设置。定制符合不同生源入口的课程体系,以完+成人才分层次培养。主要包含“德育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技能证书课程模块”的1+X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对接“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人文素养基础”的基本素质课程;对接岗位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培养综合素质的专业拓展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三)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将旅游管理专业领域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调整,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更加符合教育部公布的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X”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模块化教学,如某几门专业课程对应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或在专业课程中加入“X”证书相关的内容。如在“研学旅行”“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与研学考证相关内容;在“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策划”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旅行策划考证相关内容等,建立“岗课证赛”融通的课程改革模式,以社会服务人才需求出发,接近旅游业改革发展需要,实现所学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3]。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慕课、微课、VR、AR、移动教学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资源,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与专业教学高度融合、虚拟与实操的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并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认定标准,开设旅游管理类主干课程,通过训练,以训为主,使学生基本能达到初级证书水平;利用旅游管理专业智慧实训中心,主打“战训结合”,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实现达到中级证书水平;利用校企合作单位资源,甄选优秀学生到一线参与实际职业工作,通过工作锻炼加以时间和经验积累,最终获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四)对接1+X证书师资需求,强化教师能力建设针对专门的师资不足这一现状,学校应与旅游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引进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产业导师兼职授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与实训,形成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一方面聘请企业人士“进校园”,走进课堂,向学生分享企业需要的人才及应具备的技能等问题,提高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知与兴趣,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出校园”,走进企业,掌握职业资格证书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提升业务能力和实操能力,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证。同时,鼓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职业技能证书系列教材,双方确定教材框架,商讨教材大纲,编写教材内容,开发教学案例,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提高考证通过率。(五)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是学校与企业实行双元育人、协同育人的“跨界”合作[4]。旅游管理专业应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建设适应1+X证书制度需求的实训基地。根据试点工作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完成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考试、认证工作。同时,立足于文旅融合发展机遇,依托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服务,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六)衔接“X”证书开展课程考核学分认定与成果转换是实施1+X证书制度下应该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学生通过学习、培训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获取其他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与相关课程之间允许学分认定与成果转换。课程考核应将“X”证书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学生已经获取该门专业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时,成绩采取直接认定的方式,可申请免修该课程。也可将课程考核纳入“X”证书考核认定。若学生已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则可认定与之-187-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2月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部分为合格,避免因重复学习给学生带来负担。除教师之外,携程、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凯国际研学旅行有限公司、亲子猫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可参与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评价[5],增加评价内容。学员在考取某一等级、某一证书后,即可认定其能力水平的掌握程度;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考核应多元证书的其中一项或多项。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标准化课程体系[6]。结语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创新。在实施中,需要梳理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让1+X证书制度尽快适应学校教学工作和企业需求,加快步伐培育出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探索1+X证书与课程的对应关系,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从教学到考核的过程中都要相互支撑。参考文献[1]袁嘉,韩永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13):94-95.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化,不再局限于双证书,目标可以延伸扩大为“X”[2]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3]曾智良.基于“岗课证赛”融合的课程改革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10):192-193.[4]邝楚文.以企业真实项目推动HTML5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1):139-140.[5]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6]李巧玲.基于“1+X”证书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旅游业“6元素”融合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2021(19):46-48.ResearchonTalentTrainingModeofTourismManagementSpecial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under1+XCertificateSystemZENGLan-jun(SchoolofTourismBusiness,GuangzhouPany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1483,China)Abstract:

  Basedonthe1+Xcertificatesystem,thispaperdiscussesthetalenttrainingmodeofTourismManagement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Weexplainthesignificanceoftheimplementationofthe1+Xcertificatesystem,andanalyzetheproblemsofinsufficientintegrationofprofessionalcurriculumteachingand“X”certificatetraininginthetrainingoftourismmanagementprofessionals.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thedevelopmentofthetrainingmodeoftourismmanagementprofessionalsfromtheaspectsofinnovatingthetrainingschemeoftourismmanagementprofessionals,reconstructingthecurriculumsystemoftourismmanagementprofessionals,updatingthecurriculumstandardsandcontents,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teachers’abilityandtheconstructionoftrainingbasewiththedeepintegrationofcollegesandenterprises,andconnecting“X”certificatestocarryoutcurriculumassessment,soastospeedupthetrainingofhigh-qualityskilledtalents.Key?word:?1+Xcertificate;talenttraining;collegeandenterprisecooperation;teacher’sability;courseassessment-188-

篇四:“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课程为基础、以探究为目的、以实践为手段、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旅行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一种备受重视的教育形式。然而,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份《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研学旅行管理能力和服务素质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需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研学旅行产品设计、行程组织、服务管理等能力,熟悉研学旅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

  1.旅游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

  2.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行程安排等研学旅行相关课程

  3.研学旅行服务管理、风险管理、危机处理等管理课程

  4.研学旅行实践课程、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引导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实践,提升其实践能力。

  -1-

  3.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实践教学

  1.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实践,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和特点。

  2.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提升其产品设计和行程组织能力。

  3.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服务管理,提升其服务管理能力。

  五、评价体系

  1.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将为研学旅行行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2-

篇五:“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

  【内容摘要】目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相关文件的出台,研学旅行成为眼下最热门的香饽饽。众所周知,研学旅行主要面向中小学在校生群体,是“旅游+教育”的产物,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完美诠释。研学旅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教育和社会意义,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对研学旅行熟悉并能够操作的行业人才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研学旅行及研学旅行人才的现状,是面对研学旅行热火朝天局面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政策导向。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相隔仅一年半的时间。随后,教育部发文,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在2017年发文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将中小学生的校外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可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教育+旅游”的研学旅行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共同点。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借助旅游业。国家相关文件显示,研学旅

  行的发展,可以由具备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承担。为了使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下面简称规范)行业标准。规范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指的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在研学旅行中涉及到研学导师、研学营地,主办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方、承办方和供应方。其中,承办方是指能够提供教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基地,开展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是顺应市场需求的行为。

  (三)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发展”。研学旅行作为“旅游+教育”的产物,是旅游市场新的充满活力的增长点,但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于旅游行业传统领域人才的培养,对研学旅行这一旅游新领域从业人员的人才培养极少涉足。因此,进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我国深化产教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求的。

  (四)符合地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也不同于亲子旅游,它是一种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课程。研究学习是核心,旅游是形式。研学旅行通过旅游这一载体,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场所———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逼出中小学生对问题保持兴趣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具备提供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作为研学旅行的承办方,其产品设计必须符合研学旅行的特点和要求,实现研学旅行的目标。对于旅行社来说,面临着一个产品更新换代的挑战。同时,对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挖掘当地具备教育功能的所有资源,进行设计包装,焕发活力,对当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极好的转型升级机会,也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机遇。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之下,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加强与港澳的在研学旅行方面的合作,加大教育合作和交流,实现教育和旅游的双丰收,也是各地市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有意义的路径。但是,面对此市场前景,研学旅行人才的支撑是关键。笔者在对旅行社关于研学旅行产品的调研中发现,目前最缺的就是真正的研学旅游产品,即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这也是研学旅行从业者的核心能力。然而,此项工作,不是普通的计调导游可以完成的,需要对研学旅行课程精通人士去完成。因此,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旅游产业的创新及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二、国内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者对“教育+旅游”的研究,主要是以来华修学旅游的学生为对象,对修学旅游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修学旅游”。直到国家相关文件中提出“研学旅行”,此领域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开始由“修学旅游”转变为“研学旅行”或“研学旅游”。郎咸国提出要深挖儒家文化资源内涵,要把儒家文化资源与研学旅行发展结合起来,在曲阜市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现状基础上,通过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研学旅游产品来适应研学旅行的发展。陈非从潮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及教育意义入手,谈潮文化与研学旅游的融合与发展,结合潮文化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潮文化研学旅行大有可为。上述与研学旅行产品相关的研究,主要从教育性、针对性、文化内涵、主题化、体验性等研学旅游产品的特性方面出发,对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提出建议,但是这些研究对研学旅行产品标准的形成还有一段距离,尚未形成有效的研学旅行产品标准,多是结合具体资源用实例进行个案解说。学者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研究,研学旅行的对象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将视角扩大到了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领域,但是不难发现,这与国家目前政策主推的针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相比仍有不同。西安作为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研学旅行成为西安市所有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后,2016年出游人数达到70多万,90%的适龄学生参与出游。国内有相关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待提高。关于研学旅行的合作模式、核心要素的研究虽不多,但却抓在点上。刘璐认为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研究存

  在旅游管理研究视角多,国内外对比研究不足,对国外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清晰,理论多,实证研究少的问题,建议从课程与教学视角、实证视角、中外对比视角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研学旅行的真正落地做好准备。在研学旅行发展的合作模式中,以陶友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校企结合的模式应当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主流,二者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各个年龄层次的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及应达到的素质教育的目标认知清晰,但学校在对建立于国情、省情及本地资源基础上的研学产品设计、活动组织及管理上都很难达到旅游企业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虽然熟知各种资源、拥有优秀导游人员,但在研学方面却不是专家,无法有效地结合课程要求、素质教育目标来设计研学旅游产品。因此,校企结合是最为理想的开发模式。另外,在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旅行政策规范等方面,有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研学旅行结合的研究非常少。梁刚在《研学旅行市场细分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一文中指出,研学旅行细分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研学旅行细分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条件具备的高校可面向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可考虑设置研学旅行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地方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研学旅行实务等四大板块,培养“旅游+教育”的跨学科复合型旅游人才以应对研学旅行细分市场对旅游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这一思考,将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但

  是,也仅限于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面。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学者对从研学旅行的从业者培养方面进行的研究还不足,因此,如何搭建平台,如何进行研学旅行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形成生态化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机制,是本文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三、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暂无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方向。一系列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政策的出台,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研学旅行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从试点到逐步推开,还处于摸索阶段。关于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广东省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的文件中提出要在中小学教师中培养研学导师,要与旅游部门合作,开发研学旅游基地。但是从各项文件中发现,忽略了作为“旅游+教育”的产物,如何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结合研学旅行的要求和特点培养研学旅行导师、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师等人才,是大有可为之事。但是,缺乏研学旅行方面的理论书籍,缺乏研学旅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尚无研学旅行相关课程的开设,是目前面临的现状。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从业人员从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开始,只有明确概念,能够区分研学旅行与其它旅游类别,才能真正将研学旅行落地,而不是打擦边球。这一切都需要研学旅行方面的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旅行社积极参与研学旅游,但符合要求的研学旅行产品严重不足。从目前市场推出的研学旅行产品来看,大多数研学旅行产品存在“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旧酒”现象,将原来的观光产品进行简单包

  装,摇身一变,成为研学产品,典型的换汤不换药,原因在于:第一,对研学旅行概念模糊;第二,研学教材、基(营)地建设滞后,研学导师、经费等非常紧缺;第三,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内部管理创新动力不足;第四,对研学旅行存在“怎么研”、“怎么学”的困惑,难以做到教学做合一;第五,尚未建立多维、动态、开放的评价体系,研学效果缺乏专业评估。在这些原因之下,看着研学这个蛋糕都想吃一口的旅行社纷纷进入市场,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研学旅行产品就不敢说了。

  (三)旅行社缺乏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研学导师不等于导游,传统计调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研学课程的开发,研学产品的设计。目前,真正具备提供教育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也是少数,大多数旅行社面临着研学旅行产品断档的现状。在对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合作旅行社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已经介入研学旅行当中,除了东莞青年国际旅行社有数十年研学旅行产品打造的历史和较完整的研学旅行产品外,其他大多数旅行社存在研学产品不足的现状,尤其是粤西欠发达地区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表示了对研学旅行人才的渴求,特别是具备研学课程开发能力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人才。

  (四)旅行社导游不能完全胜任研学导师一职,研学导师队伍存在较大的缺口。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由此定义可知,研学导师的职责和功能远远大于导游这一职业。笔者曾在对东莞开展研学旅行的旅行社研学项目负责人调研中得知,带队研学旅行的旅行

  社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导游证,最好还要有教师资格证,这是从教育领域任职资格对研学旅行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由此可知,研学旅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此方面仅仅是职业资格方面的要求,真正的导师工作能力,还是有待于提高。比如,能否胜任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的职责?是否对项目中的研学内容了如指掌,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旅行社以导游等同于导师,这种做法,完全丧失了研学导师的作用和配备。究其原因,是精通研学人才的缺乏。

  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未来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知,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精通研学旅行的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出现,这就需要重视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的产物,因此,依托旅游教育进行人才的培养是最快速、最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同时,如果能够将教育加进来,实现旅游教育相结合的跨专业人才培养,将是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中的绝妙组合。笔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结合研学旅行人力资源的现状,探索高职院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路径,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研学旅行核心能力打造的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为“旅游+教育”这一人才供给侧改革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刘松敏

  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篇六:“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真实世界,并且在实践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全面发展。因此,以提高外语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实践精神和放眼未来的将来的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欢迎和热烈欢迎。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以研学旅行管理和服务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培养方案。

  二、研学旅行管理方案

  1、组织授课:开设综合性研学旅行管理课程,让学生通过接受研学旅行专业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掌握研学旅行管理importantissue,加强学生对研学旅行管理的认识。

  2、实践交流:开展研学旅行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习有关的经验与技能,直观的体会到管理实践的难度。

  3、实地考察:安排每年的研学旅行管理考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的认知。

  三、研学旅行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主要开设研学旅行服务课程,让学生通过听课、实践实

  践提高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实践交流: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实践交流活动,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总结,学会把服务理念贯彻落实,完善服务能力;

  3、实战实践:安排研学旅行实战操作实践,让学生通过前台接待、服务咨询等服务行为;学会积极主动准备,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四、总结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培养方案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完善学生所进行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实践。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分析和服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国际化视野和未来将来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出能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能力的教育服务型专业人才。

篇七:“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earch2021年第23期理论窑探索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探索渊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23冤揖摘要铱随着教育部于2020年3月印发野1+X冶证书制度后袁诸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始积极实施该制度袁然而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显示袁仍采用传统模式袁人才培养的效果无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改善遥因此在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时袁需要加强对野1+X冶证书制度模式的充分了解袁完善培训体系尧深入产教融合袁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遥揖关键词铱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野1+X冶证书制度揖中图分类号铱G71揖文献标识码铱A揖文章编号铱2095-3089渊2021冤23-0187-021.野1+X冶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施行的背景在人们传统观念中袁与本科院校相比袁高职院校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与系统袁因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获得平等对待袁或就业效果不理想袁这不仅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落差与创伤袁更有悖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原则与初衷遥对于现有的就业形势而言袁就业压力与人才竞争较大袁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袁若能得到更多的扩展培训袁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袁则能够增加自身竞争力并获得较多的加分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袁对自身职业发展与就业均具有重要意义遥对于野1+X冶制度而言袁国家教育部推行该制度的主要原因即为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得更多高职技能证书袁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职优势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学历的不足曰同时对于拥有相关高职技能证书的学生而言袁对某些工作岗位能够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遥基于上述论述袁野1+X冶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试行具有重要作用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就业便利条件袁并在较大程度上使高职院校就业难的局面得以改善[1]遥对于野1+X冶证书制度而言袁野1冶即表示学历证书袁为可靠的制度保障袁因此袁为了更好地落实野1+X冶制度袁如何将野X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显得至关重要遥职业院校肩负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职能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亦是如此遥因此袁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野1+X冶证书制度进行融合势在必行遥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野1+X冶证书制度的实施意义通过对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可知袁由于缺少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袁对于行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遥对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袁以确保行业能够形成良性与可持续发展遥通过分析显示袁野1+X证书冶制度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施背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院渊1冤基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遥对进行求王威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显示袁目前其拥有的专业技能证书多为初级类证书袁仅能够应聘某些初级岗位袁而对于旅行社计调尧旅游产品营销等岗位则无法适应曰同时由于目前旅游业的性质较为基础袁即便学生能够取得与研学尧康养尧智慧旅游相配合的资格证袁也无法得到相关人员及同行业的认可袁依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工作岗位遥正是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袁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均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袁智慧旅游尧在线旅游尧研学旅游等多种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袁对于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袁不仅需要对上述新业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袁同时更需要设置相关课程袁并且需要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实时调整袁从而能够使其掌握相关课程知识袁并获得与之对应的专业技能证书遥渊2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遥通过对高职院野X冶表示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遥由此可知袁野1+X冶证书制度即专业学历与相关技能等级标准考核的结合遥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袁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袁同时袁搭建平台使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袁获得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基础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袁具备良好的就业条件[3]遥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尧规格尧模式等内容进行相应规定遥要对人才培养的各要素及主要环节尧要求进行规定袁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尧课程内容尧教学方式尧教学进度计划尧实践教学条件及师资配备等内容遥而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较校开设的课程进行观察显示袁部分院校均开设了导游服务尧旅游产品设计尧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内容袁如果窑187窑

  理论窑探索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earch2021年第23期仅设置导游服务技能等级证书模块袁旅游专业的学生仅能够获得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袁而对其他两种证书则无获得渠道袁对此需要打破束缚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技能证书袁从而为野1+X冶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较大基础遥通过进行野1+X证书冶制度试点袁对相关经验与结果进行总结发现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野1+X证书冶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袁当实行该制度后教师能够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方面袁使学生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与提升遥近些年来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管深化和落实袁高职院校对课程体系也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袁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问题院渊1冤专业课程模块内容缺失遥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显示袁国家尚未发布统一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袁目前虽然有高校依据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及模块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袁但各模块之间存在重叠的教学内容曰同时虽然有模块对旅行策划师尧景区讲解尧民宿管家部分理论知识考点及技能操作内容进行提及袁但却未能够达到完整匹配与全覆盖的要求袁未具有足够的专业课程学时数遥就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而言袁其基础课程内容较多袁然而学校并未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课时数袁导致专业课程学时数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标准袁从而无法为学生讲解全部的基础知识遥在此种情况下袁学生不仅无法掌握全部知识袁并且也无法考取其他相关的证书袁进而无法满足岗位的实践要求遥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野1+X证书冶制度的实施建议为切实推进野1+X冶证书制度的实施袁确保人才与需求尧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袁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袁实现深化产教融合袁政府部门在职权与法律法规范围内引导其他管理人员对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大力开发袁包括符合实际情况的野X冶证书的开发程序尧考核方法尧开发方式尧证书签发与评价标准等袁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野1+X冶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遥同时还需要积极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袁建立沟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桥梁袁并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完善遥除此之外袁高职院校还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袁及时有效地为学生发布相关技能证书的考核事项尧报名方式尧程序等内容袁并定期对信息进行更新曰对于学生获得证书需要进行严格的后期管理与使用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就业遥4.旅游管理专业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实践的创新方式野云旅游冶袁是为了满足广大旅游爱好者能够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线上旅游模式袁是将旅游与互联网结合袁以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为背景袁把景点详情尧旅游过程以及相关内容运用互联网+的思路为用户提供新型旅游服务与资源遥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解决旅游产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袁还有效地缓解了因疫情导致的旅游产业发展受阻的严峻形势袁为特殊时期下的旅游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遥野云旅游冶的兴起也为旅游专业人员增加了就业渠道遥如服务方式与服务平台的多元化袁各种购物平台袁网络社交平台都可作为野云旅游冶的信息传播途径袁可利用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流量产生综合效益遥为此院校教师可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增加关于互联网相关能力的拓展袁如网络营销袁视频制作等内容袁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野X冶技能袁以迎合行业发展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4]遥5.总结近两年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袁对旅游业影响严重遥随着国家不断强大,经济的快速发展袁全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也为百姓改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和物质基础遥旅游行业袁已发展成为包含行尧食尧宿尧游尧娱尧购等多领域的产业链遥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袁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袁但居民旅游美好生活则需要旅游专业人才对行业进行规范化尧专业化的有力支撑遥为符合岗位需求尧适应岗位发展趋势袁需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考核袁实施野1+X冶制度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袁确保学生能够在本专业基础上掌握更多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袁并顺利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袁为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型专业人才袁助力于新型旅游产品的研发及新兴旅游业的兴起袁使整个旅游环境健康尧蓬勃发展遥参考文献院管理专业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322(11):87-90.[2]高文杰.1+X证书制度的必然性,系统运行与推[3]胡宏亮.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现实根源,实践[4]马素萍.野1+X冶证书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1]罗春玉,李霞,徐洪.野1+X冶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进理路[J].职业技术教育,2020(22):40-46.意蕴与试点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2):47-51.课程改革探索要要要以山西省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1):14-17.窑188窑

篇八:“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学习和旅游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随着研学旅行的不断普及,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旅游管理、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包括旅游管理、研学旅行组织与策划、研学旅行服务与管理、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研学旅行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在师资力量方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需要具备旅游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与旅游企业、教育机构等相关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在学生培养方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服务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需要与相关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九:“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EducationalPracticeandResearchJ

  管理研究对落实“1+X证书”制度的探索—以高职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贾俊花(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针对职业院校要启动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学校要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此同时,学校需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将“1+X证书”制度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与教法建设之中,并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新专业的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1+X证书”;专业建设;制度研究;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2-0035-04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职业技能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技能性人才已成为市场刚需。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务院下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对此制定了方案,由此,“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主力

  军,如何把握好这一大好机遇,将“1+X证书”制度工作落到实处,使其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通,与“三教”改革有机融合,将学生培养成市场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面临的重点工作。下文将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就“1+X证书”

  制度如何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说明。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需取得的"X”证书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为教育部2019年新增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研学基地、中小学、旅行社、社会教育机构等研学行业相关单位,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业岗位包括:研学基地运营管理岗、研学课程开发岗、研学旅行指导岗、研学旅行运营岗、研学导师岗、研学旅行安全岗、研学旅行评估岗等。同时,与其相对应的资格证书目前有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导游、中小学教师三个职业技能证书。按照“1+X证书”制度的要求,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既需取得本专业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三融合?三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4)系列成果之一。2021年第12期/C(04)教育实践与研究

  毕业证,还需考取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中小学节,并在课程、实训、实习方面为学生提供取得教师、导游三个技能证书中的任意一个。因此,技能证书的课程和平台。相较于其他专业,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首先,针对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技能证书,资格证书的选择面较宽,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各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自所长。的“X”证书之一为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技能证二、以"1+X证书”制度为目标,科学制定人

  书。由于学生需要掌握与研学旅行有关的知识才培养方案与技能,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应设置以下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国旅游地理、研学导师业务、研学课程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积与活动设计、研学旅行安全防范、研学旅行服务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将与礼仪、口才与沟通艺术、中国旅游文化、国际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的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学旅行实务、研学导师综合素养、研学运营评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估、研学基地规划与开发、研学市场营销等。此从根本上保障制度落到实处。外,还应在每个学期设置两周的实训实习,做到(一)

  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给合,突出技能训练。培养规格其次,针对导游证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学校要制定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X”证书之二为导才培养规格,就需对研学旅行市场进行充分调游证。导游证要求学生从事的岗位为研学旅行査,深人了解市场对研学旅行人才的要求,并精指导岗、研学旅行运营岗、研学导师岗等,同时,准定位研学旅行人才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还要求学生需要掌握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业能力等方面的构成要素,继而明确专业人才务、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能力等知识和技培养规格。能。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需要开设《旅根据新增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市场调查,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等课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经过以让学生掌握获取导游证书所需的技能,做到反复论证定位为:主要面向研学基地、中小学、知识与技能结合,突出知识训练。旅行社、社会教育机构、景区、旅游产品设计开再次,针对教师证书,设置素质能力课程。

  发管理服务企业等研学行业相关单位,培养德、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X”证书之三为中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小学教师资格证。由于教师资格证的取得需要应的文化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和创新能力,能从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设置《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与普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话》等课程,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研学(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师的素质与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既能取得毕业证,最后,针对技能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又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需要将

  为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考取技能证书“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这的通过率,学校需构建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在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首要任务。同时,人才此,根据研学旅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需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1+X证书”所需该教学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设置第一课堂的要的课程与技能,科学设置课程与实习实训环课程实训,根据课程内容初步训练学生的专项2021年第12期/C(04>#7)教貫实残与研究

  技能;设置第二课堂的模拟训练,即每学期设置两周的技能实训,对各项专项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同时与研学机构、基地等合作,根据需要随时带领学生参与研学项目活动,进行实际观摩与训练;设置最后一学年为顶岗实习期,让学生进入研学相关单位,参与研学旅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活动,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三、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深化"三教”改革(一)将“1+X证书”制度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下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等纳人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以发挥教师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学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从相关专业中挑选精兵强将,整合组建后,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一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指定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规定专业教师必须考取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技能证书或导游证,以具备培训资质,成为“双师”型教师。

  同时,学校需要出台配套制度,帮助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的技能资格;二要与行业企业对接,分批次派专业教师到研学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三要对外加强行业间的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研学论坛、会议、培训等,并辅以研讨、观摩、教研等活动,及时广泛获取行业最新动态信息。(二)将“丨+x证书”制度融入教材建设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十三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要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需要,并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的内容及要求有机融人教材内容,推进编写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教材。针对通知要求,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要抓住时机,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参与“1+X证书”的教材编写,并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切入点,将取得“1+X证书”的有关内容融入专业教材,从而以高质量的职业技能教材,帮助学生提髙专业技能,取得技能证书。同时,学校还需要着手编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需要的培训教

  材,制作配套课件等,做到“书证融通”。(三)将“l+x证书”制度融入教法建设首先,针对教法,强化培训。学校要将职业技能证书的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人专业课程教学,促进课证融通。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门培训,如教育部、教育厅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等;另一方面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全方位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创新教法,科学设计。学校要针对每门核心课程建立线上线下备课群,并以此为平台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分享交流。同时,针对“00后”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要重点研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情景案例、重点难点等,并要集中智慧,精心打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最后,翻转课堂,重构教学。翻转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借助短视频、智教云、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线上平台,进行教学设计,以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接受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通过改革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模式,深入推进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此,通过再造教学流程,改革课堂模式,让信息化教学为课堂带来生机。四、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加大校企合

  作力度(一)与研学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深度多维合作组织教师深人研学行企一线,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研学的质量。同时,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可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为研学基地2021年第12期/C(04>

  ^))教育实钱与研究

  设计研学线路、开发研学课程等,以促进校、行、的课题研究。为此,学校可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研企资源的共享共建。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的课题研究,并与研学行业(二)“走出去”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活动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发,与此同时,也可以为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作为研学助理参加各行业企业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种研学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可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新专业的建设探索新的途径。参考文献:(三)

  “请进来”论证人才培养方案

  [1]姜波.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践与思考[J].物流科技,2020,43(08).聘请研学行业企业专家为专业的人才培养[2]成浩.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管窺[J].佳木斯职

  方案,以及课程的设置、实训的安排、课程标准业学院学报,2020,36(07).的制定进行详细论证,可真正实现课岗、课证融[3]周晓梅.研学旅行背景下职业院校研学导师培养模式探究

  通。同时,学校通过邀请行企在人才培养中的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6).[4]李小庆,马铮.1+X证书视角下汽车类专业“双师型”教师过程介入,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内涵[J].内燃机与配件,2020,(14).也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从而实现校[5]韩璟,陈辉.基于“1+X”证书试点的会计专业教学创新

  企双方的共生共赢。改革分析[J].财经界,2020,(10).(四)

  [6]王诗洋,杜旭东,王欢.高职院校1+X建筑信息模型(BIM)

  横向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证书的课程建设探索—以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大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众标准化,2020,(14).业,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理论建构,同时,要保证“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也要进行相关【责任编辑李红霞】(上接第34页)此外,包括参与、平等、理性等在内2001.的程序价值的正当性,从不同的角度维护了当[4][美]詹姆斯?马奇.规則的动态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5.事人作为人的尊严,使他们成为主动影响裁决[5]苏国勛.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结果的程序主体,而不是消极等待“官方处理”

  [6]李仁燕.高校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论[D].北京:中国政法大

  的程序客体。学,2007.可以说,程序是用来实现学校纪律规范的[7]王彩云,郑超.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工具,程序本身的“善”要取决于它在准确发现学版),2丨

  4,24(02).事实真相后和正确适用规范方面的能力。因此,[8]成然.纪律与现代性—从韦伯与迪尔凯姆的观点看[J].

  程序正当的理由在于对有关规范加以正确适

  浙江学刊,2005,(04).[9]金生鉉.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2).用。其核心就是强调在学校纪律实践的纪律程[10]

  刘海波规则与秩序”和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EB/OL].

  序设计和运作中应使哪些受利益直接影响的人www.sinoliberal.netconstitu.获得基本的公正对待,从而具有个体的尊严。[11]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

  教育研究,2002,(01).[12]麻美英.规范、秩序与自由[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参考文献:学版),2000,(06).[I][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

  [13]

  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馆,丨997.论”[J].中国法学,2000,(03).L2]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法]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期/C(04}教育实践与研究

篇十:“1 X”证书制度下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肩负着导游人才培养的重任,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育核心内容,且以此为基础,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旅游人才。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用人需求,不管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需要适应旅游业态新变化。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基于“1+X”证书背景,及时修订和更新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就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

  1“1+X”证书制度

  “1+X”证书制度中,“1”主要是代表学历证书,“X”主要是指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就是指把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标准考核进行融合。高职院校是完成学历证书的主体,也就是完成“1”的主体,是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阵地。学历证书可以体现出学校教育质量,对于人才培养来讲具有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反映劳动者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就是职业活动中需要的职业能力。

  在“1+X”证书制度中,突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的区别,“1+X”证书是实现职业教育的宗旨,也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培训体系。通过“1”学历证书,可以夯实学生基础;通过“X”,可以实现学生获取和提升技能,对就业渠道进行拓展,进而实现从“好就业”转变成为“就好业”,最终缓解就业的矛盾。

  2“1+X”证书背景下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意义

  2.1培养一专多能型导游人才

  “1+X”证书制度突出了打造学生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本质特性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脱离实际、学生脱离岗位、专业脱离职业等问题。在“1+X”证书

  背景下,高职院校会对证书推广机构培训能力、证书认可度和实用性方面进行考虑,尽可能地使导游人才培养在具有基础技能的同时,更加精准地对岗位内容进行学习。在对导游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把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融合,进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方向选择,进一步延伸专业,也可以是专业拓展,也可以是跨领域接触,进而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提升师资队伍执教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1+X”证书背景下,给教师培养与培训提供了正确的道路,教师只有掌握更高、更新的技术技能,才可以胜任“X”证书培训教育工作,发展成为双师型人才。与此同时,导游专业教师会受到强烈冲击,打破以往知识结构和落后的专业技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企业需要的导游人才必备的技能。

  2.3提升院校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受到“1+X”证书制度的影响,学校需要和产业需求进行主动对接,专业需要和职业岗位进行主动对接,课程需要和技术进步进行主动对接,并且学校需要以校企更加紧密、产教更加融合、知行更加契合、工学更加贴合为导向。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用手段变得日新月异,导游服务产品也变得多样化,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机构需要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对接产业需求,到企业云和岗位要求进行对接,进而培养出更多岗位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经济进行更好的服务。

  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导游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

  3.1明晰1+X证书制度,修订高职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X证书制度,“1”就是学历教育,即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X”这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1”学历教育进行补充。学校应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复合型、多元化技能人才”,这也就要求高职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着变化,由“实用性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等目标转向“复合型、多元化技能人才”目标。高职院校导游专业需要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2结合1+X证书制度,构建“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三教”改革、基于1+X证书制度推广来开展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促使高职导游专业课程实现“课证融合”的良好状态,恰恰可以为解决导游人才培养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课证融合”,“课”是指导游专业课程及教学,“证”是指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1+X证书制度对于高职导游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可以将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及第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旅游策划”“定制旅行管家服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将专业课程教学标准、“X”证书标准融入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采用“课证岗”融合方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课证同步考核改革传统评价模式,从而实现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X”证书融入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育人才,最终实现课程开发与证书标准从“融合”到“互嵌共生”。

  3.3结合1+X证书制度和行业需求,重构导游专业课程设置

  服务技能是现阶段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之一,现今旅游越来越讲求高质量、精细化的服务标准,越来越重视游客的高质量体验感受,这都要求旅游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的比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可以通过思政课程、导游业务、旅游法规等课程中的关于职业道德方面内容的学习,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班会、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比如“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的岗位培训,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渗透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3.4注重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教育最主要的是要转变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这种“渗透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课程思政”是对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变革,一方面激发学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并掌握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注重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词创作与讲解》《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明城墙”文化时,可以通过对明城砖的具体分析,对比明城砖与一般城砖的不同之处——明城砖上的刻字,反映出制砖过程中的责任制,让学生感知古时的责任制文化,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1+X”证书对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地满足导游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能够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基于“1+X”证书背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导游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为其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海燕.“1+X”证书制度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144-145+

  第一作者张夺伦是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