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7篇

时间:2022-11-19 10:15:08 来源:佳谦文档网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7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张丹北京教育学院  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一、“综合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7篇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张丹北京教育学院

  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1.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建议部

  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

  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20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不

  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

  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

  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准确把

  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

  1.总体目标: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张丹北京教育学院

  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1.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综合”

  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分支(如几何、代数、三角)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它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不应该是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反射式的套用,它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应用学生以往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方法(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去实际解决一个数学内部或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条件未必可丁可卯,线索未必清晰可见,问题本身和结果可能还需要另外的解读。当然,“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案例:《标准》中的例44象征性长跑。

  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召开,某小学决定组织“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与设计,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

  (1)调查你所在的学校到北京天安门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

  (2)如果一个人每天跑一个“马拉松”,要几天能完成这项长跑?

  (3)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开展这项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4)全班交流、展出同学们的不同方案,说明各个方案的特点,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

  点评: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成,学生不仅需要一些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及对“马拉松”活动了解等体育知识。由于问题较复杂需要小组合作,这就需要同学具有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小组特点、男女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规划方案的能力等等。由于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问题。解决问题完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丰富学生解决问题体验的过程。

  2.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过程”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1.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20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

  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

  1.总体目标: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具体表现在综合与实践的方面的要求应为:

  (1)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5)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7)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2.“综合与实践”分段教学目标《标准》针对第一、二学段设定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是第一学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段:(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一学段的定位1.从外显目标上看:(1)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能获取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案例1:《课标》中的例21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标),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尝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在课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发现,并尝试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点评: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如下图所示:

  此过程不仅巩固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与辨认,同时积累了观察、收集、交流的活动经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交流自己图形所表达的意思。学习收集的方法和设计、绘图的方法。

  2.从活动形式上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选一选、问一问: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综合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由老师事先给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再往下进行。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2)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有了好问题,不等于有好结果。要特别提倡上手解决问题之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碰一碰,应该如何做。让学生之间有个交流。(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及时帮助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地做出力所能及的结果。同时要提醒学生感悟数学的功能、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和兴趣。(4)讲一讲、评一评: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要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教师的评价应积极向上,形成对学生学习数学所取得进步的激励和肯定。

  3.从隐性目标(情感目标)上看: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问题和一些简单的猜想。

  三、如何解读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一)第二学段教学目标: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二学段的定位1.从外显目标上看:(1)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自主分析的综合实践全过程。(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价值。(4)学生研究的问题既可以从所学的数学知识背景中提取,也可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案例:【案例7】煮米饭如何确定米和水的比

  在家长的协助下,试着煮米饭,记录下每次米和水的量,找到煮出软硬适中的米饭的最佳米水比。

  点评:现在的学生对于做米饭没有实际的概念,多少米可以做多少饭?需要加多少水?甚至需要做多长时间大都一无所知。而通过设计午餐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取生活经验,并通过有效地实验尝试,并记录试验的结果,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生活经验。同时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

  2.从活动形式上看: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研究题目:第二学段的选题不同于第一学段,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可以逐步向学生自主选题进行过渡,但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在选择研究题目的最初阶段还难于把控恰当的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同伴的共同参与,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阶段的选题已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2)研究操作实施:好的题目是研究的重要前提,在第二学段教师可以在学生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实施的方案,并根据自己的设计独立的加以实施。与第一阶段由教师设计组织学生实施研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学生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的加以引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设计研究报告:由于在第二学段学生的知识方法储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有学生逐步独立的对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自己所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以自己恰当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汇报。学生汇报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手抄报、PPT、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方式均可。

  例如:《楼梯的设计》(插入学生部分文本和部分PPT作品)

  从学生研究报告的目录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进行这样一个实践活动时,从选题、设计、分工、实施、分析和结论,这些环节经历了完整的综合实践的活动的全过程,甚至还通过调查日志和心得记录下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从学生的前言中可以看到学生是从上下楼的拥挤的现象出发,考虑到要研究楼梯设计合理性的问题,能够看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学校生活的关注。

  从孩子们的分工可以看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行了实际的测量,结合调查和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初期他们还查询了有关楼梯设计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学校楼梯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撰写了研究的报告。

  3.从隐性目标(情感目标)上看:

  提高了学生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感兴趣的问题和社会现象开展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了对数学的理解,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价值。

  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丰富了学习的路径,拓展了学习的方式。

  加深了对社会以及对人的进一步了解。

  四、对“综合与实践”教学和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开展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

  (一)确定研究问题

  纵观各实施环节,问题的选择确定又是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关键。问题的选择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与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

  1.关注取向生活实践的真实问题。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在平凡的事件中运用数学。生活实践中数学无处不在。根据问题与学生生活距离的远近,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

  (1)个人成长

  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数学的角度,综合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如关于学生的身高,学生就需要运用恰当的工具进行测量,运用统计表等方式记录,还可将几年的身高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学生的体重是否合乎标准?学生一日三餐食品营养成分的计算等等,都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

  (2)家庭生活

  学生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多观察、多思考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经验,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生活中粉刷墙壁时需要计算涂料的用量,学生就要综合运用图形的知识和运算技能等综合起来解决问题。设计有关家庭用电、用水的活动,学生要记录数据,要从资料中查找到水、电的单价,要计算出水费、电费,还可以分析人均用水、用电情况,树立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家庭中的很多物品中有数学,如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等。家庭旅游等活动的设计都需要数学。

  (3)学校生活

  学生校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标中,例22,上学时间的记录,体现数据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例42绘制学校平面图,体现综合运用“方向与位置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低年级学生统计操场上跳绳的有多少人,踢球的有多少人,参加两项运动的人数比较等。中年级的学生可以讨论篮球场、足球场的形状和面积等问题,体育比赛中,根据不同赛制比赛场次问题等等,课标中,例44就是这样问题:象征性长跑问题。高年级同学可以用打电话产生数学问题,例如,老师要发紧急通知,怎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全班同学。

  学校生活中到处可以发现问题,例如,评选班委、庆祝节日布置教室、图书管理等等,都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的问题。

  (4)社会生活

  放眼世界,社会生活中更是有很多问题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如交通问题,学生配合统计的学习,可以统计一个路口各个方向3分钟内通过各种车的数量,进

  而思考不同方向红绿灯时间长短的设置问题。在课标中,例45就是估计高度的问题。这样问题比比皆是。

  由于这部分内容是整个研究的起点,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操作,因此需要教师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就形成了这流程的不同之处。

  2.流程的操作针对第二学段的“综合与实践”操作流程应是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自主选择的课题的过程,依赖于了学生的经验、能力、知识和兴趣等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其中突出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能否将身边的问题,有效的转化成研究的课题。第二,随着初选的结束,选题将进入小组甄选这一环节。教师也将重点参与其中,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排除无关的问题。它也成为了整个研究的核心点。第三,在讨论分析环节,学生将进一步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分析研究的背景及可行性,为研究的开始寻找依据。第四,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开始预设活动开展的计划,通过计划的预设达到对题目的再次理解和甄别。在初步确定研究活动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职责,这是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在预设活动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去关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困难,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一方面可以为研究活动的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命题研究的学生,对研究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做出必要的调整。

  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教师只需要在个别环节辅助即可。(二)设计与操作实施

  研究的操作和实施是实践活动的核心,在这个阶段学生才真正置身活动之中。分工协作克服困难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是学生获取综合实践活动经验的最重要一环。

  自主学习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知识层面或经验层面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储备。

  研究路径的确定是指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计划,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选择出适合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

  尝试反馈是学生在确定研究方案后,可以在较小的范围,进行实践尝试,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中,是否存在问题,以便对研究的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结合实践初期,所发现的问题,对研究的法案及方法,及时的做出调整。为解决实践过程的难点问题,找到办法和依据,以确保活动顺利的得以实施。

  小组成员在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应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适当的进行人员上的调整,从而发挥每一名研究成员的最大潜能,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三)成果交流与反思

  基于前面的认识与实践,我们逐渐确立了一套结题阶段的基本操作流程,在这个操作流程中,包含了学生研究分析、设计报告和交流分享。如图所示,围绕下面的流程图,完成结题环节中的各项任务。

  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一定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再次加深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通过反思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实践活动借鉴和调整。

  第一,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对学生研究过程中所获得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制作报告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对活动实践再认识的基础。

  第二,数据甄别。在学生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学生对整理后的数据应该进行必要的甄别,排除无关数据,选择相关数据,以便为报告的撰写提供依据。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理解,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第三,数据分析。面对众多的数据,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学生在撰写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第四,补充研究。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现自己在研究中忽略或疏漏的一些问题。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会引导学生对较大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性的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适当的进行把控)。

  第五,确定报告。教师引导学生在确定研究结果的举出上完成研究报告的制作。

  第六,交流共享。学生在活动后的交流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是,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发现自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今后的活动做出必要的调整。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树立学生参与活动的信心。

  通过解析结题过程中的各环节,使我们再次认识了结题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结题中的各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其实结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它更是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新研究的启航之地。

  (四)关于评价问题

  对于评价我们认为《课标》中更关注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全过程,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因此我们设计了评价的表格供大家参考。表格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交流有学生互评,当然还可以由家长参与,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从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评价。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表

  题目的选择

  优点

  建议

  研究与实施

  优点

  建议

  结论与收获

  优点

  建议

  

  

篇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张丹北京教育学院

  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1.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综合”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分支(如几何、代数、三角)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它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不应该是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反射式的套用,它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应用学生以往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方法(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去实际解决一个数学内部或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条件未必可丁可卯,线索未必清晰可见,问题本身和结果可能还需要另外的解读。当然,“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案例:《标准》中的例44象征性长跑。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召开,某小学决定组织“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与设计,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

  (1)调查你所在的学校到北京天安门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2)如果一个人每天跑一个“马拉松”,要几天能完成这项长跑?(3)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开展这项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1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4)全班交流、展出同学们的不同方案,说明各个方案的特点,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

  点评: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成,学生不仅需要一些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及对“马拉松”活动了解等体育知识。由于问题较复杂需要小组合作,这就需要同学具有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小组特点、男女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规划方案的能力等等。由于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问题。解决问题完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丰富学生解决问题体验的过程。

  2.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过程”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1.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20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不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

  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3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1.总体目标:《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具体表现在综合与实践的方面的要求应为:(1)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初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4)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5)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7)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2.“综合与实践”分段教学目标《标准》针对第一、二学段设定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是第一学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4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段:(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一学段的定位1.从外显目标上看:(1)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能获取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案例1:《课标》中的例21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标),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尝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在课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发现,并尝试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点评: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如下图所示:

  此过程不仅巩固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与辨认,同时积累了观察、收集、交流的活动经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交流自己图形所表达的意思。学习收集的方法和设计、绘图的方法。

  2.从活动形式上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5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1)选一选、问一问: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综合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由老师事先给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再往下进行。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2)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有了好问题,不等于有好结果。要特别提倡上手解决问题之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碰一碰,应该如何做。让学生之间有个交流。(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及时帮助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地做出力所能及的结果。同时要提醒学生感悟数学的功能、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和兴趣。(4)讲一讲、评一评: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要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教师的评价应积极向上,形成对学生学习数学所取得进步的激励和肯定。3.从隐性目标(情感目标)上看: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问题和一些简单的猜想。三、如何解读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一)第二学段教学目标: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二学段的定位

  6h

  1.从外显目标上看: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1)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自主分析的综合实践全过程。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价值。

  (4)学生研究的问题既可以从所学的数学知识背景中提取,也可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案例:【案例7】煮米饭如何确定米和水的比

  在家长的协助下,试着煮米饭,记录下每次米和水的量,找到煮出软硬适中的米饭的最佳米水比。

  点评:现在的学生对于做米饭没有实际的概念,多少米可以做多少饭?需要加多少水?甚至需要做多长时间大都一无所知。而通过设计午餐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取生活经验,并通过有效地实验尝试,并记录试验的结果,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生活经验。同时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

  2.从活动形式上看: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研究题目:第二学段的选题不同于第一学段,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可以逐步向学生自主选题进行过渡,但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在选择研究题目的最初阶段还难于把控恰当的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同伴的共同参与,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阶段的选题已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2)研究操作实施:好的题目是研究的重要前提,在第二学段教师可以在学生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实施的方案,并根据自己的设计独立的加以实施。与第一阶段由教师设计组织学生实施研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学生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的加以引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设计研究报告:由于在第二学段学生的知识方法储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有学生逐步独立的对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自己所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以自己恰当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汇报。学生汇报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手抄报、PPT、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方式均可。

  例如:《楼梯的设计》(插入学生部分文本和部分PPT作品)

  7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从学生研究报告的目录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进行这样一个实践活动时,从选题、设计、分工、实施、分析和结论,这些环节经历了完整的综合实践的活动的全过程,甚至还通过调查日志和心得记录下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从学生的前言中可以看到学生是从上下楼的拥挤的现象出发,考虑到要研究楼梯设计合理性的问题,能够看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学校生活的关注。

  从孩子们的分工可以看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行了实际的测量,结合调查和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初期他们还查询了有关楼梯设计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学校楼梯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撰写了研究的报告。

  3.从隐性目标(情感目标)上看:提高了学生自主研究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感兴趣的问题和社会现象开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了对数学的理解,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价值。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丰富了学习的路径,拓展了学习的方式。加深了对社会以及对人的进一步了解。四、对“综合与实践”教学和评价的思考与建议“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开展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一)确定研究问题纵观各实施环节,问题的选择确定又是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关键。问题的选择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与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

  8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1.关注取向生活实践的真实问题。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在平凡的事件中运用数学。生活实践中数学无处不在。根据问题与学生生活距离的远近,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

  (1)个人成长

  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数学的角度,综合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如关于学生的身高,学生就需要运用恰当的工具进行测量,运用统计表等方式记录,还可将几年的身高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学生的体重是否合乎标准?学生一日三餐食品营养成分的计算等等,都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

  (2)家庭生活

  学生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多观察、多思考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经验,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生活中粉刷墙壁时需要计算涂料的用量,学生就要综合运用图形的知识和运算技能等综合起来解决问题。设计有关家庭用电、用水的活动,学生要记录数据,要从资料中查找到水、电的单价,要计算出水费、电费,还可以分析人均用水、用电情况,树立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家庭中的很多物品中有数学,如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等。家庭旅游等活动的设计都需要数学。

  (3)学校生活

  学生校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标中,例22,上学时间的记录,体现数据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例42绘制学校平面图,体现综合运用“方向与位置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低年级学生统计操场上跳绳的有多少人,踢球的有多少人,参加两项运动的人数比较等。中年级的学生可以讨论篮球场、足球场的形状和面积等问题,体育比赛中,根据不同赛制比赛场次问题等等,课标中,例44就是这样问题:象征性长跑问题。高年级同学可以用打电话产生数学问题,例如,老师要发紧急通知,怎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全班同学。

  学校生活中到处可以发现问题,例如,评选班委、庆祝节日布置教室、图书管理等等,都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的问题。

  (4)社会生活

  放眼世界,社会生活中更是有很多问题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如交通问题,学生配合统计的学习,可以统计一个路口各个方向3分钟内通过各种车的数量,进而思考不同方向红绿灯时间长短的设置问题。在课标中,例45就是估计高度的问题。这样问题比比皆是。

  9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由于这部分内容是整个研究的起点,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操作,因此需要教师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就形成了这流程的不同之处。2.流程的操作针对第二学段的“综合与实践”操作流程应是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自主选择的课题的过程,依赖于了学生的经验、能力、知识和兴趣等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其中突出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能否将身边的问题,有效的转化成研究的课题。第二,随着初选的结束,选题将进入小组甄选这一环节。教师也将重点参与其中,关注并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排除无关的问题。它也成为了整个研究的核心点。第三,在讨论分析环节,学生将进一步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分析研究的背景及可行性,为研究的开始寻找依据。第四,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开始预设活动开展的计划,通过计划的预设达到对题目的再次理解和甄别。在初步确定研究活动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职责,这是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第五,在预设活动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去关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困难,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一方面可以为研究活动的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命题研究的学生,对研究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做出必要的调整。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教师只需要在个别环节辅助即可。(二)设计与操作实施

  研究的操作和实施是实践活动的核心,在这个阶段学生才真正置身活动之中。分工协作克服困难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是学生获取综合实践活动经验的最重要一环。

  自主学习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知识层面或经验层面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储备。

  研究路径的确定是指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计划,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选择出适合自己使用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具体的研究方案。

  10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尝试反馈是学生在确定研究方案后,可以在较小的范围,进行实践尝试,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中,是否存在问题,以便对研究的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结合实践初期,所发现的问题,对研究的法案及方法,及时的做出调整。为解决实践过程的难点问题,找到办法和依据,以确保活动顺利的得以实施。小组成员在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应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适当的进行人员上的调整,从而发挥每一名研究成员的最大潜能,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三)成果交流与反思

  基于前面的认识与实践,我们逐渐确立了一套结题阶段的基本操作流程,在这个操作流程中,包含了学生研究分析、设计报告和交流分享。如图所示,围绕下面的流程图,完成结题环节中的各项任务。

  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一定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再次加深对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通过反思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在后续的实践活动借鉴和调整。

  第一,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对学生研究过程中所获得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制作报告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对活动实践再认识的基础。

  第二,数据甄别。在学生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学生对整理后的数据应该进行必要的甄别,排除无关数据,选择相关数据,以便为报告的撰写提供依据。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理解,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第三,数据分析。面对众多的数据,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学生在撰写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第四,补充研究。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发现自己在研究中忽略或疏漏的一些问题。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师会引导学生对较大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性的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适当的进行把控)。

  第五,确定报告。教师引导学生在确定研究结果的举出上完成研究报告的制作。第六,交流共享。学生在活动后的交流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是,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发现自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今后的活动做出必要的调整。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树立学生参与活动的信心。

  11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通过解析结题过程中的各环节,使我们再次认识了结题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结题中的各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其实结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它更是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新研究的启航之地。

  (四)关于评价问题

  对于评价我们认为《课标》中更关注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全过程,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因此我们设计了评价的表格供大家参考。表格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交流有学生互评,当然还可以由家长参与,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从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评价。

  题目的选择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表优点

  建议

  研究与实施

  优点

  建议

  结论与收获

  优点

  建议

  12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

  计划检查表

  日期

  周几复习课目

  2017.11.周一四小科13

  时间例20:30-21:30

  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完成

  学生签家长签

  字

  字

  是(√)否(√)穆诚豪

  13h

  GB6017.1-2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14h

  

  

篇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落实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探究空间。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大胆尝试,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因此,教师应把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融于活动之中。比如,在“神奇的七巧板”实践活动中,学生把一张小小的纸片截成七块不同的形状,然后拼出变幻万千的形状,有日月江河,有飞鸟走兽,有风景建筑⋯⋯在后面的拓展创新活动中,学生们自己创造出了自己的“五巧板”、“九巧板”,形状如正方形、圆形、还有长方形、椭圆形、菱形⋯⋯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引导学生走进七巧板的神奇世界,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了创造就在自己的手指间。此类活动,学生自己动手,不但学到了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阅读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并且使学生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时,可介绍阿基米德巧用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的关系来解决皇冠问题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神奇的魅力。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综

  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在我们的周边

  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为鲜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素材。

  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时效性很强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数学趣题而

  成的素材等。如,在实际的创编素材中教师可以以黄河的污染为题

  设计的实践课,以神七发射、奥运会为题材设计的实践课等。这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距离学生更近,时代性更强,很受学生欢迎。“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增设的内容。

  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课标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安排了两个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很不乐观。教学这节内容,教师们常常采用的是让学生阅读、跳过或自学等形式来教学的。没有达到课标中预想的目的。那么,怎样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教学呢?一、明确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编排意图例如: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

  大?教材安排这节内容的意图是什么?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

  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

  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

  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再例如:二年级下册:46页:剪一剪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

  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

  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另外,教材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见,综合实践课的编排意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明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标准的特点要上好“实践综合课”,我们还必须明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

  的特征。那么“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特点有哪些?1.“实践与综

  合应用”应该突出探索性“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见,实践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活动,而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方法。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3.强调综合应用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一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的综合。4.形式多样化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游戏等。“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三、明确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原则①实践性原则,落实一个“动”字(这里的动也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身体上的动,即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当中去体念包括动手做,动眼观察等;二是心里中的动即动脑,认真去思考活动当中的数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才是最重要的。)②自主性原则,体现一个“探”字(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有时学生想到的老师不一定能够想到,所以应当

  

篇五: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

  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

  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

  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

  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

  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

  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

  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

  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

  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

  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

  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

  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

  秋游中

  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

  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女口:租车问题、租船问题、

  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

  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

  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

  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

  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七: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飞船发射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月球旅行p70场月亮城堡游乐园怪事设计月球学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

  年版级本

  课题

  数学乐园

  一年级人上教学版期

  我们的校园

  教材位置

  内容简介

  活动目标

  备注

  P82P114

  1.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感受和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3.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4.促进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更具体地感受自然数两方面的意义;5.巩固比多少的知识,初步学习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

  6.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多途

  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

  图。

  跳绳、踢球、跑步、办板报、练武、统计图。

  2、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3、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精品文档

  大家来锻炼

  北

  一师

  年版

  级

  上

  学

  期

  迎新年

  有趣的拼塔

  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

  1、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10以

  内数的认识

  P50

  踢足球、赛跑、爬梯子、做操、跳绳。

  2、复习有关比较的知识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密切联系

  1、能根据情景图完成统计表,能根据图表提出并解决

  P98

  唱歌、跳舞、看数学问题。

  表演、拼图游戏、投掷游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统计的有关知识。

  1、在刚认识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搭拼活

  滚一滚、堆一的,巩固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

  P28堆、摸一摸、搭和曲面的不同。

  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

  一搭、数一数。2、展开空间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形。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思。

  1、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位置等知识灵活地

  P74

  参观果园、动物摘果子、动物运果子。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3、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了位置。

  情感。

  .

  精品文档

  想一想,摆一摆

  P45

  用2个·摆数、用3个·摆数,用4个、5个·摆数,说用9个·可以摆哪些数。

  1、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数位及位置

  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

  2、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规律。

  的认识,认识了数位及位置。

  3、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

  小小商店

  一年

  1、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

  换算及计算方法。

  展现真实商店2、通过解决问题,巩固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

  P86情景、学生模拟位数(进位)和已经学过的数量关系。

  加减法(一)的知识,人民

  购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渗透优化币的认识。

  思想。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环保教育。

  级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

  下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

  学期

  我和小树一起长

  P36

  植树、故地重游。

  等知识与技能。2.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提高提出

  (一)”三个单元的内容;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学会了估测物体的长度,掌握

  北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

  师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版

  今天我当家

  商量买原料、超1.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学生已经学过的100以内数

  P82市买原料、付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

  钱、包饺子。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减混合运算

  .

  精品文档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我们认识的数

  P44

  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

  培养数感。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

  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几十几加减一位数。

  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一年苏级教下版

  学

  期

  小小商店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

  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

  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P74

  商店购物、创办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商店、购物指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南、模拟购物、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学习数谈购物体会。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不进位或退位)

  .

  精品文档

  我长高了

  二

  年

  级

  人

  上

  教

  学

  版

  P36

  学生相互量身高、步长、臂展;测量门窗的宽度。

  1、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2、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3、巩固收集数据的统计方法,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学生已经学习了产度单位米和厘米;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通过观察客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

  知觉。

  1、观察一辆大2、渗透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

  期

  看一看,摆一摆

  P92

  客车;2、拼、3、通过摆一摆,巩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轴对称、镜面对称;长方形、

  摆、量、画几何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

  正方形、三角形、角等常见

  图形。

  4、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的平面图形。

  5、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

  逻辑思维能力。

  北节日广场师版

  P30

  节日观察、祭奠烈士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学习了“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与“观察物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前三个单元知识的回顾与综合应

  用。

  .

  精品文档

  月球旅行

  北师版

  P70

  飞船发射场、月亮城堡、游乐园、怪事、设计月球学校。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拥有了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从电视上目睹了“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情景。

  1.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利用乘

  法口诀计算。

  二年级上学

  趣味运动会

  购买体育用品、2.进一步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根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意

  P94报名编组、设计意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

  表演队列。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诀解决乘除法问题。

  4.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期

  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苏教版

  快乐的队日活动

  P24

  给小鸟做窝、搭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帐篷、烧烤食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物、钓鱼、洗菜。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精品文档

  认识七巧板、用

  有趣的七巧板

  P28

  七巧板中的2——6快拼认识的图形、拼图欣赏及模仿、创意拼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

  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形等平面图形。

  新意识。

  图。

  1、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

  量一量

  P54

  认识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

  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2、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认识了线段、直线;会

  量。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

  信心。

  年

  级

  上

  学

  算“24”点

  期

  苏

  教

  模仿用三张牌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阅读教材,学会阅读教

  算24点、用4材,根据教材的指引能简单地进行自学。

  P86

  张牌算24点、2.让学习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使学生巩固加强学生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

  用不同的方法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诀;两步试题的混合运算。

  得出24、比一3.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

  比。

  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版

  1、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田园风光

  P102

  苹果园、养蜂场、养兔场、养猪场、耕地、学生过河。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用口诀求商、确定位置、统计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精品文档

  剪一剪

  人

  教

  二

  版

  年

  级

  下

  有多重

  学

  期

  北师

  走进乡村

  版

  1、通过剪有规律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旋转和

  P46

  剪出并排排列的小纸人;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平移的认识。2、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3、通过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镜面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初步知识。

  4、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P104

  1、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常见物体的量,

  称体重、相互背一背、用手掂一掂、估计轻重、用秤来验证。

  逐步建立起质量的正确观念。2、明确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用秤称一称。3、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4、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学习用数

  学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学会了统计、生活中了解怎

  样称物体的重量。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

  P51

  说一说、读一读比一比、数一数填一填、提问题。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这五个单元后进行的一次大的整理与复习

  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

  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

  精品文档

  1.在“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情境中,对方向与路线、

  导游图、参观植图形和角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进行复习,体会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方向与路

  北师版

  美丽的植物园

  P87

  物园、你知道活中处处有数学。

  线、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

  吗。

  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观察能力、估测能力、提出加减法计算。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定方向

  二

  年

  级

  苏

  下

  教

  学

  版

  期

  你能跳多远

  看图说物体的1、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指南针指示的方位来辨

  P50

  方向、在实际中利用指南针找一个点八个方

  认八个方向。2、通过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进行方位测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辨认八个方向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

  学生刚学习“认识方向”;会使用指南针。

  向的景物。

  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提出研究问题、激1、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统计知

  P98

  发研究愿望、设计研究方法、获得并

  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识,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方法;学习了分类统计同一事件的不同问题;在体育课上,学生已经具

  分析数据、灵活运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备了一些跳远的基本方法和技

  用数据。

  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巧。

  .

  精品文档

  人

  填一填,说一说

  P67

  设计作息时间表、调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

  1、通过活动,学生列出目前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认识了时

  思考作息时间是否合理。

  间单位时、分、秒;会进行简单

  2、理解同学是怎样安排生活的。

  的时间计算;有了一定的关于合

  3、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理安排时间的生活经验;会进行

  4、让学生巩固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调查和统计。

  教

  版掷一掷

  三

  P118

  掷骰子探讨“组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合”、事件的确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定性与可能性、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

  可能性的大小。

  学思想,。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

  年

  级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合作交

  上学期

  搭配中的学问

  P26

  搭配早餐、搭配路线、搭配衣服。

  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的思

  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

  学生已经知道搭配的简单方法,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北

  决问题的意识。

  师

  版

  1.复习有关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

  小东上学、买火间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的

  交通与数学

  P52

  车票、选择上学2.结合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基础知识,会计算1000以内

  路线、你知道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

  的加减法、一位数乘多位数、

  吗。

  3.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的搭配。

  交流。

  .

  精品文档

  北

  师生活中的推理版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学生通过可能性的学习,能够用

  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

  学习用表格推2、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学的事情,用“可能”等词语来描

  P86理、练一练、数会利用表格、运用排除法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述不确定的事情。大多数学生能

  学游戏。

  判断出其结果。

  够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已有的生

  3、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活经验对某个事件做出正确的

  流,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判断

  1、要求学生有序的结合通过现实情境提供的数

  学信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科学的提出一步或

  三年级上学

  农村新貌

  P14

  者两步以上的实际问题。并且合理解决实际问

  住宅小区、装路灯题。

  的马路、玩具厂、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

  果园。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合作交流的学习经验,

  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题。

  期

  3、结合农村变化渗透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思

  想教育

  苏教版

  称一称

  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

  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

  P38

  称水果和蔬菜、称体重、你知道

  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吗。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会使用、认读电子秤。

  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

  精品文档

  三

  周末一天的安

  排

  P56

  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提出数学问题、制作安排表、交流。

  1、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学习了24记时法;会看简单

  的统计表。

  年

  级上学期

  苏教周长是多少P68版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围一围、摆一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摆、拼一拼、量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一量、估一估。2、在操作实践、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

  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摸牌和下棋P96

  摸牌游戏、下棋游戏。

  1、组织学生进行摸牌和下棋活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进一步体验从实验中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白不能凭自己的估计简单地作出判断。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摸牌和下棋活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随着条件的变化,可能性也会随着变化。3、通过小组摸牌与下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刚学习了可能性;会用统计图记录、分析。

  .

  精品文档

  制作年历

  人

  教

  三

  版

  年

  级

  下

  学

  设计校园

  期

  北师森林旅游版

  1、继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P56

  调查生活中的年历、讨论与制作年历、展示与交流、运用。

  3、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4、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有使用年历的生活经验。

  5、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P106

  调查学校都有什么、讨论学校可添置什么、设计新校园、展示小组的设计。

  1、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方法。2、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3、复习巩固有关测量、面积计算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的知识。

  1.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

  P10

  蓝猫商店、森林食品店、纪念品商店、实践活动

  物品总价与差价的运算问题。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购物。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

  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了小数加减法。

  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

  精品文档

  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

  北师

  旅游中的数学

  版

  P36

  租车、用餐、设计旅游计划

  表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用餐”活动中,通过搭配快餐,让学生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4.通过计算用餐的费用,复习、应用小数的加减

  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列表解决问题、小数的加减法,统计。

  法。

  5.通过设计“旅游计划”,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

  数据的能力。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

  三年级

  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学生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

  体育中的数学

  P75

  体操表演、比赛场次。

  2.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

  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从电视等了解书中有关体育问题;学习了搭配、列表推

  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理。

  学

  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期

  1.、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苏教

  生日快乐

  版

  P22

  猜生日、小组活动。

  2、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3、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渗透关

  爱思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人。

  .

  精品文档

  美丽的花边

  三

  年

  级

  下

  苏

  学

  教

  期

  版了解千米

  奇妙的剪纸

  1、通过图形设计,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其

  特点。

  P27

  看一看、画一画。

  2、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学会应用平移来绘制花边。

  3、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

  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平移和旋转知识。

  初步体验集合图形的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

  识。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

  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

  P54

  走走看看活动、2、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厘米、千米;学会了多种方

  查查填填活动。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测量长度;生活中已经会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查阅资料或网络查阅资料。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

  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

  P62

  欣赏中国剪纸作品、自由进行创作

  学习的兴趣。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

  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图形的知识。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

  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精品文档

  1.结合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并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

  计算麦地、菜决这些问题。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形、长

  我们的实验田P90地、玉米地、化2.能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决这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分数

  房的面积。

  些问题。

  的初步认识。

  苏

  三

  教

  3.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教育学生发现并解决生活里的数学问题。

  年

  版

  级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

  下

  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学期

  运动与身体变化

  P98

  提出问题、实验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

  讨论、引申反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知道了平均数的统计意

  思、你知道吗。念。

  义,会求平均数。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了却,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