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5篇)

时间:2023-06-25 12:05:03 来源:佳谦文档网

篇一: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课堂辕实践KETANGSHIJIAN荩阅读教学人物图谱篇院向孔门弟子借智慧要要要叶论语曳整本书阅读专题课渊三冤执教者院大庆实验中学评析者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牛红梅陈宏教学目标院1.分析尧概括颜回尧子贡尧子路尧子游的形象特点遥渊重点冤2.整体把握以野四科冶野十哲冶为代表的孔门弟子群像遥3.比较孔子对弟子的不同态度袁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遥渊难点冤教学方法院提问法尧诵读法尧小组合作探究法遥教学过程院一尧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作业要要要叶论语曳野思维导图版冶孔门弟子图谱师院叶论语曳是至圣先师孔子和弟子们聊天的记录袁野师生一体冶是这部经典的一大特点遥今天我们不妨对叶论语曳进行一次孔门弟子出现频次大盘点袁进行形象分析与概括袁这或许也是走进叶论语曳的一个极好途径遥明确院意在检查整体阅读情况袁同时盘点叶论语曳中出现的孔门弟子人次遥教师归纳院对叶论语曳中出现的学生人数袁李零教授做过统计院野叶论语曳中的弟子有29人噎噎出现最多的是仲由渊42次冤袁其次端木赐渊38次冤袁颜回尧卜商渊21次冤袁冉求渊16参和颛孙师渊子张冤袁他们出现最多的是子张渊18次冤和曾参渊15次冤袁其次樊须渊6次冤尧公西赤渊5次冤尧有若渊4次冤噎噎冶当然袁三千弟子袁七十二贤人袁后人对孔子的这些有名次冤遥此外袁还有5个人也比较重要袁樊须尧公西赤尧有若尧曾孔庙塑孔门四科高弟十人的坐像袁配享先圣袁称为野十哲冶遥野孔门十哲冶名单遥叶论语曳野先进篇冶给我们提供了十大弟子名单院野从我于陈尧蔡者袁皆不及门也遥德行院颜回尧闵子骞尧冉伯牛尧仲弓遥言语院宰我尧子贡遥政事院冉有尧季路遥文学院子游尧子夏遥冶渊二冤分成四组讨论野孔门十哲冶中各科的代表人物遥第一位遥明确思路院小组集体诵读遥渊1冤小组内部合作袁整理出关于颜回的相关经典语句袁1.德行科代表颜回要要要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袁位居孔门志向尧修行尧生活尧学习等方面加以分析遥渊2冤小组讨论袁分析尧概括颜回形象遥学生可从颜回的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院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袁14岁即拜孔子为师袁终生师事之遥孔子对颜回的称赞最多袁赞其仁人尧好学遥孔子有言院野回有君子之道四焉袁强于行义袁弱于受谏袁怵于待禄袁慎于治身遥冶意思是说袁颜回有君子的四种道德院施行德义时坚定袁接受劝谏时柔顺袁得到官禄时戒惧袁修养自身时谨慎遥贫而豁达曰尊师重教袁勤奋笃学等方面的形象特征遥富遥明确思路院句袁小组集体诵读遥渊1冤小组内部合作袁整理出关于端木赐的相关经典语渊2冤小组代表讲述端木赐的野言语故事冶袁体会端木赐渊3冤最后概括出颜回践行仁心袁崇尚礼乐曰淡然修身袁2.言语科代表子贡要要要善于雄辩袁事理通达的孔门首有姓的弟子们也从性情尧品德等方面加以评说袁尤其是对野孔门十哲冶袁他们有较高的影响力袁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遥二尧孔门弟子群像院野四科冶与野孔门十哲冶渊一冤野孔门十哲冶名单及野四科冶野十哲冶释义遥明确院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都是孔门弟子袁分为的利口巧辞袁善于雄辩袁还可从学习能力尧政绩尧理财经商等方面加以分析遥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下内容院孔子对端木赐非常器野德行冶野言语冶野政事冶野文学冶四类别渊科冤遥公元720年袁在40黑龙江教育窑教育与教学2020.12重袁常常将自己学说的核心要义传授给子贡袁比如什么是仁袁什么是士袁什么是野己所不欲袁勿施于人冶袁怎样为政尧为仁等袁并赞美他就像一种重要器皿院野瑚琏也渊祭神之重要器皿冤冶孔子对端木赐感情深厚遥孔子弟子三千袁七十二贤者袁唯有子贡多守墓三年袁足见子贡与孔子感情之深遥端木赐亦以野万仞宫墙冶夸赞自己的老师学问高深:野譬诸宫墙袁赐渊子贡冤之墙也及肩曰窥见家室之好遥夫子渊孔子冤之墙数仞袁不得其门而入袁不见宗庙之美袁百官之富遥得其门者或寡矣遥夫子之云袁不亦宜乎?冶达尧学养丰厚渊3冤最后概括出端木赐利口巧辞尧诚信经商尧能力高强等形象特点尧学绩优异遥尧办事通3.政事科代表子路要要要诸位弟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遥明确思路院择相关经典语句进行诵读和讲解渊1冤小组成员先梳理叶论语曳中关于子路的语句遥由于篇幅过长袁教师可袁并选帮助学生从中筛选出关于子路的重点经典语句袁学生基于这些经典语句进行人物形象分析遥子路早期袁野愿车马衣裘袁与朋友共袁敝之而无憾冶曰子路后期袁野率尔而对冶袁志在野千乘之国噎噎可使有勇袁且知方也冶袁前后志向有很大差别遥孔子既看到子路在学业尧志向上的成长与进步袁也看到学生在性格上的缺陷与不足院一个野哂冶字袁内涵丰富尧意味深长袁而这也正是孔夫子心存大爱的教育之所在遥子曰院野由也升堂矣袁未入于室也遥冶叶先进篇第十一曳子曰院野由也好勇过我袁无所取材遥冶叶公冶长篇第五曳子曰院野片言可以折狱者袁其由也与浴子路无宿诺遥冶叶颜渊篇第十二曳闵子侍侧袁訚訚如也曰子路袁行行如也曰冉有尧子贡袁侃侃如也遥子乐院野若由也袁不得其死然遥冶叶先进篇第十一曳性格渊袁2子路的志向以及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冤小组讨论袁分析尧概括子路形象遥学生可从子路的尧评价等方面入手遥教师可补充司马迁叶史记窑仲尼弟子列传曳中叙述子路的文字袁子路在叶史记窑仲尼孔子列传曳中的篇幅也仅次于子贡袁这也是一个开掘子路形象的好途径遥敢于直言渊3冤最后概括出子路尚勇果敢尧大胆质疑等形象性格特点尧好学重做袁并体会到了孔子对尧善于政事尧子路的复杂心理遥4.文学科代表子游要要要理解与掌握礼学的佼佼者遥明确思路院渊钱穆在1冤教师明确解释叶论语新解野曳文学科中这样说冶遥院野文学即孔子言诗书礼乐文章袁皆与言语政事相通袁本章文学特成一科袁盖所偏重袁乃若与言语政事两科有异遥冶子游对礼乐的学习研究非常重视袁他对礼的专精程度比曾子尧子夏尧有子等人都要高袁曾子也承认自己不如言子袁说:野我过矣浴我过矣浴夫夫阅读教学荨课堂辕实践KETANGSHIJIAN渊掌握礼学的佼佼者指言子冤是也!冶渊叶礼记袁被孔子列为窑檀弓上野曳冤文学子游是孔门弟子中理解冶科第一遥叶论语渊窑2冤阳货小组成员梳理并诵读关于子游的篇章曳中的一段遥重点关注子之武城袁闻弦歌之声院遥夫子莞尔而笑袁曰:野割鸡焉用牛刀?冶子游对曰:野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耶君子学道则爱人袁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遥爷冶子曰:野二三子!偃之言是也遥前言戏之耳遥冶教师补充叶史记窑仲尼弟子列传曳里相应的语段院子游既已受业袁为武城宰遥孔子过袁闻弦歌之声遥孔子莞尔而笑曰:野割鸡焉用牛刀?野子游曰:野昔者偃闻诸夫子曰袁君子学道则爱人袁小人学道则易使遥冶孔子曰:野二三子袁偃之言是也遥前言戏之耳遥冶得了出色成绩渊3冤小组讨论以上材料袁获得孔子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袁言子用礼乐之教治理武城袁充分证袁取明袁言子确实是孔子礼学思想当之无愧的传人袁孔子曾云院野吾门有偃渊4冤最后得出子游尊崇儒术袁吾道其南冶袁足见孔子对子游的器重重视礼学尧博览群书遥襟广阔的形象特点遥尧尧胸三尧孔门智慧袁万世师表由学生探讨从孔门弟子获得了哪些智慧袁透过孔门弟子又对孔子有了怎样的评价遥教师汇总院1.习得孔门十哲智慧袁入室子弟风采各异遥三千野入门冶弟子袁七十二野及阶冶贤人袁十位野登堂冶哲人袁四科代表人物袁让我们读叶论语曳袁跨门槛袁领略野宗庙之美袁百官之富冶遥他们像群星拱卫北斗一般袁汇聚在孔子身旁袁风采各异遥他们刚健清明的入世情怀袁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袁深深浸入我们每一位叶论语曳阅读者的心魂血脉遥2.致敬一代圣人思想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遥孔门十哲中每一位哲人都恩承圣贤教诲遥这野孔门十哲冶既是孔子因材施教尧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袁也是孔子对学生学问尧德行尧性情的直观评价遥野因材施教冶源自宋代大儒朱熹袁他在叶论语曳注解中指出院野孔子教人袁各因其材遥冶孔子于野侍坐冶中野沐春冶时野听其言冶野观其行冶袁主动谈袁被动听曰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尧兴趣爱好进行教育袁并且有教无类袁孔门弟子人数众多袁成分复杂袁既有鲁国权贵之子孟懿子袁又有野贫且贱冶的颜渊尧仲弓曰既有野家累千金袁结驷连骑冶的子贡袁又有曾为罪犯的公冶长遥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袁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万世师表遥孔门弟子都是智慧之人袁我们不妨向他们借智慧院向颜渊学习德行袁向子路学习率真袁向子夏学习教书袁向曾参学习勤奋袁向冉求学习做官袁向冉雍学习德行袁向子贡2020.12黑龙江教育窑教育与教学41课堂辕实践阅读教学KETANGSHIJIAN荩学习说话袁向子游学习胸襟袁向宰予学习辩论袁向子张学习立志噎噎万世师表袁孔门十哲袁七十二贤人噎噎人人皆为我师袁学习永无止境浴教学反思院这是一节有难度的课遥难在哪里钥难在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袁对叶论语曳缺少宏观上的掌控袁也缺少微观上的把握袁如果没有对所有篇章的精细阅读袁却想要去评价孔门弟子袁去学习尧借鉴他们的智慧袁真是难上加难遥那么如何去降低学习的难度袁以减少学生的挫败感袁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袁就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遥先说课前准备遥在上一节课已布置了阅读文本尧绘制孔门师生图谱的作业袁帮助学生缩小阅读范围袁明确研读的重点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袁学生们能够瞄准野出镜率冶高的孔门弟子袁进行细心整合袁进一步感受叶论语曳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遥再说课堂环节的设置遥先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袁学生互相补充袁偶有小争议尧小讨论袁同时也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要要要评议野孔门十哲冶遥从孔子众多弟子中明确十人袁之后再选每一科里的代表人物袁颜回尧子贡尧子路尧子游遥在分析这四位典型人物形象时袁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袁将学生分为四组袁每组专门指向一位野孔门哲人冶袁按照筛选文本要要要诵读语段要要要分析形象要要要概括汇报的形式袁进一步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遥其中有教师的适当补充与提示遥本节课分析概括四位孔哲形象并非最终目的袁我们在学孔门弟子智慧的同时袁更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智慧遥野孔门十哲冶既体现了对孔门弟子德行尧学问尧性情等方面的直观评价袁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尧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遥不同的弟子袁不同的评价袁不同的态度与方法遥这样我的弟子们于热烈地讨论中走进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世界袁也走进孔子的内心深处遥人为降低难度袁有意提高兴趣袁创设讨论空间袁实现与孔门弟子的智慧共享袁这是本节课的设计初衷遥但是教学过程中袁发现一小部分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袁以致影响了课堂的进程袁对四位孔门哲人的分析深度也不够袁这里更有教者的课前预判不足的问题袁对学情的掌握与分析有待强化遥教学评析院牛红梅老师讲授的叶论语曳系列专题课是野国学经典进校园冶专题研究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袁牛老师对叶论语曳教学的积极探索袁对学生的多方呵护袁都让人动容遥本课是叶论语曳整本书阅读系列的第三课袁主要通过对孔门弟子群像的把握袁去接近孔夫子宏大的思想体系袁去形象的感受儒家思想的滥觞遥42黑龙江教育窑教育与教学2020.12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袁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点关注一个问题袁即到底学生拥有怎样的整本书阅读量袁才足够支撑教师的集中讲授遥针对于此袁当我们仔细观察牛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袁有三个问题需要读者一起思考与回答院首先袁由于叶论语曳内容的丰富袁孔门弟子数量庞大袁在教学目标里对于野孔门弟子群像的把握冶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袁即只分析四科或孔门十哲是否能代表弟子群像的整体面貌遥其次袁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所涉章句众多袁时间地点语境不同袁当我们尝试评价人物时袁必须提前掌握原文资源袁在教学目标里袁野孔子的不同态度冶这样的说法需要在课堂上得到有力的支撑遥再次袁孔子教育思想的异常深邃与广大袁决定了用一整堂课的时间对其中一两条教育思想进行探索袁已经勉为其难袁何况还要在完成对孔门弟子群像分析之后袁再进行孔子相关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研讨袁时间的紧迫如何解决同样是非常难为任课教师的问题遥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袁牛老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院第一袁她将对孔门弟子群像的把握数量袁压缩为野德行冶野言语冶野政事冶野文学冶四科的代表人物院颜回尧子贡尧子路尧子游袁以此为突破口袁以点带面地把握弟子群像袁所以建议牛老师袁可以考虑在这里增加一个环节要要要在把握四科代表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袁将每一科的其他人物带上袁并稍作归类分析遥第二袁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袁决定了这一课的设计和走向遥在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学情之后袁牛老师制定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院以课前野思维导图版冶孔门弟子图谱的制作为铺垫袁让学生尽量熟悉文本曰以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为攻坚战袁以期集中优势兵力分头推进袁省下大量的重复劳动时间曰以教师穿插其中的资料补充和适时提点总结为提纲挈领的支架袁让学生的小组合作不跑偏袁始终能够沿着教师设计的方向稳步前行遥这样的教学思路袁基本解决了对原文的穷尽与资料占有的短缺问题曰值得关注的是课前思维导图制作部分袁需要占用学生一部分时间袁这也是整本书阅读绕不过去的问题院时间遥第三袁牛教师最后讲解孔子野因材施教冶野有教无类冶教育思想这个部分非常出彩袁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目标与终点袁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袁这个部分是对孔门弟子群像概括分析之后袁更加深入阅读叶论语曳的标志袁是整本书阅读的灵魂所在袁所以这一部分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力度袁增加时间遥项目基金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野十三五冶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野国学经典进校园冶渊HJZ135-002冤编辑/李莉

篇二: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共5篇)

  第一篇:《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

  《孔门师徒各言志》选自《论语》,下面是《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注释:

  (1)颜渊、季路侍:颜回和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颜渊,即颜回。季路,即子路。

  (2)盍:兼词,即“何不”的合音,意为何不。

  (3)尓:你们。

  (4)裘:皮衣。

  (5)共:共同享用。

  (6)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7)憾:遗憾。

  (8)伐善:夸耀长处。伐:夸耀,自夸。

  (9)施劳:施,散布,此衍生为表白。劳,功劳。

  (10)老者:老人。

  (11)安:安乐

  (12)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第二篇: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译

  言志文言文的全文及其翻译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吧!

  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译

  言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

  参考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言志课后阅读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

  【答案】A【解析】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答案】B【解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答案】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

  第三篇: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

  大家有学过刘东堂言吗?这是一篇很好理解的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

  刘东堂说:有一个狂妄的晚辈书生,品性荒谬狂妄,对今人古人都鄙视谩骂,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身价。如有挑出他作的诗、写的文章中一个字的毛病的人,他便对此恨之入骨,有时甚至殴打别人。

  正赶上河间府举行岁考,十几名考生同住在一起,有的相识,有的互不认识,夏天的夜晚大家分散坐在庭院中乘凉。狂妄的晚辈书生随心所欲地高谈阔论。大家惧怕他的尖刻的口舌,全都闭嘴不答理他;只有树后面坐着的一个人直言与他争辩,连续不断地揭出狂生谈论中的谬误。狂生理亏连争辩的言词都没有了,发怒问道:“你是谁?”黑暗中只听到回答说:“我是焦王相呀。”(焦王相是河间府一带有名的老儒生。)狂生惊骇地问:“你不是不久前已经死了吗?”只听黑暗中笑着回答说:“我如果不死,怎敢去冒险摸老虎的胡须呢?”狂生恼怒地跳脚叫喊,围绕着院墙四处寻找,但只听见吃吃的耻笑的声音,忽而在树梢上,忽而在房檐上罢了。

  【原文】

  刘东堂言: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

  值河间岁试,同寓十数人,或相识,或不相识,夏夜散坐庭院纳凉。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惟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理屈词穷,怒问:“子为谁?”暗中应曰:“仆焦王相也。”(河间宿儒。)骇问:“子不久死耶?”笑应曰:“仆如不死,敢捋虎须耶?”狂生跳掷叫号,绕墙寻觅。惟闻笑声吃吃,或在木杪,或在檐端而已。

  第四篇: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卖柑者言

  明代: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打算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欺骗傻子和瞎子的吗?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你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注释

  涉:经过,经历。

  溃:腐烂,腐败。

  烨(y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玉:像玉石一样。

  贾(jià):同“价”,价格。

  鬻(yù):这里是买的意思。

  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若:像,好像。

  败絮:破败的棉絮。

  若:代词,你,你们。

  实:填满,装满。

  笾(biān)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

  炫:同“炫”,炫耀,夸耀。

  惑:迷惑,欺骗。

  愚瞽(gǔ):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

  为:做。

  欺:欺骗人的事。

  业:以······为职业。

  赖:依赖,依靠。

  食(sì):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夫:发语词。

  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皋(gāo)比(pí):虎皮,指将军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洸(guāng)洸:威武的样子。

  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

  孙、吴: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略:谋略。

  峨:高高地,指高戴。

  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昂昂:气宇轩昂的样子。

  庙堂:指朝廷。

  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伊、皋(gāo):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和皋陶。

  业:功业。

  起:兴起。

  御:抵御。

  斁(dù):败坏。

  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却不干正事。

  糜:通“靡”,浪费。

  廪(lǐn)粟:国家发的俸米。

  醉:醉饮。

  饫(yù):饱食。

  巍巍:高大的样子。

  赫赫:显赫的样子。

  象:模仿。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

  类:像。

  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

  滑稽(古书中读作gǔjī)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疾:愤恨。

  愤世疾邪: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的现象。

  托:假托。

  赏析

  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体讽刺散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洗炼的笔墨记述了故事的经过,可说是全文的引子,作者先写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在一优一劣而形成的鲜明对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发问,“将炫外以惑愚瞽也?”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指责,“甚矣哉,为欺也!”作者在此突出一个“欺”字,这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贯串始终的主线,看似不经意地提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正是这个文眼,才引起卖柑者大段的深刻的议论。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卖柑人之口,揭露那些达官绅士欺世盗名的真相。文章的构思非常巧妙,“卖者笑曰”一个“笑”字用得很好,首先表现在后面的大段议论只是由一个小商贩在谈笑诙谐中说出,这就亲切又可信;其次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对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的鄙视。小商贩的回答也是巧妙之极,用一句反问“而独不足子所乎?”它揭示面对“欺”道横行的社会,人们已经麻木。紧接着再用一个反问“而独我也乎?”这个反问比前一个反问更有份量,它既突出了言者对“欺”道横行社会的强烈憎恨,又使愤懑之词如流涌出。为证实自己的论点,卖柑者以排比句式,历数了行“大欺”的人。先用两个长排比句描写武将“洸洸乎干城之具”、文官“昂昂乎庙堂之器”,以之与柑子“烨然”外表相对照;接着又连用五个短排比句揭露其实质,原来是文不能治国、武不能治军之众。为了更琳漓尽致地宣泄自己愤世嫉邪之情感,文章又用两个反问句进行反复揭露。反复揭露使卖柑者“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一句指责得有理,批评得有力。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作者没有写自己如何慷慨激昂地响应卖柑者之言,却是“退而思其言”,这样既使文章形成一种跌宕美,也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之中品味其言的真谛所在,承认其言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这篇文章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第五篇:如何高效阅读写景抒情言志类文言文

  如何高效阅读写景类文言文

  读文指导

  阅读写景类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古代写景类散文所写的内容,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当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但仔细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物。写景散文也有人物,文章中,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描写他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以此来表现主题。

  2.事件。写景散文中,描写事件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来为表现主题服务。

  3.景物。许多写景散文,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加以描写,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寓理于景,借以抒情说理。

  4.物象。有些写景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

  5.感情。所有的写景类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阅读写景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会,把握作者的感情。

  6.义理。很多写景散文,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物象之上,表达得含蓄蕴藉。前一种情况如《前赤壁赋》,后一种情况如《桃花源记》。

  平时如何做文言文试题——文言文精读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根本在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透彻,做题就易如反掌了。我们除了要积累学习过的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积累我们平时训练题目中学到的知识。“在训练中积累”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抱有“为做题而做题”的错误思想,而要像学习课文一样来

  精读,来仔细梳理。

篇三: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傅佩荣

  《向子路学习率真》

  一、子路与孔子的相识过程

  子路年轻的时候,是一位不良少年。因为他非常勇敢,所以就很喜欢跟别人决斗了、或者是比武。

  【故事1】

  子路跟孔子是同乡,鲁国人,小孔子九岁。他很喜欢在街上闲逛,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批着野猪皮,带一把长剑,在街上晃,行侠仗义。那么有一天孔子碰到他,就说你为什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孔子有时候也需要自己招生。子路就说,何必学习?看到没有,何必学习?他说南山有竹,生下来就非常地挺直,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

  这代表子路很有智性,认为自己是生下来就是人才,就跟南山的竹子一样,不需要任何修饰,拿下来当箭,射穿犀牛皮。孔子碰到这样的人,他当然有办法了。他说如果你把这个竹子前面削尖,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它不是射得更深吗?这话一讲子路就听懂了,他马上拜师。让孔子烦恼的是,子路的音乐成绩却是非常的糟糕,不过子路却是非常维护老师。

  二、子路的特别之处

  1.“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

  孔子说只要听到片面之词,就可以判决诉讼案件的,大概就是子路吧。一般听到这个诉讼案件,都要听两面之词,原告、被告都讲完毕后才能判断。但是子路不一样,他听到一面之词就知道谁对谁错,不是因为他很莽撞,而是他这个人非常刚正,别人看到他都不敢讲假话了。这跟子路的个性也有关系。他个性特别果决,“果”这个字代表果决、果断,能够下决定。所以孔子认为子路做官不是问题,做官只要有一种专长,就可以找适合的位置。

  2.“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说,穿上破旧的棉袍,跟别人穿上名牌的皮草站在一起,丝毫不觉得惭愧的,就是子路吧。平常我们不都人看衣装,你看到别人穿的都是名牌,你站在旁边就觉得很寒酸了,不好意思了。所以孔子称赞他说,一个人能像子路一样,不嫉妒,也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呢?但是子路这个人确实是很可爱。他听到孔子用《诗经》里一句话“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称赞他,他就每天都念这八个字。孔子就说了,光这样是不够好的,还应该继续努力,“不忮不求”是不嫉妒不贪求。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勇敢

  孔子有时候也觉得很难过,因为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就说“道不行,沉桴浮于海”意指我的理想不能实现的话,干脆做一条木筏到海外算了,跟随我的就是子路吧。三千弟子,哪一个人不希望被老师选中做他的保镖,可以保护他到国外去。他选子路,不只是子路武功特别好,也因为年纪也比较接近,比较好沟通的。孔子讲完毕之后,子路高兴地不得了,喜形于色。孔子一看到子路那么高兴啊,就跟他说,子路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我们根本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就是说我刚刚讲的是一个心里面的一个感叹,你不要当真。他真的很怕子路去到处找船。

  所以孔子对子路,至少有三点,认为他超过一般人。但是我们也知道子路这个学生,他的特色是非常率真,他什么话都敢讲。孔子学生里面,敢给孔子摆脸色的,敢生气的,敢跟孔子吵架的,只有一个,就是子路。

  三、子路对孔子的不满

  在卫国的时候,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位美女,但她的名声不好,太过风流,但她是国君夫人。所以孔子到卫的时候,南子就亲自下帖子,说你是有名的国际学者,到了卫国,希望见面谈一谈。子路反对,子路说那个女生名声不好,你最好不要去,省得被利用,你是一个学者,何必跟他们这些人扯上关系呢?但孔子说不行啊,非去不可,因为毕竟是国君夫人,按照礼来请你的话,你是一个过客,你一定要去的,你不去就是你不懂礼貌了。所以孔子就去了。去了之后,听说那个见面,也是非常生动,很多人喜欢描写这一段,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南子知道孔子是一个严肃的学者,有名的学者,她也很自己约束自己,隔一个帘幕,戴上各种装饰品,所以孔子根本没看到南子长什么样子,只听到环佩之声,她的那个铃铛响来响去,听到这个声音。只是谈完毕之后,真的被利用了。卫灵公与夫人就请孔子坐后面的车子,跟着她走,游行市区,让别人知道国际上有名的学者孔子支持我,你看在我后面那辆车里面。回去之后子路就生气了,说你看你果然被利用了。不过孔子发誓说,我做的事情如果错的话,让天来惩罚我吧。

  【故事2】

  一个国家发生内乱,请孔子去帮忙。孔子又想去了。因为孔子很喜欢替百姓服务,不是喜欢做官,是希望有机会替百姓服务。子路又反对了,说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个人不是好东西,你不要理他。到最后孔子只好说一段话了,他说,不是说真正的坚硬吗?真正的坚硬是怎么磨也磨不薄的;不是说真正的白吗?真正的白怎么染也染不黑的。孔子这样认为自己。就是说我是既坚又白,所以你不要想把我变得薄,不要想把我变得黑。

  “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孔子很好的一种自我的了解,一种自我的信心。但是子路还是反对。他认为说你这样引起别人很多误会,实在是没有必要。

  周游列国的时候,很多人现在提到孔子都会想到三个字,叫“丧家狗”,就跟子路有关系的。因为周游列国的时候很狼狈,很多地方都在打仗,有好几次都被围困了,有危险了。那么在陈蔡之间,这两国之间的时候,曾经还有七天没有开伙烧饭,只能吃一点方便面。然后,子路就2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很生气了,就跑来跟孔子说,老师,君子也会这么穷困吗?为什么你这么有名的君子,别人有时候也不管你是谁,照样要准备要杀你,甚至骂你?孔子说“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穷困的时候,继续坚持原则,小人一穷困就放弃原则,无所不为了。他趁这个机会还是要提醒子路,你还是要坚持君子的原则。

  【故事3】

  古代念书人的出路就是做官,我有知识,我有能力,能替百姓服务,也没有大学可以让我教书,所以只好努力做官。所以他们到卫国的时候,卫国正好发生内乱,这个内乱跟那个南子也有关系。他的太子呢叫蒯聩,蒯聩这个太子跟南子不和,当然不是南子生的,就是太子跟夫人不和,就想起来把他给杀了,那这发生内乱了。内乱之后,蒯聩就逃亡,逃亡到国外去了,卫灵公就死了。卫灵公死了之后怎么办呢?就把这个国君的位子传给蒯聩的儿子,就等于是卫灵公传给孙子了。孙子当了国君,那个做儿子的还没有当,在国外立刻想回国,哎,爸爸没当,怎么儿子当呢?现在变成父子争国,很难看了,是不是?等于爸爸从国外还带一些军队回来,那他的儿子已经当国君了,也召了很多军队了,两个人就要打仗了。这个时候孔子经过卫国的时候,要不要做官呢,他的学生要不要做官呢?子路真的做官了。子路怎么死的?他就是在这里面,内乱里面,他在卫国做官,为了尽忠职守,蒯聩带兵回来,在这个冲突里面子路牺牲了。

  可以说子路这个人,有他勇敢的一面,坚持道义,对于死亡根本是不放在心上的,毫不在乎,太过于勇敢了。

  四、子路谈志向

  有一次孔子跟两个学生在一起,颜渊跟子路,孔子说,谈谈志向吧。子路立刻就说,我刚刚念过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这是重视朋友的情谊,远远超过财物的价值,这是儒家的基本精神,绝对把人的价值放在物质上面。像子路,衣服、棉袍、车马都很贵重,用坏了没关系,因为是朋友。所以子路对朋友特别讲道义。所以子路重视人的情谊是远远超过物质、财物的一个价值,这点就让我们觉得儒家的教育有它的特色。

  子路本身是非常果决,他唯一有一次受孔子批判,是在卫国的时候。子路到了卫国,就请教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请你孔子来出主意,你首先要做什么事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正名。因为当时的国君是卫出公,他的爸爸想回来争国君的位子,那到底谁是君,谁是臣呢?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国君,你如果儿子当了国君,爸爸就是臣,但是爸爸是父亲,你是儿子,这个太复杂了。所以你卫国先要正名,把名、名义,名分先界定好,孔子这样讲的时候子路居然说什么?老师啊,你太迂腐了。说老师太迂腐了,有政治就可以搞了嘛,何必谁还管什么名声呢,我反正是替百姓服务。所以孔子就批评子路了,说“野哉,由也”,真是粗野。他对子路的批评就是这个人太粗野了,太率真之后,以至于不懂得怎么样去想的深刻一点,完整一点。

  【故事4】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孔子生病的时候表现得最积极的也是子路这个好学生。有两次记载。第一次说孔子生病,子路说老师,我们来祷告吧。第二次又是孔子生病很严重,子路就派学生们组成治丧委员会。我们都知道,古代不能够随便组织这个委员会,一定要有正式大夫的身份才能组织。所以孔子看到学生们怎么忙进忙出的,穿上特制的服装,孔子在病中稍微好一点,醒来就问,怎么回事啊?他们说子路吩咐。要我们几个学生当治丧委员会,在门口摆一些布置了,摆一些签名簿这些了。孔子说,子路这个学生想骗谁呢?我要骗谁呢?要骗天吗?我明明就是目前没有这个大夫的身份,我现在去摆这个场面,是骗人的。“吾谁欺,欺天乎?”难道我就会死在路上吗?我也不要这种门面,你们学生帮我安排就好了,我不在乎这种外表的这种门面。但是子路对老师非常爱护,总觉得我们老师那么伟大,真的要生病的话,过世的话,要好好的办一场世纪丧礼。这是子路的一种用心。但孔子不领情,孔子认为,一般都要合乎礼仪的要求,你不能够违背礼仪,违背礼仪的话,社会就没有规矩,就乱掉了。

  所以这是子路他的率真,有时候行为上表现出来会过于冲动。

  五、“子路问事鬼神”

  1.孔子谈“生死”

  子路有一次就跟老师说,老师,我怎么跟鬼神来往,怎么服侍鬼神呢?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你还不能够跟人好好相处,怎么可以想到怎么跟鬼神相处呢?因为子路这个人,属于行动派,他不太喜欢做深入思考,他不喜欢音乐,不喜欢艺术,不喜欢哲学,不喜欢文学这些,所以,他一旦提出说怎么跟鬼神交往,这个属于宗教学,很深刻的。孔子跟他讲也讲不清楚,就说你不能跟人好好相处,怎么能够跟鬼神相处呢?讲完毕之后,子路又问,那请问老师,什么是死亡?这个问题太深刻了,死亡这个问题每一个人最后都会碰到,哪一个人不想知道,但是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因为死亡它并不是一个经验界的事实,死亡一出现,经验就结束。所以说从来没有一个人死了之后再跑回来说,死了之后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子路问,老师,什么是死亡?他当然相信老师知道了。但是孔子怎么说?“未知生,焉知死。”你还不了解怎么叫做生,你怎么能了解什么叫做死呢?这句话很有含义,意思就是说,是一个人死亡是一回事,你活着的时候怎么做人处事,死了是自然的结果,你何必担心呢,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你不管死亡将来怎么样,你现在活着,还是要好好做一个人。所以孔子的回答是这个意思,希望他先了解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好好珍惜这一生,而不要老想着死亡之后的事情。

  很多人就从这段对话批评孔子,说孔子不了解死亡。这实在是很冤枉,孔子怎么会不了解死亡呢,真正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不了解死亡的。如果你仔细研究,就发现《论语》里面,生命的“生”这个字,出现了16次。当然你可以说《论语》每一句话都谈活着的事情,这个我同意的。死亡的“死”这个字,出现了38次,代表孔子当然了解死亡,一个人不了解死亡的话,怎么可能去说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怎么可能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呢?所以对死亡都很了解,死亡没什么好怕的。

  2.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见解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西方哲学家谈到死亡的,最简单、最清楚、最深刻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因为他被冤枉接受审判,被判死刑,很多人都希望他逃狱,他逃狱的时候对官方也是一种解脱,我们不用去杀这个老人家了,因为他已经七十岁了,也活不了几年,那你何必让雅典人背负这个罪名呢,谋杀了苏格拉底呢?所以他在监狱里面待了一个月,他就是不逃狱,都已经准备好让他逃狱了,他都不逃。学生每天来看他都很难过,说老师,难道你不怕死吗?30天,一天一天数着就少下去了。

  苏格拉底说,死亡没什么好怕的,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死亡是一种无梦的安眠。平常我们睡觉的时候最怕做梦,尤其是做噩梦。所以死亡就是睡觉不做梦,这个太好了。第二个,死亡之后,摆脱身体的束缚,就可以自由自在,去你想去的地方,去见你想要见的人。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人死了之后反而解脱了,因为当事人把身体当做监狱,把灵魂当做我的本体,我的自我,身体如果说消解了,代表你离开监狱了,然后你可以到时候自由飞翔,去见我想见的人。所以苏格拉底对死亡毫不害怕。事实上我们对死亡没有必要害怕,死亡是一个自然的事情,有生就有死。

  六、何谓真正的道义

  在《论语》里面,孔子特别提到六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微子、箕子、比甘、伯夷、叔齐,第六个就是管仲。管仲其实他的私德并不好,孔子也说他的师德很有问题,享受生活了,摆排场了,很多都有问题。但是因为管仲做一件事,帮助齐桓公用外交手段避免战争,让春秋初期一百多年可以和平相处。这不得了,因为战争的话,很多人就是无辜老百姓,或是年轻人,当兵的都死伤了,那你现在可以避免的话,这贡献很大。所以孔子对管仲特别推崇。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到儒家的思想,人性向善,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孔子特别称赞管仲是这个道理,否则你一定要讲,一个人师德好不好,一个人具体的生活表现如何,那有谁是完美的呢?他一个人过什么日子,是他个人的条件,但重要的是他怎么样在他的岗位上,把他的事情做好,这是超过岗位所要求的范围造福天下人,这才是孔子所要肯定的。

  子路这个人很讲义气,管仲为什么被子路批评呢?因为当时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了,被杀之后两个太子,两个王子就逃到国外,谁先回国,谁就可以当国君,另外一个就大概非死不可了,这是很可怕的联合游戏啊。结果管仲和好友鲍叔牙各选一边跟随,到最后是管仲选错了,鲍叔牙选对了,选对公子小白齐桓公。还好,这个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建议,要让管仲当宰相。所以子路认为管仲跟错边,别人都自杀,他没自杀,太不讲义气了。但是儒家的思想是不管你怎么竞争,人才要为国家所用,否则你讲的是小信小义。所以孔子后来说难道你希望管仲像那些老百姓一样,因为选错边就在山沟里自杀,死了之后别人还不知道他是谁吗?看孔子的思想确实伟大,他能够通情达理。孟子也曾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真正的大人,叫做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必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一般都以道义作为依归。

  在儒家里面谈到,你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使用智慧来判断每一次情况细微的变化。我们学儒家决不是说一旦抱一个原则,就死而后已,没这么简单。你有你的原则,但是你要懂得变通。你如果只有原则,不能变通的话,寸步难行,你活在世界上,根本走不通。所以学儒家绝5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不是简单就学它的教条,而是要把它当做心中的一个原则,并且启发高度的智慧,随时加以判断,做新的选择。

  所以,这些对子路来说,当然是很大的挑战。那么子路他最后就是没有学会这一点,所以他在卫国做官的时候,就是忠于他的国君。结果在卫国发生了内乱,子路不肯逃走,最后被杀了。死的时候,帽子带子断了他还把它绑好,结缨而死。

  七、子路再谈志向

  孔子有四个学生,孔子就说你们谈谈志向吧。子路又第一个说话了,他说一个国家交给我来做的话,外面有大国来对它用兵,国家要发生饥荒,让我来做三年就够了,一定可以让它来抵御外面的国家,让老百姓能够吃饱喝足。孔子就笑了一下。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但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所以我笑他。子路做官的时候至少没有负面的批评,而对于冉有孔子就曾说过

  “鸣鼓而攻之”。

  孔子认为子路不能算大臣,只能算是具臣,他只能做具体的事情。孔子心中真正的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我要用正道来服侍国君,行不通我就辞职。因为一个国家要上轨道,一定要做大臣的能够有他的原则。国君好不好,那是他的事情,但是做大臣的一定要承上启下,让整个社会能够往正路发展。那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不要勉强,我不愿意当你的背书,我也不愿意让你利用,利用我来达到你国君个人的偏差的欲望。所以这是子路可以做到的。他这个是做一个具体的臣子,他至少也没有什么在政治上的没有什么负面的消息。

  八、子路的优点

  向子路学习率真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他的勇敢跟正义。率真有时候是一种心态,我这个人很诚实,很坦诚,但是他本身一定要带着勇敢。因为很多时候,天下风气往这边转,你一个人能不能当中流砥柱呢?子路就可以做到。就好象别人都穿名牌了,吃的好穿的好,有各种生活享受,子路毫不在乎。他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他对管仲的评价可以看得出来,有钱人生活好,或者像管仲一样做大官,在子路看起来,他还是有瑕疵。虽然孔子告诉他更高的层次,让他知道说做人不能只看他这个具体的表现,还要看他跟别人互动,造成人际社会的效果这方面,但是这方面是比较深刻的。对子路来说的话,比较只注意到身边立刻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孔子就很喜欢跟学生讲,就是说无倦,你不要倦怠,不要疲倦,要持之以恒,活在世界上,要甘于平常、平淡、平凡地生活。你活着,如果每天都希望高潮迭起的事情,那恐怕你也不见得你能受得了,平凡、平淡、平常,那里面才是人生真正的内涵所在。你活在世界上,跟别人在一起,平平常常的。西方有一句话,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Nonewsisgoodnews”。所以像子路的个性,就比较喜欢高潮迭起,他本身在这一方面也有他的才华,他的性格鲜明,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也都敢作敢当,见义勇为。

  孟子曾说过“子路闻过则喜”子路听到自己有过失就很高兴。这实在是太难做到了,一般人听到别人讲自己有什么过失,首先就是否认,我没那个过错,其实就是辩护,不能怪我,是别6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人害的,别人乱说的。在《论语》提到一句话类似的,叫“子路有闻,未知能行,唯恐有闻。”子路每一次听到老师说什么事情,该怎么做,他如果还没做到的话,就很怕又听到老师说别的事该做。代表老师今天说你应该孝顺,他如果没有做到孝顺的话,他就不太愿意再听到别的话。因为我前面的还没做完,你叫我后面再听的多的话,到时候做不完怎么办。孟子讲完,“子路闻过则喜”之后,后面又说了

  “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到有价值的话,立刻向别人拜谢。讲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

  我们向孔子的学生借智慧,是因为孔子的学生很多,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们也是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人生的取向。我们从孔子的学生的表现也可以找到自己要跟随的一个楷模,子路无论如何都是个性最鲜明,表现最杰出的一位。

篇四: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2014年第1期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I 2014 第l

  3卷(总第70期)JOURNAL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0F

  ELEcTRoNIc5&INFoRM

  AT10N

  TEcHN0LoGY General

  No.70 Vo1.1

  3

  l文章编号]1671—802X(2014)01—0106—02 孔门弟子子羔人物形象研究 洪晓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蚌埠233040)

  [摘要]孔子门下诸多贤士中,子羔可能不如其他几位有名气,但根据《史记》、《上博二?子羔》、《礼记》

  等有限的史料记载,可以得出子羔为人憨直、笃孝守礼、用法如一。纵观子羔的生平,除在从政和执法方面为 人称道2_ ̄1-,他在礼学和儒学的研习与传承上也有相当建树。

  [关键词]子羔;形象研究;贤士;仁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据史料记载孑L子弟子 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 二人”(《孑L子世家》),亦有说“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 人.皆异能之士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论 是L十二人也好或是七十七人也好,孔子的弟子子 羔郁是其中之一一。

  值的信息集中在以下四条:

  1.“愚”。《论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孔子评价弟子子羔用了一 个“愚”字,那么何谓“愚”呢?历来学者的解释多引用 了何晏《论语集解》的说法:“愚直之愚”。131当然何晏 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孔子曾说过:“ 之愚也直”。

  这样解释的话,子羔为人应该是憨直、耿直的。但是,子羔,何人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

  “离柴,字子羔。”子羔,也称子高、子皋、季皋,是春秋 术年 目人,一说郑围人。《上海博物馆藏战囝楚竹 书》之《子羔》篇第二枚简上书:“孔子日:钤也,舜来 于奄土之田”。l1I五师徐在围先生曾说过:“‘钤’,可 读为‘柴’,是子羔之名 ”12

  1我们还要注意到在《说文解字》中说到:“愚者,智之 反也”,“愚”和“智”相对,这是从智商和聪明程度 来说的。而且孑L子将“愚、鲁、辟、噻”放存一起比较,可能也是指出子羔不太聪明、性格憨直的意思。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子羔这个人. 子羔,孔 子的学生,比孑L子小 十岁(在《孔子家语》中说是四 2.“子路使子羔为费宰”,意思是说子羔在子路 的引荐下做了衔圆费地的狱官。对于这件事,孔子是 

篇五: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课堂/实践KETANGSHIJIAN荩阅读教学人物图谱篇:向孔门弟子借智慧—《论语》——整本书阅读专题课(三)执教者:大庆实验中学评析者: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牛红梅陈宏教学目标:1.分析、概括颜回、子贡、子路、子游的形象特点。(重点)2.整体把握以“四科”“十哲”为代表的孔门弟子群像。3.比较孔子对弟子的不同态度,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难点)教学方法:提问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作业———《论语》“思维导图版”孔门弟子图谱师:《论语》是至圣先师孔子和弟子们聊天的记录,“师生一体”是这部经典的一大特点。今天我们不妨对《论语》进行一次孔门弟子出现频次大盘点,进行形象分析与概括,这或许也是走进《论语》的一个极好途径。明确:意在检查整体阅读情况,同时盘点《论语》中出现的孔门弟子人次。教师归纳:对《论语》中出现的学生人数,李零教授做过统计:“《论语》中的弟子有29人……出现最多的是仲由(42次),其次端木赐(38次),颜回、卜商(21次),冉求(16次)。此外,还有5个人也比较重要,樊须、公西赤、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子张),他们出现最多的是子张(18次)和曾参(15次),其次樊须(6次)、公西赤(5次)、有若(4次)……”当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后人对孔子的这些有名有姓的弟子们也从性情、品德等方面加以评说,尤其是对“孔门十哲”,他们有较高的影响力,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二、孔门弟子群像:“四科”与“孔门十哲”(一)“孔门十哲”名单及“四科”“十哲”释义。明确: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学者都是孔门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别(科)。公元720年,在孔庙塑孔门四科高弟十人的坐像,配享先圣,称为“十哲”。“孔门十哲”名单。《论语》“先进篇”给我们提供了十大弟子名单:“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二)分成四组讨论“孔门十哲”中各科的代表人物。1.德行科代表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居孔门第一位。明确思路:(1)小组内部合作,整理出关于颜回的相关经典语句,小组集体诵读。(2)小组讨论,分析、概括颜回形象。学生可从颜回的志向、修行、生活、学习等方面加以分析。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14岁即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孔子对颜回的称赞最多,赞其仁人、好学。孔子有言:“回有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意思是说,颜回有君子的四种道德:施行德义时坚定,接受劝谏时柔顺,得到官禄时戒惧,修养自身时谨慎。(3)最后概括出颜回践行仁心,崇尚礼乐;淡然修身,贫而豁达;尊师重教,勤奋笃学等方面的形象特征。2.言语科代表子贡———善于雄辩,事理通达的孔门首富。明确思路:(1)小组内部合作,整理出关于端木赐的相关经典语句,小组集体诵读。(2)小组代表讲述端木赐的“言语故事”,体会端木赐的利口巧辞,善于雄辩,还可从学习能力、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加以分析。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以下内容:孔子对端木赐非常器40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2PrinttoPDFwithoutthismessagebypurchasingnovaPDF(http://www.novap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