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佳谦文档网>专题范文 > 优秀范文 >

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6篇

时间:2022-11-28 18:15:05 来源:佳谦文档网

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6篇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又因为中国实行了农村农业支持城市工业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和严格限制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从而形成了目前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自20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6篇,供大家参考。

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6篇

篇一: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又因为中国实行了农村农业支持城市工业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和严格限制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从而形成了目前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积极发展小城镇0的城市化方针以来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尽管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住房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单位住宅开始实行货币化分配方式使单位制住宅瓦解物业型住宅小区大量出现

  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社区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发展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社区发展过程中所从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现状,特别是针对社区发展过程中所从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能使我们对整个我国的社区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对社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一个探讨。

  关键词:社区社区发展趋势一、我国社区发展现状(一)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农村社区是居民绝大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解放后,我国农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行了人民公社制,但最终由于超越了历史阶段而失败了。又因为中国实行了农村农业支持城市工业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和严格限制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从而形成了目前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0的城市化方针以来,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尽管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二)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住房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单位住宅开始实行货币化分配方式,使单位制住宅瓦解,物业型住宅小区大量出现。住房类型的多样化,带来了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的陌生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闲暇时间减少,业缘关系的地位远远强于地缘关系,加之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不到位,致使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随着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居住条件,这就决定了城市的规划要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规划的研究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社区规划大致分为: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新区开发和对原有社区进行旧区改造。(三)我国城镇社区发展的现状城镇刚一开始就与商品经济息息相关,是顺应经济的需要而自然萌发的,作为城镇前身的集市,在春秋时期已有一定规模,经秦汉的发展集市更趋于繁荣。班子不健全,人口素质低。有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只有1-2人导致无人做事,工作一盘沙。这些社区的经济比较落后,它们大多是村改居来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失地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它们大多年龄偏大谋生手段少生存陷入贫困,成为新弱势群体,二是社区集体经济无支柱产业应办经济已名存实亡居民再就业困难。三是经济来源少,工作经费难保障。管理欠规模,民心难稳定。办工条件差,服务功能少。居委会有的办公面积小,有的房子破乱差,有的借屋躲雨无产权,特别是有的流动办公,成为提厄居委会。5文体活动缺,精神生活缺(四)我国其他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小结除了上述几种社区外,我国还存在其他的许多社区形式,比如网络社区和城乡联合体等。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的网络社区,城乡联合体等其他社区都处于起步的萌芽阶段,网上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

  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当前,网络社区已成为人们信息发布、观点交流、权益维护、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渐显。研究网络社区的成因、现状及相关问题,对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推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社区的许多功能不够完善,有的正在淡化,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社区的经济功能减弱,社区已不再是居民就业及谋生的主要场所。人口流动,在一个社区居住,到另一社区工作,使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对社区的依赖减弱。其次,居民的异质性增强,政治管理功能难以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的血缘异质性、职业异质性、教育水平的异质性都大大增强,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区,这一点更为明显。第三,社区的社会功能淡化。社区缺乏公共集体活动,社区成员的互助很少,人际关系趋于淡化。单元或住宅减少了邻里往来,人的个性发展、私人生活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新的生活方式。第四,社区的福利功能微乎其微。社区缺乏资金来源,也缺乏居民的参与,对社区中的弱者、不幸者的照顾基本上依赖社区以外的资源。第五,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认知、依赖感、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没有自己的文化,缺少内在凝聚力。二、社区的发展趋势(一)短期发展趋势从短期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趋势是继续向着转型期继续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较之欧美地区起步较晚呢,发展较慢,故目前处于转型阶段,其主要表现在:1.社区发展模式个性化和社区边界模糊化。不同地区风土人情不同,社区的形态也各有不同,不同的社区阶层,群体向各自特定的地域集中,便使社区之间产生差异,社区各具有其特点。2.社区发展产业化趋势明显。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社区讲形成产业化的生产链,使得社区发展最大化,最快话3.社区管理主体职业化与专业化。社区管理主体职业化和专业化将极大地改善社区工作队伍素质转变,社区工作事倍功半,效率低的局面。4.社区管理手段法制化和德治化相辅相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直接和间接涉及社区问题,还有专门针对社区工作制定的文件和有关规定,这些规范性文件是社区工作的法律依据。(二)长期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我国社区最终的发展形势必将向着成熟化、功能完备话的趋势发展,最终也将会形成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的社区,其具体表现在:1.由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自下而上实施的社区发展模式。通过还权于民实现社区居

  民自治,激活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并重建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推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2.社区发展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城市分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城区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在社区建设方面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各具特色的路子。3.社区工作人员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随之变得更加的专业化,各自拥有自己的专业擅长的领域,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努力。结语社区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正如一句古语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的社区发展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晚,发展落后,但我们也正逐渐迎头赶上。从全文分析来看,我国的社区发展也不能完全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只有结合我国

  的国情和实际特点,走自己特色社区的发展道路,才能将我国的社区发展的更好!作为一名川外的学子,我也深知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我也必将利用专业条件,用实际行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我国的社区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1]阎明复.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民政部社会福利司,1994,p78-81.[2]关信平、张耽.论我国社区服务的福利性及资源调动途径[J]中国社会工作,1997,p64-69.[3]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6,p160.[4]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引论[M],知识出版社,1991,p214.[5]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p112-115.[6]宋陈宝莲.中英社区服务之比较[J]国外社会学,1995,(1),p95-98.[7]吴铎.社区问题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社会工作,1997,p42-45.[8]刘伟能.社区服务的理念功能和特色:为社区服务发展十年而做[J]中国社会工作,1997,p52-55.[9]芮寅生、常建东:福利性——社区服务的本质和方向[J]中国社会工作,1998,p62-66.宁波市海曙区政协调研组:社区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N]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p78-81.[10]陈俊.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海,1999,p110-114.[11]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些思考[J],群言,2000,p25-28.1、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贾秀兰: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J]西南名族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9期3、詹火生等:台湾社区工作:从“福利小区化”迈向“永续小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4、武新:中国社区工作实践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5、黄建宏等:论深圳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4期6、王雪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社会研究2010年第6期

  

  

篇二: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

  ..

  .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任务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

  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

  城区工作会议。

  A.B.C.D.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A.1年B.2年C.3年D.5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

  B.乔治

  C.马斯诺

  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7._________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8.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9._________________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一词。

  ..w..

  .

  ..

  .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

  、

  和

  这几个部分组成。

  11.通过“四个”,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

  12.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

  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答结果:

  二、填空题1、人文环境、美化和净化状况2、宏观社区环境、中观社区环境和微观社区环境3、空间要素、居住生活环境要素、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4、政府主导模式;社会参与机制发展模式;政社合作模式。5、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6、社会群体、社会组织。7、地域要素。8、查尔斯·罗密。9、滕尼斯。10、专职人员、公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11、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12、社区居民。13、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围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3.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社会出资购买其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4.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5、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以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为主、以经营性服务为辅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6.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基层政府和各种自治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防治社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护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活动。7.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8.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w..

  .

  ..

  .

  9.居民委员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0.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11.社区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1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13.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篇三: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自治、以人为本成为新型城市社区的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城市社区重行政轻自治、重物质轻人文、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我国城市社区未来的发展应按照社区的特性、时代的要求,坚持自治、服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合理调度资源,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关键词:社区;自治;以人为本Abstract:Alongwiththecityof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service,autonomy,itiswiththepersonthisbecomeanewcitycommunitydevelopmentconcept,inviewofChina’surbancommunityautonomy,liftingheavyadministrativelightqualitativelightthehumanities,theheavymanagementlightservices,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urbancommunityshoul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mmunity,therequirementsofTheTimes,insisttoautonomy,service,tothepeople-centereddevelopmentphilosophy,combinedwithlocalactualcondition,reasonabledispatchresources,godiversifieddevelopmentway.Keywords:Community;Autonomy;Peoplecomesfirst.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发展的要求,为建设和谐社会,探索和建设一个新型的适应城市发展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一、新时期社区发展的要求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建设和谐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我国社区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正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五种执政能力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子细胞,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谐的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和谐的社区组成的。所以社区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区来。2.突出社区自治,实现共同发展。社区的发展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

  但同时社区的发展还应建设自治的原则,1955年联合国在《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文件中就提出社区各种活动必须符合社区基本需要,并以居民的愿望为根据制订工作方案。我国虽未参与联合国制订的社区发展计划,但实际上也进行了类似社区发展的工作。我国城市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制度与农村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众自治的组织体系。我国社区组织建设工作也始终坚持引导居民走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人们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3.强调服务,淡化管理。社区承担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社区更多的是强调服务,特别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期。这要求有关管理人员应按照法律规定由本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充分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实现社区居民民主权利。在社区建设中应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当下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受我国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社区发展中还存在重行政轻自治,重物质轻人文,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1.重行政轻自治。在我国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社会中的很多组织都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在城市中,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也被赋予了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接受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完成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委托承办的一些政府事务。同时,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赋予城市居委会在财产、财务、人事、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处理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另一方面,也是居委会的法定职责。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居委会的行政作用被放大,其自治的属性被弱化了。这导致在居委会在组织设置、人事任免、经费运作等方面向政府看齐。例如,在我国居委会管理人员产生过程中,按照法律要经过居民的选举,但候选人实际上是由政府组织机构确定,选举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的考核等都是有上级政府负责。2.重物质轻人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再加上城中村的改造建设,社区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增加。物质的改观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但文化层面的变化则较为缓慢。社区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目前社区建设偏重于社区物质与设施建设,特别是街道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服务、公共道德等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层面的建设,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忽视了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居民文化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对社区缺乏归属感,无法

  真正的与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相契合、积极参与社区管理。3.重管理轻服务。长期的行政化管理使得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特点,应该承担的“有关居民工作”的职能反被弱化。目前,我国城市基层组织中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行政管理权,而街道办则直接管理社区居委会,因此,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工作人员都把居委会看成是政府组织而非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的工作按照街道办分配的任务来进行。行政任务占居委会工作的80%以上,例如城管爱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民间纠纷调解、宣传教育、迎接考核评比、收款收费、人口普查等都是居委会要承担的行政工作。居民把居委会看作是政府行政力量的延伸,实际上居委会的工作也是以行政任务为主。政府对社区干预过多促使居民对政府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居委会自我管理、服务居民的特征减弱。三、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建议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应按照社区的特性、结合时代的要求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资源调度等方面着手。1.坚持自治、服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社区应该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无论是从其本质还是从其发展实践来看,走向自治是它的基本方向。只有真正走向才能够真正服务居民,所以,社区发展就要围绕强化社区居民自治这个核心,进一步明确政府、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强化社区的服务意识。在发展过程要注意物质与人文比重,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是为了更好的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社区的发展也应秉持这一原则。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开展各项社区管理活动的基本操作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区的管理模式千篇一律。在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虽说多数学者认为社区自治是先进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社区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发展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所以在选择社区发展模式时,应该考虑到国情、地情,应该注重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国际上美国、日本、新加坡的自主模式、混合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可以借鉴;在国内也出现了市场导向型模式、社会导向型模式、政府导向型模式。各个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发展的状况,科学合理的模式,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保证社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3.科学合理调度社区资源。城市社区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状态的下的发展,社区内部资源的有效调度十分重要。首先,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因此应当合理的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最大限度的利用社区资源,本着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对社区进行科学定位,从而提高居委会的功能和居民的归属感。其次,充分调动社区广大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计划的扶植、培养一些非政府、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发挥各种组织的社会性功能。再者,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抓好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转变管理者的观念,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肩负起社区建设的责任;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人才,充实社区管理干部队伍,改变现有社区管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偏少的状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利益,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1]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海,2006(3)[2]管志利.大中小社区管理模式之比较选择[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郑康,刘秀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新探[J].经济与管理,2006(6)[4]杨一丹.我国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1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篇四: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试论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意义。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1、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而社区的发展为提高城市品位,搭建城市发展平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3、增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调动人的积极性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依托社区管理社会,是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扩大社区的自治功能,实现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途径。能更好地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它有利于调动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利益相关,责任感会更强。4、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推进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又能缓解目前最为困扰政府的就业压力,直接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备条件,而社区也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篇五: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

  社区制研究强调街区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提供了解决街道行政压力繁重这一问题的思路,适应了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初衷,因而正在对社区建设的实践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政府鼓励下,各地街道和居委会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从试点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基本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初步理清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基本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初步理清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已基本明确:即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的功能,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方针,初步理清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建立了推进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经过前一阶段的探索实践,各实验区都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持帅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从而加大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力度。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自社区建设实验区工程启动以来,许多实验区按照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对街道、居委会,特别是居委会的规模进行了调整,秒学地划分社区,合理地建立社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社区自治组织。三是因地制宜地确定社区建设的项目。目前,从各实验区确定的项目来看,有多有少,不尽相同,但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基本内容有六项,即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这些也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四是理顺关系,强化社区功能。各实验区都重点抓了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这个环节,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注意理顺区、街与社区的关系,以及社区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社区自治组织与物业管理机构的关系。五是推进社区民主。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二)社区建设已初见成效一是社区建设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自实验区工程启动以来,社区建设工作得到所在省、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社区建设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推进社区建设,使社区功能得到了强化。各部门、各驻区单位在社区中找准位置,从各自本职出发,向社区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社区普遍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治安综合治理、美化环境以及各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尤其是着手解决一些群众亟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社区建设丰富了社区生活,使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凝聚力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三是通过社区建设,找到了一条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各实验区通过实践,城市基层管理开始由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的方式向社区自我管理为主的自治方式转变,使城市社区成为全部城市工作的基础和载体,使城市大量实际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稳定。四是通过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推进社区建设,使社区居委会干部素质有所提高,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评议社区工作和参与社区事务,既促进了社区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密切了干群关系。(三)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法上,以行政推动为主导,以工作方案为导向,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厚,居民的自发参与限于配合政府工作方案,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专业方法启发社区居民的独立自主行动,主要表现:在形成机制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社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政府划定或一手促成的;从已有社区的性质看,目前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大量政府职能的街道办事处是社区的唯一主体,与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了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基层工作;从管理体制上看,以街道居委会为基础的社区,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和行政模式,存在着强化政府行政职能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在社区建设成果上,重视有形的硬件建设和经济发展,忽视无形的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自助互助精神、集体合作能力、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

  l社区专业知识是成为社区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储备。我们在了解了社区建设的内容、特征基本原则之后,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包括七部分: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详情。(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1、规范用人机制。2、树立先进典型。3、搞好业务培训。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城区和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现市、区、街、社区“四级联网”;在软件开发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立即着手开发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建立起全市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2、全面拉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3、广泛集聚本地区社会资金。4、整合现有资源。(五)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1、结合城市建设,积极创办市民学校,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2、以社区党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为阵地,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发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利用社区和社区内单位的图书室、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场所,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5、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群众开展争做“文明市民”、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楼院”等活动,引导居民热爱自己的城市、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自觉维护城市和社区的良好形象,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1、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调整、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行行业管理。2、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七)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3、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4、加强市容、环境治理。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社区建设是一项有利于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工作,也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备考社区工作者考试,必须要了解社区建设的基础内容。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文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扩大民主,社区自治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3、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4、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二、社区建设的宗旨、核心与指导思想宗旨:社区建设的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核心: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居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基本特征

  1.社区建设内容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①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②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③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等;④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⑤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⑥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2.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①综合性,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它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②社会性,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③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因而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④计划性,要系统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⑤群众性,从社区建设的对象看,不是指社区内的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而是指社区内的所有群众。由此决定社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群众性。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社区知识的概述,从整体把握社区的含义、基本要素与基本类型,更好的把握社区工作的内涵。

  社区概况知识

  (一)社区的含义和基本要素1.社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通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特征:小社会;承载体;文化特色;不断发展变化;多种功能。2.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组织、文化、心理、物质。(二)社区的分类和功能1.社区的基本类型2.社区的功能——五大功能:经济、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支持。(三)社区发展1.社区发展的含义和原则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原则——民主过程。全体参与。广泛合作。自下而上。问题解决。协调发展。2.社区发展的程序——了解社区的四方面:社区的基本情况,需求,问题,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工作成效。3.我国社区发展的历程(一)公共管理概述1.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主体是多元。2)客体、社会公共事务、不断扩展的趋势。3)目的—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4)职能—调节和控制。5)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3.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4.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1)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公共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2)公共项目3)社会问题。5.公共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共利益。(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1.社会工作的含义——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的目标——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社会工作的功能——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1.服务对象2.社会工作者3.社会工作价值观4.专业助人方法5.助人活动(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现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想结合。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社会工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实践专业价值观: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对服务对象的看法;对专业实践……;对服务机构……;对公共福利发展……;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1.个案工作方法——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阶段。危机介入模式——需要遵循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行为治疗模式——特点: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人本治疗模式——特点: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强调个案辅导关系;关注个案辅导过程。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社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可以认为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社区工作的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特点——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注意通过简历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的重要性和地位超过任务目标。特别注重居民的参与。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社会照顾模式:协助服务对象正常的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

  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当然,邓小平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的领导集体智慧的产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1)理论意义。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2)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核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质: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应用: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衡定: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三,发展的公平表征。理论总结:l、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2、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特征: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三、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主题: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实践: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5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6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7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五、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木)、统筹区域发展(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火)、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金)六、和谐社会六大特征:l,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篇六: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w民的法律意思教育w民群众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耍方而又是建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耍应该抓紧抓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奋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帘社区建设是伴随卷帘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來临的必然趋势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

  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

  城区工作会议。

  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年年年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

  B.乔治

  C.马斯诺

  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范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

  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8.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

  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一词。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

  、

  和

  这几个部分组成。

  11.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12.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答结果:

  二、填空题1、人文环境、美化和净化状况2、宏观社区环境、中观社区环境和微观社区环境3、空间要素、居住生活环境要素、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4、政府主导模式;社会参与机制发展模式;政社合作模式。5、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6、社会群体、社会组织。7、地域要素。8、查尔斯·罗密。9、滕尼斯。10、专职人员、公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11、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12、社区居民。13、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3.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社会出资购买其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4.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5、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以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为主、以经营性服务为辅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6.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基层政府和各种自治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防治社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护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活动。7.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8.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9.居民委员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0.社区治安

  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11.社区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1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13.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简答题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原则;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原则;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的原则;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完善社区文化共建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3、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社区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4、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5、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1)萌芽阶段(1986-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87年社区服务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2)起步阶段(1991-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拉开了探索、实验和研究社区建设的序幕,社区建设正式启动。(3)探索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开始着手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并引起全国的仿效。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工作开始在全国逐步展开。(4)推广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实施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由实验走向示范。(5)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5年8月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讲话。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简述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沈阳模式: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上海浦东新区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区自治模式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深圳盐田模式:盐田模式在于通过“一会两站”的基本架构,破解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促成居委会独立化和自主化,还原法律规定的社区自治。江汉模式:江汉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新型的政府行政资源与社区资源整合、行政调控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础社会管理体制。江汉区也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这三个组织构成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8、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第二、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第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文明社区。第五、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需求。第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1、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答: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

  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2、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3、如何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水平?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治安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体系疏通参与渠道,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对治安服务的参与度从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任务内容:

  题目: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大龄单身

  青年,他们有婚恋方面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解决个人问题。

  针对这些大龄单身青年的需求,请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字数:

  约700—800字)

  作答结果:工作目标、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二)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青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形成大概的策略框架。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待青就业”居民小组会议的结论,联合居委会社区精英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式”等内容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另外采取个案访谈和家庭动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刺激他们的就业欲望,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上网搜索、社区相关机构劳务需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建议等信息,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待青就业”居民小组走访社区精英和相关机构,调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拥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培训完后,有相关证书的就要拿到,没有的就鼓励参加考试获得。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请求权威单位或者培训单位或者居委会开技能证明。还可以向社区内外招收志愿者,协助培训。此外还可以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持。

  4.拓宽就业渠道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把上网搜索、社区相关需要劳务的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公布出来,居委会写推荐信,积极鼓励待业青年前去面试应聘;委托社区精英人群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就业,动员居民介绍岗位;在社会事业相关部门登记失业;对符合低保或者失业的青年要积极申请;寻找厂家建立长期人力供给关系。5.监督改进执行进度“待青就业”居民小组组织人员开展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及时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和单位意见,对不合适或者不符合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配和“回笼”培训。对一些仍未就业的青年也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三)效果评估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