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17篇

时间:2022-11-29 17:30:04 来源:佳谦文档网

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17篇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620062020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17篇,供大家参考。

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17篇

篇一: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62006202020202020年提出提出提出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产学研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之间促进科研机构之间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2010202020202020年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形成协调合作的有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字:协同创新

  高校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

  -1-

  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Sloan'sCenterforCollective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式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第二章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

  -2-

  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具有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以及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仍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进行。因此,在借鉴“研学”协同的柏林大学、“产学研”协同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政府主导下,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不断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通过开放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开发、应用人才队伍培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些纲领性文件都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机构、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

  -3-

  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第三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逐步开展了协同创新工作。设立了学科交叉研究专项,培育新兴研究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建立共享研究平台等,在校外参与地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建研发基地,与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申报科技研究项目,整合校内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有效地推动了合作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深入化。第一、各有所长,不愿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各个人员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单位、这些人员一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都是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很难把他们组织和聚合起来。第二、利益失衡,不想协同。科学原理、中试成果、企业最终产品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是目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调动科学家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使得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第三、思想各异,不好协同。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利益诉求存在天然差异;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追求的目标也并不相同,高校需要产出科研成果,企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

  -4-

  府需要GDP增长。第四、各自为政,难以协同。各个单位之间存在条块分割。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部门甚至归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而且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人事关系等都在各自为政的条条块块之内,这使得协调创新中的协调组织工作艰难。

  第四章高效协同创新的一些建议

  第一、多方联合。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在许多学科方向上,已汇聚了创新队伍,搭建了一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联合国内外有关高校、政府部门、有关行业企业,以实质性协同为基础,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重点,探索科技资源高效共享机制。第二、行业协同联盟。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共享研究资源和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对于一些企业集中度很高的行业,比如石油、铁道等行业,要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虽有一定规模,但集中度相对不太高的行业,比如钢铁行业,高校就有可能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一些的作用,第三、校地合作。高校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优势,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积极融入国家

  -5-

  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打破学科界限,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重大问题提高服务。第四,加强深度融合。发挥高校的特色与优势,联合省内外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就相关问题、困境,共同商讨,共同解决,力争突破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不断加强融合。

  第五章高效协同创新的前景

  综观国内外协同创新经验,协同创新的根本在于利益协调,政府和产学研用各方都必须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我国2020年的科技和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对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

  -6-

  

  

篇二: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

  

  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XX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XX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

  

  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XX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

  

  20XX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

  

  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篇三: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池本军【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18-20)【作者】池本军【作者单位】马鞍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大力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投入方面,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6亿元,占GDP比重达2.51%,居全省第3位。成果创造方面,2017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64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2018年1—9月,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31件,均居全省第3位。成果转化方面,2017年全市技术交易额12.25亿元,截至2018年10月份完成9.37亿元,均居全省第4位。产业培育方面,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48家,居全省第3位。2018年以来,马鞍山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近三年开展产学研活动876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39项。

  一、健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驱动力1.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先后制定印发《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马鞍山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马鞍山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管理办法》《马鞍山市专利资助办法(暂行)》《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形成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扶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如:对引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给予新增研发仪器设备最高1500万元资助;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等。2018年首批共796个项目兑现市科技创新政策,兑现扶持资金8837.17万元,组织147个项目申报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创新政策,申请兑现资金3807.2万元。2.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财政科技资金重点投向产学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运用“拨、投、贷、补、奖、买”等手段,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投入方式由原先单一的“事后”补助向“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结合转变。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等政策,做好事前引导。对处于技术攻关期和突破期的企业,积极帮助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做好事中支持。对已经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项目等,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做好事后奖补。3.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财政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设立6000万元的市创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通过保费补助、贷款利息和评估费补助等方式,大力推进科技保险与专利权质押贷款,2018年共

  12家企业投保科技保险,保额达6.16亿元,6家企业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7600万元。二、搭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载体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力1.大力深化校地合作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积极招引大院大所。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市校合作关系。市政府及县区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各类研发专项11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市科技局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签订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协议,继续开展深度合作。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与中科院过程所签订协议共建中科战略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已促成2个重大创新项目在马鞍山落地。近期,正积极对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轻量化研究院,目前已凝练出全市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需求及重点企业技术需求9项、重点技改需求24项。2.积极组建研发平台依托马钢、华菱、安徽国星、中冶华天等重点企业,新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全市共有各类研发平台682个,其中国家级14个,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先后组建了安徽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和县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南京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南航(马鞍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等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县区、开发园区全覆盖。3.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与马鞍山市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借助外脑助推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先后组建“高性能建筑用钢”“冶金矿产资源

  高效开发利用”2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机床刃模具产业、LED产业、磁性材料、冶金及矿山装备再制造等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全市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借力区域创新合作参与起草《南京都市圈科技专委会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创新协同发展。对接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战略合作,谋划在马鞍山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分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目前,全市企业正在与南京市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共90余项。三、培育壮大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主体,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纳力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引导企业依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借力登高”,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81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省级评审,75家重新认定的高企全部通过省级评审,预计净增高企61家。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2018年,4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切实做好政策兑现工作,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排忧减负。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56亿元,143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4.39亿元。

  2.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小巨人”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承接、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实施了一批产学研项目。2018年上半年通过验收的首批3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42.77亿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29.04%,3年培育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86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目前有78家企业经部门联合初审,进入2018年度科技“小巨人”的评审。

  3.实施“诗城英才”计划注重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政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马鞍山出台了《关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诗城英才”计划,推进“龙马”“骏马”“驿马”工程和本土人才培养“1221”工程、人才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新组建院士工作站3家,累计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柔性引进院士21名。累计招引培育44个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84人,扶持资金累计1.68亿元,其中8个团队入围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018年又有28个团队申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已完成评审并推荐了16个团队进入江东控股遴选程序,将择优扶持。四、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良好生态,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合力1.对接活动有声有色以化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活动。2018年,与清华大学共同举办2018清华大学(马鞍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签约仪式暨产学研对接会;赴合肥参加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4个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组织70余家企业携117项技术需求到会发布并寻求合作;组织华菱重卡、东海机床等10家企业赴上海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与中国航天八院及平台专家进行技术对接。2.强化科技项目支撑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工业基础好、行业竞争力强的优势,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近3年,全市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9项、科技攻关项目63项,争取项目资金5590万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5项。2018年,新获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9项,组织申报201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8个。

  3.知识产权保驾护航2018年,全市共获12项国家专利奖、38项安徽省专利奖,组织9家企业申报第20届中国专利奖、26家企业申报省专利奖。2018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居全省第1位;累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先后组织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华菱汽车2家企业评议项目入选2018年省知识产权评议重点项目。在省内率先开发应用“专利掌中宝”移动查询软件,鼓励群众利用手机发现、举报假冒专利。全市共有专利行政执法人员30人,专业队伍日益壮大。2018年以来,开展市县(区)联合执法检查活动7次,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篇四: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张宇红【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简要分析了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作者】张宇红【作者单位】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开展的合作。我国产学研合作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推动型合作,逐步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驱动型合作,历经60余年。从1992年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至今,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步入市场化轨道。本文在阐述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分

  析了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1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现状1.1产学研合作内涵不断扩大狭义的“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基于我国特色,政府在合作中发挥着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的作用,扩展为“政产学研”合作;为了强调用户在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为“政产学研用”合作;而随着合作模式的拓展和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更多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或参与到合作中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服”协同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1.2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从早期的政府主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投入到企业,完成某项特定项目研究的松散式合作到企业与科技人员长期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的紧密型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目前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基于具体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如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二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或注册成立新的企业;三是成立产业技术联盟,如由相关社会团体牵头,成立某个行业或技术领域产业联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内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四是搭建合作平台,以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创新中心等形式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3产学研合作效果未达预期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涉及多方主体。多年来,从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到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再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虽然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但产学研合作效果未达预期,我国1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40%的发达国家水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产学研深度融合影响因素分析2.1起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先天不足技术创新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将研发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潜在利益的过程,产学研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息息相关。我国产学研合作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横向联系机制,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色彩强烈,与企业的合作也是由政府主导,对比以商业化背景为前提的合作,我国产学研合作先天不足。随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主辅地位的更替,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政府干预程度逐步减弱,市场导向性逐步增强,但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管理者向调节者的转变仍未完全实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市场意识不足,从根本上影响产学研深度融合。2.2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与资金支持方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长期以来,与和企业合作相比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更倾向于申报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用中央财政资金搞科研,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研发、职级晋升,另一方面不用考虑商业因素,风险系数低。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之前普遍缺乏市场调研,没有听取企业的需求建议,研发过程更与企业无关或弱相关,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与实验发展研究少,转化效率低。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部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科易网”,全国及各省行政部门或社会机构搭建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定期举办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等交流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并没有明显提高,可见大部分科技成果不是缺乏转化的渠道,而是不符合市场需求,没有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中介服务机构缺位或能力不足阻碍产学研良性互动

  产学研合作涉及多方主体,同时需要金融、信息、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等多方面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作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头等问题就是资金,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覆盖的技术领域还较窄,金融机构的担保融资方式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断鼓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但由于缺乏内生动力及对企业、市场的不了解,效果不明显。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多个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由于其并不具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大多限于科技成果信息的汇总和公示、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3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3.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通过改革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该方案,科学技术部进行了重组。下一步应尽快制定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在优化机构设置的基础上,简政放权,将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上,充分释放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活力。3.2调整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与资金支持方式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和企业意见建议,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机制;将企业纳入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主体范围;改变技术创新项目资金投入模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研发,逐步减少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理顺产学研合作资金链。3.3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设立投资基金,支持知识产权、收益权等质押融资,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由社会团体牵头,制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标准;强化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转移转化等

  专业机构服务功能;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与企业粘合度,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4结语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产学研合作从产生之初便带有强烈的自身特色,要打破经济与科技“两张皮”,必须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参与度及技术创新投入社会资本占比、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从而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推动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吴继文,王娟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产生、发展过程和趋势,科技与管理,2002(04):68.[2]郭高凤,胡力静:浅析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技术创新,青年科学,2014-06:50.[3]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13,34(1):11-18.

  

  

篇五: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社会科学论文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董薛伟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发展主流。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发展。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加入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2012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加入理事会。2013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加入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2014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项目研发平台等。

  2012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13年:运行项目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2014年:搭建校企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二、阻碍校企合作发展多重障碍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规范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必然选择。(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

  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

  (2)经费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

  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

  (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平台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部分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规范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作模式,但是这些成功的做法只停留在一些点上或局部区域,缺乏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真总结和及时推广。在新的形势下,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健康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推进校企合作由精密型向融合型举措政府统筹主导,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统筹规划,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强政策制度设计,营造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良性环境。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管理创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1.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启动其他配套法律条规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地方层面,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提供实践支撑。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着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条例,条件尚未成熟的地方可先进行相关制度政策试点,逐步推进。要通过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逐步明晰政、行、企、校各方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利,构建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2)设立校企合作基金,营造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企业培训基金归集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校企合作基金。基金的使用,一方面用于支持职业教育专项项目、支持校企合作日常运转、公共实训平台建设、购买师生企业实习岗位、外聘企业专家等基本费用,重在补贴校企合作各方成本,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主要对校企合作中涌现出的企业、个人及典型做法进行奖励,旨在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

  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展。2.行业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召开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

  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推进本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根据本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本行业相关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发挥好行指委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优化现有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行业人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通过地方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作联盟或理事会等新的组织形式拓宽行业企业参与的通道,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过程。

  3.提高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局面逐步改观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各方基于自身优势,锐意创新,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型企业积极举办职业院校,将职业教育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大型企业则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举办职业教育,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中小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通过企业实习车间、厂中校、校中厂等途径,将企业用人标准引入职业院校,积极介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培养、教学过程,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更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寻求企业与院校的利益共同点,成为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共同做法。

  参考文献

  7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黄才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2-66.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66-69.

  [3]董仁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若干亮点[J].职教论坛,2014(17):1.

  [4]叶小明.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_模式特征与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1-9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8

  

  

篇六: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教育生态研究一书针对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研究的适切性创新性不足以及评估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反馈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标准的动态性增值性不足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的关联性不强科研向教学转化指标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六维模型形成了理论标准方法模式机制文化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模型及相互关联自主问责自适应的网络机制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生产转化等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向教学及学科建设转化的指标8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以评价为导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者:王玉秋邢占军来源:《科学与管理》2018年第03期

  摘要:针对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以及“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分离”等问题,在对我国大学教育各要素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一是通过评价改革促进科研向学科建设和生产转化;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通过建立“第三方”知识咨询与服务,形成网络机制。将理性与善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变无价值为有价值,变冲突为共生共荣。关键词:科研评价;产学研融合;教育生态;学科建设;咨询服务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8.03.0020引言2016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以学科为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度。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学科建设入手,提高高校治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是高校健康发展的正道。然而,我国大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着科研与教学及社会服务相分离的问题。科研、课程、学科、教学生态理念欠缺。本文结合作者的《教育生态研究》(王玉秋,2017)一书就我国大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相冲突等问题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理顺思路,夯实理论基础,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1理论及政策依据1.1科学哲学基础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系统阐明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科学范式、科学革命、科学伦理等价值与标准问题,以及实证论、证伪论、建构主义、后实证论等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问题。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其科学价值基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周仕东(2008)指出,科学教育要“在坚持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重视科学哲学这个重要理论基础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指导作用。针对理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四个核心要素: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并指出基于实验的科学探究、基于史实的科学探究和STS课题探究是反映和体现理科教学‘科学’属性的三种重要和典型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1]。劳丹则提出了目标、方法和理论三者相互协调的“网状结构”[2]。1.2科学史基础将大学科研评价和学科建设建立在科学史学基础上,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及趋势,提高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同时也为科研向学科与教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习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不仅对科学研究与科研评价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师生理解课程与学科知识的逻辑与选择标准,有效开展学科教学也有着重要基础价值,这样更容易在科研与教学之间找到契合点与转化契机。魏冰(1999)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中指出,科学教育要渗透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家的思想品质和追求,了解历史上的重大科学事件,理解科学的本质、方法以及科学事业的性质、科学组织、科学伦理等内容[3]。1.3生态学基础将大学科研评价及学科建设建立在生态理念基础上。邢永富(1997)指出,“未来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构建它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等,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并积极解决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与身外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潘金林,龚放(2010)在“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一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学术生态观,即大学学术应该包含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这种学术生态观有利于促进大学教与学的学术文化的形成、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的变革、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以及博士生教育内涵的拓展[5]。刘为浒等(2016)在“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提升本科教育品质”一文中指出,营建“大学科研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涵养人才的作用。着重从注重科研愿景教育、召开Freshmanseminar、加强课题梯队建设、改善目标考评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科研生态”的建设和运行机制[6]。童锋,夏泉(2016)在“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中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构成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基本要素: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理念、大学内部的正式制度。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石,大学理念是灵魂,正式制度是肌体。进而实现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良性互动。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大学科研发展生态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是作为理念、文化与制度的“学术自由”[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育生态研究》一书针对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研究的适切性、创新性不足以及评估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反馈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标准的动态性、增值性不足,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的关联性不强,科研向教学转化指标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的六维模型,形成了‘理论—标准—方法—模式—机制—文化’大学科研创新评价模型及相互关联、自主问责、自适应的网络机制,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生产转化等指标的基础上突出了科研向教学及学科建设转化的指标”[8]。1.4“结构洞”理论1992年博特提出的结构洞理论研究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和回报。结构洞是针对“第三方”而言的,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沟通的两个主体之间“第三方”可以起到搭桥作用。个人在网络的位置决定了个人的信息、资源与权力。本研究强调了“第三方代理”和非正式组织、无形学院、学习社区在知识生产与转化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大学教师咨询顾问角色转换及其专业要求。克兰(1972)指出,“无形学院”通过交流网络加强科学家之间的联系,这些非正式沟通对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作用是几何级数递增的。拉图尔(1987)提出科学家社会联盟、资源及社会网络概念以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胡赤弟(2013)指出,“要促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知识流动,可以构建组织化治理机制,通过模糊组织边界,形成协调管理、交流融合、利益共享的治理机制;通过建立拓展性组织体,形成需求导向、平台管理、资源整合的治理机制;通过构建创业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精神为核心、创业文化为载体、学术与产业文化融合的治理机制”[9]。大数据带来了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也使得教育更具有广泛参与性、交互性和一体化等特征。学者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传播与扩散速度加快,社会网络关系形成。1.5政策依据大学科研评价与学科建设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国家有关政策,例如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都可以作为科研与教学管理评价指标建设的参照。2研究路径与方法2.1研究路径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明确问题,确立研究思路,大学科研评价要在价值、伦理、标准、政策基础上,结合科学史的发展脉络及科学计量、文献计量、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地对科研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成果和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加强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另外,要发挥“第三方”咨询顾问作用,强调良性生态建设,加强科研向生产和教学的转化,形成网络机制。具体路径如下:2.2研究方法2.2.1文献研究法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和重要科研数据库,把握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已有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中寻找证据支持。例如有关大学科研生态评价的文献研究表明,从国内外研究趋势看,2008年后国际的科研评估突出以卓越科研为支点的绩效评价框架,将评价置于历史语境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的网络机制,以卓越科研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我国学者也注重将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都纳入到科研评价内容中,并且重视科研梯队建设以及科研氛围的营造,重视大学的科研环境、文化、理念以及评价制度整体的优化[10]。田鹏(2017)研究指出“中国材料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商业化前景并不乐观。材料科学新成果及其应用对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新材料还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13亿人口的住房、就业和交通问题”[11];依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R.2017),我国尽管引文H指数排名第14,但由于过度强调高层次学术论文发表,而在线知识供给、文化产业方面相对滞后,知识经济没有形成气候。2.2.2文献计量法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例如,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某一学科领域顶尖人才的分布情况以及科研团队、科研产出情况等。通过文献计量洞察科研创新的时空关系、知识涌现、创新景气以及生命周期等规律,进而更好地发现人才,资助机构,激励创新与扩散。根据中国知网“科研生态”文献可视化分析,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生态位、科研能力、科研环境、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等内容(图2),这为我们深化研究提供了线索。2.2.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从中发现问题,了解趋势,掌握证据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利用问卷星进行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现状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对教师科研积极性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科研经费管理、教学工作量、没有科研团队;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是完成岗位职责和评职称,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术发表困难、获得经费资助、科研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科研评价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科研评价;大家对科研评价的公平、公正性的满意度不高,只占总数的26%,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了将近40%[12]。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2.4数据挖掘与知识计量法主要基于智能、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等技术自动化地分析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招生情况与生态分析,从纵向上可以反映高校招生的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包括研究性大学、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招生变化的情况,从中可以洞察学校办学质量、学校声望以及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状况,也可以从生态视角预测与控制学生生态与学科生态情况。从横向上可以反映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在不同专业招生的变化情况,反映各校优势领域、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状况。3对策与建议3.1建立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基于价值、伦理、标准提出了以评价为导向的大学科研、学科、育人、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大学科研评价生态模式及网络机制。改革目前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使课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生态网络机制;建立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大学衍生企业、代理机构以及培训机构,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企业、政府的联系(图3)。3.2加强大数据驱动的教育生态评估重视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在教育决策及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教育中的数据挖掘强调收集、处理各类教育数据,同时关注如何从数据中洞察教育现象和规律,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路径,进而在数据中实现教育的增值模式。3.3加强教育实证研究利用问卷星等新技术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了解课程与专业设置、就业状况、学生学习与创新困境、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量、学习成本等,为改革提供证据;同时结合大数据背景与智慧教学条件,将网络调查与课堂观察相结合,以期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现状。3.4加强个案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及时总结和挖掘典型案例,从中发现可以借鉴的做法或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工作中的改进和创新。《教育生态研究》依据科学哲学及生态理念反思大学学科演化生成逻辑,关注学科内外生成逻辑、关键接点和网络机制。提出了“大学教师的学科能力及其提升路径”、“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多维融合模式”及设计模型。加强方法论教育,注重师生思维方式训练,并用以指导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提供了“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大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大学科研评价”以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指标体系”五个案例,使得前后理论、方法与目标、实施系统化。结合新技术背景、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能力、核心素养对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进行合理性论证与建构,提出了大数据支持下的专业分析和学生分析路径。将理性与善、积极思维、双赢、“一元论”、整合观及网络机制渗透到了课程与教学中去。今后需继续深化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融合的研究及实施,拓展与大学、中小学、政府及产业的联系渠道,加强知识供给侧创新驱动与需要拉动的结合,形成高效能的知识创新与传播应用网络机制。参考文献:[1]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2]曾点.从“科学研究纲领”到“科学研究传统”——劳丹的非本质主义哲学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22-26.[3]魏冰.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9(3):53-55.[4]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态化趋势与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0-77.[5]潘金林,龚放.走向多元学术:博耶的学术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16-19.[6]刘为浒,金梅,周永音.营建大学科研生态提升本科教育品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7-9.[7]童锋,夏泉.基石、灵魂与肌体:中国大学科研发展生态的框架分析——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26-129.[8]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1[9]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教育研究,2013(1):76-83.[10]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97.[11]PengTian.China'sblue-chipfuture[J].NatureIndex2017China,2017(S5):54-5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2]王玉秋.教育生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282-291.(编辑:姚英)StrengtheningtheIntegration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byEvaluatingReformWANGYuqiu1,XINGZhanjun2(1.CollegeofEducation,LinyiUniversity,Linyi276005,China;2.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Thereexistvariousconflictsbetweenresearch,teachingandsocialservices,aswellastheinstrumentalandhumanisticvalue.Toresolvetheseproblems,thisstudyputforwardssomepracticalmeasuresbasedonsystematicstudyoftheuniversityelements.Firstly,toenhancetheconversionfromresearchtodisciplinaryandresourcesconstruction;Secondly,toreformtheteachingmodethroughtheplatformconstruction;Thirdly,toformthenetworkmechanismthroughthe"thirdagent"ofknowledgeservice.Throughthesereformswecanintegraterationalitywithgoodness,sciencewithhumanities,andtochangeoureducationfrompassivetoactiveways,frominefficiencytoefficiency,fromless-valuetovalueadded,fromconflictstosystematicmechanism.Keywords:researchevaluation;integrationofresearchandeducation;educationecosystem;consultingservice

  

  

篇七: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职业学院优质校建设方案--建设内容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一、建设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

  威海市《关于完善合作机制促进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产教协同育人,发挥集聚效应,高职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学校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导向,打造“立足XX,服务区域”的食品药品行业技术技能积累人才聚集地,按照“科学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食品药品行业产学研协同育人为重点,紧贴威海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及重点企业,面向我省食品药品行业,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协同育人水平提升的孵化器,重点培育食品药品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为加快发展壮大我省新旧动能转化工程,支撑XX省乃至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贡献新力量。

  二、建设基础

  目前,学院每年申报、立项产学研项目各类课题60余项,仅2017年就获得威海市科技局、XX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经费到账资金120万元,并获得XX省、威海市一、二、三等奖及以上优秀学术科研成果8项,申报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授权4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18项,为企业创造2600万元生产价值。

  学院与XX科苑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于2016年联合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成长为我省“XX省创客之家”、中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中华职教社“XX省创新创业学院”、XX省科技厅“XX省众创空间”、XX省中小企业局“XX省创业创新学院”等;与威海德生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威高检测中心等共同建设集育人、科研、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已成为支撑XX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支柱;依托食品检测中心构建的“食品检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获批“XX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与威海迪沙药业联合成立的威海市绿色制药与化工工程中心,已列入威海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与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药品技术研发中心,在2017年获得XX省教育厅立项为“十三五”XX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现已开展12项产学研技术服务;与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智慧物流学院食品贮运与营销(网店设计与运营方向)专业和物流管理(物流平台开发方向)专业协同育人项目,建设期10年,学校投入4000万;与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正积极推进;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也正在积极申报教育部协同育人平台项目。

  目前,学校已布局完成“校市省部”(“校政行企院”五方连动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与学院体制机制相一致)四级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工作,四级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层层递进,工作有序开展,在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共建模式、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稳中有进,服务于我省食品药品行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共享性建设平台初见成效。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目标与思路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人力资源、技术技能、员工培训等重大需求,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云服务相融合,构建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平台,依靠开放的云生态环境、高性能的运算能力、大规模的数据处理等优势,开展多领域交叉协作,改变数据管理、知识获取和创新实践的方式,实现社会不同资源的整合、知识分享和跨领域协同创新,在协同中实现创新产学研价值,助推政、企、协、校相互融合,促进健康产业的协同创新和社会技术的升级转型。(二)具体建设目标1.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产业专家智库,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协同专业、课程及科研,打通协同育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保障。2.建立健康产业知识服务平台,在实现学院数字化、信息化的专业与学科服务的同时,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全面、权威、立体的专业知识服务。3.建立全面、权威的文献检索与分析服务,为产品研发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情报服务,提升学院科研能力,助力科研成果转换。4.利用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功能,为食品药品行业企业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服务,为政府及行业企业提供辅助决策服务。5.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造就创新型发展型技能型人才。

  四、建设内容

  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紧贴服务对象不同需求,围绕业务流再造,运用站群管理、内容管理等技术,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搭建集内容协同保障、信息协同共享、业务协同处理、功能协同应用、系统协同维护“五位一体”的“站群式”管理平台。

  (一)建设统一服务门户

  建设统一服务门户,实现统一检索、信息咨询发布、知识服务、协同研究等数据直接联络,完善站群信息共享、交换和推送功能。

  1.统一检索引入一站式统一检索,提升检索效率,实现对食品药品行业、健康产业学术文献、专利、成果、标准及各类自有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极大缩短学术及科研信息情报获取的时间成本。

  

篇八: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树人兴业十四载,砥砺奋进百年梦”潭州教育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越发成为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方式改革创新,加速教育行业数字化升级,真正实现为社会培育技术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潭州教育作为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机构,自2007年开始进入在线教育行业以来,始终坚持“为全球70亿人提供教育服务的愿景和教书育人”的初心,积极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的产学研项目,积极与各高校展开人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潭州教育总部多年来,潭州教育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既是参与者和也是实践者。在推动产学研深

  度融合的过程中,潭州教育坚持“在线教育的未来并不是把课堂搬到线上,而是要借助大数据、AI、5G等数字化技术,融合重塑在线教育新形态,实现线上的个性化、智慧化教育。”为更好地践行科技赋能产学研建设,潭州教育在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积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与课程资源,通过跨品类教学的在线教育创新模式,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整合全球教育教学资源,把握市场行业人才需求数据,实行精准化定位,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开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课程共建、师资互聘等领域的新局面。

  为不断推进与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发展,潭州教育凭借多年积累的在线教育经验,将以“学历+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实现“产学合作、创新创业、促进教改、协同育人”的目标,围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不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潭州教育从业14载以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体系、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及完善的教学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良性发展,与众多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并取得优秀的成果。据统计,截至2019年,潭州教育已与全国116所高校成功开展了产学研合作。

  下一个14年,潭州教育将深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培养更多的技能创新型人才,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篇九: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来源:《经营管理者》2020年第04期

  技术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有着很强的支撑引领作用。去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去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截至目前全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09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79家。二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去年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达27家,居西部第一。同时,新认定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34家。三是继续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培育工程,引導和促进加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去年新增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32家。

  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已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跟踪管理,鼓励支持市州开展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培育。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造业创新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心建设。目前,全省共认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家。三是对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标准要求,积极务实推进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0年,技术创新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工作上新台阶。

  加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修订《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认定、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强化省级创新中心动态管理。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和全省“5+1”产业重点领域,组建、培育、认定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一是继续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技术中心管理,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二是做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力争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以上。

  持续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工作,将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在工业领域中推广与宣传,带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全面提升。联合相关部门收集重点产业的高价值知识产权项目及专利,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利成果发布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供需对接活动。

  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加大企业创新政策宣传、落实力度,推动各市(州)开展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计划,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对各地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较上一年度新增部分按照要求给予奖励。

  

  

篇十: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21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

  

  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21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21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

  

  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21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21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

  

  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

  

  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篇十一: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p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p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22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

  

  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p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

  

  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22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22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22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

  

  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

  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22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p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

  

  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

  

  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引导问题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实现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学术价值取向,一方面使部分教师漠视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尽管学院重视科研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以及给予相关研究以较大力度的资金配套支持等,但对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产业化则重视不够,缺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仪器条件等)的分

  

  析^p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脱节,阻碍了产学研合作。

  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与学院内部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对接,目前学院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信息服务的提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基本不能支撑产学研的工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无法应对产学研融合工作的繁重内容,因为专职人员的缺位,导致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当下产学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学院内部现有的科研力量,做进一步的资整合工作,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凝练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

  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

  3.完善产学研合作载体。深入谋划,对接产业需求,以资倾向和政策扶持支持院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研平台就自身的专业积累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模式,主动对接高新区、广以产业园区等产学研基地,以

  

  园区需求来指导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将科研机构建到企业生产线上的办法。

  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信息的共享。

  5.探索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

  

  

  

篇十二: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重庆市产学研融合现状与制约因素及对策建

  议

  作者:曾琼舒巧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17期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7-5042-9220

  摘要:該文从基础及政策环境、广度、深度、成效这4个维度对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梳理出重庆产学研存在融合广度偏窄、深度不够,高水平创新主体欠缺,高校、科研院所影响力有限,重“产品开发”、轻“科学发现”等短板,进而提出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平台,引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技术创新合作创新产学研融合短板策略

  中图分类号:C812;G311;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6(b)0078-06

  ThePresentSituationandRestrictive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tegrationinChongqing

  ZENGQiong1SHUQiao2

  (1.Depart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StatisticsandInnovationDevelopmentResearchofChongqingProductivityCouncil(Chongqing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Center);2.SocialScienceandTechnologyDepartmentofChongqingBureauofStatistics,Chongqing,401147China)

  Abstract:Thispapermeasuresandanalyzesthedevelopmentlevel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tegrationfromthefourdimensionsoffoundationandpolicyenvironment,range,depthandeffect,andsortsoutthatthedeficiencyoftheintegrationof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Chongqingisnarrowinrangeandinsufficientindepth,lackofhigh-levelinnovationsubject,limitedinfluenceonuniversitiesand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s,emphasizing"productdevelopment"andneglecting"scientificdiscovery".Accordingly,thre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namelyimprovingthecooperationplatformbetweenuniversities,researchinstitutesandenterprises,introducingandcultivatinghigh-levelinnovationsubjects,andstrengtheningtheintegrationofinnovationchainandindustrychain.

  KeyWords:Technologyinnovation;Cooperativeinnovation;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tegration;Deficiency;Strategies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现有研究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先进模式总结[1-5]、演化路径探索[6]、产学研融合创新效率评价[7-10]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文献为该文提供了较好借鉴,但仍有三点不足:一是主要侧重于理论探索,未能深入进行实证研究;二是产学研效率评价指标与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类似,难以精准反映“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特点及其为企业发展带来的特殊影响;三是专门针对重庆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该结合党中央最新文件要求,深入挖掘重庆市企业创新调查、研发统计年报基层数据,梳理反映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统计指标,全面描述重庆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特点,归纳总结重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提炼相应对策建议。

  1数据来源、指标选取

  1.1数据来源

  根据评价需要,该文中指标数据均来自国家和重庆市政府部门法定统计数据资料,主要有2012—2020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11]和《重庆科技统计年鉴》[12]。

  1.2指标选取

  按照产学研融合内涵,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再结合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该文拟从产学研融合基础及政策环境、广度、深度、成效这4个方面分析重庆产学研融合水平。其中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创新活跃度、科研人员和产学研科技项目获取政府支持情况相关指标反映产学研融合基础及政策环境;以创新合作情况、产学研项目经费情况相关指标来衡量产学研融合发展广度;以合作模式、高校、科研院所在产学研中的作用相关指标来衡量产学研融合深度;以产学研合作企业发展能力相关指标衡量产学研融合成效。

  2重庆产学研融合现状

  2.1产学研融合发展基础及政策支持

  产学研主体数量稳中有增。全市科技创新主体从2013年的7499家增加到2019年的1039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从5559家增加到6691家,6年净增1132家。研发人员从2013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6.1万人,年均增长11.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从5.4万人增加到9.9万人。

  创新活动日渐活跃。2019年,全市共计3274家单位开展了研发活动,占科技创新主体数量的31.5%,分别较2013年增加2387家、提高19.7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4939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占主体总量的30.7%,分别较2013年增加1751家、提高5.7个百分点。

  产学研项目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2019年,产学研科技项目获得政府资金2.8亿元,产学研项目总经费中源于政府的资金占11.4%,历年均远高于总体水平,具体见图1。

  2.2产学研融合广度

  2.2.1合作创新覆盖面广

  “合作创新”指企业与集团内其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客户、同行其他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主体共同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不包括纯外包项目。2019年,全市3650家规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同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单位开展了合作创新,占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22.7%,占比在全国排第5位,高于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49.6%和41.6%的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开展了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广泛;合作创新企业占技术创新企业总量的73.9%,占比高于全国水平8.6个百分点,具体见图2。

  2.2.2产学研合作创新占比偏低

  “产学研合作创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不包括纯外包项目。2019年,全市1074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过合作,占全市技术创新企业总量的21.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6位。总体来看,重庆企业合作创新覆盖面广,但更倾向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偏少,具体见图2。

  2.3产学研融合深度

  按照产学研各方合作深度和知识流动方向两个维度可将各产学研合作模式融合程度进行分组:委外研发合作程度低、知识单向流动,是产学研融合的低级阶段;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融合程度低、知识双向流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到企业兼职合作程度高、知识单向流动,二者属于产学研融合中间阶段;共建研发机构合作程度高、知识双向流动,是产学研融合的高级阶段。重庆市产学研融合程度呈现以下特征。

  (1)融合程度处于中等的合作模式最为普遍。2019年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企业中,66.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实施科技项目,是产学研最主要的合作形式;34.6%的企业聘用高校或科研院所人员到企业兼职,高于全国水平4.0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3。

  (2)融合程度最低的委外研发占比偏高。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中,8.8%的企业直接委托外单位研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4。

  (3)融合程度高的共建研发机构占比偏低。2019年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中,21.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在企业设立研究机构,7.7%的企业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究机构,分别低于全国水平4.8个和1.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4。

  总体来看,重庆產学研合作创新仍以融合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项目合作为主,融合程度低的委外研发占比相对其他省市较高,联合设立研究机构等融合程度更高的合作模式占比偏低。

  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是企业创新信息主要来源。2019年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6.0%的企业认为来自高等院校的信息对企业影响较大,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7位;8.5%的企业认为来自科研院所的信息对企业影响较大,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6位。分别有48.9%、38.4%、25.0%的企业认为来源于客户、企业内部、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创新影响较大,远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具体情况见图5。

  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力不够。2019年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中,18.7%的企业认为高校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低于全国4.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9位;10.5%的企业认为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9位。分别有46.3%和34.3%的企业认为客户和供应商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力远不如上下游企业,具体情况见图6。

  2.4产学研融合成效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劳动生产效率、知识产权申请及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方面的水平呈现阶梯递增态势。

  (1)产学研合作企业劳动效率更高。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分别为142.3万元、149.9万元、169.4万元,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万元、10.9万元、30.4万元。

  (2)产学研合作企业产品更新更快。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3%、29.6%、40.8%,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6.6、8.9和20.1个百分点。

  产学研合作企业软实力更强。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户均申请发明专利数分别为1.3、1.6件、3.5件,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5件、0.8件、2.7件;户均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为4.9件、5.9件、13.6件,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2件、3.2件、10.9件。

  2重庆产学研融合现状

  2.1产学研融合发展基础及政策支持

  产学研主体数量稳中有增。全市科技创新主体从2013年的7499家增加到2019年的1039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从5559家增加到6691家,6年净增1132家。研发人员从2013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6.1万人,年均增长11.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从5.4万人增加到9.9万人。

  创新活动日渐活跃。2019年,全市共计3274家单位开展了研发活动,占科技创新主体数量的31.5%,分别较2013年增加2387家、提高19.7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4939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占主体总量的30.7%,分别较2013年增加1751家、提高5.7个百分点。

  产学研项目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2019年,产学研科技项目获得政府资金2.8亿元,产学研项目总经费中源于政府的资金占11.4%,历年均远高于总体水平,具体见图1。

  2.2产学研融合广度

  2.2.1合作创新覆盖面广

  “合作创新”指企业与集团内其他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客户、同行其他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主体共同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不包括纯外包项目。2019年,全市3650家规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同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单位开展了合作创新,占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22.7%,占比在全国排第5位,高于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49.6%和41.6%的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开展了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广泛;合作创新企业占技术创新企业总量的73.9%,占比高于全国水平8.6个百分点,具体见图2。

  2.2.2产学研合作创新占比偏低

  “产学研合作创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不包括纯外包项目。2019年,全市1074家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过合作,占全市技术创新企业总量的21.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6位。总体来看,重庆企业合作创新覆盖面广,但更倾向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偏少,具体见图2。

  2.3产学研融合深度

  按照产学研各方合作深度和知识流动方向两个维度可将各产学研合作模式融合程度进行分组:委外研发合作程度低、知识单向流动,是产学研融合的低级阶段;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融合程度低、知识双向流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到企业兼职合作程度高、知识单向流动,二者属于产学研融合中间阶段;共建研发机构合作程度高、知识双向流动,是产学研融合的高级阶段。重庆市产学研融合程度呈现以下特征。

  (1)融合程度处于中等的合作模式最为普遍。2019年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企业中,66.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实施科技项目,是产学研最主要的合作形式;34.6%的企业聘用高校或科研院所人员到企业兼职,高于全国水平4.0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3。

  (2)融合程度最低的委外研发占比偏高。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中,8.8%的企业直接委托外单位研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4。

  (3)融合程度高的共建研发机构占比偏低。2019年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中,21.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在企业设立研究机构,7.7%的企业在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究机构,分别低于全国水平4.8个和1.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4。

  总体来看,重庆产学研合作创新仍以融合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项目合作为主,融合程度低的委外研发占比相对其他省市较高,联合设立研究机构等融合程度更高的合作模式占比偏低。

  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是企业创新信息主要来源。2019年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6.0%的企业认为来自高等院校的信息对企业影响较大,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7位;8.5%的企业认为来自科研院所的信息对企业影响较大,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6位。分别有48.9%、38.4%、25.0%的企業认为来源于客户、企业内部、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创新影响较大,远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具体情况见图5。

  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力不够。2019年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中,18.7%的企业认为高校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低于全国4.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9位;10.5%的企业认为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9位。分别有46.3%和34.3%的企业认为客户和供应商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力远不如上下游企业,具体情况见图6。

  2.4产学研融合成效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劳动生产效率、知识产权申请及拥有量、新产品销售方面的水平呈现阶梯递增态势。

  (1)产学研合作企业劳动效率更高。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分别为142.3万元、149.9万元、169.4万元,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万元、10.9万元、30.4万元。

  (2)产学研合作企业产品更新更快。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3%、29.6%、40.8%,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6.6、8.9和20.1个百分点。

  产学研合作企业软实力更强。开展了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户均申请发明专利数分别为1.3、1.6件、3.5件,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5件、0.8件、2.7件;户均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为4.9件、5.9件、13.6件,分别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2件、3.2件、10.9件。

  

  

篇十三: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强化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首要目标转化成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应用软件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广泛开展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远距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进行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处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中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建模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

  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1*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巴基斯坦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领导班子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校内的外部总体环境及融合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互补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次要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构筑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

  校优势,新城区促成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泽梅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左右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初步成效初显

  201*年,横向科技技术开发项目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1*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电子仪器团队与汕头市超声的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攻关项目合作单位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关键性。谢志刚老师带领重点项目团队为地方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同学们为承担部分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重视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缔造省分基础

  201*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研究数字化技术了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台商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建设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平台设计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分子生物学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撰写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中亚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总结报告,为汕头市轻而易举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社会科学院了研究所

  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婚姻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战社会发展和略融资需求的有力支撑。

  4.深化外部联动工作力度,应积极融入全市孵化器科创发展大局。

  201*年11月,学院与惠州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工程学院惠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项目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华人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所,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实训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的外部支持。

  二、存在主要包括问题及分析

  尽管分校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近年来成绩,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不够就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跨国企业缺乏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经费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不具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技术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迟滞、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发现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化工企业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

  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总和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非常高,支撑潮汕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民营企业决断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其二非政府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金融机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

  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不基本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消费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基础科学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而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认知情况的认识不足,影响力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收藏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跨国企业由于产学研业务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学科专业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加强合作积极性不高。

  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控制技术引导问题

  由于科研评价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赞誉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本身是单纯以得到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文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反映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量,仅是单纯追求历史学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抚河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避免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定位相去甚远。

  以上结构性问题导致以上者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社会制度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稳定度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质谱仪条件等)的分析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一站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僵化,阻碍了产学研战略合作。

  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发挥出来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增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专利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资料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效率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学院内部现有分校的基础科学力量,做好进一步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其他工作,覆盖面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国际化大学形成此消彼长发展,描摹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的建设。

  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可以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战略合作机制。

  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请各级科技协力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源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开展合作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人才培养已经形成合作互动。

  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科穴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源信息的共享。

  5.探寻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金融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关键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网上市场等形式,拓展消费市场运行机制本土市场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黄金交易,构建有效率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

  

  

篇十四: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20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

  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20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20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

  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20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20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

  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

  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

  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引导问题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文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实现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学术价值取向,一方面使部分教师漠视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积

  极性。尽管学院重视科研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以及给予相关研究以较大力度的资金配套支持等,但对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产业化则重视不够,缺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

  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仪器条件等)的分析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脱节,阻碍了产学研合作。

  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与学院内部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对接,目前学院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信息服务的提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基本不能支撑产学研的工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无法应对产学研融合工作的繁重内容,因为专职人员的缺位,导致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当下产学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

  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学院内部现有的科研力量,做好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工作,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凝练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源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3.完善产学研合作载体。深入谋划,对接产业需求,以资源倾向和政策扶持支持院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研平台就自身的专业积累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创新科研平台建设

  模式,主动对接高新区、广以产业园区等产学研基地,以园区需求来指导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将科研机构建到企业生产线上的办法。

  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源信息的共享。

  5.探索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网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

  

  

篇十五: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高校深化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通过市区综合性成果展示、高校院所成果推介、中介机构对接服务、线上常态化成果发布等活动,逐步建立渠道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学研对接机制。组织形式上,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各类线上直播平台,按领域、分专业征集、发布、展示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推介和路演对接活动。组织主体方面,积极发挥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作用,在产业细分领域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实现技术供给端与产业需求段的精准高效对接。鼓励高校院所加强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定期梳理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制作成短视频等形式,为直播平台提供内容,以便更广泛、更深入细致地推送给精准用户。二、主要目标通过市区政.府部门综合性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在全市发动高校院所、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组织线上、线下各200场以上产学研对接活动,进一步强化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推动一批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促成一批前景好、收益高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亿元。同时,结合科技招商,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内外科技成果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畅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三、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市区政.府部门举办的综合性科技成果对接活动、高校院所专业领域技术推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精准对接活动,以及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的线

  1

  上直播等四大版块。(一)举办市区综合性科技成果交易活动共56场。依托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专业大赛、洽谈对接、高峰论坛等形式,举办大型综合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促进产学研合作,同时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国内外人才了解青岛创新创业政策举措。

  (二)组织高校院所成果推介活动共103场。针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等问题,组织高校院所筛选一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技成果,通过学术交流、项目路演、论坛研讨等方式,举办专题推介活动,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使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走出深闺大院,为地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组织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对接服务活动共47场。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资源优势和“红娘”作用,依托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广泛收集产学研合作的供需信息,主动牵线搭桥,协调供需双方采取培训、路演、竞赛等形式,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对接,助力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四)开展线上常态化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共200场。依托檬豆科技、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网、科技大数据平台、蓝海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常态化发布、展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实现科技成果网上挂牌交易,举办“互联网+”成果拍卖,定期组织线上产学研对接沙龙活动,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全市产学研对接活动,对推动我市企业与国内外高

  2

  校院所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各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高校院所及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安排专项经费保障产学研对接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各区市(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院所、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要按照要求,加强协调,各负其责,按区域、分专业征集、发布、展示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信息,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市科技局将对产学研对接活动实行动态管理,通报全市活动组织开展情况。

  (三)务求实效。各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化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对签约项目的督导和跟踪服务,提高产学研对接成功率。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对产学研合作绩效突出的单位或项目予以支持。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扩大专项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全市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浓厚氛围。

  3

  

  

篇十六: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开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实施校企合作工程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开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1年,形成适应开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表达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21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开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开展主流。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根底,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到达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开展。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那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2004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参加理事会。2021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参加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2004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开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工程研发平台等。2021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21年:运行工程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21年:搭建校企

  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二、阻碍校企合作开展多重障碍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标准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开展的必然选择。〔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缺乏,很多工程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缺乏,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2〕经费支持缺乏。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效劳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开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开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本钱,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合作平台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局部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标准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

  

篇十七: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XX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20XX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XX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20XX年,学院高规格和高起点建设了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以及华侨经济文化的建设得到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将上述两个科研平台纳入汕头市建设科教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经过两三年的建设,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将成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带动其他科研平台的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研究所加大了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的合作,副所长宋金芳博士等为试验区管委会撰写了汕头市建设国家“侨梦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汕头市成功申报国家“侨梦苑”建设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密切了研究所与试验区管委会的关系。这些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4.加强外部联动工作力度,积极融入全市科创发展大局。20XX年11月,学院与汕头市科学技术局郑重签订了《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备忘录》,围绕筹建若干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华侨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遴选企业科技特派员、承办或协办汕头创新论坛和粤东地区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六个方面,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近年来我院的科技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将上得到较大力度的外部支持。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尽管学院产学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外部环境中,汕头市存在工业结构还不够完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不少企业还存在自主创新意识缺乏、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学院长期以来存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积累能力不足、科研人员缺乏主动性、学院整体发展未能纳入政府规划视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院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深入。现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简要归纳如下:1.企业的发展视野与需求问题汕头现有市场主体26.6万户,其中各类企业5.3万户,制造业占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1800家。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支撑着汕头的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这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创新新举、激励措施都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对新技术的吸收、企业的自主创新,缺乏长远眼光,其主要问题有:企业不注重自身研发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难以应对变幻的市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工作,将风险不合理地转移给科研方,使转化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对于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市场情况的认识不足,对许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敢加以投资;部分企业由于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不相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等原因,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2.学院在技术供给中的制度引导问题由于科研评价体制以及发展思路的局限,长期以来学院在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额、发表论文数、参与者学术地位、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为有限,常常难以实现产业化,与作为应用型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而形成的学术价值取向,一方面使部分教师漠视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尽管学院重视科研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以及给予相关研究以较大力度的资金配套支持等,但对科技成果鉴定以后的产业化则重视不够,缺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以上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与实际脱节。对于学院当下的科研现状而言,在成果无法跟踪或者领先国际水平的同时,放弃掉对市场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素质、具备的仪器条件等)的分析与了解,这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无法发挥,科技研发与区域经济脱节,阻碍了产学研合作。3.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政府主导的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与学院内部无法形成相应的有效对接,目前学院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信息服务的提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业务服务能力,基本不能支撑产学研的工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无法应对产学研融合工作的繁重内容,因为专职人员的缺位,导致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当下产学研工作需求,特别是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从外部环境看,则存在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是引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国家及省、市提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方向,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还未见出台。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服务于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府资源配置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学院内部现有的科研力量,做好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工作,加大对科研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与本科应用型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凝练自身的科技创新特点,加快融入汕头市的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1.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自愿平等、权责对等、多方共赢为原则,以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升级为重点,参与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2.实行“走出去”的积极战略。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积极引进企业与学院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行业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培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研究项目开发,实现资本与成果以及资源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二级单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与政府企业合作,实行校企挂钩,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3.完善产学研合作载体。深入谋划,对接产业需求,以资源倾向和政策扶持支持院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激励科研平台就自身的专业积累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模式,主动对接高新区、广以产业园区等产学研基地,以园区需求来指导科研平台建设,探索将科研机构建到企业生产线上的办法。4.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协会整合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机构、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和科技供求信息,对接汕头市产学研工作,建立合作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信息人才交流预备库等基础数据库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信息与学院创新资源信息的共享。5.探索搭建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争取学院的政策、人才以及财政支持,配置专门的产学研以及技术转化机构,加快技术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虚拟市场、网上市场等形式,拓展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成果评估、价值认定、产权转让、融资担保等服务,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活跃技术成果市场交易,构建高效便捷的技术产权转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