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19篇

时间:2022-11-16 20:30:12 来源:佳谦文档网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19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19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19篇

篇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任务,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促进各级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伴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文化馆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推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更快更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馆及其优势文化馆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文化馆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比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的优势。1.1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或者报纸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消息,这些传统方式其局限性很大,能够掌握发布消息的公众非常少,

  因而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而数字文化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存储、处理、发布,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1.2增进文化交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广大的群众获取并掌握社会各行各业的消息。对于专业文化领域的高价值信息,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通过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文化交流和广纳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深度交流同时对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设备资源共享不足文化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地方文化馆开始不断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保证了各级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多数文化馆在数字化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现状,导致资源数量、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2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随着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文化影像资料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转变为数字化资源,时间越长积累的数字资源就会越多,这些海量数据其存储和管理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为数据存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千多家文化馆,这些馆藏信息资源加起来将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将会更加困难。2.3缺乏资源集成的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市级、地级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文化馆配设了专业数字服务网站,通过建立在数字文化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实时的使用

  和分享。然而,由于各级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独立完成并开展实施,各馆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各级文化馆数字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活化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的群众,因个体个性化差异,其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就会有很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馆内的资源,将很难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3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线路畅通及获取方便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宗旨是为人们服务。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3.1转变文化馆建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传统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的等待人们来馆内自主要求服务,这种思维带来的后果总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厄运。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转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让科技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3.2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上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也促成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总分馆模式,将省、市、县等各地的文化馆信息进行汇总,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馆的信息和用户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文化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各级文

  化馆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并统筹规划,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后输送至各级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使群众可以更多的获取到自己需求的资源。

  3.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为了避免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共享项目的共建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字文化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推进数字文化馆开放式的服务管理,为现代化数字文化馆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基础。3.4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Wad等移动终端已经在社会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受众群众分布更加庞大。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搭建与移动终端设备良好的线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将文化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便捷快速。3.5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各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馆输送新鲜的血液,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保证文化馆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稳定的文化服务。4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1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前,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服务能力,而且

  要重视服务内容。数字文化馆不是单向的用户需求资源的输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文化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如访问频率、用户偏好、搜索关键词等,深入把握用户的需求规律。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馆交互的主体,是促使文化馆提质升级的推动力,需要加强对各类用户的需求、文化类型需求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各种传播方式、终端设备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4.2以技术为导向在数字文化馆中,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每个馆的数据都是一个单元,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汇集到总馆资源池中,最终将汇集的资源调配分发至各分馆,实现从“端菜”到“点单”服务,使资源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打破馆与馆之间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文化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提高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为数字化文化馆创造了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产品的创作、交流提供了平台。4.3以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分设资源管理、服务推送、文化服务等多个模块,为普通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政府机构等提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文化服务。并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服务的成效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群众、文化企业等提供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源服务。5结语文化馆是保障人们文化服务的权益机构,是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

  的技术背景,增加互联网+文化馆服务项目和内容,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可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文化馆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篇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构成和必要性,并提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策略,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也从传统的线下、实体传播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云平台。利用局域网数据终端进行公共文化的宣传已经成为主流。文化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城市中起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人民可以享受到来自公共文化的服务,以便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响应“两办号召”,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还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对馆内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数字化的展示和宣传,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排演、展示、宣传、查找,提升文化馆对公共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个部分。

  (一)公共文化云平台

  公共文化云平台是利用广域网和局域网,将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传输、计算、储存、处理、共享的文化资源托管技术。它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应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资源池,以便能被高效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数字化文化馆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展现形式。公众对于公共文化的获取、查阅、学习等数字化形式的展开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云平台上。就目前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文化云两大云平台来看,国家公共文化云使大家能够了解全国各地各县市区文化馆的基本情况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除了对信息资讯的发布外,还有各地活动预约、场馆预约、文化点单、文化直播等功能。

  (二)艺术数字资源库

  艺术数字资源库是将各类艺术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的综合数字资源库,其中包含公共文化领域所涉及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内容,并按照不同的艺术类别进行科学划分,方便查找。艺术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内在灵魂,丰富的艺术数字资源能为公众带来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促进公共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馆的数字化程度。以嘉善县文化馆为例,嘉善数字文化馆设有艺术普及专栏,包含网上展厅、名师讲坛、网上舞台、电子阅览等子栏目,上传各类美术、摄影作品展,精彩演出活动,优秀文艺节目及《嘉善文化》电子版等,使广大群众极方便地享受丰富的数字资源。

  (三)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三、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包括线上线下两个层面,线上包括对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的连接和应用;线下包括文化馆内设备、活动和人员的发展建设。

  针对云平台的建设,要包含文化馆日常工作中所有的主要环节,包括活动查询、展示、报告等。群众通过云平台可以随时查询到公共文化热点信息、近期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艺术数字资源库要收集丰富的资源,并按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同时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方便学习。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利用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授课形式,让群众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方便。

  对于线下文化馆内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利用互动多媒体设备,例如书法、舞蹈、美术的学习机和模拟机,通过连接云平台调用馆内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书法、舞蹈的互动体验,增强群众对文化馆内服务的满意度,让群众感受到艺术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提升文化馆的使用价值,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学习的兴趣。在注重线上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下设备的应用和引进,提升群众的感受度,实现文化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篇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而且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文化馆建设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进步,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文化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改革,努力借助大数据数字化来优化文化馆的建设。因此,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如何提供数字文化馆服务,是本文探讨的重点。1.数字文化馆的内容一方面,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建立资源库,以数字为载体存在、传播和发展。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应侧重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建立海量的文化艺术数据资源库,将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内容分享给公众使用。数据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基础,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立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包含文艺资讯、在线直播点播、远程教学、艺术知识普及、慕课、公共文化服务论坛、搜索导航及互动功能等),公众通过客户端即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使文化馆得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2.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2.1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以前,各级文化馆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是线下计划性的,大家只能参与或者享受到文化馆按照计划提供的各种线下资源,既没能精准满足大众需求,还费时费力,效果也是小范围的。数字文化馆的出现,将文化馆所有的线下资源变成了线上资源,这些线上资源不断积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大家只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受文化服务。2.2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文化馆职能的要求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全民艺术普及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馆的业务功能已经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需要拓展新的阵地,在大众目光聚集的领域进行横向纵深开拓性发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就是传统文化馆拓展受众领域的一个重要支点。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展文化馆的工作,提高效能,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满足全社会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能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2.3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更精准的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依托大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大众各种文化艺术需求,包括喜欢哪种艺术门类、喜欢在什么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文化需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这样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就可以十分精准的投送数字资源和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1]。3.大数据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不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馆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馆不能适应大数据背景的

  实际需求。首先,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各级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缺乏统一考核标准。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并没有统一标准,文化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合理的考核制度,约束、指导各级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因此统筹人才、设备、资源、素材等各类文化相关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形成一盘棋的数字化服务网络体系迫在眉睫;二是相关服务设备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获取需求;三是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服务相对较少,使群众难以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四是未能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池。各级文化馆站业务资源丰富,但各类活动资源、场馆资源,自建资源、第三方资源等多而分散,群众需要从不同系统才可以获取到相关的文化资源,给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亟待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增强资源加工能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汇集中心。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编织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空间,社会公众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但是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没有活动、场馆入场验证的闭环O2O,数字文化服务没有完善的数据统计系统,数据统计信息化不足,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缺乏大数据分析,没有合理、有效的数据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还处于盲目开展阶段,难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可见,大数据环境对传统文化馆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馆的创新,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4.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4.1依靠大数据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是,打破物理界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全民艺术普及程度,联合社会力量,丰富供给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争取让国家少投入,群众多受益[2]。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终端化,多渠道多分支的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大范围覆盖,使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利和丰富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强化了精准投送文化资源,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它不仅扩大、代替了省级文化馆的职能,也大幅度提高了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到达率和服务效率。如今,大数据影响了很多行业,包括新闻,营销和传媒业,这些行业都在开始进行受众的研究,商情分析等等。同时,大数据也在不断改进行业生产程序,不断影响并对传统传媒业态进行改造。但是,李彦宏认为,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实际上只有空架子,数据根本没有实现开放。他的观点是,要想真正利用和开发大数据,必须从政府的角度不断推动。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数据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所以,大数据对于数字文化馆建设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文化馆倚靠大数据来完成什么任务,怎么获取大数据,怎么分析大数据,大数据怎么指导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都需要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结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使数字文化馆具有丰富多彩的服务模式,拥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是更加“接地气”、均等、便捷和广泛,也更加先进,服务模式种类繁多,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个虚拟空间是省级一馆制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充分利用全省区域的优势特色资源,大范围扩展实现群众享受文化惠民成果。让文化馆在群众身边,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能够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篇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莱西市文化馆赵洪辉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成为了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就我市文化馆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当前社会,互联网发展之快已经超乎了人们的形象,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文化馆在互联网建设方面仍显落后,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实用性不强。目前,大多数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

  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文化馆网站是文化馆在网络上的对外窗口,任何人都应该可以通过文化馆的网站浏览当地文化最新动态,而目前,大部分的文化馆站的网站建设不完全,甚至根本不能用,导致许多人对文化馆这个机构非常陌生,根本不知道它的职能是什么,直接影响了文化馆在网站上的宣传力度。

  3、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甚至是建好了没人管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太少,更新不及时,有些文化馆的艺术档案工作还是停留在纸质档案阶段,不能及时的上传的网络,以致于很多的活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录入到后台的数据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动性不强,文化馆的网站一般面向的都是当地的市民群众,不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于死板,几乎很少有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群众只能单纯的浏览信息。

  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个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网站建设工作:

  1、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网站建设。文化馆应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专门用于网站的日常维护、信息更新、网络互

  动等工作,现在不少文化馆网站都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非常重视,时间长了以后就变的没有人管理,信息也无人更新,点击进去都是过时的内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选好人手,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编辑、擅长简单的图片编辑。文化馆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用资金用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有了资金和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与使用,微信、微博等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交流软件,完全颠覆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才会承担新闻信息发布的功能。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实名认证开通自己信息平台。文化馆完全可以开设微信平台,可以将部分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以提高人气和粉丝量,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再加上文化馆具有免费开放的功能,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培训、演出等相关信息。

  3、整合资源丰富内容。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微信和网站两种平台不同的特点进行整理的收集资料。文化馆承担的是全市文化活动的开展、辅导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可以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搭建活动专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又能丰富网站信息。二是增加互动功能。这里的互动不是指面对面的互动交

  流,而是网络线上交流,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开设互动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问题的解答和回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开设网上展馆。除了活动以外,增加摄影区、视频区,将举办过的活动视频、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相应的区块,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文化馆的历史资料、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相关的出版物以电子书的形式投放在网上,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晓度。四是展示传统文化。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不少县市区都成立了独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单独建立网站,可以将非遗的内容与文化馆的相结合,设立非遗专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网络正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工作机构,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牢牢占领网络阵地,为群众提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大餐,倡导正能量,更好的服务大众!

  

  

篇五: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在社会上也就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文化馆建设及效劳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为能够实现文化馆更好开展,文化馆应当開展数字化建设与效劳,从而使文化馆功能得以增强,使社会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使其能够更好为人们提供效劳,得到更理想效劳效果。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效劳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升,文化馆的职能也不断增加。在新时代开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完善并科学运用,成为现代经济开展不可无视的一个问题。1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开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开展趋势以及开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开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开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效劳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效劳,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开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开展。2数字化文化馆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效劳大势所趋

  现代公共文化效劳的核心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工创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使文化资源更容易传播和分享。数字化平台的建成更方便群众通过网上预约、网络直播、网络分享等形式预定培训场馆,是文化馆的各种文化效劳职能有效延伸,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现代化开展。同时,数字化的效劳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地点、技术和受众的局限性,使文化馆文化效劳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实现文化效劳的精准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效劳的均等化开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人数已经相当多。据CNNIC2021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到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网民规模为7.88亿,网民使用上网的比例为98.3%。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已经成为群众上网的主要方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使用群体是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最大优势。这样的开展趋势使得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效劳,拓展效劳范围,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势在必行。3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主要策略

  根本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数字化人才除了会使用简单的智能、电脑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媒介的操作外,还要熟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的运营、管理、维护、更新;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指导群众会使用、Ipad等智能设备、数字化大屏的使用与操作,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文化馆带来的新鲜感和体验感,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公共文化效劳的方便性和舒适性。除此之外,数字化人才还要不断关注数字化开展趋势,认真研究数字化开展趋势和规律,及时把握数字化的信息动态,丰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文化馆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建设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打好人才根底。

  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的管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质根底,只有不断提升数字化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化根底设施的类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质量,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方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文化馆应该主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主动规建完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设备,凸显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极大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作用。如文化馆应该积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投放科学的电子阅览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抑或创设良好的开展平台,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作为现代化效劳模式所指的就是,通过对现代化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构建数字资源以及开展新效劳。具体而言,文化馆应当积极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构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提供相关文艺活动图片及相关视频信息,同时开展网络信息效劳、网络艺术鉴赏及网络展览等,从而使现代化效劳得以更好实现。文化馆属于业务单位,其业务体系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辅导及研究,在业务体系中专业化属于核心理念,也是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据相关效劳标准,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馆内所设置文化效劳工程制定相关实施细那么,对于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效劳流程进行标准,对活动目标进行定位。应当保证在活动开展前具备一定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跟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反响,并且将活动成果纳入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中,对于奖惩机制严格落实,保证文化效劳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结语总而言之,文化馆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推广和宣传的主要载体。作为新时代文化馆工作人员,我们不仅树立与时俱进的效劳理念,同时也要坚守为群众效劳的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馆效劳和管理平台。参考文献【1】李建国.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3〕.【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博览,2021〔2〕.【3】刘欣.浅析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09〕.

  

  

篇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互联网思维助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

  务探讨

  摘要:为了探究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文章基于互联网思维,首先分析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工作内容,之后从构建数字建设目标、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构建线上可查询门户网站、恢复线下数字文化传播与保护这几个方面,给出文化馆创新性工作路径,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文化馆;互联网思维;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服务路径

  在2015年7月,我国公布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名单,各级文化馆开始注重加快数字化建设,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多个地区将数字化作为文化馆建设的工作重心,落实平台管理和资源服务,整合文化数据库,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优化服务阵地,以此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

  文化馆从本质上讲,属于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之一[1]。为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开放式环境,也被称为文化活动中心,如今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文化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馆的功能逐渐多元,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比如:开展虚拟展馆设计实践,将视觉设计融入到文化馆建设中,通过该种方式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文化馆交流、互动、展览、科普、教育、参观、旅游等多项功能,使得非遗产品、文化遗产、历史文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以此彰显文化馆丰厚的文化底蕴,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同时将线上线下展览相结合,可以凸显文化馆建设特色,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更好的展示非遗面貌,增加学术交流和互动频率,最终彰显文化馆“服务大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探讨

  (一)立足互联网思维,关注用户需求,树立数字文化馆建设目标

  文化馆要想提高自身服务功能,应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2]。使得社会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各类资讯,强化文化馆服务效能,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和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各级文化馆工作内容相连接,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建出精品文化项目,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入当地特色文化内容,以群众需求为建设方向,用数据建立新业态,对文化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排列,顺势而为,做好文化场馆创新与服务,提高互联网思维运用价值,利用互联网+服务新业态,突破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瓶颈,营造网络文化馆空间,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最终在网络上重新构建工作模式。

  2.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总分馆体系赋能[3]。比如:东莞市文化馆在2020年实现总分体系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云上服务,3031多万人可以通过云端获得公共文化服务,比如线上音频、视频资源、云端教学、网络直播等。并且携手广东权威官方日报(比如南方日报),打造“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项目,通过该种移动客户端方式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包装和生产,开拓服务新场景,如今已经被选入广东省治理现代化2019~2020年度优秀案例,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主动走出舒适圈,推动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创新化、智慧化、数字化进程。

  (二)打造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馆的服务市场、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因此,要想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必须构建数字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文化馆”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打开工作新局面,以省级文化馆为核心,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在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完成

  专门化信息软件开发,在文化信息录入基础上,定期进行省市县级交流借鉴活动,在文化馆组织带领下,形成数字化品牌工作模式,打造精品栏目,为群众量身打造文化服务,根据需求全面建立覆盖性、可查询维护网站,切实提供搜索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做好软件开发,实现馆内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减少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不断完善内容,提高网站服务效能,着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以嘉兴市文化馆为例,该文化馆在网络平台中积极承担自身社会服务职能,建立门户网站,网站内容包括文化点单、名师讲坛、设备预约、场馆预约、活动预约、云资源共享、信息资讯、文化地图、场馆简介等多种方面,并且在数字化资源基础上着力打造文化直播、网络艺术大学等新型服务模式。用“互联网+文化”形式逐步体现文化馆信息传播优越性,同时建立自己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文化馆APP,不再仅限于门户网站使用,从而提高文化服务精准性。

  (三)利用3D手段,加强文化资源线下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除了打造线上数字文化平台,文化馆还应该注重线下资源的保护与传播,利用3D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文化工作创新发展,比如:济南市文化馆借助文旅融合项目,利用国家艺术基金打造数字博览馆网站,构建“书山曲海”数字文化馆,切实做到书山曲海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利用3D技术恢复富贵大戏院、晨光茶社和明湖居这三个典型戏院,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和可视化手段,对这三个戏院进行内部装修,结合虚拟技术,对内部景象进行全景复原,用户可以欣赏极其珍贵的音视频,也可以在3D书山曲海文化馆中欣赏珍贵老照片和各曲取种传承人纪录片。通过项目组的共同发掘,济南市文化馆当前已经搜集到著名艺术家表演音频、视频一百多首,著名艺人纪录片三十多部,老照片200张,罕见视频9个,典型当代传承作品10部,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推动山东省文化艺术在数字领域的发展脚步,为后续文化和旅游科研建设提质增效,逐渐扩充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增强文化互动方式,提高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进程,对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将

  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大文化传播与保护力度,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最终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发展与转型。

  参考文献:

  [1]黄欣欣,莫靖聪.“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22(01):194-196.

  [2]吴小强.特殊(疫情)时期文化馆数字服务的经验和启示——浅析文化馆数字服务的优化路径[J].百花,2021(07):86-89.

  [3]王锰,钱婧,杨志刚,郑建明.感知价值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差异化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21):18-31.

  

  

篇七: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

  作者:璩菲来源:《牡丹》2017年第30期

  文化馆是我国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形态和艺术审美形态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渐提高和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为了让数字化文化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人们的思想艺术水平,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作用和途径,以期为文化建设工作者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小康目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国家必须大力开展文化馆建设。文化馆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馆的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满足人民群众日渐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如今,数字化文化馆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数字文化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依托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馆业务职能服务的线上线下联通互动的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提升在场服务能力的同时,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身为中国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普及和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几乎人人都有手机,连七八岁的小孩都不例外。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是当下环境的必然。而信息浏览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决定了未来的文化走向。文化教育同样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变化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就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互网络技术相结合,让人们可以快速寻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文化知识。

  建立數字化文化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在大数据时代获得资源的共享。数字化文化馆的本质是一个共同性的大课堂。它突破了传统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利用大数据,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到最先进和最成熟的知识。利用网络技术整理和分析文化资源后,文化参观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得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馆的建立,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真正让文化做到了全人类共享。

  二、文化馆必须搭建数字化平台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最主要原因是基于时代的改变,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传统的文化馆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传统文化馆常常存在文化资源简陋、设施不全面、文化资源覆盖面小、信息文化倾向化严重等问题。文化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情况相当严重。基于以上问题,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已经成为必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文化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构建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文化信息平台。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时代变迁,对于人民思想意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可以让人民群众摆脱陈旧的观念,打破陈规,这是推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建设数字化文化馆

  数字化文化馆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对文化资源、管理、文化服务、生活服务等应用的系统,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优化和利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实践活动,它全部都实现了数字化,在传统文化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文化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文化馆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文化馆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文化资源继承和传承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人们思想素质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目的。要建设一个数字化文化馆,人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完善数字化文化馆的基础设施

  随着文化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方针的下达,如今文化馆已经将数字化纳入评估项目。想要建设一个好的数字化文化馆,人们就必须完善数字化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如电子阅览室、文化馆网站、网上文化服务平台以及数字文化资源等。其中,数字文化资源包括文化图书、传统文化、美术、音乐、国学、戏剧、声乐、旅游和历史艺术等。

  (二)应该加强对人才的投入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并非一个简单的工作,网络信息的技术应用使得文化馆的日常运行离不开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数字化的内容比较广泛,种类繁杂,因此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网络信息技术,还应该掌握文化馆的基础文化知识。因此,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培养高精尖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三)应树立服务人民的思想理念

  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服务大众,让广大人民群众能与艺术有亲密的接触,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因此,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应该秉承服务人民、无偿服务、积极服务的原则,多开展群众性艺术活动,增加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建立别具一格的服务模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随着文化馆的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模式也应有所改变。首先文化馆应该突出个性化和专业化,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学习。其次,文化馆的日常服务应该有专业知识体系的支持。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文化馆的服务不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网上课堂、辅导以及展览的服务,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数字化文化馆的活动中。

  四、结语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重要的是信息化支持队伍的建设和信息化制度的建设。文化馆应建立信息化支撑队伍,综合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素质,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阐明文化馆必须搭建数字化平台的原因,最后指明了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方法,即完善数字化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投入力度、树立服务人民的思想理念以及建立别具一格的服务模式,希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好。

  (济源市文化馆)

  作者简介:璩菲(1978-),女,河南济源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篇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群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全民艺术普及思考

  前言: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创新,数字化的应用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不一样的突破,科技的进步将文艺也带动了起来,文艺的发展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还有苹果笔记本等媒介进行观看,目前还出现了很多直播软件,这些个直播软件将民间艺术带到广大群众面前,直播的软件也使很多新型的艺术出现,比如:说唱、喊麦、脱口等,之前这些数字化信息客户端只是将百姓带进了舞台,但是,目前为止很多明星也开始直播,以此看来,数字化建设不仅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艺术家的互动力量。一、数字化建设对群艺馆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数字化对群艺文化馆传导作用群艺文化馆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也是数字化建设的连接点,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体系,是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是全民艺术的重点,在群艺文化馆中,可以带动文化艺术的推进,比如客户端唱歌或者舞蹈表演,言外之意,群艺文化馆只是一个媒介,是一个传导艺术的媒介,然而起到传导作用的是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化的传导成为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艺术的传导要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比如直播软件,它们将艺术家的才艺通过另一个平台展现出来,也将民间艺术家拖出群众,将他们的才艺不断的展现给大家,同时还有很多艺术教学也出现在这些数字化客户端中,成为了艺术发展中心。(二)数字化将群艺馆的内容普及至发展群艺文化馆只是一个艺术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平台,其中核心点是全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数字化是一种电子信息技术的元素,也是核心元素,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到很广泛的作用,比如数字化的建设可以将网店带到生活中、可以将小视频带进人们的生活,这就是数字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当然,艺术

  来源于生活,很多艺术的创作也是通过微小的生活元素才产生的,这就是一种新型的普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将文艺带进了人们的生活、将艺术的来源出自于某些数字化信息,面对全新的管理系统,数字化建设变得很重要,它接壤了艺术也开发了原來没有的文化,这就是数字化建设将全名艺术发展起来的表现。

  二、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普及和发展中出现的不足(一)对数字化建设缺乏合理的认知性数字化建设不断的开发新的软件和服务群众的电子客户端,数字化建设研究出的电子客户端是对新型艺术软件开发的必要条件,这些新的软件可以带动经济和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例如:新出现的网店“唯品会”、天猫、京东等,虽然研究的问题是艺术的普及和思考,但是,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所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投入,经济的投入力量会帮助艺术不断的创新和开发,这就是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中的发展表现,通常人们无法了解数字化建设基本属性,拖延了全民艺术的发展,从而可见,要想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好,就必须要对数字化建设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思考,是发展全民艺术的关键。(一)数字化建设在全民艺术中没有得到普及群艺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重要核心内容,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全民艺术普及和发展主要讲究的是新型的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但是。目前为止很多艺术还存在于传统的传播形式上,艺术是很广泛的领域,包括舞蹈、音乐、美术等,全民艺术就是将民间和正规的艺术相结合,比如戏曲中的地方戏和新兴的流行歌曲等,这些民间的艺术属于单一化出现,比如:戏曲中电视频道播出后很少有在广播中也出现,只有春晚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络中同时收看,然而民间艺术却不能,甚至除了京剧以外可以在中央11频道播出,其他的地方戏只能在地方台播出,这就是单一性和陈旧性。三、提高群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全民艺术水平(一)群艺文化管应合理运用数字化建设

  群艺文化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针对艺术普及局限性方面,应该引导人们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发展,艺术的发展在于广泛性,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只有网络才可以更快、更广的对文化艺术进行普及,以至于达到全民性,但是有些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单一性,作为传播的中心就要进行引导,通过海报或者广告的方式,当然还是要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方法进行引导。

  (二)将数字化建设普及到全名艺术当中数字化建设是一种电子信息技术的别称,所谓的建设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全民艺术的普及就是将高端的艺术走进民间,将民间的艺术走进高端化层面,这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艺术的核心是一种文化,因为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全民艺术的普及要通过信息技术完成,比如:将地方戏在直播软件中产生,将民间的歌曲唱腔融入到中央的正戏当中,虽然无法将两种唱腔放在一起唱,但是可以同台播出。结语:艺术在围绕着生活,生活的枯燥凭借艺术的萦绕变得有趣,艺术的普及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文化不断加深的方式,就像同台播出节目,就是将艺术全民性,数字化建设才算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才算达到一种普及,这种方式是将全民艺术通过数字化建设展现出来最好的结果;数字化建设还需要群艺文化馆在管理和引导上做出科学的调整,这样媒介的力量发挥出来。

  

  

篇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规范研究

  摘要: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建设、服务模式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这是符合现代民众对现实文化的诉求,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要求的。

  关键词:新时期;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规范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这些是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词汇,现今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的建设。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进行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为文化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1对资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

  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上,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是基于大数据,对复杂、繁冗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研發出相对应的技术体系和综合形式的分析系统。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结合整个数字文化馆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原始资源进行全面、有效地整合梳理,实现各区域内容的全面覆盖,提高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终端用户。例如,要综合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原始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数据平台,兼顾终端用户的具体诉求,对相关资源实施综合性地分析和整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开放式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分别构建地方级别与国家级别的数字文化馆,再在其间加入一个平台实现二者的资源内容实施对接,在便利、快速的基础上,让用户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2完善并加强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数字文化馆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接纳更多的访问用户,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例如,当对数字文化馆中的文化产品进行充实的时候,需要对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内容,满足了用户更为广泛的访问需求。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及时提升数字文化馆的系统服务效率。比如,对数字文化馆的检索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尽量做到使所有用户在使用检索功能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最后一点是,利用现在已经具备的软、硬件能力,创建一体化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一般都需要寻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资源、财政资金、人才等方面,这样才能奠定数字文化馆实际建设的基础,才能使广大民众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便利。

  3全面推动终端体验形式

  现代属于数字媒体时代,终端体验形式有线上、线下两种,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是数字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广大用户都可以通过线上数字文化馆提供的服务检索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若对检索到的内容有进行深入了解和交流的兴趣,通过线下的形式到文化馆中实体感受与体验,这种形式能帮助访问者节省巨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前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以此为契机,实施360°全景与三维虚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体验模式,例如,将文化馆实体、动态、展览以及活动现场等情况,都转移到网络平台当中,为广大终端用户创建出更加新颖的网络浏览模式,使数字文化馆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更加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这种互联网浏览模式在数字文化馆中的应用方式,尽可能让所有用户在进行浏览的时候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提升线上体验的真实感,不仅节省了用户获得真实体验感受的时间与精力,更是增添了趣味性,为文化馆提升了吸引力。

  4加强专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构建

  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队伍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切实提升文化工作者应用数字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另外,在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进具备数字化技术和能力的人员,以此来提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作为数字文化馆的管理者,需要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和交流学习活动,邀请专业老师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实其理论知识,与有数字化建设的文化馆进行对标学习,通过交流活动,学习建设经验,开拓眼界,具体感受数字化的文化馆,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完整和全面的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互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活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需要建立对应地评价机制,如:用户评价、管理者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价等体系,这样做不仅可以对专业工作者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让其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而且,可以实现对自我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促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馆实现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但可以强化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更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源泉,有助于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数字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才能够真正全面实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6-17.

  [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54-55.

  [3]王文戈.依靠文化大数据,不断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J].人文天下,2017(20):35-37.

  作者简介冯艳红(1989.01.08—),女,河北省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群文方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任务,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促进各级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伴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文化馆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推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更快更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馆及其优势文化馆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文化馆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比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的优势。1.1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或者报纸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消息,这些传统方式其局限性很大,能够掌握发布消息的公众非常少,

  因而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而数字文化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存储、处理、发布,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1.2增进文化交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广大的群众获取并掌握社会各行各业的消息。对于专业文化领域的高价值信息,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通过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文化交流和广纳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深度交流同时对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设备资源共享不足文化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地方文化馆开始不断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保证了各级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多数文化馆在数字化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现状,导致资源数量、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2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随着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文化影像资料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转变为数字化资源,时间越长积累的数字资源就会越多,这些海量数据其存储和管理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为数据存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千多家文化馆,这些馆藏信息资源加起来将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将会更加困难。2.3缺乏资源集成的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市级、地级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文化馆配设了专业数字服务网站,通过建立在数字文化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实时的使用

  和分享。然而,由于各级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独立完成并开展实施,各馆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各级文化馆数字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活化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的群众,因个体个性化差异,其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就会有很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馆内的资源,将很难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3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线路畅通及获取方便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宗旨是为人们服务。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3.1转变文化馆建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传统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的等待人们来馆内自主要求服务,这种思维带来的后果总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厄运。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转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让科技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3.2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上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也促成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总分馆模式,将省、市、县等各地的文化馆信息进行汇总,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馆的信息和用户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文化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各级文

  化馆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并统筹规划,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后输送至各级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使群众可以更多的获取到自己需求的资源。

  3.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为了避免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共享项目的共建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字文化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推进数字文化馆开放式的服务管理,为现代化数字文化馆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基础。3.4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Wad等移动终端已经在社会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受众群众分布更加庞大。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搭建与移动终端设备良好的线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将文化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便捷快速。3.5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各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馆输送新鲜的血液,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保证文化馆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稳定的文化服务。4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1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前,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服务能力,而且

  要重视服务内容。数字文化馆不是单向的用户需求资源的输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文化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如访问频率、用户偏好、搜索关键词等,深入把握用户的需求规律。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馆交互的主体,是促使文化馆提质升级的推动力,需要加强对各类用户的需求、文化类型需求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各种传播方式、终端设备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4.2以技术为导向在数字文化馆中,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每个馆的数据都是一个单元,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汇集到总馆资源池中,最终将汇集的资源调配分发至各分馆,实现从“端菜”到“点单”服务,使资源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打破馆与馆之间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文化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提高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为数字化文化馆创造了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产品的创作、交流提供了平台。4.3以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分设资源管理、服务推送、文化服务等多个模块,为普通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政府机构等提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文化服务。并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服务的成效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群众、文化企业等提供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源服务。5结语文化馆是保障人们文化服务的权益机构,是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

  的技术背景,增加互联网+文化馆服务项目和内容,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可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文化馆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篇十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大数据促使信息整合以及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大数据促使信息整合以及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文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大力运用,并从源头上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了改善,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变成了一种大势所趋。

  一、整合资源要想有效结合文化馆和数字信息化,应充分梳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分析、整理诸多原始数据,使其成为更加全面的、全新的资源库,使群众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整理,才可以使资源的有效覆盖得到保证,促进数字文化馆影响力增强,将数字文化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数据发展本身就是对繁杂数据进行不断整合,数字文化馆需要利用大数据优势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使之更加满意。

  所以,为了推动数字文化馆更好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应注重借助科学技术,对文化馆的庞大资源进行合理整理,进而促进文化馆服务质量提高。构建多样的文化馆大数据平台,把更多开放性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与时俱进,使现阶段社会对数字文化馆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延展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大数据时代,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过程中,应对文化馆服务功能的增设引起重视,把多样的服务模式提供给人民群众。第一,丰富文化产品,以让不同社会群体对各种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得到满足。第二,人民群众可以置身于虚拟的世界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第三,以一馆制为基础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可共享资源,既能丰富文

  化产品内容,同时可以将服务成本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政府等部门应加强支持力度,从人力、资金和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馆带来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三、构建网络化和数字化统一平台大数据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得以构建的新型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所以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开展统一平台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和结构,以推动各项业务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详细而言,主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于文化馆的服务宗旨以及实际建设需要,将功能丰富、系统安全、功能完善的软件应用平台引进,同时在使用中立足于群众的反馈不断优化细节和功能,从而构建一个更具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其次,构建集个性化和功能性为一体的功能性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和其他能在移动终端上展开访问的统一系统,使服务平台建设更加多样化、自主化,进而确保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最后,积极构建以PAD、手机和其他数字化设备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四、加强线上线下服务体验大数据背景下,使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和需求得到满足是数字文化馆的主要建设目标,这就需要数字文化馆确保自身产品内容的多样性,注重丰富线上和线下产品,最终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加满意的体验。在云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下,数字文化馆的内容信息立足于传递和服务,同时也在对“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文化体验感的需求以及获取途径展开分析,有效提高数字文化馆的信息服务质量,确保文化馆的服务模式符合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据分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资源使用和搜索记录,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切实所需。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建设——应用改错本做个小数据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姓名:杨栋先电话:*****联系地址:贵州省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邮编:*****大数据时代做个小数据,《道德经》里的第六十三章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其意思是天下所有的大事都必须从“细”、从“小”做起,天下所有的难事都必须从从“易”、从“简”做起。对于这句话我有很深刻的体会,把它用到我的教育教学这件大事中来,应该同样可以从小事做起。在教育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如何轻松教会学生知识感到头疼,尤其是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大脑里没有学习的概念,作业强迫做,而且有些还是为了应付差事而乱做,这是为什么呢?本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作业量大;二是作业次数频繁。记得我孩子读小学时,有些题目做了七八遍还要做,我给孩子说会做的就不要做了,只做模糊的题目就行了,可孩子说这是老师要求做的,说是为了巩固,这都是分等惹的祸。其实学生学习知识,如果会的就永远会了,要积累的是那不懂的部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既做得少,成绩又能脱颖而出呢?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找到了一条捷径——应用改错本。202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刘茗教授给我们讲座讲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时,其中一条是“不要小看改错本,必须充分利用改错本。”此时的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因为我一直都在要求学生利用改错本,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现在想来,主要原因是不会应用,我的改错本只是为了改错,为了积累,可在学生的脑海中,要把错的改正过来,应该是印象深刻了才能改正,才能真正记住。为此,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呢?通过最近学习了国家公务员公需科考试的大数据的应用以后,我忽然茅塞顿开,大数据的作用那么大,我们做不了大数据,但我们可以做小数据呀!正如全国十大金

  口才之一的周士渊老师在讲《习惯学》的其中一条就是习惯养成的三字诀——易、少、小。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应用改错本这个小习惯作眼。

  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时代,我深受启发,我对学生应用改错本进行初步研究,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从小数据入手。首先,一个单元结束后收集学生的错误知识点,然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错因,挖掘错误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是语文教师,我主要研究语文,所以,学生的错误大概可以分成:字、词、句、段、章五类,要求学生准备不同的改错本,分别记下不同的错误知识。如字词类,教师先将学生错误的字词作为数据资源库,找出错因,看看学生是对哪个类型结构、或者偏旁、或者从分类的错字较多,这样可以分类统计,然后进行归纳,针对错误再找出行之有效的教法。例如:

  一、错误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分析,分析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再、再认识、再总结和再提高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字的认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

  二、老师再要求学生把特易错的字结合课文内容变成一个个小故事,这样,呆板的字就变活了,学生肯定容易记住。然后再把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起来逐于归类处理,到最后学生对字的认识就会形成一个知识链数据库。

  其他知识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必须强调的是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有根据的数字,最精确的事实,是深入挖掘的语言和载体,所以教师收集的数据必须是学生真实的错误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再找出教法,教会学生正确知识点,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有用。

  专家在讲大数据时谈到:数据可以说明过去,也可以驱动今天,更可以决定未来。是的,当我们在收集学生错字的资源库里找到了学生的错因,再根据错因找到了一条条的教学规律时,我们可以把每个年级的规律装订成册,作为校本教材来使用,这不就是利用国家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吗?如果老师把这些规律掌握了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教

  学,学生一旦都会了,还可能布置很多作业(如反复抄写生词)吗?还会把当作枷锁吗?

  这样一来,我们今后的教学就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容易。因此,我决定在大数据时代做个小数据——对学生改错本进行数据统计再研究。

  结构完整,用词严谨。我们需要更多这样优秀的文章。

  

  

篇十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背景

  中共十八大提出对全国文化工作的重要要求、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址建设方案的选定对于广州市文化馆的群文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万平米的场地管理、单一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滞后性,导致群众参与度低和服务渠道无法拓展、文化服务平台难以建立的封闭性,这些服务困难现状都发人深思,究竟该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呢?

  国家2021年“十二五”提出的“数字文化馆”概念被奉为是解决这一系列困境的最佳方案,肩负不断创新文化馆的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要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以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称为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广州支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受广州市文化馆的委托,将广州市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结合数字文化馆概念做了进一步调研,以下是调研情况:

  通过对国内部分的省市文化馆进行调研得到:重庆北碚区成立的“碚壳”网、内蒙古的“移动数字文化馆”是国内目前成立较早、具备部分概念的数字文化馆,经过调

  研,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文化馆不仅仅只能满足“移动性”或者“便利性”这些特点,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群众参与度高?如何让群众容易参与?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是否能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持续需要?如何丰富文化工作传播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认为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数字文化馆才是服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的新模式,是真正为群众提高文化活动的基础,首先来分析数字文化馆的组成方式:

  一、数字文化馆的概念

  1、数字文化馆的特点

  (1)创新性数字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一项新型而重要的元素。它既属于数字化服务形式,又不等同于简单数字化服务的层次,而是对文化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的全覆盖。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解读就是文化馆的数字化,它涵盖了文化馆职能的所有服务内容甚至外延,并突破时空、场馆、受众的局限,提供更广泛、更多彩的文化服务,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2)“便利性”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即不具有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数字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模式将“便利性”推到极致,它依托互联网及相关网络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比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更

  便利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

  数字文化馆以其先进的网络模式,对受众体点对点的终端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它不是对文化馆职能的替代,而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性”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服务模式将突破文化馆传统网站单一电脑终端信息(资讯)服务,利用强大的数字网络平台,实施多通道的信息发布,实现广泛而非资讯式的终端化服务。通过有效的覆盖提供广泛的基本性文化服务,从而促使文化馆阵地服务创新为体验式及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服务,构建一个科学、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数字文化馆的内容设置

  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优势,数字文化馆可打破传统文化馆服务的观念,根据受众群体的诉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来满足群众享受文化的实际需要。

  4、数字文化馆服务发展的方向(1)建立多媒体文化馆

  依托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的先进设施,运用好现有文化馆资源和以往积累的群众服务工作经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服务新模式。利用现在移动环境的便利性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性的环境,积极发展多媒体内容的群众文化资源,把

  以往组织完活动或者课程就结束的宝贵资源统一制作整理,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让群众在家就能够浏览和学习到最新的文化馆活动和课程,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集中整理,分类建档。

  (2)建立文化馆资源数据库――数字社区所谓的数字社区,就是让大家在手机或者其他任何终端访问时都能够轻松、容易的找到自己身边相关的文化活动信息――既数据库,数字社区就是数字文化馆的延伸服务。在“数字社区”虚拟的世界里,服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整合与利用,受益群体得到有效扩展,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得以广泛实现。“每人拥有一个文化馆”再也不是梦想,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将得到真正兑现。

  然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就需要建设可以承载大量数据资源的数据库,利用云计算、云服务,让资源的撷取移动化、多终端化。让访问变得更加简单和随意,通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结合多媒体文化馆,让群众文化传播成为多渠道、立体传播的新模式,解决了以往单一性、滞后性和封闭性的弊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打破馆际壁垒,实行全城一馆制。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创新多通道、终端化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均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延伸社区群众文化服务

  要想建立先进的多媒体文化馆和资源数据库那就需要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支持,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的构建、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的选择、服务终端形式的设定,将直接影

  响数字文化馆服务的成效。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台、电信等网络通道的传输,达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将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计划组织广州数字文化馆的论证会针对现今文化馆工作的状况分析,结合未来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我公司建议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邀请文化事业的主管领导、专家和拥有云计算、云服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科技领域的资询公司一道对未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进行论证,会议计划于11月下旬开展,届时将邀请以上相关领导、专家进行论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懂群文业务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加强文化馆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从事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招聘机制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构建研究

  作者:冯蕾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模式。为了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本文从构建的必要性、如何建设及建设完成后如何运营着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信息化;运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无法摆脱服务单一性、发展滞后性、信息封闭性等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對新兴技术的冲击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公共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全民艺术普及,建设数字文化馆是任务所在,也是必然趋势。

  一、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结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推进文化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更好的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字化建设,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数字文化馆建设对于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从而能够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数字文化服务,可以克服时间、地域、人员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服务、业务咨询和培训辅导。

  建设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诉求,已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而随着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纷纷出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二、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的总体框架

  1.网络硬件设施设备。数字文化馆建设首先要建设集运行、管理、维护为一体的计算机机房,它是整个数字化服务的中心枢纽,关系整个数字平台是否能够有效运作。通过机房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运行、管理和维护,才能实现数字化信息的传送。其次是要建设网络系统。网络建设采用核心、汇聚和接入三层设计。采用千兆到桌面的网络方案,DMZ区汇聚层交换机采用了千兆速率的接口进行业务的接入,核心与汇聚层以及接入层通过万兆连接。最后是要建设信息资源接收的服务终端,这里可以是在传统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群服务场地,也可以是以个人计算机为主体的服务终端,还可以是移动设备为对象的服务终端。

  2.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平台的建设中应打破传统文化馆的服务模式,尽量打造涵盖范围广,种类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栏目。如:可建设专题活动、网上展馆、非遗保护、网上赛事、网上展览,网上教学等栏目。这些栏目将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资讯、文化政策、培训辅导等相关内容,能生动形象,方便快捷的提供文化服务。而在平台建设中则应该注重加强功能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建设,提供诸如检索、视频点播、资源上传与下载、在线预订、资源链接、评论交流、远程服务等实用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的新兴媒体终端获得服务,从而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3.线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在信息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也要依靠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打造实体数字文化艺术服务交互体验空间。首先,依托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作为资源库,为实体体验区源源不断的传输最新的服务内容;其次,依托多款数字应用模块,分门别类的体验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如:舞蹈体验学习、戏剧场景模拟等;第三,在实体体验区内通过数字手段全景式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例如春节习俗、元宵灯会、庙会等,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第四,将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四屏联网,内容互通互动,播放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移动、可下载,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三、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运营

  当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立起来后,维护运营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运营不单单是指宣传推广和信息发布,更侧重于对文化产品服务的反哺和指导。数字文化馆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出发,逐一分析各艺术门类的数字化目的、渠道和方式,采取正确合理的运营方式推广。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要求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懂群文业务,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加强文化馆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从事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招聘机制,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

  2.加强宣传和推广。数字文化馆建成后,如广大群众还是沿袭传统的文化服务获取途径,被动的获取文化资源,那就背离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初衷。应以数字文化馆的线上平台作为宣传重点,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将各类文化活动信息、赛事通知、展览资讯等整合汇总高额度发送,保持线上平台的活跃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加强更新升级,要与时俱进。数字文化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建设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技术团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展资源,根据受众的需求更新升级数字文化馆的功能,提供更加丰富、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篇十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工作的一个新技术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馆工作数字化可以弥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和资源的不足是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

  文化馆工作的新推手—数字化

  作者:程海龙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工作的一个新技术平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馆工作数字化可以弥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和资源的不足,是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給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加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平台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馆;新推手

  一、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文化馆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是实现广大群众文化权益的前沿阵地,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将逐步走向一条科学、协调和可持续的文化发展之路,渐渐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对数字文化馆而言,其平台与资源建设具有互通互动的特性,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开发相应平台应用,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让群众文化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文化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赋予的新任务,不断创新文化馆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数字化文化馆工作,是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目前文化馆工作存在以下现状

  (一)工作方式过于单一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由于我们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又不足,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陈旧单一,管理模式还是存在过去简单的工作方式在运作,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严重,更多的文化活动、服务模式考虑面太窄,脱离了群众所需的文化要求,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新内容的公共文化作品匮乏。

  (二)专业人才缺乏

  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的氛围不浓,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很匮乏,现有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为了适应数字化建设的要求,需要努力提高数字化技术人员的素质。而目前文化馆现有的数字化建设的管理人员无论在意识上或者是技术上都和国际的标准相差很远。这也是严重阻碍着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善于管理,而且还要了解产品技术特性。

  (三)服务理念有些滞后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群众文化消费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消费环境和方式呼唤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及管理模式来一次深刻的改变。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观念也改变了,已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而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工作中落后群众的需求,服务方式有些封闭,还独自在运行着一个小系统。

  (四)信息收集滞后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势必要求大容量的、全面的、多样化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支持。例如:每次文化活动信息收集不全面,内容不完整,就不能满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需要,数字化建设在特色化、专业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不搞人为的重复,还有资源共享不足的困扰等等。馆与馆之间缺乏数字化交流的平台,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资源共享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三、文化馆数字化工作的方向

  (一)多元化工作服务模式

  以文化馆数字化网站为核心,将文化资源一网打尽,丰富内容、加强互动,让数字化的文化馆工作方式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家园,从“文化活动、艺术培训、免费开放、艺术展览、精品创作”五个方面进行数字化服务,实时呈现各类文艺演出,让普通市民随时都能在线欣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艺术培训、艺术体验有声乐、舞蹈、书法等汇集各门类优秀教师精品课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问题是关系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目前,文化馆缺乏既有数字化专业知识又具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各地文化馆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引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数字化加工、系统维护、数据库建设和运行等;二是深挖潜力,激发活力,高度重视文化馆干部数字化、信息化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数字化素质,以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文化馆工作的需要,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

  (三)创新服务理念

  文化消费者不同,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也就不同,因此,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对文化消费进行分析,细分出不同的文化消费者分割文化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消费者需求层次再细分为高、中、低文化消费内容。不断完善管理格局,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资源整合,统一服务为标准,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化服务的全覆盖机制,数字化服务是其中一项创新而重要的组合元素,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完善信息网络

  各类文化活动资料、信息收集工作,必须采取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遵循统一规划、协同开发、合作建库、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最大限度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一是依托现有的信息网,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查阅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档案馆为基地,建设链接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具有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和自动归档功能的电子文件中心,进一步方便查阅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保持旺盛生命力,提高收集信息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高速发展,数字化文化馆工作将在日益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脱颖而出,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馆工作既要保护传统载体的档案,也要管理好数字化的记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服务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文化凝结历史、连接未来。

  

  

篇十五: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新时期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构想分析与研究

  作者:郭悦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7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人们关于文化的获取、学习参与一般都是靠着网络、手机以及一些智能终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目前在网络化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文化馆的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具体需求,因此需要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进而促进文化馆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构想探究

  前言

  我国文化部在2011年对全国的文化馆进行第三次评估和定级时,就已经将数字化和网络化放入到了评估标准之中,并且在示范区第一次提出“数字文化馆”的概念。作为我国重要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文化馆担任着为广大群众服务文化的重要任务,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体制的改革以及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下,文化馆也应当结合当下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来实现自我管理和服务形式的创新,明确和探索未来文化馆的发展形式,积极开展各种数字化的创新活动,促使广大群众能够在数字化建设的支持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凝聚力。

  一、新时期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一,重视程度不足,存在认知偏差。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对于文化事业而言,其属于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上层建筑,虽然对经济发展不具备直接作用,但是其能够为人们思想凝聚力提升、精神力量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的体生做出巨大的贡献[1]。在政府职能的角度而言,文化馆作为由政府统一管理的事业性质文化宣传机构,由于其不具有直接的贡献,所以很多政府职能部门认为文化馆可有可无,导致很多人对于文化馆的认知不够具体,甚至存在各种偏见。这种情况导致很多的管理部门对文化馆和文化事业不够重视,使文化馆一直处于事业单位的边缘位置,这样也就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因此使数字化建设工作迟迟得不到解决。另外虽然有些区域也在重视数字化建设,但是受到政府采购的制约,效率较低,建设速度较慢,质量难以保证。

  第二,缺乏一定的主体,难以有效协调。对于数字化建设而言,其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支持,这些服务体系主要有县级文化馆、市级群艺馆以及乡镇街道服务站等组成,然后由村级文化中心统一协调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的共享工作,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进而使文化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县级总文化馆和乡镇以及街道文化服务站都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很多分馆的财政资金、人才引进以及行政职能主要在该级政府方

  面进行管治,并且被普遍人认为县级总馆与乡镇服务站属于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导致很多部门在实现数字化建设时都对其他部门不够关心,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理念。

  二、加强新时期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第一,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创新思想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国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精神需求只是为了填补精神空虚,并且都是以娱乐形式呈现。同时在此基础上,人们已经逐渐向着更大范围的文化建设、更高质量的文化建设方面迈进,进而实现个人价值的高品质化需求。在文化馆建设数字化建设中需要首先明确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目标,与人们的快速生活需求结合在一起,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认清当代文化馆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第二,搭建数字化平台。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重点就是需要一种数字化平台的支持,利用该平台对文化馆的各项工作作出统一化管理。对于数字化平台建设内容而言,其应当包含信息资源库、线下文化体验区、文化服务点单、场地预约、支援者服务以及意见反馈模块等,并且在进行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场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和作用,需要哪些智能化终端设备和带宽,通过这些因素的支持,为数字化建设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利用该平台实现文化馆文化的快速准确服务,最后结合人们对于文化的具体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3]。

  第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人才是主要和根本因素。关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而言,需要这些专业人才不仅要会使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电脑微信的公众号、微博和相关网站的操作,还需要其能够对这些数字化运营、管理、维护和更新方面熟悉掌握。同时需要在文化馆开放时积极指导现场群众使用终端设备,将数字化的便利性和功能向群众展示。另外需要这些专业人员不断关注目前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将数字化建设的趋势和优势以及作用充分把握,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建设理念、专业人才(包括管理型、专业型以及研究型)和管理方式促进文化馆的长期建设和发展,进而利用文化馆的重要作用实现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文化傳承的目标。

  第四,增添并完善文化馆数字服务功能。新时期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样能够用户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来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和信息,从而增加用户的访问量。另外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文化馆丰富自己的文化产品,尽量将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内容和学习资料融入到文化馆的产品展览中,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例如完善数字化的检索功能,通过快速检索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进而满足文化的需求。最后结合目前文化馆的硬件与软件水平,打造一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当地政府的支持,在技术、资金、人才以及资源方面建立一定的保障,提升整体的数字化建设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已经成为未来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形态,因此各个地区得到文化馆需要首先的提升和创新管理思想,然后结合国家的相关对策与办法,积极引进专业数字化人才,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实现设备、理念、人才的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文化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服务,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肖园丽.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打造群文工作升级版[J].大众文艺,2019(13):13-14.

  

篇十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全国文化馆的体系完善,有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同时还有乡镇、街道文化站,这组成了全国文化馆的体系。目前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服务主要方式:开展各种艺术类的培训(如:舞蹈、美术、摄影、音乐、戏曲等)、组织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等。

  现就文化馆的建设,提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群众的服务方式上以“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群众的艺术创作兴趣,提供群众学习的机会”为理念。根据“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建设数字文化馆提升目前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要吸收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但要区别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

  我理解的数字文化馆,它应该符合目前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遵循目前文化馆的工作规律。数字文化馆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成熟的科技手段展示文化内容,重点是内容,科技只是手段。数字文化馆应该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数字文化馆单体馆的建设;二是数字文化馆网站建设。

  一、数字文化馆单体馆。数字文化馆单体馆,是在目前文化馆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我认为应该涵盖几个部分:

  1.文化鉴赏厅根据目前文化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建设涵盖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曲和曲

  艺的鉴赏厅,在这个鉴赏厅内,群众通过文化数字内容的科技展示,能够了解和学习各类艺术的基础知识,对各类艺术的知名作品进行鉴赏,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同时能够通过科技手段的展示和互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体验中进行学习,利用鉴赏厅的设备,寓教于乐。鉴赏厅的建设要动、静分开。举例:将经典舞蹈的一段教学先呈现给观众,让参与者跟随学习,学习一遍后,利用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体感互动”或者“增强现实”的技术,开始按照音乐的节奏跳舞,将参与者的影像融合到其面前的大屏幕中,让参与者能看到自己跟屏幕中的人物一起跳舞,即能增强民众的参与兴趣,又能使民众在参与的同时学习了舞蹈。

  2.数字阅览室数字文化馆的数字阅览室有别于数字图书馆,这里主要是查阅关于艺术的所有信息,同

  时观看各种艺术的视频。在数字阅览室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机房中的数据库对其进行内容上的支持。文化馆的数字阅览室,在图书的数字内容提供上,要以有声图书等音频资料库为主,现在文化馆/站的主体以老年人为主,而大部分老年人的视力不好,阅读不方便。

  3.采编室各种文化传品的数字化,需要一个专门的采编室进行加工制作完成,只有建设采编室才

  能将文化作品数字化。

  4、地区文化名人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文化名人,这些大师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因此建设当地的文化名人堂,将他们的简历,取得的成绩和代表作按照文艺的类别进行区分后,专门进行展示,即弘扬了文化,又增加基层民众对于当地文化发展的了解。

  数字文化馆通过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吸引更多的群众、更年轻的群众到文化馆来。利用这种互动体验的方式,即提升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又在娱乐中提高了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数字文化馆网站数字文化馆必须有网站,网站的作用是传递各种政策、文化方面的信息,同时通过网站

  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去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有目标的进行文化活动的推进。另外,群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网站可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参与到文化活动的创作中。因此,网站的建设,我认为有三个重点:

  1.文化数据库建设。建设当地的文化数据库,按照统一的类别和规格进行整理、存储,为今后全国数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做准备。

  2.点播系统建设。利用这个系统,群众在家就可以学习各种艺术,并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

  3.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利用网络来组织文化活动,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详细规则、报名。并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每一步的安排。这种活动的组织方式快捷、高效,能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数字文化馆的浅见。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符合群众的需求,符合社会的发展。首先通过各地区单体馆和数据库的建设,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逐步提升群众的文化鉴赏能力,提高民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全国的单体馆建设达到总规模的1/3以上,国家可以通过网络来整合全国的文化数据库资料,建设整体的文化馆管理平台,对全国的文化数据库进行管理。使数字文化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篇十七: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困境和思路

  耿晨

  (青州市文化馆山东潍坊2625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文化馆的作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初步构想,指出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构想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页数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换代升级,信息服务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摆脱信息滞后性、服务单一性等特点,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建设符合县域经济社会特色与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评估定级的硬性条件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将“具有数字服务能力”纳入等级评定必备条件,规定文化馆网站应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等3项基本功能,网页应有信息发布功能,对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作出明确要求。3.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价值追求,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步构想

  1.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汇集文化资讯馆办网站在文化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种:资讯发布功能。它是一个全面、真实、及时发布本地文化新闻资讯的平台,比如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提前发布相关文化活动安排,追踪报道文化活动情况等;它也是本地文化事业信息的资源库,汇集了各种形式、内容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供用户检索使用。辅导培训功能。在文化馆日常开展的公益免费培训工作中,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咨询、报名、预约等,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在线收看、下载文化馆上传的公益免费培训课程视频,解决了到文化馆学习路程远,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2]信息共享功能。网站在提供各种本地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互访,打破馆际壁垒,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网站、其他文化事业网站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共同搭建起结构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海量的文化共享资源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大数据时代下文化服务的

  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用户互动功能。文化馆网站上传的图片资讯、视频资料可以供用户进行点赞、评论。文化馆

  还可以在网站设置论坛版块,用户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其他用户作品进行点评等。用户还可以与文化馆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反馈,有利于网站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2.以移动终端为个性配置,紧跟未来走势数字文化馆在下一步建设中,要从网站向移动终端用户延伸,为受众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文化馆来说,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还应尝试开发手机报名、投票APP等参与文化活动的便捷途径。3.以数字文化馆场所为阵地,完善硬件设施首先是建设机房,负责文化馆网站的维护、管理,保障大量数据的存储、发布;其次是完善基础数字服务设备,实现全馆wifi网络覆盖,设立数字阅览室,为群众在场馆内上网浏览、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是在有一定资金、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设立实体数字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手段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下载,甚至利用“体感互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1.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思想认识滞后。数字化时代下,纵观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对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停留在依靠传统馆舍开展传统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内容认识不够充分。资金投入匮乏。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许多文化馆还普遍存在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亟待改善,此时提出建设数字文化馆就犹如空中楼阁,真正用于数字化建

  设方面的资金也少之又少。人才队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是目前

  最匮乏的人才,这与传统文化馆人员构成有必然联系。2.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我们文化馆人一定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认真

  学习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刻认识数字文化馆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3]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如宁波市文化馆、马鞍山文化馆等,吸收先进经验。

  科学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将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合理分配,预留出用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资金,提高免费开放的档次水平。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及培养专兼职人才,增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以文化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语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的未来建设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每个文化馆都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参考文献][1]吴远伟.浅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群文天地:贵州,2014(4):7-9.[2]子扬.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议[J].群文天地:贵州,2013(5):11-13.[3]王志明.数字化服务时代的文化馆[J].青年时代,2014(12):41-42.

  

  

篇十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活动规划方案范文之数字数文化馆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数字文化馆建设方案【篇一:数字文化馆建设】全国文化馆的体系完善,有省级馆、市级馆、县级馆,同时还有乡镇、街道文化站,这组成了全国文化馆的体系。目前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服务主要方式:开展各种艺术类的培训(如:舞蹈、美术、摄影、音乐、戏曲等)、组织文艺演出、各种文化活动比赛等。现就文化馆的建设,提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文化馆或者群众艺术馆,面向群众的服务方式上以“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群众的艺术创作兴趣,提供群众学习的机会”为理念。根据“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建设数字文化馆提升目前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要吸收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但要区别于这两个项目的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我理解的数字文化馆,它应该符合目前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遵循目前文化馆的工作规律。数字文化馆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成熟的科技手段展示文化内容,重点是内容,科技只是手段。数字文化馆应该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数字文化馆单体馆的建设;二是数字文化馆

  网站建设。一、数字文化馆单体馆。

  数字文化馆单体馆,是在目前文化馆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我认为应该涵盖几个部分:

  1.文化鉴赏厅根据目前文化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建设涵盖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曲和曲艺的鉴赏厅,在这个鉴赏厅内,群众通过文化数字内容的科技展示,能够了解和学习各类艺术的基础知识,对各类艺术的知名作品进行鉴赏,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同时能够通过科技手段的展示和互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体验中进行学习,利用鉴赏厅的设备,寓教于乐。鉴赏厅的建设要动、静分开。举例:将经典舞蹈的一段教学先呈现给观众,让参与者跟随学习,学习一遍后,利用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体感互动”或者“增强现实”的技术,开始按照音乐的节奏跳舞,将参与者的影像融合到其面前的大屏幕中,让参与者能看到自己跟屏幕中的人物一起跳舞,即能增强民众的参与兴趣,又能使民众在参与的同时学习了舞蹈。2.数字阅览室数字文化馆的数字阅览室有别于数字图书馆,这里主要是查阅关于

  艺术的所有信息,同时观看各种艺术的视频。在数字阅览室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机房中的数据库对其进行内容上的支持。文化馆的数为主,现在文化馆/站的主体以老年人为主,而大部分老年人的视力不好,阅读不方便。3.采编室各种文化传品的数字化,需要一个专门的采编室进行加工制作完成,只有建设采编室才能将文化作品数字化。4、地区文化名人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文化名人,这些大师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建设当地的文化名人堂,将他们的简历,取得的成绩和代表作按照文艺的类别进行区分后,专门进行展示,即弘扬了文化,又增加基层民众对于当地文化发展的了解。数字文化馆通过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吸引更多的群众、更年轻的群众到文化馆来。利用这种互动体验的方式,即提升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又在娱乐中提高了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二、数字文化馆网站数字文化馆必须有网站,网站的作用是传递各种政策、文化方面的信息,同时通过网站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去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有目标的进行文化活动的推进。另外,群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网站可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参与到文化活动的创作中。因此,网站的建设,我认为有三个重点:1.文化数据库建设。建设当地的文化数据库,按照统一的类别和规格进行整理、存储,为今后全国数字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做准备。2.点播系统建设。利用这个系统,群众在家就可以学习各种艺术,并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3.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利用网络来组织文化活动,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详细规则、报名。并通过网站了解活动的每一步的安排。这种活动的组织方式快捷、高效,能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上就是我对数字文化馆的浅见。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符合群众的需求,符合社会的发展。首先通过各地区单体馆和数据库的建设,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逐步提升群众的文化鉴赏能力,提高民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全国的单体馆建设达到总规模的1/3以上,国管理平台,对全国的文化数据库进行管理。使数字文化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篇二:区级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篇十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作者:贾琦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化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国民对文化馆的需求,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文化馆必须要朝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文化馆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在我国现代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中,文化馆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馆不仅担负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担,还要不断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大数据的背景下,文化馆建设迎来更强的挑战,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成功向数字化转型,找准文化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方向

  (一)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传播方式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在数据大爆炸的环境中,文化馆产品能否通过层层阻拦到达消费者手中,最主要的是文化馆的信息拟编、数字课件、线上培训及互联网直播等方面的效果,良好的传播方式可以将文化馆传播到大众面前,并通过应用现代化大数据技术,将受众进行有效分类,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信息内容。优秀的市场营销方式与传播方式能有效推出文化馆的产品。因此,文化馆应该要针对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服务终端链接通道的选择及终端形式设定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服务质量。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将数字化平台作为推广手段,可以高度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充分体现出文化服务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特点。

  (二)普遍性和精准化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接收信息具有多样化的渠道,且由于人们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其兴趣爱好皆不相同,针对不同人群用户给予精准化服务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将信息资源进行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要整合传统文化馆内部设备、资源及服务,并结合线上和现下的服务类型,尽量扩大文化馆的服务范围。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其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运营模式的转变,因此针对不同场馆可采用终端化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覆盖式的系统管理,实现公共文化全区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另外,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其基础是大数据的应

  用,通过现代化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信息发布,使得数字文化馆的信息服务更具有个性化特点,实现精准化服务。

  (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世界串联成一个个体,说明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的覆盖面特别广,且文化内容较为丰富。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如何有效应用大数据的优势为大众提供全新服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不仅有利于普及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且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让公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权益的权利。

  二、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措施

  (一)资源整合

  大数据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整合,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产生了大量原始数据,该数据具有数量大、内容种类多、较为复杂等特点,为了有效整合这些原始数据,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要让大数据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充分发挥其效果,必须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实现在一定区域内的资源覆盖,扩大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从而为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人员及内部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对文化館内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真理,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从而达到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目的[2]。

  (二)增加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网络平台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及服务的多元化,用户可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寻找信息资源,因此多样化的信息内容与多元化的服务就是提升用户访问量和文化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数字文化馆在建设之前,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社会阶层的用户打造专属服务模块,提升平台服务模块的建设水平,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社会阶层用户的需求;其次要针对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进行改造,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便于用户可通过信息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自身所需内容;最后,要根据文化馆建设的实际水平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展现平台服务共享功能,降低服务成本。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数字文化馆建设相应的支持政策,在资源、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保证数字文化馆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让公民能够充分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多样化服务。

  (三)推动线上线下双重体验

  在数字化煤体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的管理模式应该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服务资源的根本应该是引导大众共同参与,充分体现数字文化馆的服务价值。云计算的网

  络平台可以帮助文化馆实现从平台转化为3D立体式数字全景化服务方式,给予用户不同的数字文化体验。通过将3D虚拟技术与360°全景相结合,可以将文化馆内的布景、展出活动、培训、内部环境等多种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模式[3]。一方面,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数字化信息检索功能找到所需资源信息,根据线下访问情况进行实地体验,能够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通过全景化、立体化的布景方式,能够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线上平台,用户通过浏览,可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数字文化馆可为全社会提供开放性、公益性的服务形式,满足大众的真实文化需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是文化馆建设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也能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对社会大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目前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仍然存在者较多的不足之处,文化馆建设者与内部管理工作者应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找准文化馆的建设方向,全面促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水平,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