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10篇)

时间:2023-06-28 20:05:23 来源:佳谦文档网

篇一: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与培育路径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师胜任力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提出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然而,当前存在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责任意识淡薄、能力欠缺(刘清生,2018)、对课程思政处于“不了解、不关心”状态(薄萌萌,2020)等现实困境。鉴于此,本课题聚焦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借用“教师胜任力”概念,探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及培育路径。

  2.课题界定

  “教师胜任力”指教师在特定教学背景下实施成功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价值与态度的综合,是对传统教师能力和素质观的突破。本课题以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内涵和结构要素为出发点,以参与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为研究样本,基于实证研究,探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结构模型、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培育路径等。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1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来,国内各高校着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现有研究可归纳如下:

  (1)从研究内容看,相关研究已从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价值意义的一般探讨(王景云,2019;郑佳然,2019),发展到对课程思政体系不同要素的针对性分析,涉及教学体系(郑敬斌、李鑫,2020)、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融入(卢黎歌、吴凯丽,2020)、教学评价(杜震宇等,2020)与绩效考核(成桂英、王继平,2019)、教材建设(杨晓东等,2020)、师生互动(邵明英、付宇杰,2020)等。

  (2)从依托课程看,现有研究多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如财务管理、化工、医学卫生等,但针对高校外语、尤其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仍极少(夏文红、何芳,2019)。

  (3)从研究对象看,尽管教师是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顾晓英,2020),针对教师课程思政认知、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研究仍极度匮乏(薄萌萌,2020;何源,2019),尚未有研究关注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动态发展。

  3.2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围绕内涵、特征、模型构建、测评等展开。模型构建这一核心任务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评价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方法进行(Dineke,20004;Olson&Wyett,2000;Tigelaaretal.,2004;Watts,1982)。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起步于2003年前后(邢强、孟卫青,2003),涉及概念界定、模型构建、现状调查、提升策略等方面。现有研究可归纳如下:

  (1)从研究内容看,包括针对高校教师通用性或一般性胜任力探讨(何齐宗,2014;汤舒俊,2010、2014),以及专门针对教学胜任力的研究(何齐宗、熊思鹏,2015;郝永林,2014),但后者相对较少。

  (2)从课程类型看,涉及思想政治课教师(陈鸿雁等,2010;周荣甲,2017、王巍、吴其阳,2019)、创新创业教师(郭丽莹,2020;黄扬杰,2020)、工科教师(刘兴凤、张安富,2018)、临床教师(陈立今等,2014)等,针对高校外语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极少(杜景萍、国林祥2013;赵霞,2013)。

  (3)从研究情境看,除普通教学情境外,涉及混合教学(廖宏建、张倩苇,2017;邱燕楠、李政涛,2020)、翻转课堂(郝兆杰、潘林,2017)、慕课教学(颜正恕,2015)智慧教学(赵忠君、郑晴,2020)、远程教学(周榕,2012;2017)等信息化教学情境下的教师胜任力。

  当前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1)多基于教师视角、对教师胜任力进行自我评价,缺少学生视角的教师胜任力研究(李梦玲,2014);(2)主要关注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建构与现状调查,有关其前因、后效变量的研究极少,不利于理解教师胜任力的发生机制与作用路径;(3)主要从静态视角考察教师胜任力构成,鲜见考察教师胜任力动态建构与发展的实证研究;(4)当前针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所需的能力结构的研究仍极度匮乏(何源,2019),胜任力视角的研究主要有赵光等人(2020)对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初步探讨。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4.1理论意义

  本课题将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胜任力框架进行情境重构,研究成果可丰富新时期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创新。课题拟建构的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及量表将为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有用工具。

  4.2应用价值

  本课题对提高高校外语以及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线外语教师可因此了解开展外语课程思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此为方向开展个人自主学习或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实现个人专业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可将其用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评价考核、绩效管理、培养与提升,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教师教育培训部门或机构可依此进行课程思政教师培训要求预测、目标设定、内容设置,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构建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揭示保证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所需的深层次、稳定的教师素质特征及其组织结构,通过量表开发与实证调研,了解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与培育路径,为推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2.研究内容

  2.1构建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基于相关文献,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能力、课程思政认知、态度价值等个人特质的综合。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将通过调查研究和模型建构,探究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核心要素与指标及其关系,构建结构模型。

  2.2了解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基于上述结构模型,本课题将开发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自测量表,通过大规模调查,了解不同类型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及其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系,分析职称、学历、课程类型、院校制度文化、相关学习培训经历等因素对教师胜任力的影响。

  2.3跟踪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动态发展

  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是决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关键。为此,各高校以及个体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如集体教研、专题培训、学术讲座、教学研究等,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本课题将尝试了解不同高校及外语教师个人在课程思政胜任力培育方面的措施,邀请一线教师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提供建议。

  2.4分析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与学习者投入的关系

  学生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接受者,他们对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评价可直接影响其学习投入,而后者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本课题将基于学生视角,评价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分析胜任力不同要素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力。

  3.研究重点

  3.1构建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胜任力模型建构是量表开发、现状调查、培育路径效果探究的关键,也是本课题发现为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实践及研究提供借鉴的关键。

  3.2探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培育路径。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与意识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关键,探究不同路径的培育效果并总结相关建议,可为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4.创新之处

  从理论视角看,本研究借用“教师胜任力”概念对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界定,可突破传统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的限制;从研究视角看,本研究综合静态测量和动态跟踪、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可深入分析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发展及影响因素;从研究方法看,本研究综合使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跟踪研究、反思日记等量化、质化研究手段,有助于获取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全景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按照"模型建构——量表开发——现状调查——作用机制分析——培育路径探究”的基本思路,对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内涵与结构、现状、前因后效因素及其培育进行系统研究。

  2.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2020.9-2021.1:构建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和量表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有效开展外语课程思政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等;从中挑选约15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教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深度了解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要素。对获取的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分析法,构建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理论模型。

  以此为基础,编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自测量表”以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绩效自评量表”,在湖北省不同层次高校中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结构模型;通过复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对课程思政教学绩效的预测作用。基于大规模调查的结果,通过SPSS统计分析,了解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2021.2-2022.1:探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动态发展及培育路径

  基于目的抽样和差异最大化原则,基于上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挑选3所积极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按照专业课(如语言学)、专业技能课(如翻译)、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的分类,每所高校分别挑选3位外语教师

  作为个案,开展为期一学年的个案跟踪研究。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反思日记等方式,了解不同培育路径对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发展的作用。

  2021.4-2022.6:分析高校外语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胜任力与学习者投入的关系

  以上述个案教师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学生评价量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学习者投入问卷”,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开课1个月内)和课程结束之际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从学生视角评价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辅以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分析课程前后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学习者投入的关系,进而析出学生视角下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关键维度和要素。

  3.预期成果形式

  3.1阶段性成果:学术论文3篇,题目暂拟如下:

  1)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

  2)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3)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与学习者投入的关系研究

  3.2最终成果:研究报告1份: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与培育路径研究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课题负责人2006年硕士毕业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术英语等。

  课题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项、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1项、校级课题4项;主持获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

  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主持或参加过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级各类课题,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丰富的课题管理组织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核心观点

  自2011年以来,负责人共发表(含录用待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外语教学相关的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一作或独撰论文及其核心观点如下:

  1)“生成式翻转学习”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基于中国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录用待刊

  核心观点: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于强调目标语文化传授、中国文化被边缘化甚至“中国文化失语”等现象。通过构建“生成式翻转学习”,提高学生在中国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中的主体性,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2)学术英语改革中教师投入的制约因素研究,《现代外语》(CSSCI),2019年第1期

  核心观点:EAP课程改革中存在教师阻抗或参与受阻现象,由诸多因素导致。其中,教师主体因素包括教师知识结构、教学信念等,客观因素包括学校制度与创新文化约束,同事支持、教育培训、教学资源缺乏等;

  3)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向学术英语教学转型的动机研究,《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2020第3期

  核心观点:在课程改革初期,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主要受自主型动机,即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的调控,其中教师对课程改革趋势的认同以及对其社会有用性和个人有用性价值的认可是促使教师转型的关键动因。

  4)学术英语导向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学习混合共同体研究,《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1期

  核心观点: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诉求,信息技术环境可为教师开展专业学习提供积极给养,混合共同体可为教师开展专业学习提供平台。

  5)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产出能力及其培养探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核心观点:在新的国家战略需求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大学英语应将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产出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可从重构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增加教材中中国文化和本土化英语的配比、将产出导向教学法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以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产出能力。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Akiba,M.&Wilkinson,B.Adoptinganinternationalinnovationfor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StateanddistrictapproachestolessonstudyinFlorida.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2016,67(1):74-93.2.Dineke,E.H.,etal.Th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frameworkforteachingcompetenciesinhighereducation.HigherEducation,2004,48(3):253-268.3.Olson,C.J.&Wyett,L.Teachersneedaffectivecompetencies.ProjectInnovationSummer,2000(7):35-39.4.薄萌萌.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元认知过程——质性研究的视角,《教育学术月刊》,2020(4):68-74+111.

  5.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5-48.6.杜景萍、国林祥.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72-76.7.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江苏高教》,2019(11):80-84.8.王景云.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186-191.9.王巍、吴其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视角,《教育学术月刊》,2019(9):72-77.10.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课题编号:8213

篇二: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中的问题与应对

  内容摘要

  在互联网浪潮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成为一项关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养,影响着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基础数字素养。但因高校培养方式自身缺陷,其未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数字文化素养和数字创新能力等高阶数字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应当对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进行改革,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数字素养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增速转型,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将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纷纷出台了战略规划和国家政策,发布数字素养培养框架,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全面保障公民数字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既是高素质公民群体,也是新时代的生力军,对其进行良好的数字素养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核心素养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大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低会影响一国的数字产业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数字素养的热点主题归纳为4类,分别是数字素养内涵研究、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关系研究、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和实践

  研究以及基于数字素养的图书馆资源服务研究。1而国内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内涵、价值、现状;二是大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培养的路径和策略,这部分研究呈现视角多样、理论多元的特色;三是某一院校或专业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实践介绍。可见,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和实践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文献数量不多,且研究内容要么为宏观粗线条的概括式,要么为微观细节式的介绍式,缺少中观具体化的研究。我国高校已采取了哪些主要路径进行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效果如何?存在哪些缺陷?如何进行改善?这将是本文谈论的主要内容。

  二、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一)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具体而言,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数字社会责任。”2(二)大学生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1.等同说

  该学说认为,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是同一内容的不同指称,二者不存在差别。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19年发布研究成

  果《学习指南2030》(LearningCompass2030)划分为四个核心基础素养:身心健康基础、数字和数据素养、社会和情感基础、识字和计算能力。其中的“数字和数据素养”,即“信息素养”。32.升级说

  该学说认为,数字素养是在信息素养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更丰富内涵、更具有时代性的概念。例如,有学者认为,“数字素养正是在上述素养概念(笔者注:包括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是信息素养在数字时代的升华与拓展。”43.包含说

  有学者认为,“狭义的数字素养是指阅读、理解和使用数字信息资源的能力:广义的数字素养指在数字环境下利用数字技术,发现并获取、理解和评价、整合创造、交流和共享信息的一系列综合技能和文化素养。狭义的数字素养被包含在信息素养概念范围之内。”5(三)大学生数字素养存在的不足

  1.数字意识强度不足

  数字意识是指获取数字信息、进行数字交流、创建数字内容、提升数字安全、解决数字问题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目前,很多大学生并未足够重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认为数字素养只是一项非必要的素养,缺乏利用数字工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运用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探索的意愿度不高。即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提出了数字化要求或提供了数字化学习工具及手段,部分学生也不使用或简化处理。大学生获取数字知识,使用数字资源、工具、平台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高,是影响数字能力、思维、创新的重要因素。

  2.计算思维能力较弱

  计算思维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主动抽象问题、分解问题、构造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善用迭代和优化,并形成高效解决同类问题的范式。6大学生计算思维普遍较弱,表现为数字知识基础薄弱、数字化多元管理能力欠缺、思辨与创新能力应用欠缺7,总体利用数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不足

  首先,大学生日常数字网络活动主要以消费、娱乐、社交活动为主,在利用数字化资源、工具和平台进行学习和提升方面所花费时间和投入精力不足;其次,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主要以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检索为主,且很少对检索出来的信息进行辨识、过滤、筛选和价值评价,而更倾向于直接保存和使用;再次,对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浏览其内容,既缺乏对所阅读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和批判思维,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进行嵌入和融合,更鲜有深度加工和管理组织已有信息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行为,因此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最后,大学生对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使用技能差异化较大,有的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类数据库和数字工具,甚至可以开发新的数字工具提升学习效率,而有的学生却几乎从未使用过数据库,不会数字工具的基本操作,这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4.数字社会责任有待提升

  数字社会责任作为数字公民的基本素养内容之一,主要指具有数字安全意识与能力、遵循数字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规范和数字道德伦理规范。大学生的数字安全意识薄弱,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内容安全、设施安全、数据安全等多项内容了解有限;缺乏互联网法律知识,尚未形成尊重所使用信息知识产权的习惯;网络道德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存在一些不良网络言论和行为,自控能力有待提升。

  三、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路径及其不足

  (一)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

  目前组织实施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主体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采取的培养路径主要有:

  1.课程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开设数字素养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将数字素养作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已成为许多高校的通行作法。一些高校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开设了层级明确、内容丰富的数字素养理论课和实训课,形成了大学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也有学者提出了通

  过数字素养嵌入专业课程、跨专业设置课程、基于课程项目、虚实交互、翻转课堂等方式将数字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程。2.

  微课

  作为新型教育方式重要体现的微课,因其学习活动泛在化、学习工具便携化和知识切入自主化特点,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9,成为数字素养教育中的新兴力量。

  3.讲座

  讲座因其能帮助大学生快捷、准确、系统掌握专题知识或前沿信息而备受高校青睐,是大学生数字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流大学组织的数字系列讲座有利于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厚植与涵养。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了“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大数据’分析到底有多么智能?”等系列讲座,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的“一小时讲座”板块,将数字媒介新技术新成果嵌入讲座内容10,对大学生数字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效果。

  4.实践活动

  除了通过课程和讲座,一些院校也尝试了以项目促进数字素养的培养。如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设计开展结合新闻传播相关理论的、综合的、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数据新闻综合实训项目,有效提高了新闻

  传播专业学生的数字素养。11另一些院校通过建立数字素养教育第二课堂培养体系,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运用数字工具和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125.学生竞赛

  2021年人社部发布了《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工作方案》,其中第五项明确了积极开展数字技能类职业技能竞赛,优先考虑设置数字技能相关赛项,重点支持举办数字技能相关赛事。一些高校,尤其是职业类高校将数字素养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机结合,确定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课赛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13,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通过以上一条或多条培养路径,搭建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框架,确定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为增强大学生数字意识、提高其计算思维能力、提升数字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然而,现有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也存在一些缺陷,集中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不足方面,下文将展开阐述。

  (二)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缺陷

  1.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提升数字素养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其强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

  入和学习效果。作为驱动大学生学习动机外部原因的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缺陷。首先,无论是课程、微课还是讲座,一般以数字素养的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的更多的是数字素养中知识、技能和信息,既不一定满足个体化的兴趣和需求,又不能直接与其专业课程很好的融合,还因为受制于课时、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很难取得即时成效,因此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功能有限。其次,实践活动和竞赛虽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但是一方面因参与的人数有限不能达到普惠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协同不够、教学条件有限等问题,影响这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尽管高校一直努力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合作,但其囿于高等教育固有的模式和规则,其培养体系必然存在理论性、程式性和闭环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将存在于数字素养培养中,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生发。

  2.对数字素养中社会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待加强

  根据2017年NMC高等教育数字素养框架,数字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素养和社会文化素养,前者包括网页搜索、数字制作工具、编码与硬件技能等;后者包括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数字公民、版权知识等。14目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对数字素养中的专业技能素养培养较为有力,但对社会文化素养,尤其是其中的数字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数字沟通交往主要包含运用数字工具进行沟通互动,与他人进行信息与内容共享,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通过数字化渠道与

  他人合作,遵守网上行为规范的能力。15目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对大学生利用网络寻求发展和提升机会、以数字信息准确表达、团队协作利用数字化技术合作、整合、传播、分享新信息、广泛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3.对数字素养中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数字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高阶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为大学生运用数字化的手段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开发数字资源、创造数字产品的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基础数字素养层次不齐,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如缺少对数字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对创新成果转化输出环节也有一定的欠缺,影响了高校对大学生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在数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大学生数字素养学习内驱力刺激不足,对高阶性的数字社会文化素养和数字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待提升。

  四、完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建议

  (一)构建跨界合作、联动培养的培养模式

  1.内外双层、多方协同培养大学生数字素养

  从世界范围来看,官方主体和非官方主体多主体共同承担公民数字素养培养任务已是欧美、日本的普遍做法。16而政府、行业和企业

  加入到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中,有利于拓宽培养思路、打破思维惯性、增加实践机会,能有效弥补高校单一主体培养的弊端。因此,外层跨界合作即是由政府制定政策并进行宣传,行业和企业提供需求、经验和技术支持,高校进行组织实施,多方共同协作,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成效。

  从高校内层而言,应重视教务处、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心和院系之间的协同,破除阻碍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在课时、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优质信息化资源和良好的数字服务环境,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支持,院系积极探索数字素养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共同打造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生活环境。

  2.建立独立的、交互式数字学习空间

  上述多方主体可以合作共建相对独立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式数字学习空间。可采用的方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目前已有的众创空间建设大学生数字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由企业发布项目需求,由创业导师带领大学生完成。也可以举行大学生数字创新大赛,“健全完善项目在线答辩、路演流程,激发学生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进行创业的热情。”17一种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校内数字实验室中模拟创业空间,以某一专业课程中的数字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二)实施场景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1.设置场景化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

  在一些暂时不具备数字环境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通过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来促进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场景化教学即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场景化教学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其以实际问题的模拟再现为主要特点,通过将学生置于某个真实场景中,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交流讨论中分析问题,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增长、应用和更新。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提出了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为场景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方向。高校应当围绕这四个场景设计实务性、趣味性、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过程中加强教师的引导、协调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支持感、临场感和体验感。“研究表明,让学生感知设计课程学习是‘有用的’、‘易学的’‘自信的’‘被认可和被支持的’,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向,改善学习行为。“182.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检验学习效果

  建立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项目成果的教学活动。项目任务既可以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拆解而形成的教学项目,也可以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项目。

  项目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似在于二者都通过设置待解决的问

  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项目通常有明确要求,如时限要求、项目成果形式要求等;而问题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实务的,比项目更宽泛和开放。另外,情境教学法更侧重于真实情境的体验性,而项目教学更重视项目任务完成的总体性。

  项目式教学模式中,项目成果的产生过程具有流程性,产生的项目成果具体、可感知、可衡量,因此项目过程和成果都具有了可评价性,可以用来检验数字学习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能力。

  (三)探索同伴式、混合式的学习模式

  1.同伴互助学习

  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其具有同伴关系平等互利、学习目标清晰明确、学习评价灵活多元的特点。19大学生在数字素质培养中进行同伴互助学习除了具有平等、自由、便捷、顺畅的交流优势,还有助于协作共享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同伴互助学习,能快速有效的缩小大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消弭他们之间的数字能力差异,有利于数字素养的深入发展。

  2.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大学生除了可以在参加本校开设的数字素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外,还可以充分借助数字技术对国内外大学开设的数字素养慕课进行学习和整合,形成符合自己的需求的数字素养导航体系。同时,应当积极参加数字素养的科研项目、实体项目和技能竞赛,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和数字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已通过大学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辅之以实践和竞赛路径,能够满足大学生基础数字素养的培养要求,有效应对目前大学生数字素养中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对于诸如数字沟通与交流、学习与创新等高阶数字素养的培养存在缺陷。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符合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要求的数字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

篇三: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数字时代下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杨湘文

  曾扬阳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1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结合数字经济结构特色,分析当前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现状,论述广西高校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意识道德教育强化口译人才素养培育、以专业职业化教育推进口译教育内涵建设、以跨学科教育驱动口译融合型人才培养、以行业体系教育驱动口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关键词】数字时代

  东盟小语种

  口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5-0121-03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人才的需求,社会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目标。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口译服务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的培养只有与社会经济结构相符合,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广西高校要从数字化时代口译人才培养创新出发,基于数字经济快捷、高包容、直接和大众化的特点,结合广西区域优势,以意识道德教育、专业职业化教育、跨学科教育、行业体系教育为教育驱动,创新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理念,推进东盟小语种口译教育多元化发展,以培养高质量的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广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一、数字时代下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的矛盾

  “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的概念是由美国教育与学习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MarcPrensky于2001年提出的。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数字化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例如:吃饭可以点外卖,购物可以上淘宝,学习可以运用手机,人际交流主要通过微信,娱乐主要依赖网络等。他们的衣食住行、行事风格、思维模式、学习方式都数字化。通常认为“90”后、“00”后学生是数字原住民的主要群体。数字移民则指接受着传统教育,对于数字世界属于后来进入者,一般担任数字原住民的教师、家长等一系列起到引导作用的角色。当前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的现状之一就是担任口译教学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属于数字移民,而被教育者却属于数字原住民,两者之间无论在行事风格还是学习方式、思维模式方面都存在着

  代沟。这种代沟必然会引发双方之间的矛盾。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广西高校越南语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分布情况为:“60”后、“70”后居多,“80”后相对比较少,而数字原住民的“90”后中几乎没有。可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是典型的数字移民。这一部分教师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拥有丰富的口译经验、认真严谨的专业态度,与被教育者——

  数字原住民的共享意识、借助数字技术的学习方式必然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影响口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动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需求”与“培养”不一的矛盾

  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强化广西区位优势,促使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需求急增。从2005年《广西人才“十一五”规划》提出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始,至今每年可以向社会提供1800人以上的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需求量。目前,广西开设东盟小语种专业的高校有17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大专院校8所,而招收东盟小语种口译方向硕士的院校为0所。由此可见,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的需求与广西高校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供求不一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首先“量”的方面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东盟小语种专业口译人才缺口仍较大。例如,广西外国语学院2019届越南语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三个月就有90%已被用人单位预定。其次“质”的方面,由于广西东盟小语种口译教育起步较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相关配套跟不上教学要求,与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广西高校向社会提供的人才仍以本科、高职层次为主,高学历、专业化的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极度缺乏,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翻译工作主要还是依赖区外的翻译团队。简而言之,广西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需求数量有缺口、质量待提高,存在供求不一的矛盾。

  (三)多样化和单一化培养模式的矛盾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广西高校东盟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以泰语为例,本科泰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方向之分,专业课程设置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训练,授课模式绝大多数以线下教学为主。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数字技术、多媒体手段等在课堂中得到应用,但与之相对应的跨学科教育、多元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整体教学路线还是沿着一条纵线的模式进行:从语音出发到最后毕业论文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近,口译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不高。2020年4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正式出版后,广西外国语学院东盟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所改变,在高年级增开方向选择,如电子商务口译方向等。这是数字时代下广西外国语学院对口译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尝试。可见,部分高校已意识到数字时代下东盟小语种专业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数字时代下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路径

  (一)根本素养:意识道德教育

  意识道德教育是提高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数字时代下东盟小语种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生活化、国际化和技术化。口译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必须树立国家意识,坚持国际视野与母语文化互为主体的观念,做到“以己化他,化他为己”。同时,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行为,口译活动过程中译员代表着一家企业、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口译人员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口译人才的根本素养之一。也就是说,东盟小语种口译教育应当以国家意识为“根”,以道德教育为“本”,立足现在,吸收外来,拥抱未来,培养有根有源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数字时代的口译借助网络实现了高效的、共享的、开源的、去中心化的翻译模式,在数字技术带来快捷性的同时也出现新的弊端,如给未到课学生发送到课签到口令、利用信息技术考试作弊、通过在线翻译平台完成翻译作业等。基于以上分析,国家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口译人才的根本素养培育,数字时代下的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充分挖掘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自我反思教育,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口译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

  (二)核心力量:专业职业化教育

  专业职业化教育是推进东盟小语种口译教育内涵建设和增强口译人才职业能力的核心力量。基于此,数字时代下的东盟小语种口译专业职业化教育应从师生两方面出发。一是要求口译教师,特别是数字移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中学,学中教”实现教学相长。借助数字技术,采用SPOC、Moodle、翻转课堂、App等各种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更快更好地加大口译教师自身产能产出。以产出反馈输入,又以输入促进产出,形成有效循环,开展产出导向式口译教学评价。基于数字原住民对数字技术灵活应用的先天优势,数据库的建立、数字平台的熟练使用都会促进学生口译产能的输出;同时,基于数字经济的普及性,学生既是口译产能输出的主动者,也是接受行业评价的被动者,以评价反馈输出,以输出作为原动力,反向推动口译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我个性,努力提高口译产出效果,驱动学生提升口译职业能力。二是结合口译教学“教”与“学”两个基本元素,以教师专业指导为基础,以学生数字技术优势为辅助,构建师生口译团队,既能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社会实践,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竞争压力,形成优胜劣汰意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团队口译的职业化。高校口译团队的职业化,是数字时代下口译人才培养的必然产物,借助数字平台,以数据库为基础,打造“双效”口译服务,既可以弥补东盟小语种口译资源的缺乏,又可以促进东盟小语种口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外在驱动: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教育是培养有创意性的东盟小语种口译融合型人才和提升其综合能力的外在驱动力。口译具有典型的交际特点,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种交际活动带有对交际环境相对理想化的特点,通过译员连接交际双方,结合双方自身语言特色、文化背景、社会习惯,借助译

  员实现交际。数字时代下,口译的交际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在线口译服务,这种交际活动的产生对译员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信息的传送,因此交际信息如何完美地转化,促使双方交际活动的正常开展,就涉及口译人员方方面面的能力,如源语言国与目的语言国的文化背景、双方语言表达的习惯以及演讲的技巧、交际的策略,甚至是一些历史文化都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必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自我丰富的同时,养成不断自我提升的習惯。例如,广西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外语类本科院校,提倡“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民”外语化、外语“专业”化,从而有效提升跨学科教育效果。有目的的跨学科教育,能促使口译学习者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深厚的文化底蕴、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熟练的交际技巧,甚至声音、眼神、语调、着装等,都可以提高交际的效果。同时,数字时代下,线上口译的交际活动更加要求译员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从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到数字技术的掌握都要求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思维的多维化,能够将信息技术、异文化、语言表达等多种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交际活动。数字时代下的跨学科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更加灵活高效,对学生的心理认知和道德认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更多新技术,拉近与数字原住民间的距离,发挥跨学科教育在口译活动中的外在驱动力作用,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为交际活动锦上添花。

  (四)内在驱动:行业体系化教育

  行业体系化教育是实现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目标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数字时代下,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急需视野广、语言精、文化通、专业强的高端职业复合型东盟小语种人才作为重要保障。基于此,结合东盟小语种口译交际的特点和口译人才培养要求,可从三个方面建立行业体系。一是语言能力评价体系。目前,广西高校东盟小语种能力评价体系是缺乏的。例如英语可通过社会认可的雅思、托福等考试进行认证,但东盟小语种缺少如英语这样的行业认可的语言能力评价体系。各高校对东盟小语种培养要求不一,又缺乏统一的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以致东盟小语种口译人员的能力高低不一。如何建立健全的东盟小语种语言能力评价体系,需要各高校达成共识,组织行业专家讨论研究,结合广西区域特色,制订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业标准。而各高校可以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制订校内东盟小语种语言能力评价标准,完善东盟小语种人才管理体系。二是行业资格认证体系。目前,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考试语种为英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7种。对东盟小语种没有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随着“一带一路”走实走深,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需求日益递增,必须建立健全小语种行业资格证体系。三是数字平台口译人员考核体系。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交际活动,以平台为桥梁,从数字化服务标准、道德情操、口译效果、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出发,以口译效果为基本要求,强化网络道德,对数字平台下的口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数字时代背景下,广西高校要结合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助数字经济特色,以意识道德教育为根本素养,通过强化跨学科教育、建立行业评价体系和内外结合共建专业职业化教学模式,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师生职业口译团队,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东盟小语种口译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东盟小语种口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林梅,李逢庆.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学习者特征分析[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0(10).[2]徐川.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磅礴之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3]卞云飞,狄天秀.从“课程思政”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

  注: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越南语口译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2019JGB4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湘文,男,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高等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口译教育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曾扬阳,男,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高等职业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

篇四: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作者:王淑娉[1];陈海峰[2]作者机构:[1]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浙江金华321004出版物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页码:215-220页年卷期:2021年第11期主题词: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摘要: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是新时代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全民数字技能的必然要求.数字素养不仅包含人们在数字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字技能,而且包括数字思维、数字价值观等.新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主要就是提升大学生正确认知和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通过数据进行交流、沟通、分析、评价的能力,以及保护数字安全、解决数字问题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理念,顺应时代要求,全面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着力构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体系,切实增强大学生适应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为数字中国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篇五: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思政课堂Ideologicalandpoliticalclassroom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以《国际贸易与实务》为例李宝珠 田薇 吴明明(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00384)摘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着力发挥课程思政在意识形态的教育引领作用,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研究以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内涵出发,在阐述传统课堂教育现存问题和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为例,分析融入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思政改革;实践路径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及其内涵1.课程思政的背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等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目标,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课程教育不仅仅肩负着传播知识的使命,还要求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致力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国家对大学课程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与各高校也相继开启了思政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以上海为起始点,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后,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逐渐清晰。第一阶段,2005年,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第二阶段,2010年,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三阶段,2014年,德育课程改革被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上海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三全130育人”,坚持把“立德”摆在前位,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落实“三全育人”上同向同行,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经党组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不同的专业课程要体现出其课程特点的相应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课程有机融合的关键,是要找准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才有着力点,否则,容易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改革是一场社会趋势,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新形势、新背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课程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2.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立德树人的教育,以人为中心,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一种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培育人才的观念也逐渐从单方面的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知识、品德、价值观等全方面的教育理念。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是以人为本。教育将落脚点单纯的落在分数、排名上,“立德树人”的目标将会趋于空谈。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在教学中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相结合,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坚持立德树人,增加知识人才储备,推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不断前进。高校将思想政治融入非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政熏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课程思政是时代的需求,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将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向培养全面发协调展转变,因此,课程思政要真正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思政教育推进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程的总体规划上进行有效把控,要确保学生有效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价值观和能力培养,正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能针对时事立场、解决问题方式、价值观念

  等方面提出正确见解。二、传统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课程思政建设现状1.传统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1.1课堂的教育模式缺乏“活力”,消磨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呈现的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老师是主动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很少能够独立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变差。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师生之间很少交流意见,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是过去式,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逐渐提高,课堂也相对灵活,但大多课程还是以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很少兼顾学生的道德品格发展。诸此状况,不符合课程思政改革所倡导的全方面发展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1.2学生道德修养培养不足,难以承载社会担当大多专业课程着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提升。现实社会中,一部分大学生虽知识储量丰富,但步入社会工作后却举步维艰,此类学生普遍存在团队意识薄弱、心理调节能力差、承受耐挫能力低等特点;社会责任感和守法意识相对不足,逃避错误,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政治意识薄弱,无法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类学生纵然具有高学历,但未来却很难闯荡出广阔天地。2.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思政教育与非思政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面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注重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我们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要求。然而,从全国各地的推动情况来看,其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对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的方法了解不够。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不知从何下手,缺少专业思政老师指导,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导致思政教育只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其次,有些高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设立过高的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以及不切实际的要求,让教师望而生畏。课程思政不是做表面工作,更不能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要真正服务于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知识与思政教育两方面,学生能学有所得。建设好课程思政的突破点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好思政元素与课程的融合程度和引导方式。现有研究成果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但校情各异,各专业课程也各自有特点,如何基于学生特点、课程特性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值得深入研究,同时直接关系到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效果。思政改革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每个知识点都要与思政内容相联系,而是在合适的内容中合理而又自然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1.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面对经济全球化,2013年,我国实施了一带一路的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我国与各国之间交流不断增加的同时,文化差异也会造成激烈的碰撞不断,从而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传播。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各Ideologicalandpoliticalclassroom思政课堂种媒介了解自身所需信息,但是自控能力较差、政治观念淡薄、缺少自我判断能力、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易被他人观点所支配,受社会上存在的负面信息和外来糟粕文化所影响。例如:香港动乱一事,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下,港独意识在不断被激发,极大地影响了祖国和谐发展。缺少对国家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沦落为崇尚金钱、利己主义的躯壳,与社会主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背道而驰。《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向学生传授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及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对国际贸易的重视程度等,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存在较多国与国之间的比较,较为容易联系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更为深远。2.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2.1提升教师能力,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观念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授课教师需要在专业课知识框架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本质意义,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起到引领表率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在教学准备中,教师不仅要准备好每节课所需要传授的专业知识,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思政与专业想结合的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与课程相关的国际知识、历史知识,关注社会时事,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授课过程中既有针对性,同时又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理念,将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专业知识中,这些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理念,不仅重视传授知识与能力,还要注重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师德师风建设,向教师明确建设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让教师真正理解课程思政。只有不断加深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才能使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把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放到与传授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经验交流活动,分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心得,探讨如何将专业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集思广益,做好课程设计,达到最佳授课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教育。2.2深挖思政元素,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可通过专业的知识和相关的国际热点来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辅相成。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学生更能产生共鸣。引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中国故事,传递爱国理念。《国际贸易与实务》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专业的理论知识、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具有浓烈色彩的中国真实历史故事的引入能让学生对国际贸易有更直观的感受,我国的国际贸易与一带一路的建设紧密相连。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机遇。从历史来看,丝绸之路就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秦汉的海上丝调之路远达非洲东海岸,现如今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131思政课堂Ideologicalandpoliticalclassroom展,国家之间互惠共赢,我国的市场经济蒸蒸日上。这些中国故事会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自信,向学生传递文化自信的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放眼世界,心怀国家。在不同的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在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国际贸易与实务》中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讲授为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买卖双方要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定好各项合同条款,这关系到交易双方在经济上的利害与得失,也关系到公司及个人的信誉问题。在讲述该内容时,教师要强调订立合同的诚信与契约精神,遵守法律和订立合同应该注意的款项。诚信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道德品质,更是进行国际贸易往来的前提,按照法律规则进行贸易能够确保整个贸易业务的顺利进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由于商品的种类、特性和各国度量衡的制度不同,所以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也多种多样。国际贸易中,货物重量的计量单位就有公吨、长吨、短吨等,如果不与对方进行详细确认,卖方出口的货物吨数就可能与卖方的货物吨数不符,造成一方或双方共同损失。在合适的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2.3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相对于抽象的文字描述,实例则是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呈现内容。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也可根据章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案例讲述的任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融入思政教育,明确课程思政的目的,在讲述案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的将正确的思政价值观传达给学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主进行案例分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分享,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还能真正学到知识,得到收获,从而使思想得到升华。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准备案例分析,组员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锻炼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学生要对整个任务进行总体规划,首先,案例主题的选择与课程相应的章节内容相联系,其次是案例的搜集和准备,在准备案例分析时,学生进行大量的资料浏览,甄别资料的可用性,进行侧重点的分类。案例展示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与点评,实现老师与同学平等交流,共同学习。学生切实参与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的发展趋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需要加强发展的方向,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现,利用好教学平台和互联网,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每天都要使用手机和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或者短视频,还可以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举例一些新闻时事和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线上线下都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四、结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需要国家和各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国际贸易与实务》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是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进程的推进。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132形成爱党爱国的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通过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增加了课堂的“活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真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课程思政”课改专项--国际贸易与实务;项目编号:KG19-20”,项目负责人:李宝珠。)【参考文献】[1]卢春龙.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环节[J].红旗文稿,2017(20)[2]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3]马先仙.实施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突破口[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四).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4]毛静,李瑞琴.“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方式探索——以国际贸易学课程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7)[5]谭术魁.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共通性方法[J].大学教育,2020(10)[6]刘亦晴,许春冬.“大思政”视野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45)

篇六: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数字化时代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思考

  摘要]数字化时代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冲击着人们的生活。高校应面对数字化改革浪潮,尽快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与开展。本文以数字化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为根底,剖析了数字化时代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从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分级分类培养模式、构建“理实并重、课岗融通、教法前沿〞的特色整合课程、重构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体系五个方面明确数字化时代下民办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F230-4[文献标识码]A

  根据麦肯锡?中国数字经济研究报告?,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头羊,并且未来开展潜力巨大,而这主要源于体量庞大的中国市场,可观、年轻的网民数量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激增奠定根底;数字化生态与数字化巨头并生;政府不仅为数字化企业提供了足够空间,也是数字化技术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数字化人才质量决定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质量。中国传统企业不会等到完全具备合格数字化人才的时候,才会开启数字化时代转型及升级进程,数字化人才质量问题将是影响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今天教育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独生子女群和最大网民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学习方式、交往形式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传统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机制等等,都需要迫切做出改革和调整。

  1数字化时代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当前人才市场特征,已从卖方市场变到买房市场,高等学校如果不紧跟时代所需要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将带来的是学校品牌力下降,影响力下滑等问题。国家正在加快开展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调整,跨院校的合并、专业的调整正在大幅改革中。从人才培养质量发起的、优胜劣汰的压力正在传导到每个院校、每个专业;如何能更好表达办学特色,如何更好的解决学生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每个院校都在思考的事情。

  2数字化时代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在无论是在内涵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民办高校会计专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专业特色,每所学校都在不断加大建设的投入,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发会计课程资源等等。但实施的结果喜忧参半。有的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处于初级、低端建设,甚至处于实用性不强、无推广应用价值的境地。还有的是重复建设,建设得不够精、细。

  会计专业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能力,侧重于技能应用。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开展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凭证录入、记账、报表、数据统计分析等根底性会计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根底性会计工作需要的人员大幅度锐减。这就使得企业初级财务人才需求紧缩,懂经营会管理财务人员的稀缺,造成会计人员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的偏离。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适应数字时代人才需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2.3实践教学体系陈旧,学生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教育的特色,会计专业虽然有着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对于数字化时代来说已有明显缺陷。目前会计专业实践体系的重心偏于会计根底核算,主要开设?出纳岗位技能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很多学校仍然以手工账务处理为主。虽然涉及会计信息处理、管理决策、财务分析评价等能力方面的培养,但对于云财务、云会计的训练明显缺乏。

  3数字化时代下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在民办院校中定位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了解当下数字技术的开展与先进企业的财务智能应用,以培养数智财务人才为目标为目标。未来财务人才的鲜明特征是,了解当下智能技术的开展与先进企业的财务智能应用,能够结合案例企业业务,通过简单配置,应用典型财务机器人处理业务。

  在数字化时代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逐步开始实施会计岗位能力分级模型,搭建分层分阶段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打造会计人才培养立交桥。首先,以教育部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岗位群及工作过程的分解。其次,在对岗位群及工作过程的分析根底上,划分出关键任务和对重要任务的分析细化。最后,在行业的分类根底上,按照岗位分级能力变化要求对学生层面的知识结构、技能根底和态度素养进行会计教学内容的具体分类,按照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实施及平台、教学观察与评价。

  3.3搭建“理实并重、课岗融通、教法前沿〞的特色整合课程

  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根底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将整个课程分为公共根底课、专业根底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以及大量的专题讲座。教师在开展特色整合课程教学后,应随时反思其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情况是否相符,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方面是否妥当,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应用成效是否良好等。教师有必要评价与总结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便发扬优点、弥补缺点。

  3.4重构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整合。在课程教学中,应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恰当的教学方法、触动学生灵魂的举措。在完备知识体系中,将不同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整合,提高效率是关键。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本钱会计三门课程可以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等教学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来讲,全面预算由管理会计课程传授,本钱核算方法放在本钱会计中。不但节约时间,也使课程体系更加紧密。另外,根底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三门课程也要深度融合,既要有扎实理论根底,还要有一定会计核算能力,为数字化管理决策训练提供根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通过钻研教学案例多实践、多反思,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从反思中总结实践经验,以加强自身学科实践知识。

  其次,应逐步将新技术引进校园。在实践教学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各个课程特色,在校内建立众创空间和财务共享效劳中心,探索代理记账、业务外包合作模式,在完成专业技能实践的同时,实现校企的合作共赢开展。

  最后,为了更好的锻炼会计专业学生的调研与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还可以安排业财一体化、ERP沙盘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等诸多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如开展学习课程并组织相关

  竞赛以赛促学、引用高端虚拟技术提高学生视觉思维能力、实践智能应用提升管理决策能力。

  方法,善于利用各个媒体平台

  现在正处于“云计算〞时代,“云储存〞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下载,这种方便快捷的功能满足了多数大学生期望随时随地下载学习资源的需求。譬如,云盘即为一种专用的网络储存工具,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学习资源共享与其上,学生便可随时随地下载,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钉钉、腾讯课堂、QQ屏幕共享、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平台资源。

  首先,注重人机交互性。课堂课前的人机交互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处理,以及媒体平台对学生学习的记录与反响。譬如,學生可以对微视频的播放进行暂停、快进、倒退或完成视频弹幕等;媒体平台可以对学生的测试题自动评分与反响,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或者媒体平台借助学习分析工具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长、参与讨论的频率等,进而分析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过程性评价提高参考。

  其次,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性与即时性,通过在线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学习,师生可以借助QQ、微信等即时的交互性交流工具,完成文字、图片、视频的交互,及时讨论问题;又可以借助留言板、论坛、E-mail及QQ离线留言、微信离线留言等非即时的交互性交流工具发表观点,师生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复。

  在课程培养设置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思维与行为不走偏,坚持政治意识,与国家政策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保持一致,不教错误的思想、不学违规的应用,不做违法的创新。

  总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每个应用型民办本科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何对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进行有机衔接,也是未来专业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构架体系的设置关键点。

  [参考文献]

  2021〔09〕.

  2021〔07〕.

  【3】郝林晓.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21〔05〕.

篇七: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新时代图书编辑法律素养建构及*培育路径□文│谭小军[摘要]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培育图书编辑法律素养,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用法治护航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培育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时代价值,从理论上阐释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构成要素,提出应在充分认识图书编辑法律培训教育属性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探索培育路径:设置以“精准”为理念的多维度培训课程;建立协同教育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参与性。[关键词]新时代编辑法治思维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任务,也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图书是文化的载体,编辑是图书出版的把关人,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新时代,构建文化强国,推动我国出版业繁荣发展,亟须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业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通常是编辑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学术素养、人文素养等,编辑的法律素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上对编辑法律素养的研究不多,实务上关于编辑法律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新时代,图书出版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之下,图书出版模式与发行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市场化竞争也更加激烈,各种法律风险层出不穷。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提升全民族法治素养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用法治护航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用法治思维推动出版文化事业发展。在新时代,培育图书编辑法律素养,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价值。1.出版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需要编辑具备法律素养我国的出版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战线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的相关规定,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出版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其中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就是使共产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体现党的主张,体现人民的意志。[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因此,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与出版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图书编辑而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需要政治素养,更需具备法律素养。2.防范出版活动法律风险需要编辑具备法律图书编辑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出版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法律素养,切实提高运用法素养图书出版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优先的情况下,一、培育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时代价值*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字时代全民阅读立法研究”(17YJC870017)阶段性成果2021年第01期CHINAPUBLISHINGJOURNAL43要参与市场竞争,寻求经济效益。出版活动中各种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出版和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如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出版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管理、基于微信等自媒体的宣传营销等。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的近五年时间里,涉及出版社的裁判文约有7000件。这些涉及出版社的法律纠纷与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图书出版活动中,图书编辑应具备法律素养,提高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确保出版活动始终处于合法合规的边界之内。3.推进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编辑具备法律素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出版国际传播能力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编辑策划与创新能力、版权交易能力、推广与营销能力、受众服务能力。[4]图书出版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出版走出去战略密切相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图书编辑运作相关出版走出去项目时,除了具有以上四种能力,还必须具备法律素养。特别是在出版走出去的版权交易中,需要掌握国内版权法知识、涉外图书版权管理规定、国际版权公约知识、贸易对象国家或地区的版权法知识以及版权贸易管理规定等。因此,推进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图书编辑具备法律素养。4.加强普法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编辑具备法律素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部分指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普法宣传,弘扬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442021年第01期CHINAPUBLISHINGJOURNAL出版作为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理应肩负起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的行业使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行深入、全面、立体的出版宣传。[5]图书编辑只有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才能策划符合读者兴趣和需求的普法图书选题,才能更好地加强普法宣传、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二、图书编辑法律素养建构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不同的学者对法律素养构成要素具有不同的认识。本研究认为,法律素养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信仰四个要素,其分别可归入认知、理念、能力与情感的四个维度。[6]图书编辑应具备的法律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认知维度:掌握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知识指有关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认识和经验,它是认知的客体。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对相关行为和问题进行基本的认识和判断。法律知识的欠缺往往容易导致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在法律的框架之内而触犯法律。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刑法理论中的法律认识错误。在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不具有相关法律知识,容易侵犯著作权、违反出版行政法规甚至触犯刑法。掌握与图书编辑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一方面应掌握一定法律常识,熟悉一定的法律语言和专业术语;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的法定权利、义务。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法定权利、义务主要体现在宪法、民法以及出版行政法规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宪法规定,出版单位和编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出版发行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应尊重和保护作者著作权,如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演绎权、获得报酬权等;图书出版单位也享

  有传播者的部分权利,如版式设计权等。出版单位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授权使用合同,还可以获得部分著作权的使用权,如专有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部分权利的转授权等。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应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人身权。第四,《出版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了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在图书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等行政管理中的权利、义务。2.理念维度:具备与编辑工作相应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内在领悟及领悟到的感觉、感知、观念、态度和情感等心理观念因素。法律意识既是法治社会的产物,又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这种心理感受会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7]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主体即使具有相关法律知识,但由于缺乏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也容易知法犯法。在图书出版工作中,大部分法律纠纷都是由于编辑法律意识不强而导致的。与图书编辑工作相应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风险意识和程序意识。第一,权利义务意识方面,图书编辑应认识到,权利与义务对等,对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如有违反,必将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图书编辑应具备权利义务意识,积极行使权利和履行相关义务。第二,法律风险意识方面,图书编辑应具有防范侵权风险、合同违约风险以及行政违法风险的意识。侵权风险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人格权、财产权等风险,合同违约风险主要包括违反出版合同、宣传合同、销售合同等风险,行政违法风险主要包括从选题策划到审稿、编辑加工、印制、销售等环节违反行政法规的风险。第三,程序意识方面,图书编辑应具有按出版行政管理规定履行申报、审批程序的意识。此外,在出版工作中,编辑还应具备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请示汇报以及保留相关证据的程序意识,如保留与作者之间就重大事项的聊天记录、作者印前签字的书稿等。3.能力维度:具备与编辑工作相应的法律能力法律能力指公民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处理矛盾和冲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法律预判能力、维权能力和护法能力三个方面。[8]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法律能力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第一,预判能力,对编辑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有一定的预判,避免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著作权法、民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做到自觉守法;第二,维权能力,当出版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如打击盗版维护版权等;第三,护法能力,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应敢于同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4.情感维度: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如有的人对法充满敬畏、深感信服;有的人对法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法律信仰指社会主体对自己生活状态下国家法律极度的认同、信服和敬畏并自觉自愿将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态度。[9]依法治国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核心任务,其基础就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新闻出版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本身就具有法治宣传教育的功能。作为图书编辑,应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从内心真诚、理性地认同和拥护法律,培育守法精神,将法治观念内化于编辑工作过程中的行动指南,实现法律信仰从自发到自觉的提升。三、图书编辑法律素养培育路径新时代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培育必须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根本遵循,充分认识图书编辑法律培训的教育属性,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的新路径。1.设置以“精准”为理念的多维度的培训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干部培训工作强调“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10]这一培训理念的创新对开展图书编辑法律培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实践中,图书编辑的法律培训常常由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导致学员缺乏兴趣,出现坐不下来、静不下心、学不进去的问题。从性质上看,编辑法律培训属于企业教2021年第01期CHINAPUBLISHINGJOURNAL45育培训,只有在短时间内能转化为工作绩效才能充分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实效性。所以,精准了解学员的需求以及精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训课程设置的基础。培训课程应以法律素养的四个构成要素——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和法律信仰为具体目标,针对每个具体目标设置相应课程内容,最终形成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塑造法律意识、锻炼法律实践能力和培育法律信仰的多维度培训课程。2.建立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司法机关等互相配合的协同教育机制协同教育理论强调各要素的协同创新,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培育,也应引入协同教育理论,建立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司法机关、出版单位等互相配合的协同教育机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培育图书编辑法律素养的工作机制,将其纳入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之中,并设定考核目标;针对出版行政管理违法和图书侵权等问题,可以定期公布相关案例并组织专题培训。行业协会应加大出版法治宣传,提高图书编辑的守法和规则意识;还应多组织出版法律专题培训,并将相关专题培训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学分挂钩。司法机关参与法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场景效应,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一方注释:面,司法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培训授课,提升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图书编辑定期到法院旁听图书侵权案件的审理,让庭审旁听成为法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出版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规范流程预防法律风险;还应建立追责制度,强化图书编辑的责任意识。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参与性随着5G网络的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为教育变革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升图书编辑的法律素养,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学习资源、提升学习体验性。第一,建立数字化资源平台,将名师课堂、经典案例分析、微课堂等数字资源实现共享。目前,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选课中心”,有一定数量的以政策法规为专题的视频课程,但总体上数量较少、针对性和互动性不强。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针对性和互动性。第二,丰富学习形式,利用虚拟情景教学提升体验效果,如虚拟模拟法庭、普法游戏等。最后,设计针对编辑法律素养提升的手机APP,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向编辑推送普法内容。(作者单位:西南大学)[1]查朱和.新时代编辑素质“六要”新要求[J].中国出版,2020(7)[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4]黄先蓉,马兰.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策略研究——兼论政府如何助理出版界“讲好中国故事”[J].中国编辑,2018(5)[5]宋姣,赵云博.新时代出版编辑领军人才法治思维培养[J].中国出版,2020(15)[6][8]马亚利.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构成维度与培育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张训.法律认识三阶梯,你在哪一层[N].检察日报,2016-12-13[9]曹广婷.刍论法律信仰[J].理论导刊,2004(11)[10]李明.培训要讲精准化[N].人民日报,2016-04-21462021年第01期CHINAPUBLISHINGJOURNAL

篇八: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第13卷第11期 Vol.13No.112022年6月 June2022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路径探究龚曦(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良好的数字素养培育已然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数字素养的价值释意与传播矩阵建构入手,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做法与工作案例,探索紧扣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结合、融合三个载体、提升四项能力的“1234”网络思政育人模式,并针对网络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提出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引领大学生“思想认识”、优化工作室“网络产品”等对策建议,将媒体语场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线上和线下实践活动等,用契合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征的媒介技术手段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引导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新时代;融媒体;大学生;数字素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1-0047-03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重要部署,“十四五”规划擘画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一、价值释意与矩阵建构近年来,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不断探索,建立融媒传播矩阵,打造数智产品,建设“大中小学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评选“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重点建设200个高校思政类网络公众号,汇聚一批精品课程,推出一批网络课堂,打造一批“明星”讲师等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1]。可以说,高校融媒体平台构建不仅做好媒体融合发展,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发挥针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塑造和引导作用。正所谓“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的维护也需要提升网民数字素养为其保驾护航。“数字素养”最早起源于1994年,以色列学者将其概括为“图像或图片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处理新媒体能力)、信息素养、情感素养(识别虚拟化空间真伪能力)”等五个方面[2]。如今,更强调受众能够“在复杂信息传播环境中辨别虚假信息与误导性信息,准确及时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2021年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明确“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4]。二、融合实践与提升路径高校融媒体平台应不断深化网络思政守正创新,增强正面宣传吸引力和有效性。北京大学早在2013年便将网络素养课程体系纳入网络新青年培育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辨别真伪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和界定善恶能力[5]。笔者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不断开拓“互联网+思政”工作格局,整合资源建设了融媒体工作室,不断融合内容、人员、平台、资源等,探索构建了“1234”即“一核心、两结合、三载体、四能力”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模式,旨在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扩宽教育渠道,着力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一)紧扣一个目标——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可以一流学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精准教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G05;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开放课题“数智赋能时代网络思政教育分众滴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YB0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郑州大学)2021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开放课题资助“‘四全’媒体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路径探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ZUKFYB202109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

  4基金课题科专业建设为背景,理顺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传播体系,打造大学生数字素养“课程思政”,将媒体语场不断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线上和线下实践活动等,用契合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征的媒介技术手段,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实现两个结合——老师指导与学生互助相结合、线上共享与线下活动相结合1.教师指导与学生互助相结合组建全覆盖、多层次、专业化的融媒体语场是关键。要有效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将其运用到新兴媒体的信息内容采编、推广运营中;要配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指导老师,邀请专业学科方面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参与平台建设,配齐专用设备,提供工作场地、硬件支持、技术支持等条件与保障,着力引进先进传播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运营能力。同时,探索组建院班宣传一体化工作队伍,院级根据分工设立不同部门,班级形成采、编、创、摄等小组,采取考核机制,激励全员参与、师生共创。2.线上共享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创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整合、优化校园微信公众号、APP等各类移动终端平台,依托各类实践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格局,着力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骨风貌。如学院融媒体工作室结合文化旅游类社会实践平台,以励志典型榜样为蓝本,创作微电影《琴声距离的推算》;赴井冈山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创作改编的井冈版《刚好遇见你》《井冈之光》歌曲一度在200所参与高校中广为流传,并在团中央官网发布;赴韶山、绥宁插柳村、雪峰山、山东威海乳山等拍摄红色文化Vlog、扶贫宣传视频、节庆创意抖音视频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联合“T度空间”创新创业办公室、在校大学生创业公司展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瑞华航研学旅行有限公司等,融合国家级线上教学金课“从创意到创业”建立线上互动微社区、线下沙龙、创意策划大赛等,推进双创工作生态建设。(三)融合三个载体——易班工作站、网络文化工作室、院班一体化传媒工作队伍“融”的价值在于深度融合传统媒体积累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等优势与新媒体技术优势,借助融媒体立体化矩阵传播形成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融媒体平台整合后,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采编流程,打造各具特色的媒介平台,如网络文化工作室侧重于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堂的制作发布,依托学校48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微平台推广传播;易班工作站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宗旨,推送一批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原创作品,如开展以“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网络教育活动,通过漫画、朗诵、歌曲、书法等方式以“艺”战疫,讴歌战“疫”精神、宣传防疫知识、创作有温度的作品;网络文化工作室还可围绕时事热点,每月发布传媒主题,院班两级宣传队伍围绕主题组织班团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主题图片、视频纳入媒介资源库,为媒体平台建设提供素材支撑。(四)提升四项能力——数字媒介素养获取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传播能力1.拓宽媒介获取能力提高媒介技术运用以及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如发挥二级团组织功能,以团校为抓手,开设新闻采编、摄影摄像、PS软件教学、微信推文制作等技能培训;落实院长、专家、教授开放日活动,及时回应青年诉求;打造精品栏目,取材榜样力量、防诈防骗等身边故事,以微漫故事等创新形式传播;针对学生需求,邀请相应行业优秀校友分享大学规划设计、职场能力提升等经验,拍摄线上“就业指导”“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主题的微课堂视频,最大限度发挥校友力量。2.夯实媒介分析能力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水”“信息焦虑”,高校应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数字素养的系统化、科学化培育。一方面,二级学院与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学校媒介平台“众筹智慧”,开展线上线下宣传队伍培训,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媒介和媒介资源,树立正确和科学使用媒体的观念;另一方面,与实习单位共建实践基地等,围绕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文化发现等方面开展网文撰写、短视频创作、二次元动漫绘制等,在实践中利用媒介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3.强化媒介评价能力当今社会,“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格局已经形成,高校应主动设置议题引领舆论,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如学院融媒体平台开办《旅院青年说》栏目等,尤其是疫情以来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精神风貌。另外,以“1+1青评”栏目开展“文艺市场的符号价值”“民族酒店品牌成功之道”等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的话题展开积极讨论,思想火花的碰撞将促进学生

  提高思辨评价能力。4.赋能媒介传播能力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高校要有效整合、科学阐释海量信息,优化传播内容,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引领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在传播过程中,融媒体中心要善于运用青年人特有的的话语体系风格,引导师生主动到网上去“打桩”,争当红色网红,传递党的温暖,传播党的声音;以不同的样态、不同的风格引导、凝聚和服务青年,弘扬主旋律。如学院融媒体工作室团队前往湖南红色地标,以手绘漫画形式创新讲述反映共产党与当地百姓的鱼水之情的红色故事,挖掘当地雷锋青年故事,拍摄拟人化动态短视频等,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省文旅厅官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在抖音、湖南IPTV等商业媒体方面也得到不错反响。三、育人思考与建设启示高校要抓住网络思政育人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改革学校“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一)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随着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发展,高校宣传阵地越来越多,但未形成合力,发力较为分散。一是整合“省—校—院—班”四级媒介资源,形成“报网端微屏”传播矩阵;二是以融媒体工作室建设为聚合点,做好数字素养人才培训、内容孵化、产品输出一体服务;三是注重将文字模态的语汇文本、视觉模态的影像文本、听觉模态的声音文本有机结合,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化素材、亲和力语言,弥补理论阐释的枯燥乏味,着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二)引领大学生“思想认识”强化大学生数字素养与国家成就、民族发展情感认同,形成价值共识、行为意向的“最大公约数”。一是探索和创新数字素养教育,积极开展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相关法律知识等的学习教育;二是改革课程设置,分级分类制定明确的数字素养能力要求,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的独立式课程或融入式课程;三是积极整合社区、企业、媒体力量,开展参与式、交流式、拓展式体验活动。(三)优化工作室“网络产品”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9岁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应用的使用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6],因此如何以大学生群体流行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以及热衷的活动开发设计网第13卷第11期 Vol.13No.112022年6月 June2022络文化产品至关重要。一是用活网络热词,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解读好党的方针政策,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二是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融入VR、AR、元宇宙等概念,打造一批虚拟仿真线上精品课程或者短视频教学课程;三是打造“信息暖房”,充分挖掘校本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推出一系列微电影、微漫画、微文创等正能量网络文化产品,激活学生参与网络思政育人积极性。四、结语“十四五”时期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目前围绕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的研究成为热点,涉及人工智能促进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高等教育改革等领域文章层出不穷。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变革,高校也要加快推进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和应用,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智慧教学平台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高校要协同用好商业化、社会化互联网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同时,强化大学生数字素养的价值引领,强化全民数字道德伦理规范,避免人工智能引发的数字鸿沟、隐私侵犯、刻板效应等不良后果,增强全民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意识,尤其是社会认知、受众情感使融媒体矩阵传播网络话语“圈层化”现象而引发的意识形态挑战,织密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网络保护安全网,切实营造好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参考文献: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EB/OL].教育部思政司,http://www.moe.gov.cn/s78/A12/gongzuo/yaodian/202103/t20210317_520288.html,2021-03-17.

  张新勤.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探讨[J].河南教育,2021(7):37-38.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582647.htm,2020-11-13.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委员会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2021-11-05..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53.[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02-25.作者简介?龚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ofNewsResearch

  49[1][2][3][4][5]蒋广学[6]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篇九: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浅谈高校数字领导力的现状与培育路径刘

  霞摘

  要:数字化技术对高校领导力的管理效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数字化挑战不断升级?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通过分析高校数字领导力的内涵、现状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结合数字化时代特征?提出了高校领导力提升的对策及培育路径?对于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数字领导力?领导干部?教育管理

  的变革与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及方式方法?高校正在逐渐进入数字化教育管理时代?新冠疫情加快了数字信息技术与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变革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精准捕获数字时代的信息与资源?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更好的进行人才培育?提升教职工数字化办公效率?充分发挥数字领导力效能成为高校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通过剖析高校领导干部的数字领导力现状及挑战?从而开发数字领导力培育路径?为高校领导干部提升数字时代管理能力建言献策?一、高校数字领导力的内涵高校数字领导力是指高校中高层领导干部具备的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融合的先进思维?通过一系列数字技术为媒介吸引教职工共同促进高校沟通、变革、行为和绩效朝有利方向发展?并依赖于社交互动将线上与线下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紧密结合的领导能力?数字化信息技术涉及高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强数字技术的认识与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效率?有研究指出将数字领导力可作为一种发起最终能改变学校的巨大变革文化?因此?不断丰富、更新与调整高校领导力内涵与结构是促进高校变革、文化构建的重要途径?二、高校数字领导力的现状及挑战地域及学校层次差异使得目前高校数字领导力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从战略思维、洞察变革、沟通互动、数字化技术支持及管理等方面系统进行现状分析并归纳所面临挑战?总结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未来的数字领导力培育方向?战略思维方面?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场认知与思维革命?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教学实践为主?学校中高层领导干部的观念较为保守?一直以来的日常管理遵循按部就班管理模式?新冠疫情的爆发使腾讯会议、钉钉、企业微信等虚拟办公软件逐渐进入教学与管理活动?领导干部对数字化的认知与学习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然而?信息化战略部署方面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数字领导力的应用局限于教学、会议等方面?如何从上而下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积极构建学校数字化愿景?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向?适时调整高校数字化转型的优先级?进而促进全体教职工对高校数字化转型做出长期战略承诺与工作投入至关重要?洞察变革方面?数字技术对于高校组织结构的冲击不容置疑?在高校教学、科研与人才竞争的多方压力下?中高层领导干部缺少洞察、响应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视野和决策力—112—将会导致高校影响力持续走低?因此?中高层领导干部必须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文化建设、行政管理等活动主动发起变革?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管理变革处于追随模仿状态?通过学习高水平院校的信息化应用与决策手段?进行自我应用?由于数字化迭代和渗透力极强?单纯的模仿与追随并不能达到有效的变革目的?所以?领导干部需要勇于接受和承认数字化认知的局限性?发动集体智慧?提升信息掌握能力和洞察能力?确保学校数字化转型不落伍?沟通互动方面?沟通和社交能力是领导力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解决问题、建立信任和资源共享等领导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虚拟化沟通独领风骚?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清晰的认知到沟通互动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偏向于开展多样、灵活、个性的教育模式?然而?虚拟化办公环境的弊端逐渐凸显?如何促进教学办公高效先进、沟通互动连贯有效、社交资源安全丰富?是增强数字化沟通协作能力与建立社交信任必须重视的问题?数字化技术支持及管理方面?数字化技术支持是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的硬实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学校信息技术水平趋于平均?办公系统单调化、新媒体效力不足、课堂媒体应用单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突出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实践的作用?丰富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加大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学研投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避免踏入故步自封的信息管理僵局?综合来看?应用型本科院存在信息化投入有限、资源丰富度低、管理模式固化等问题?领导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认知不全面、战略布局缺乏系统性、洞察变革能力缺失、沟通互动模式单一、信息化管理滞后等领导力效能低下现象?未来在高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不断深化数字化战略思维?加强数字化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渗入?促进教育管理数字化全方位发展?三、高校数字领导力的提升对策与培育路径数字化力量正在不断冲击和颠覆高校管理者的认知、思维与管理实践?传统的、单一的战略思维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数字化革命?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领导力发展现状及困境?制订有据可循的数字领导力提升对策?提升高校中高层领导的数字化领导力、洞察力、战略制订和执行力?以最终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成功迈入教育管理数字化时代(一?)提升高校管理者的信息素质?

  高校领导的信息接收

  、消化与应用能力是促进高校数字加强数字领导力建设(下转第114页)

  职工不仅需要专业能力和素质?更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和法律素养?这样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成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如今的信息化大背景?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所以改变绩效考评标准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人才、综合考虑复合型人才的绩效?可以大幅度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服务水平?(三)创新人力资源管控思维?推进管理制度的优化在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人力资源管控的思维方式?摒弃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推行管理制度的优化?首先在管理者的思路中?应当建立“互联网+”思维?将这一思维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其次要在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中树立起信息化的理念?将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应用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并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倡导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四)依托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事业单位可以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组建智能化的管理服务框架?比如事业单位可以购买一些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QQ、微信、钉钉等免费的信息化沟通平台?逐步构建起一体化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人事部门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软件进行考勤、活动、福利待遇、职工培训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提升成员的协助程度?此外也应注意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防止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外泄?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要定期的核查系统的安全防御机(上接第112页)化管理的关键素质?结合“中国数字教育”行动计划内容与高校领导者信息能力现状?首先?需要提升数字资源共享能力?如挖掘并开发优质课程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其次?提升教育数字化意识?构建数字化智能空间?开发数字教材?鼓励教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授课效率?再次?提升数字化反应与应变能力?数字化时代蕴含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领导必须具备实时洞察力?根据外部数字环境变化做出信息管理反应?然后?增强创新导向信息能力?强调面向未来的信息创新应用能力?鼓励领导干部参与制订学校数字化发展长期规划?就数字技术、平台搭建、软件应用、日常数字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整合?不断加强信息创新管理?最后?聚焦高校教职工数字化思维架构、数字化战略执行、数字化高校文化建设三个关键层面进行数字领导力开发与提升?(二)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决策与变革能力运用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技术?获取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在教学、生活、办公等不同教育管理领域的数字化特征?对标找差?找出目前数字化教育管理的短板?并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战略布局?通过研修、交流形式提升领导干部的数字化思维?开拓其数字化眼界?建立清晰的战略导向与决策方针?提升信息识别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分析洞察能力、决策执行能力?教育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校个性与特色?切勿一味模仿其他学校进行变革?使数字化技术最大化应用至学校优势专业、课程及项目?保持学校龙头专业的地位不动摇?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扩大优势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针对数字化教育革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制?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力资源信息的安全性?采取了以上的措施之后?可以大大的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能够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紧密联结?四、小结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不能故步自封?要从找到自身不足开始?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互联网+”技术?在此基础上要学习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取得更好的成绩?完善职工信息技术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配套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管控思维?推进管理制度的优化?并且依托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陶平.“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2]毛羽琪?李月琴.互联网视角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思路[J].财会研究?2019(1).[3]李世民?王德兵.互联网+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电子化途径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8(7).[4]吴文新.浅析“互联网+”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人才资源开发?2017(7).作者简介:史琦?南京市高淳区房地产管理所?整?优化办公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三)加强数字化沟通互动?增强信息技术管理能力数字化技术极大改变了工作沟通方式?虚拟化沟通及居家办公成为目前的工作热词?如何使数字化沟通的有效性全面代替工作场所沟通的有效性?是提升数字领导力的关键路径?各种网络平台缺乏工作场所的情境性特征?时间、资源及办公状态均需要沟通协调统一?如何选取合适的沟通平台、监督学生有效参与网络课堂、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完成度、确保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有效性、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等一系列教育管理问题对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严峻的考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制订部门数字化管理规范?加强数字沟通的风险控制?加大信息化技术的投入?确保雄厚的信息资源为高校虚拟办公管理提供坚实的后盾?定期进行学校各部门间的协调调度沟通?最后?借助“数字化”时代的东风?加强学校抵御各种危机与风险的沟通协调能力?从而保障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1]杨雪梅.试论数字时代民办高校校长领导力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6(2):65-68.[2]李燕萍?苗力.企业数字领导力的结构维度及其影响———基于中国情境的扎根理论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26-137.[3]于天贞?张晓峰.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内在作用机制[J].现代教育技术?2019(6):100-107.作者简介:刘霞?徐州工程学院人事处?—114—

篇十: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现状与培育路径

  

  Digital数字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路径探讨许 桢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80【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融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数字经济对从业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时代价值,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第二课堂等四个维度,探讨了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路径。【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显著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各国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公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一系列品质和技能,包括数字的获取、使用、评估、交流、创新。2021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数字经济规划》),将数字经济列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由于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衍生出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而数字技术的进步高度依赖数字化人才,可见,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具有一定数字素养与技能员工的参与。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国家育才的责任,在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化对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对于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当下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时代价值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民众所需要具备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数字技术引领和推动下,网络直播、短视频、网络影视剧等数字化产业不断涌现,同时,利用数字技术破解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难题、补齐存在的短板,使传统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式迸发出新的活力。数字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良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的高低。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学历,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知识储备充足,他们是推动数字经济的生力军,其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数字经济的推进效果。

  ShanghaiBusiness1月刊2023其次,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本质上是创新型驱动经济,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大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其技能,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公司要想取得业务领先,就必须拥有能够有效、全量收集和分析大数据、产品、环境等信息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同时,还要通过对这些信息要素的综合利用实现技术创新,这就需要将来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在校期间不仅要具备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等数字素养,同时,还要具备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与技能,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对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整理、聚合、分析,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后,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数字意识和严密的计算思维,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强,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领头羊、主力军。通过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数字化建设中坚力量,以点带面、以强扶弱,激发全民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提高,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和创造力。三、目前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存在的问题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事关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大局。2021年11月5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高国民大数据能力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行动纲要》的规定,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通过数字工具浏览和检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过滤、评价、分享的能力;运用数字工具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对数据进行维护,并能采取可控的安全措施等能力等,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在数字素养与技能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数字获取能力是数字经济时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检索能力,有的甚至检索信息很“专业”,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检索或浏览与娱乐相关,利用专业工具检索或浏览与专业和学习相关内容则不多。大多数在校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本专业的数字资源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对“中国知网”等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利用也只局限于学年论文、毕业设计,尚不能利用专业系统的数字资源,帮助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形成专业的、全面的、有深度的线性知识体系。数字操作基础薄弱。数字经济的发展本质上要求不断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创新驱动,这对大学生使用数字技术及创新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字操作基础知识,只会通过某些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比如,作业答案等),但对所查找到的信息不会做进一步分析,更谈不上对查找出的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此外,大学生对接触到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运用数字工具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并将其应用来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不强。这导致四年学业完成后,论文不知道如何写、PPT不会做、文档与表格只会简单基础操作等现象普遍存在。数字权利意识淡薄。数字经济时代极大拓展了数字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使得瞬时传播成为可能,然而这对于数字产品权利的保护形成了挑战。大学生作为数字产品的消费者和传播者,存在对数字权利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抄袭、造假、侵权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数字产品权利意识,对于从网络、书籍、论文中获取的数据、图片等内容未经原作者许可擅自处理,从而造成学术不端,甚至引发纠纷。另一方面,对自己数字产品的保护不到位,对著作权、发明专利等保护手段不了解,缺乏对数字作品保护的计划和措施,导致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盗取成果。数字安全防护缺乏。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构建一套完整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大学生作为数字经济参与者和数字信息的传播者,还存在数字安全意识薄弱、自控能力不强,导致不加辨别随意转发或者传播不实信息的现象频繁出现。部分大学生对数字安全的认知主要通过朋友圈、网页浏览等途径了解,他们热衷网购和交友,对购物和社交网站上提出注册个人信息的要求疏于防范,错误地认为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离自己很遥远,即使隐私信息泄露,由于自己不是“大人物”,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数81Digital数字

  字安全素养亟待提升。四、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路径2022年3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提高数字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筑牢数字安全保护屏障等任务。大学生作为未来数字经济时代工作的中坚力量,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与数字化适应能力,是国家数字化人才的重要来源。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是要强化大学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必备的数字能力,提高数字安全意识,从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出发,将数字素养与技能融入大学生平日里的学习中。为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将数字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增加数字素养教育相关内容,加强数字经济有关内容的教育,宣传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的知识。同时高校应根据适用原则,加强思政课程的针对与时效,以此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对数据表象背后的规律、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科学全面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方式。其次,要加强数字安全保障、伦理道德教育,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强化科技活动所必须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意识,建立初步的数字产品权利价值观。第三,加强数字治理教育,增设一些网络空间安全、隐私保护等案例,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范。二是将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在数字环境中,大学的各门课程都应有机地整合与数字知识、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相关的元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和思维,并教育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优先使用数字技术工具。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的内容。如,通识课程增加《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在专业课中增加《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其次,教师要增强其数字化教学能力,强化因材施教与精准教学本领,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与途径,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最后,要注重数字技能的运用,在日常教学过程82中加强对信息检索、数据分析、排版设计等内容的练习和考察,实现学业能力和数字素养的双提升。三是将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融入实践课程中。一方面,加大学校与企业或研究所合作力度,鼓励各专业与企业或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数字化平台,制定数字经教育标准体系,为学生营造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实践、实训环境,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合力。另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结合数字化产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教育课程,开发一批优质的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案例,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学生社团等载体,开展动画制作、图文编修、编程、数据采集等数字技能训练,激发同学们学习和利用新技术的兴趣,优化大学生知识理论体系,提升大学生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四是将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融入第二课堂中。通过在第二课堂中创新融入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强化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吸收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例如,邀请业界专家就网络安全、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举办讲座,邀请已毕业的杰出校友讲解数字经济时代的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明白目前所学知识与技能与今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匹配性,了解数字时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拓宽新的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字技术观,尤其是正确的数字价值观。此外,还可以依托某专业社团或暑期社会实践这类项目,通过做项目、参加比赛、动手实践、到企业实习等,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参考文献[1]夏学平等.加强数字化发展治理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J].服务外包,2022(4):60-62.[2]王淑娉,陈海峰.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价值、内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215-220.[3]马星,冯磊.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策略[J].江苏高教,2021(11):118-124.[4]程焕文.中国迈向数字文明社会——《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时代价值与图书馆的时代使命[J].图书馆论坛,2021(12):2-5.[5]黄燕.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培养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3):82-85.[6]凌征强.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现状、问题与教育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7):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